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及效果分析

    王艳萍

    信息技术学科相比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更加强调实践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边操作边讲解,而内容比较繁杂的部分,操作的细节也较多。学生在上课时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会遗漏或遗忘教师在演示时的某些步骤,而且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辅导时,教师因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从而导致有的学生因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又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而对该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果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发挥其辅助学习的作用,授课教师便可从课堂辅导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学生在练习时不用担心遗忘了操作步骤,可以自主选择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

    为了验证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否提高教学效果,探究怎样利用微课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运用了对比实验法,选取了同年级的两个班级——一个实验班(45名同学)和一个对照班(47名同学)进行五次课堂教学实验。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一教学环境、同一教师授课,课程内容相同。在对照班,采用传统式新课讲授,课堂全程教师边讲授理论知识,边演示讲解实践操作技能,新课讲授完之后提供素材,让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完成课堂教学。实验班,采用微课在课堂中辅助教学,根据微课教学的应用原则将微课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新课讲授时借助微课教学,学生自己操作练习时,通过微课指导解决操作问题,完成微课教学。下面以七年级《图片抠取与合成》一课为例,简要呈现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操作。课前准备

    1.明确主题

    《图片抠取与合成》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6章“图片加工与制作”第2节“图片制作”第3课时,是本章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将多张图片合成一张有主题、有个性的作品,也为后面“音视频加工与制作”和“主题网站的设计”做好知识储备。笔者在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后,将制作《印象·宿迁》海报设计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处理与家乡生活有关的素材,感悟家乡之美,强化“主人翁”意识。

    2.教学分析

    确定主题后,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确定了本节课的任务和微课表现形式。七年级的学生具备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有学习的愿望,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将本节课海报制作分解为四个小任务:任务1——合成海报报头背景部分;任务2——合成“标志性建筑物”;任务3——添加标题文字;任务4——添加主题图片。本节课中操作比较繁杂,所以微课主要采用讲解和演示的形式。

    3.制作微课

    在确定主题和相关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制作微课。《图片抠取与合成》采用录屏+软件演示的方式制作这节微课。录制微课笔者选用的软件是CamtasiaStudio 8。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灵活使用魔棒工具、矩形选框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合成图片,并且需要为图片添加羽化效果。矩形选框工具、多边形套索工具以及文字工具在之前已经学习过,而魔棒工具和羽化操作是本节课的新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本节课笔者录制了四段微视频:第一段是技术难点1——羽化视频(如图1);第二段是合成海报报头背景部分的视频(如图2);第三段是技术难点2——魔棒视频(如图3);第四段是合成标志性建筑物的视频(如图4)。教师制作视频形式可以多样化,打破课堂教学形式的单一,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实施

    1.课堂教学

    完成微课视频准备后,就进入了本课的关键阶段——真正的微课教学实施阶段。首先教师通过活动1‘跟着图片看宿迁”这个环节,给学生展示宿迁的美食和风景,通过零散图片和海报的对比,明确“海报有助于综合多张图片信息,突出表达主题”的优势,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印象·宿迁》海报制作。接着进行活动2“师生一起分析海报的组成元素”,構思海报元素的布局,教师总结海报设计的总体要求,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本节课的四个任务。接着结合微视频讲解技术难点,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活动3由4个微课组成,意在将程序性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师生交流上,教师以观察者、辅助学习者身份游走于课堂上。学的快的学生可以选择下一个任务学习,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则可以暂停、反复观看某一个视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发现问题,适当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并及时点评优秀作品与共性问题,最后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实现知识(技能)的建构和内化。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操作重点,并把优秀作品放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如图5所示。

    

    2.巩固提高

    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即合成学校海报或者体育海报,同时,增加一些技术点,满足学生对技术的追求与探索。这里任务升级,素材选取不仅仅要用到魔棒工具,还要综合使用多种选区工具。同时,学生可以反复学习教学视频,进行巩固提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操作方法,并选取其中的优秀作品做成回顾微视频,在下节课中作为资源发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个人荣誉感。效果分析

    5次教学结束后,笔者分别从学生按时提交作业隋况、学生对微课辅助教学的态度、教师对微课应用效果访谈三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1.学生按时提交任务情况分析

    由下表“学生按时提交作业情况分析”可以看出,5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按时提交任务的平均数,实验班42人,完成率93.3%,对照班39.8人,完成率84.7%,实验班比对照班完成率高8.6%,说明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学生学得更快。

    

    2.学生对微课辅助教学的态度分析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的学生(4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涉及以下三个问题:①微课对你的学习的作用?②是否喜欢这种教学方式?③是否希望教师继续使用微课教学?回收问卷45份。可以看出,18%的学生认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作用非常大,49%的学生认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大,24%的学生非常喜欢微课教学,60%的学生喜欢微课教学,80%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或希望教师继续使用微课辅助教学。几组数据说明,学生喜欢微课教学,对微课辅助教学持积极与肯定的态度。

    3.教师对微课应用效果访谈分析

    针对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本人所在学校的四位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访谈。教师们认为,微课形式新颖,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微课资源,学生练习掌握操作技能,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减少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学生,进行师生交流,更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内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总结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课堂观察、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等,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微课教学方式新颖,引入信息技术课堂受到师生的欢迎。第二,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对学生帮助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第三,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任务量减g-3提高了讲授效率。总之,微课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科讲授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