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审美态度

    武若克

    摘 要:何为审美态度?简单而言,审美态度就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态度,是只有在审美时才能出现的奇特的心理状态。而且外物的美或不美,或者是否能发现外物的美,都由这种态度决定。通过对审美态度理论进行简要梳理,促使我们对审美态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审美态度;鉴赏理论;无利害

    1 不涉利害的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就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态度,是只有在审美时才能出现的奇特的心理状态。而且外物的美或不美,或者是否能发现外物的美,都由这种态度决定。早在古希腊,柏拉图便提及了审美态度,以区别于人们的现实态度。在英国经验论美学家夏夫兹博里那里,他对审美活动中的非功利态度的揭示,是美学迈向审美经验领域的关键一步。他在论述“趣味”的时候提到,“趣味”能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非功利的态度。这里所言的非功利并非是说我们对审美对象的厌倦或是漠不关心,而是对审美专注状态的描述,要求我们用淡泊无利害的态度去面对审美对象。不考虑它在现实中对我们的用处,不使用、不占有,而是沉思和欣赏。比如我们看楼下盛开的花觉得它很美丽,当我们处于对鲜花美丽之处的静观思索之时,我们就是处于审美态度之中,而一旦我们由花朵的美丽想到摘下它送人或是装饰我们的房间,我们就从审美态度中脱离出来进入了功利態度,审美活动也随之终结。

    接着是康德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审美无功利的思想,成为西方审美态度理论中的集大成者。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不涉利害”的命题,把“无利害关系”视为审美鉴定的“第一个契机”。康德定义美为,“美是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对象。”因而,审美对象与非审美对象的区别在于我们能否以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态度去看待它。康德认为只有当人自觉到能以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态度去对待一个对象时,他获得的这种愉快才是审美的愉快,这种愉快与任何主体的利害感无关。为了说明审美的快感和实际的利害无关,他把快感分为三种:由感官上的快适而引起的快感,由道德上的赞许或尊重而引起的快感,以及由欣赏美的事物而引起的快感。他认为审美愉快是一种静观的愉快,与实际的征服、感官的欲望是完全不同的,而审美态度应该是非功利的,不涉及利害的。“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这种非功利的审美态度理论在叔本华的静观说、闵斯特堡的孤立说那里都有体现,并且影响了20世纪的美学思想。到了20世纪之后,审美态度发展的更加丰富系统,在这里主要提及影响最大的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布洛用“心理距离”这个词来比喻达到审美态度无功利性的境界,他主张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美,认为美感是观众通过对艺术品的观赏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而这种效应产生于心理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了观众的功利性态度,从而达到美感的获得。布洛说:“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本身分离开而取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人本身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他用大雾来说明心理距离的作用:航海过程中遇到大雾是很危险的,因为有可能触礁或者撞船,而此时如果你被大雾弥漫世界一片宁静的景象所吸引,暂时忘记现实中的危险与焦虑,与功利现实拉开距离,仅注意于眼前宁静神秘的美景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而这就是心理距离的作用。正如布洛所说“如果危险或苦痛太紧迫,他们就不能产生任何愉快,而只是恐怖。但如果处在某种距离以外,或受到了某些缓和,危险和苦痛也可以变成愉快。”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心理距离既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在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有一段情节是汤姆及他的同伴去看戏剧哈姆雷特,当演到鬼魂出现时,同伴沉浸在情节中以至于害怕的瑟瑟发抖,而汤姆呢则是被同伴的反应逗乐了。在布洛看来,同伴是离的过近以至于丧失了以审美方式去观看这部戏剧所需要的距离感,汤姆则把距离感拉的太远,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同伴而非话剧上,因此也影响了审美欣赏。因此,关于审美态度,这种心理距离的适当把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那么综上所述,审美态度大体就是人们在从事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时所持的态度,它不同于实用态度或是科学态度,不关心下一步行动,也不涉及概念论思维。

    2 迪基的批判与质疑

    以上是关于审美态度非功利性相关理论的概述,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认为审美离不开功利,对非功利无利害的审美态度理论发起挑战甚至挑战审美态度本身的也大有人在。这里主要谈一下迪基在《审美态度的神话》一文中对审美态度理论的质疑。

    迪基说“审美态度”自它产生那一天起就走入了歧途,这主要是从“审美态度”的几个基础术语“距离”、“非功利”和“不及物”来进行拆解的。迪基在论文中主要质疑了两种对“审美态度”的“构想”:一是我们刚谈到的以布洛为代表的距离说。

    布洛的“审美距离”理论主要是指面对审美对象的时候保持的一种心理距离。而迪基对此提出质疑,他提问是否存在这种“保持距离”的独立的意识状态?当我们观赏绘画还是欣赏日落的时候,究竟是被事物的美所打动还是赢得了一种保持距离的行为?他的最终答案是,这种特殊的活动并不存在,所谓的“进入距离”和“保持距离”都只是一种新的术语,只是注意力的凝聚,而这种术语并不意味着审美意识状态的存在。比如布洛曾举例说, 一个嫉妒的丈夫在看奥德赛时, 联想到了自己妻子的不忠。他认为,这个丈夫由于心理距离太近, 因而影响了审美欣赏。而迪基认为, 这不是心理距离远近的问题, 事实上是, 他此时根本没有注意到剧情本身, 因此没有与审美对象发生关系,他正沉浸在他嫉妒的情绪中,只与这情绪发生关系。由此, 他得出结论: 心理距离说只是对不注意情形的误导性的描述,尽管确实有些东西被注意到了, 但却不是戏剧本身。所以,心理距离并不存在, 存在的只是注意与不注意的区分, 欣赏是注意,走神等则是不注意。从而就彻底否定了“距离”说。

    迪基质疑的第二点是审美态度的“无利害”或“不及物”说,这里主要涉及的是斯托尔尼茨和艾利赛欧·维瓦斯(Eliso Vivas)。无利害性我们刚才已经有所提及,所谓不及物就是说审美是否与对象发生直接关联,比如审美态度就是不及物的,而非审美态度则是及物的。它是和非功利相联系的。迪基的疑问在于,一个人如何去“及物地”关注一首诗或任何一个文学作品?一个人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各种目的去关注一首诗或一个文学作品,但是“无利害关系”只是一个明确行动的特定动机的术语,而动机却不能去描述行动本身。一个人的动机和意图与他的实际的行动没有关系。他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如琼斯是带着分析和要描述的态度来听一个音乐作品,而史密斯没有这样的外在目的。显然他们的动机和意图是不一样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琼斯所听到的和史密斯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再就是制作家的例子,普通的观众会去欣赏剧作本身有没有趣味,而制作家则更多的想的是商业利润,由于制作家和普通的观看者有着不同的动机和注意,所以在观看剧作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反应。

    在这里,迪基是要说明“审美态度”这个术语尽管在美学上被反复使用,但其实是一个相当含混的概念,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种独立的心理状态,而只是有一种动机或意图,然而动机不能被用来描述行动本身,它不能用来指代审美态度。同时,只有当“有利害的注意”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无利害的注意”是有意义的,就好像只有慢走这个行为存在,我们才能意识到快走这个行为的意义一样。而正如刚才所说,所谓“有利害的注意”无非是注意力的涣散,是不注意。那么我们还是无法把握什么才是审美态度。

    迪基在《审美态度的神话》中所试图做的是论证审美态度理论所陷入的概念混淆,而 “审美态度” 这样的心理状态并不存在。我们对审美态度理论的信赖导致我们去寻求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而将不应分离的整体经验相分离,他认为, 在艺术欣赏中, 我们不可能仅是无利害的欣赏, 道德的、 认知的因素必然融入其中, 并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欣赏。当我们试图将道德与艺术区分开之时,我们也失去了使艺术作品变得有意义的内在联系。总而言之,迪基认为审美态度的理论令人失望之极。这就是迪基关于审美态度的质疑。他的质疑有偏颇之处,但是也能促使我们对审美态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关文章!
  • 北京电影学院

    校训:尊师重道 薪火相传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

  •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由1940年建立的国立音乐院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于1949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全国艺术院校

  • 中央美术学院

    学院概况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 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