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探究”的三个特征
黄华伟
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受到推崇,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是探究的探究,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理解还欠准确。朱瑜冬老师的课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和问题导向的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在探究性的活动实践中加深对该课核心概念“点染”与“铺叙”的理解,并把它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根据需求进行重构,展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和灵活性。结合本堂课来看,想到“活动探究”的几个特征。
一、目标的针对性
课堂上的探究问题一定是指向明确的,有现实基础的,它要么来自于“学科内部”(比如课文内部)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要么来自于“学生疑难”。它是为了解决一个切实的问题而来的,而不是来自于某个“外加的”或“先行的”概念。
朱老师在指导朗读《望海潮》时,定位了一个来自学生预习作业中的“小目标”——重点、难点字词的讲解,强调了来自学生的疑难问题。柳永在“慢词长调”的创作上,具有开创意义,朱老师的大目标定位聚焦于“学科内部”,抓住“押韵”“点染”“铺叙”等关键词,指向明确,切实准确。如果我们将苏轼《念奴娇》的教学目标设置成“有人评价苏轼实现了人生的‘突围?你怎么理解这个‘突围”,那不如改成让学生探讨“苏词的特点”来得切实。因为前者毕竟只是“文化散文”中的一种文艺说法,并不具备充分的学理基础。
二、过程的复杂性
所谓过程的复杂性,也就是教学具有一定的探究深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学生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那就只是“问答式”的浅问题了。探究就意味着学生的思想是可以深入的,也是应该要深入的。
朱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创造“认知缺口”,实现教师的“破冰式”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柳词“深处”。比如在“站队”活动之后,形成一个“认知缺口”:“站队”活动的分分合合体现了长调慢词的什么特点?——这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读懂这首词,还要激发旧知,进行比较,可能还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长”“慢”有一定理解。不悱不发,此时学生的思维也向前深入推进,去破解“点染”与“铺叙”。在两个活动之后,朱老师通过表格即时进行过程性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这既体现了内容呈现角度的复杂,又体现了表达方法上的复杂。
三、表现的陌生性
所谓表现的陌生性,即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问题、任务最好是学生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我们之所以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是要让学生“用旧知解决新问题”,而绝不是课堂上演练过了,然后再给同样的问题让他们“探究”。因为这样的探究不过“手熟耳”,不具备探究的实质意义。
朱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参加“我和我的嘉兴”作品征集大赛的陌生任务。词不陌生,赏析词也不太陌生,但寫词就有一定的陌生感了,更何况得结合嘉兴的风物,这就是一个陌生性的挑战了。这个任务在课前做和活动后做,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课上的生成,才让学生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写词意识和方法,为写作提供了支架。
如何“陌生化”?就是要问一个学生“没想到的问题”,“逼迫”学生去发现,而不是让学生去回忆,去寻找“现成的答案”。“探究”之所以受教学理论的推崇,那是因为它是以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