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阅读圈:高段同步深度阅读范式的实践探索

    王斌 杨玲娟

    【摘? ?要】当前小学高段同步深度阅读学习中存在着“拓展无度,迷离文本”“盲目无序,迷失目标”“迁移无常,迷恋形式”等问题。对此,教师可从内容构建、操作方式入手,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出四种同步深度阅读范式:一致破冰式、一脉相承式、举一反三式、举三归一式。这几种范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推动课堂内外语文阅读的对接与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段;“1+Y”阅读圈;深度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努力构建深度阅读课堂。综观实际教学,可以发现,教师对深度阅读的认识不够,存在“拓展无度,脱离文本”“盲目无序,缺失目标”“迁移无常,迷恋形式”等问题。为改变现状,“1+Y”阅读圈应运而生:立足教材这个“1”,通过若干拓展文本“Y”,由“宽”入“深”,由“点”及“面”,由“法”到“能”,引领学生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同伴对话,最终达到增加阅读密度、延伸阅读广度、提升阅读效度的目的,实现真正的深度阅读。具体而言,“1+Y”阅读圈有四种操作范式。这四种范式各有各的学习目标和核心指向,彼此相辅相成。

    

一、一致破冰式:突破重点难点,促进文本理解

    一致破冰式,是指教师针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深入思考和理解教材,从而逐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一)内容构建

    内容构建要把握三个要点:围绕“1”整合,突破“1”重构,契合“1”加工。即教师在教学重点难点的指引下,精心选择与教材相关的文本,如资料袋、阅读链接、选读课文、语文园地、背景资料等,改变阅读材料原有的形态,对其进行精心删选、重构组编。如此一来,文字的数量变得适当,内容表述得以优化,阅读材料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预学过程中的障碍点、疑惑点,围绕学习目标,根据学生需求,综合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研制形象直观的微课视频。这一做法能化难为易,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二)操作方式

    

    1.选材基于“1”,引发情感共鸣

    拓展内容不是教师随意拼凑的,而是立足文本“1”进行适度延伸。无论是扩充背景突破学生的认知难点,还是观看视频强化学生的情感,都是紧紧围绕重点目标展开。

    2.互动补充“1”,体验增强理解

    增加课内拓展资料,可以弥补教材文本的不足,填补课内文本的空白,让学生的认知向课外迁移。教师适时穿插呈现,补充信息,及时点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3.运用高于“1”,内化发展语言

    课内拓展信息不是简单地“拿来”,拓展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几进几出,学生因体悟文本而产生的情感不断加深。这种体验不会随着课堂的结束而停止,会在课外得到延续。

    【案例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次拓展:接受任务之“壮”

    (1)学习“1”:自由读一读第1自然段,紧扣“大举进犯”,产生疑问:为什么日寇要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

    (2)切入“Y”:教师插入视频讲解资料“日军为确保占领华北,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发动讨伐战,把晋察冀根据地作为主要的作战方向”的历史背景和当时七连的作战情况。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3)回到“1”:5人对战数百个日本鬼子,保护群众三四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次拓展:英勇作战之“壮”

    (1)學习“1”:学习第2自然段,品读壮士作战的句子。

    (2)切入“Y”:播放五壮士英勇作战的电影视频。

    (3)回到“1”: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请带着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第三次拓展:奋勇杀敌之“壮”

    (1)学习“1”:学习第3~5自然段,理解“为什么说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2)切入“Y”:呈现“1941年,日军对狼牙山地区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的相关数据资料。

    ◎第四次拓展:内化五壮士之“壮”

    (1)学习“1”:学习第6~9自然段。

    (2)切入“Y”:观看电影五壮士跳崖片段,边看边想象他们跳崖时,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思考后进行小练笔。

    (3)回到“1”:再读课文,为什么称这几名战士为“壮士”?二、一脉相承式:找准链接点,激发阅读兴趣

    一脉相承式是以节选课文为切入点进行导读的方式。教师要找到节选课文与整本著作的链接点,围绕阅读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适时地、有深度地阅读原著中的相关片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将阅读延伸至整本著作。

    (一)内容构建

    首先,选择切合学生兴趣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乐读。教师要提升节选课文导读课的趣味性,如教学《三国演义》片段时可以让学生思考:鲁肃是周瑜的人,为什么诸葛亮把准备任务交给他?鲁肃在《草船借箭》中为什么不帮周瑜?然后顺势推荐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回、第四十三回和第七十二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就会带着问题去原文中寻找答案。

    其次,要选择适合学生能力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会读。选书时,教师应统一书的版本,便于学习和进行跟踪评价。教师应在正规出版社最新修订版的文言书籍和青少年版的名著间选择。阅读专题的设置也要考虑到节选课文和学生能力发展点的契合程度。

    最后,选择符合学生习惯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善读。课上,教师在专题的引导下实施开放、多元的阅读。课后,教师细化任务,利用网络资源设立分享交流平台,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在畅聊中不断增加认识、提高能力,逐渐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

    (二)操作方式

    

    1.引读:抓住兴趣,一以贯之

    教师让学生从节选课文或者序言入手,找到课文与整本书阅读的链接点;从矛盾点入手,抓住节选课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带着疑问阅读整本书中相关的章节。教师从课前预学的反馈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

    2.拓读:保证时间,充分浸润

    课堂上,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名著亲密接触。节选无论链接的是矛盾点还是兴趣点,都是能引起学生心中强烈的探究欲望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阅读必然是十分专注而有效的。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进而深入理解文本。

    3.荐读:要会放手,更要展示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最后推荐的整本书的阅读,必然要留到课外让学生自主进行。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或自修等时间开展阅读感受交流,或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与之相关的阅读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案例2】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

    ◎ 板块一:学习节选,找链接点

    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节选),想一想精彩之处在哪里,标注出来。

    第一步:让学生默读这一精彩片段,圈画精彩的描写心理的词句,并做批注。

    第二步:学生合作学习,品味精彩。

    第三步:学生匯报。在汇报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相机进行引导。同时关注不同的心理描写表现形式,对学生的多元发现及时进行肯定。

    第四步:利用学习单,让学生思考心理描写的作用,交流分享。

    ◎板块二:链接片段,互文阅读

    第一步:让学生出示课前学习单中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交流认为精彩的理由。

    第二步:小组交流精彩之处, 推荐一个同学汇报,和学前的理解进行比对。

    ◎板块三:延伸整本,布置任务

    读整本书,找到另一处精彩之处,一周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三、举一反三式:丰富作品认知,拓宽阅读渠道

    举一反三式是根据教材文本的特色和阅读目标,选择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家但内容相近的作品进行群文共赏,由此进一步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写作特色、思想成就,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的教学范式。

    (一)内容构建

    可以选择具有相同特色的同类作品,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选择同一作家的与教材文本特色相同的其他作品,如相同的故事情节、共同的表现手法、共同的描写手段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变化,多角度地体察作家的语言运用技巧,领略作家的语言风格。

    也可以选择同一作家不同角度的作品,体会作家的思想内涵。高年级教材安排了“走进毛泽东”“初识鲁迅”主题单元,教师可以在学习单个文本之后向学生拓展毛泽东和鲁迅的相关作品,也可以在单元导读、单元群读之后,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和生活故事等,从而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作家。

    还可以选择不同作家同一体裁的作品,认识作家的表达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深入体会作品的布局特点,加深对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表达结构的认识。

    (二)操作方式

    

    1.抓准“1”和“ Y”的链接点,了解语言特色

    这儿的“1”可以是教材中的名家作品“1”篇,也可以是人物形象主题单元的“1组”文本。学习“1”应从作家的语言特色出发,抓住文本表达的精彩之处,以此为线索展开深度阅读。

    2.比较“Y”与“1”的变化,丰富语言积累

    教师围绕文本教学的“点”,寻找具有相同特色同时又能突破文本局限的相关作品。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共性的表达中探讨细微的变化,丰富学生对同一特色不同变式的认知。

    3.延伸“1+Y”的悦读体验,提高语文能力

    课堂阅读的结束是课外阅读的开始,课堂结尾的时候也是学生对作品和作家认知最丰满的时候。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代表作,学生兴趣盎然。

    【案例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

    ◎板块一:走近作家,感知特色

    (1)揭示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和她的写作特色。

    (2)学习课文,找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自主批注。

    (3)小组交流,感受母亲的心理变化,学习心理描写的作用,进行批注。

    ◎板块二:互文鉴赏,体悟特色

    (1)读《剥豆》,体会作家对于心理描写的不同写法。

    ①画出母亲行为变化的句子,进行批注。

    ②交流体会母亲行为变化背后的心理活动。

    ③对比《学会看病》,说说心理描写的异同。

    (2)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领会作家的写作特色。

    ①自读文章,感受作品的特色。

    ②回顾作者的经历和相关作品。

    ◎板塊三:延伸阅读,丰富认知

    推荐作品:《孝心无价》和《心灵的力量》。四、举三归一式:明确主要议题,深化实践运用

    举三归一式是指以某篇课文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最后回归教材教学要点的阅读教学范式。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抓好训练点,让学生在比较、鉴赏中深化理解。也可进行仿写等实践活动,把阅读和写作训练等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内容构建

    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教材出现的主题深度阅读文本,文本可以是同主题、同角度、同形式的,也可以是同主题、不同角度的,或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感受同一体裁的表达特点,丰富对不同体裁表达形式的认知。

    文本的主角可以是同一种动物,可以是同一个人物。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丰富对主角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认知。

    (二)操作方式

    

    1.议题:集中一个,举三归一

    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学情确定一个议题,可以是写法、主题或阅读的方法等,然后依据这个议题去寻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度阅读,以求在课堂上实现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只有集中目标,一以贯之,才能实现高效阅读。

    2.呈现:渐推渐进,逐步深入

    教师应从课内文本学习开始,逐步拓展相关阅读材料,逐步加深学生对议题的认识,最后使学生深刻理解主题,习得阅读方法,掌握写作方法。

    3.讨论:放手思考,适当引领

    不管是课内文本议题的发现,还是对比讨论拓展材料的异同,教师都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案例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块一:课文重读,发现议题

    (1)学习课文的三个事例,提炼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提炼事例: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选用了哪些事例?

    (3)这三个事例能不能证明作者的观点?这三个事例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板块二:三文群读,对比讨论

    (1)拓展阅读《王羲之每天练习书法》《维勒后悔失去科学发现》《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思考:能不能将这些事例替换为其他的事例?

    (2)交流:先交流能不能替换,再思考这个材料可以表达什么观点。

    ◎板块三:深入思考,实践巩固

    (1)按课文写法仿写一段话。

    (2)独立拟写后进行交流。

    “1+Y”阅读圈针对高段同步深度阅读范式展开研究,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使课堂向学生本位转化,优化了学习过程,提高了学习效能。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汪潮.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三议”[J].小学语文教学,2015(Z1).

    [3]徐美勤.构建“文本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阅读链[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5(6).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310000)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