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辩论课:《雷雨》中的“恶之花”表明什么?

    曹禺在《雷雨》中让许多人物都有着不道德的一面,“残忍”地将人物置于命运的熔炉中煅烧,人物的“恶之花”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丑陋。对于这个教学素材,课堂教学时通过插入微辩论,以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对疑难问题勇敢亮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

    一、教学思路

    很多优秀文学作品擅长的手段就是将人放在“恶”之土壤上,使其开出丰富多彩的“恶之花”。即使是正面人物,拥有正义、善良的人性的同时,也都交织着有丑陋、龌龊甚至邪恶的一棱,这如实反映了人性是复杂的、是“立体的”。在这方面,《雷雨》尤其典型。

    《雷雨》被安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在《雷雨》中,曹禺毫不留情地将笔下的人物放在命运的大熔炉中煅烧,这种“残忍”的作弄如同一块试金石,试出人性的渺小脆弱与复杂多变,由此塑造了令人难忘的不同个性人物,写作手法可谓高超深邃。

    但是,对于这篇戏剧巨作,如何让学生领会戏剧剧本特点,认识人物个性,是教学中需要用心突破的难点。教师主观引导,把人物个性中的丑陋一味归罪于旧社会制度的黑暗,有失偏颇也难以服人,更不能体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现代教学理念。笔者的尝试是,让学生从人物的“恶行”的视角去解析作品,来一次微型辩论课,在辩论中“亲自发现”“人性是复杂的”剧本寓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辩论课设置在45分钟课堂的最后,时间15分钟。问题由班干部主席团提出,正反方自由组合。为了保证学生“直接学习”到位,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预习,搜集材料,形成观点,课堂辩论。并且公布了两点作为本节微辩论课的评价标准:一是在大庭观众之下,敢于亮出个人观点并依据课文陈述依据,体现责任担当;二是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不断吸纳优化、修正自己的想法,学会创新发现。

    二、辩论片段

    主席团提出主题1:他和侍女侍萍在三十年前生了两个孩之后将其抛弃,周朴园对侍萍是不是纯美爱情?

    正方同学1:在这三十年间,他多次向人打听侍萍的下落,还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珍藏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真挚爱情一直珍藏在周朴园心中,而且几十年都没有变。

    反方同学1:既然如此怀念侍萍,当初又为何将其赶走?以周家的权势和人脉关系,要找到侍萍难道会很难吗?如此种种,真是令人费解。所以周朴园是假意为之,始乱终弃,根本就把侍萍当玩物。

    正方同学2:当初周朴园将侍萍赶走更多的是出于被迫无奈。侍萍是周朴园的初恋,又替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年轻貌美,一个血气方刚,你能说他们之间没有真感情?

    反方同学2:周家是家大业大的资本家,而侍萍只是贫穷人家的女孩,社会地位相差悬殊,其间重重障碍自不必说。自古灰姑娘嫁给王子的大团圆结局就是符合贫苦大众心理需求的一个幻影。周朴园有爱情,但他对侍萍的爱情没到超越一切战胜一切的程度。爱情不纯粹有杂念当然坚持不到底。

    正方同学3:想来周朴园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是极其痛苦过的,一方面是丰厚的家财等着他继承,婚姻只能服从家族的利益需要。一方面是纯真美好的初恋,只是这初恋除了一点绯红的回忆剩下的就只有灰色的现实。男子总比女子理智,周朴园的选择是很正常的。

    反方同学3:但这:挑战了人类的感情底线。李计谋在《漫议〈雷雨〉人物》中说:“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不好说全是假的,似乎也不好说成是‘绝对真实的,说他半真半假,亦真亦假比较吻合周朴园性格的本来面目。”我们认为,当半真半假时,其实就是假的。

    正方同学4:我们也有名家论点。例如钱谷融《〈雷雨〉人物谈》说:“我们不能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真的一点感情也没有,认为他对侍萍的种种怀念的表示都是故意装出来的,都是有意识地做给别人看的。”钱理群《〈雷雨〉是“社会问题剧”吗》也说:“即使是侍萍,以至周朴园,他们对充满痛苦的(侍萍是一种屈辱之苦,周朴园则是忏悔之苦)初恋的极其矛盾、复杂的情感反应,正表明了对于曾经有过的‘人的情爱的难以摆脱。”

    主席团总结:这些评价都有一定道理,因为他们都站在正常的人性角度来思考。这其实是曹禺在创作过程中的“残忍”手段之一:将人物安插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在互相撕扯中表现人性的复杂。各位同学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芸芸众生谁没遇到过一点类似的残忍折磨呢。

    主席团提出主题2:周萍和蘩漪的关系是不是有悖人伦纲常?

    正方同学1:周萍无疑是《雷雨》中活得最憋屈的一个人物。在这个由周朴园一手遮天的家庭里,周萍是没有自由的,一切得听从父亲的安排,而父亲又完全不考虑儿子的感受,周萍的压抑可想而知。其言行可以理解,本身毫无责任。

    反方同学1:周萍从小生活的就是一块畸形的土壤,在这样的土壤中培育出来花草必然邪恶。事情只有在像他那样丑恶无耻之徒身上才会发生,他对蘩漪毫无疑问属于本能冲动。

    正方同学2:周萍从小失去母亲,在这个死水一样的家庭里,当他看到美丽忧郁且只比他大7岁的后母蘩漪时,拥有新时代思想、美丽野性、聪慧大胆的蘩漪一下子就吸引了周萍。他压抑的内心、男人的本能、母爱的缺失使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说本能冲动有失偏颇。

    反方同學2:母爱说站不住脚。周萍是封建专制家庭培养出来的懦弱公子不错,但生活并没有让他失去对美与丑的判断能力。周萍明知他们的关系违背人伦纲常,却偏要飞蛾扑火,这样不理智的行为只能说是一种本能冲动。飞蛾扑火的结局只会化烟成灰,所以当他想要退出时已不可能。

    正方同学3:我们用另一件事实来证明周萍内心有美与丑的判断能力以及有真挚的爱情观。四凤的出现给周萍阴暗的生活带来一丝光明,郎情妾意,而且作为富家公子的周萍竟然愿意带着下人的女儿远走高飞,这着实令我们动容。

    反方同学3:周萍先是恋上后母,后又恋上妹妹,命运给周萍一次又一次开玩笑。有外因巧合,但更多是自身的糊涂和恶劣所致。一句话,为什么这些事没有发生在别人身上?所以最后彻底崩溃,饮弹自杀,乃属咎由自取。倘若他们之间没有那样的特殊关系,也许他还能走得更长远一些。

    主席团总结:从这惊心动魄的剧情中跳出来,怎能不感叹曹禺的“残忍”,真正是虐人,虐己,虐天下。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残忍”,才让我们看到了周萍的软弱犹疑和自省,四凤的多情善良和幼稚,蘩漪的野性大胆和扭曲……曹禺的这种安排,似乎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类的毁灭往往源于自掘坟墓。这也恰恰暴露出人类的渺小脆弱。

    主席团提出主题3:曹禺如此“残忍”地安排剧情是不是心理阴暗?

    正方同学1:这个就要谈到写作动机。《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写成那年他才二十三岁。据作者介绍,大约从他十九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就动了写《雷雨》心思。但仅有想法还远远不够,在那段时间里,他改编戏,导演戏,接触了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开拓了眼界,才写出如此反映社会实际的佳作。事实上,《雷雨》一上演即产生轰动。

    反方同学1:正方说得好,曹禺写作本剧时才二十三岁,与我们年龄相差无几。纵观在座,我们这种年龄的人能看清世界,能给世界一个公正的评价吗?曹禺并不例外,本剧无非是一个失意青年情感冲动、意气用事之作,而且可以看出他对生活中的丑恶也有夸大之嫌,显示他本人对生活愤懑难消,想借文学发泄个人情绪。从这个视角看,说他写作时心里“有点阴暗”不为过。假如他春风得意,还会写《雷雨》这样的作品吗?

    反方同学2:我再举例佐证我队友的观点。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正方同学2:是的,曹禺当时生活艰辛,《雷雨》创作过程也极为艰辛。可是,曹禺如此安排剧情并非发泄个人不满,而是超越自身在审视社会。他说:“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仔细细地望穿,判断这些叫做‘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正如他自己承认当时他痛苦万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热焖起来。”这正是他超越自身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有力证明。

    反方同学3:他说:“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到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使我流下痛心的眼泪。”正是惨痛的生活让作者带着强烈的倾诉欲望在揭露丑恶、“报复”生活。

    正方同学3:你说得对!曹禺确实是在一味地揭露生活中的丑恶。但你的立场原点错了!你天真地认为人性天生是美好的,生活应该是充满美好。但我们认为,人性是复杂不确定的,或者我们退一步可以说,人的本性是丑恶的。所以失去制约或者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中,人的丑恶就会滋生和有机会施展,人必然会堕落;相反,如果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人的丑恶就会受到抑制。一句话:好人性是环境养育出来的,甚至是被逼迫出来的。

    反方同学4:我们不为反对而反对,同意人之初,性本恶。《雷雨》这朵“恶之花”常开不败,其实也说明很多人都对人性的丑恶、社会的丑恶有同感。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人都需要自我约束、自省自律。也正因为此,那些慎独慎行、强弱不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人才应该值得崇拜!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

    主席团总结:电影《狗镇》揭示了一个哲理:人类的善,是相对的;人类的恶,则是绝对的。人性中的善意像温室里的花朵难以培植,而人性中的恶因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为《雷雨》中人物命运的掌控者,曹禺着实“残忍”,但这种“残忍”是笔端的残忍,其实他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

    三、教学分析

    第一,本节微型辩论课是笔者授课形式上的一种尝试,在45分钟的常态课中,穿插微型辩论课,也是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探索。这与整节课的教学并不矛盾,反而丰富了课堂的结构形式。既然翻转课堂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课前学、课上交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课堂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不妨把现有的45分钟课堂根据需要进行拆分,由不同的模式有机组成新课堂。本内容教学采用辩论方式进行,是因为人物性格构成复杂、有时是非难辨,并且涉及情感生活、学生懵懵懂懂。通过辩论,在相互教育中认清是非。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第二,课堂形式的变革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当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性目标,语文学科教学必然要转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要求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本辩论课目标定位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是因为人物理解具有很大的空间,提出对人物看法和观点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担当。从课堂辩论内容看,反方一些观点提出是需要胆识和创造力的。事实上,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而这种核心素养只有在诸如此类的学生自主活动中才能形成,这也符合“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的能力和品质教学要求。

    第三,课堂辩论本质上不是辩论,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我们教师设计学生辩论和引导学生辩论应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辩论不一定要得出对错是非,辩论过程中教师也完全应该适度参与,以达到引导学生向课堂目标前进。本堂微辩论课中笔者在學生对周萍与蘩漪关系有所忌言时进行了鼓励,在曹禺写作动机上主动插入讲述了曹禺的人生经历,并在辩论过程中多次向观点对立方提示相左观点的合理之处,对辩论和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丁帆,杨久俊.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4]葛艳华.体现互为主体性的语文“互导”课堂原则和范式建构[J].中学教学参考,2015,31.

    [5]葛艳华.在比较性实践中实现语文课堂的重构[J].语文天地,2012,9.

    葛艳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