“中国梦”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析
陈三营 唐亚阳
摘 要:“中国梦”与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梦”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开放理念和共享理念;“中国梦”坚持和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着力加强党史和国情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梦”坚持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要落实目标引领法、比较分析法、话语转译法和实践教育法。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1.027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063-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突出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特别强调了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1],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党治国理政的“软实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梦”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纲领,同样也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总体认识和基本思路,是客观规律最重要、最直接的转化形式,是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指挥棒。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用发展了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工作。
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人民性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首先,“中国梦”的实践源于人民,“中国梦”是由无数“个人梦”汇聚而成,是十三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国家强盛的期盼。其次,“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人民,人民既是这一梦想的追求者,也这一梦想的筑造者。在追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的力量,调动起人民的进取心、创造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动力。再次,“中国梦”的实现是为了人民,也只有“不断为人民造福”才能筑牢实现“中国梦”的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同样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一是要依靠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需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整个教育过程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每个人都成为教育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实施者,发挥主体性作用。二是要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使人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素质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不断提升。三是要服务人,既要尊重人、理解人,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要关心人、帮助人,了解人们的物质需求,从人的需要出发,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理念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3]“中国梦”在传播和发展中日益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一是博采世界文明之长,“中国梦”是在继承发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中国梦”不仅代表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理想,也反映了当代世界和谐发展的共同需要;三是和而不同之梦,“中国梦”不排斥别国梦,“中国梦”与别国梦结伴而行,相互借鉴。
开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主动打破思想束缚,坚持走出去和积极引进来相结合。一要树立国际视野,大胆的走向国际舞台,敢于同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比较、对话、交流,向世界宣传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多种文明进行交流的必要性,让世界了解真实中国。二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在与世界的交流、学习、借鉴中实现合作,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官方与民间的资源进行融合,形成更具时代特点、国际风格、贴近群众的教育模式。三要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这就要求在立足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寻求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配合与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
3.“三个共享”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理念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实现“中国梦”,由一个个具体的“出彩人生”机会共同构成,由全社会的努力共同缔造,在这一过程中,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又推动了个人梦的实现。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也要贯彻和落实“三个共享”所蕴涵的“共存、共建、共赢”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最复杂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5],将“共存、共建、共贏”的共享的理念贯穿于两者关系的之间建立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着眼共存,共存是共建、共赢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客体共存于这一过程中,失去其中任何一方或者忽视任何一方的存在,教育都无法真正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二是要进行共建,共建是共存、共赢的保障。共建为了共享,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在唱独角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对话,从而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动上携手共建,形成一种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现。三是要达到共赢,共赢是共存、共建的目的和归宿。共存、共建就是要实现共赢的发展成果,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而教育对象价值的实现又是教育者价值实现的最佳衡量标准。
二、“中国梦”坚持和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了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个方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培育“四有”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一致。这一目标的提出重点丰富和充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三位一体”的精神实质充实了党史和国情教育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包含了对两千多年“盛世中华”灿烂文明的追思、对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艰辛探索的反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回顾了从盛世到衰落的昨天,展示了发展和复兴的今天,宣示了辉煌灿烂的明天,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开展党史和国情教育。一是要帮助受教育者了解中华民族古代辉煌历史、近代中国屈辱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复兴、为什么要复兴以及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引导他们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三是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没有根本改变的现实,引导他们从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想问题、看问题。这些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史和国情教育提供了更加全面、丰富的素材。
2.“走中国道路”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主线
“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的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6]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就必须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主线。一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围绕其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实践特色等方面讲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要立足社会主义的实践,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模式的形成、从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历程等方面讲清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要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深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讲清楚如何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弘扬中国精神”突出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实现“中国梦”,不但要实现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和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要将中国精神的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一要大力弘扬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二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品格,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服务。
4.“凝聚中国力量”呼唤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来源,人民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是“中国梦”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符合人民的意愿、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的凝心聚力功能与凝聚中国力量的需求具有相向而行的一致性。
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贵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中国梦”从整体上看是国家的梦,从每个组成部分上来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努力使个人的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结合起来,促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汇聚起强大的合力。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要教育引导人们科学认识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间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引导人们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形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风尚;要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行为习惯,主动践行集体主义原则。
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重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准确把握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中国梦”坚持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引领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方法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在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仅要重视理念和内容的作用,更要强调方法的重要性,不断坚持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期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论述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意味着习近平找到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路径。”[9]
1.目标引领法
目标体现的是一种对事物的追求,决定着人们努力的方向。“中国梦”的提出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展现了亿万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奋斗明确了目标指向。“中国梦”的提出不是凭空的,之所以提出这一目标是因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0]“中国梦”的这种现实性和可能性在社会上产生了共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梦”要实现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位一体的统一,既谋划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都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梦”为引领,引导人们把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具体环节的转化,使这些目标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引导人们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进行横向和纵向、现象和本质、质和量等的比较,探索事物、现象之间的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寻找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及相互间的联系。一方面“中国梦”是在與世界各个国家的追梦历程的比较分析中提出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都存在着差异,“中国梦”与其它国家的梦想在具体内涵、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上存在不同也是必然的,但“美国梦”“欧洲梦”等其它国家的梦想也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中国梦”是在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中提出的,包含了对古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文化、近代屈辱历史、当代国家发展前景的比较分析。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经历了繁荣、衰落、复兴,每个阶段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总结分析他们的产生、发展,从而明确国家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这种比较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梦”与他国梦的本质区别,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使人们认识到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3.话语转译法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从国内来看,“中国梦使核心价值观抽象的意义被简化为直白式表达,既是对价值观的目标追求所作的高度浓缩和提练,又是对价值观进行生动的诠释和展现。”[11]这种表达改变了过去抽象晦涩的表达方式,容易理解、便于传播,增加了一份真实感、亲切感,更能激发全社会积极向上的力量。从国际来看世界各国都以梦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如美国梦、欧洲梦等,“中国梦”提法规避了意识形态的提法,超越了社会制度的界限,使中国有更好的机会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中国梦”的这种话语转译对思想政治教育转换方式、提升吸引力有着借鉴意义。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教材编写中也需要避免出现教育对象所敏感的问题,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上来想问题找方法,用教育对象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和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中国梦”以其平民化的色彩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以共同理想、愿望、目标联系起来,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的特点,同时避免了生硬的意识形态化取向。
4.实践教育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是一句口号,其中凝结的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回溯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果都是在艰辛的实践中取得的。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仍然要靠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既是党对新形势下发展目标和治国理政要求的深刻认识,也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作为党意识形态领域主战场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以实干来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把人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之中。但实干不等于蛮干,实干更强调的是从实际出发对事物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把握的基础上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了解思想和行为出发研究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提升能力、了解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发展机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以青春梦助力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3] 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09(1).
[4][8]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8.
[6] 习近平.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6(1).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1.
[9] 佘双好.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2016(5):74-78.
[10]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1).
[11] 项久雨,吴海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1-4.
[责任编辑:张俊华]
摘 要:“中国梦”与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梦”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开放理念和共享理念;“中国梦”坚持和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着力加强党史和国情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梦”坚持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要落实目标引领法、比较分析法、话语转译法和实践教育法。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1.027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063-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突出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的提出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特别强调了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1],这一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党治国理政的“软实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梦”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纲领,同样也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总体认识和基本思路,是客观规律最重要、最直接的转化形式,是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指挥棒。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用发展了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工作。
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人民性是“中国梦”的本质属性。首先,“中国梦”的实践源于人民,“中国梦”是由无数“个人梦”汇聚而成,是十三亿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国家强盛的期盼。其次,“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人民,人民既是这一梦想的追求者,也这一梦想的筑造者。在追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的力量,调动起人民的进取心、创造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动力。再次,“中国梦”的实现是为了人民,也只有“不断为人民造福”才能筑牢实现“中国梦”的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同样需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一是要依靠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 需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整个教育过程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每个人都成为教育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实施者,发挥主体性作用。二是要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使人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素质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不断提升。三是要服务人,既要尊重人、理解人,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要关心人、帮助人,了解人们的物质需求,从人的需要出发,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理念
“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3]“中国梦”在传播和发展中日益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一是博采世界文明之长,“中国梦”是在继承发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中国梦”不仅代表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理想,也反映了当代世界和谐发展的共同需要;三是和而不同之梦,“中国梦”不排斥别国梦,“中国梦”与别国梦结伴而行,相互借鉴。
开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明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主动打破思想束缚,坚持走出去和积极引进来相结合。一要树立国际视野,大胆的走向国际舞台,敢于同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比较、对话、交流,向世界宣传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多种文明进行交流的必要性,让世界了解真实中国。二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在与世界的交流、学习、借鉴中实现合作,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官方与民间的资源进行融合,形成更具时代特点、国际风格、贴近群众的教育模式。三要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这就要求在立足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寻求家庭和社会的参与配合与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
3.“三个共享”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理念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实现“中国梦”,由一个个具体的“出彩人生”机会共同构成,由全社会的努力共同缔造,在这一过程中,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又推动了个人梦的实现。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也要贯彻和落实“三个共享”所蕴涵的“共存、共建、共赢”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最复杂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5],将“共存、共建、共贏”的共享的理念贯穿于两者关系的之间建立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着眼共存,共存是共建、共赢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客体共存于这一过程中,失去其中任何一方或者忽视任何一方的存在,教育都无法真正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二是要进行共建,共建是共存、共赢的保障。共建为了共享,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在唱独角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对话,从而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动上携手共建,形成一种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教育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现。三是要达到共赢,共赢是共存、共建的目的和归宿。共存、共建就是要实现共赢的发展成果,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而教育对象价值的实现又是教育者价值实现的最佳衡量标准。
二、“中国梦”坚持和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的目标和任务,包括了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个方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培育“四有”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一致。这一目标的提出重点丰富和充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三位一体”的精神实质充实了党史和国情教育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包含了对两千多年“盛世中华”灿烂文明的追思、对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图存”艰辛探索的反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回顾了从盛世到衰落的昨天,展示了发展和复兴的今天,宣示了辉煌灿烂的明天,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思想政治教育要紧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开展党史和国情教育。一是要帮助受教育者了解中华民族古代辉煌历史、近代中国屈辱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复兴、为什么要复兴以及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引导他们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三是要帮助受教育者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没有根本改变的现实,引导他们从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想问题、看问题。这些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史和国情教育提供了更加全面、丰富的素材。
2.“走中国道路”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主线
“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道路的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6]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就必须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和主线。一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围绕其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实践特色等方面讲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要立足社会主义的实践,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模式的形成、从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繁荣和发展的历程等方面讲清楚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要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深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讲清楚如何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弘扬中国精神”突出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7]实现“中国梦”,不但要实现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和支撑。“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8]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要将中国精神的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一要大力弘扬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二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人们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增强勇于探索的精神品格,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服务。
4.“凝聚中国力量”呼唤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来源,人民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是“中国梦”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必须符合人民的意愿、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人民的热情。思想政治教育的凝心聚力功能与凝聚中国力量的需求具有相向而行的一致性。
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贵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中国梦”从整体上看是国家的梦,从每个组成部分上来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努力使个人的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结合起来,促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汇聚起强大的合力。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要教育引导人们科学认识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间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引导人们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形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风尚;要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行为习惯,主动践行集体主义原则。
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重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准确把握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三、“中国梦”坚持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行动的先导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引领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方法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实现。在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仅要重视理念和内容的作用,更要强调方法的重要性,不断坚持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期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论述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意味着习近平找到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路径。”[9]
1.目标引领法
目标体现的是一种对事物的追求,决定着人们努力的方向。“中国梦”的提出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展现了亿万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奋斗明确了目标指向。“中国梦”的提出不是凭空的,之所以提出这一目标是因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0]“中国梦”的这种现实性和可能性在社会上产生了共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国梦”要实现的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位一体的统一,既谋划了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发展,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都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梦”为引领,引导人们把个人目标与国家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具体环节的转化,使这些目标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引导人们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实现社会价值。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进行横向和纵向、现象和本质、质和量等的比较,探索事物、现象之间的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寻找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根本的属性及相互间的联系。一方面“中国梦”是在與世界各个国家的追梦历程的比较分析中提出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都存在着差异,“中国梦”与其它国家的梦想在具体内涵、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上存在不同也是必然的,但“美国梦”“欧洲梦”等其它国家的梦想也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中国梦”是在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中提出的,包含了对古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文化、近代屈辱历史、当代国家发展前景的比较分析。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经历了繁荣、衰落、复兴,每个阶段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总结分析他们的产生、发展,从而明确国家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这种比较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梦”与他国梦的本质区别,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使人们认识到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3.话语转译法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从国内来看,“中国梦使核心价值观抽象的意义被简化为直白式表达,既是对价值观的目标追求所作的高度浓缩和提练,又是对价值观进行生动的诠释和展现。”[11]这种表达改变了过去抽象晦涩的表达方式,容易理解、便于传播,增加了一份真实感、亲切感,更能激发全社会积极向上的力量。从国际来看世界各国都以梦的形式来表达自己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如美国梦、欧洲梦等,“中国梦”提法规避了意识形态的提法,超越了社会制度的界限,使中国有更好的机会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中国梦”的这种话语转译对思想政治教育转换方式、提升吸引力有着借鉴意义。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教材编写中也需要避免出现教育对象所敏感的问题,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上来想问题找方法,用教育对象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和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中国梦”以其平民化的色彩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以共同理想、愿望、目标联系起来,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的特点,同时避免了生硬的意识形态化取向。
4.实践教育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是一句口号,其中凝结的是人们在历史发展中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回溯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果都是在艰辛的实践中取得的。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仍然要靠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既是党对新形势下发展目标和治国理政要求的深刻认识,也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务实作风。作为党意识形态领域主战场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以实干来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把人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之中。但实干不等于蛮干,实干更强调的是从实际出发对事物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进行把握的基础上的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了解思想和行为出发研究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提升能力、了解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状况、发展机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以青春梦助力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3] 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09(1).
[4][8]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8(1).
[5]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8.
[6] 习近平.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6(1).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1.
[9] 佘双好.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2016(5):74-78.
[10]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1).
[11] 项久雨,吴海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1-4.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