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变
彭荔
摘 要:思政教育的改革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实现“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更加强大的价值自信”等“应然”目标。然而,载体助推比较乏力、社会融促较为缺乏、主体推进略显不够等“实然”状态却阻碍着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动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变,本体建设优先是关键,供给体多元助推是基础,供给体多源共传是支撑。唯有此,才能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合力,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思政教育;应然;实然;转变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1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107-06
思政教育改革,是要通过有效配置思政教育各要素,提高思政教育供给体系质量,解决思政教育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增强思政教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思政教育由“被动适应”向“超前引领”的转化。但是,囿于各种条件限制,思政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态势却存在一定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与思政教育改革的设定目标相偏离,阻碍着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思政教育改革,既要明晰“实然”现状,也要关注“应然”目标,更要寻找“实然”与“应然”的有效链接,实现“实然”向“应然”的转变。
一、思政教育的“实然”状态分析
“实然”,是事物存在的实际状况,说明的是事物的事实状态。思政教育的“实然”就是指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当前,思政教育的“实然”状态虽然总体上比较乐观,但仍然存在“载体助推仍显乏力”“社会融促比较缺乏”“主体推进略显不够”等思政教育改革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1.载体助推仍显乏力
载体助推仍显乏力是指由于思政教育的各种载体的局限,尚无法实现载体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思政教育发展的合力作用不明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升不明显,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体现不充分。载体助推仍显乏力主要有“专业优先导致的学科定位边缘化趋势”“技能为主导致的实施空心化趋向”“就业导向导致的考核形式化取向”等表现。
一是专业优先导致定位的边缘化趋势。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被视为“宠儿”的专业在人们的选择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好学校不如好专业”“志愿填报的专业博弈”和“大类招生的热门专业”等依然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专业优先”的观念在一部分人,甚至在部分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专业优先”片面认识的影响下,专业课程挤占思政教育空间的现象还存在,专业课教师占用思政课程时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思政教育发展空间相对狭隘,呈现“重形式、轻实质”的边缘化趋势。
二是“技能为主”导致的实施空心化趋向。当前,由于片面夸大技能的地位与作用,产生对“技能”的错误认知,“学校以技能传授为主,学生以技能学习为主,社会以技能运用为主”的观点还颇有市场。思政教育虽然已经具有强有力的战略政策、系统的实施细则、到位的保障措施,但具体实施中,由于受“技能为主”片面认知的干扰和影响,未有效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教育,理论内容没有很好地结合教育目标,重技能培养轻视理论指导,重技能操作轻视理论引导,思政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落到实处并有效推进,产生薄弱地带甚至是空白地带,呈现实施的空心化趋向。
三是“就业导向为主”导致考核的形式化取向。“就业”是刺激学科加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对“就业”认知的误解仍然存在,“就业”成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高“就业率”甚至成为了个别高校教育的单一目标追求,只要学生找到了工作,对政治思想的把关和考核都可以让步。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培养让位于专业技能培养,品德鉴定服务于技能考核”的培养机制,容易将严肃的思政考核当成“走过场”的形式,容易将严格的思政评价当作无关紧要的点缀,未有效发挥思政教育考核的作用,导致思政教育的考核出现某种程度的形式化。
2.社会融促比较缺乏
融促,即“融通”与“互促”。社会融促,即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促进。思政教育的社会融促比较缺乏,是指思政教育各要素之间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共通性与互补性,尚未完全形成向心力和合力,相互融合和促进效果尚不明显。社会融促比较缺乏主要有“品牌负效应导致的公正相对缺失”“评价固化产生的包容存在缺位”“条块分割出现的对等相对脱节”三种表现。
一是品牌负效应导致的公正相对缺失。现阶段,由于品牌的巨大效应,品牌专业、一流学科、品牌院校已成为高校竞相追求的目标。社会对高校品牌日渐关注,民众对高校品牌日益认同,单位对高校品牌愈发强调。当这种关注超过必要限度时就容易将品牌标签化,膜拜品牌,以品牌作为区分学生优劣的标准,实施变相的歧视政策,淡忘公正、忽略平等,产生品牌负效应。品牌负效应所导致的公正相对缺失在一定范围内拉大了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信任感,影响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逐渐消蚀了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是评价固化产生包容相对缺位。目前,标准化考核、统一化录取、模式化教学、批量化培养、量化式考评等形式基本成为教育的常态,产生了较为固定的评价标准。这种固定的评价模式一方面容易使学校满足于按既定标准执行、按规定步骤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另一方面容易限制和隔断不符合本标准体系的人才进入,对个性人才的包容、理解和接纳相对缺乏。因此,评价固化抹煞了人才标准的多样性,背离了思政教育因材施教、包容接纳、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原则要求,创新和包容相对缺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弱化了思政教育的价值。
三是条块分割出现对等相对脱节。当前,在“宽口径、厚基础”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影响下,专业色彩有所弱化、行业隔膜有所淡化,思政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然而,条块分割导致的对等脱节现象还继續存在,行业间“各自为阵”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行业间界限依然明显,自我封闭的缺陷不断涌现,人才需求精确到专业方向的状况还在继续,学校、企业、社会的对接还相对滞后甚至互有脱节,人才培养被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脱节弱化了信息的对等交换、窄化了人才的培养视野,背离了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特性和通识教育的学科特点,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作用。
3.主体推进略显不够
“主体推进仍然不够”主要是指思政教育的人才主体(包括学生与教师两大部分)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尚未形成推进思政教育良性发展的合力,尚无法有效推进思政改革。主体推进仍然不够,表现为“继续误读的‘学生中心”“参差不齐的教师主体”“依旧被动的学生群体”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误读的“学生中心”。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和护航,要实现社会技能的培养与精神世界的构建相结合,实现学生实际需求和精神思想的并行,由此“以学生为中心”顺理成章。但由于理解偏差的存在、纠偏力度的不够、纠偏措施的乏力,“学生中心”继续被狭窄地误读为“满足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中心”。这就容易被学生的短期需求所迷惑,忽视学生需求的盲目性、多变性、矛盾性,丧失对学生需求的合理成分与非合理成分的区别对待,放松思政教育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作用,弱化思政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动摇思政教育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参差不齐的教师主体。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是思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良性发展的关键。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高校扩招造成的生源质量下降、不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 “热门专业”影响下的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排序、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差异等都导致了思政教育专业的生源参差不齐,毕业生水平高低不一。尽管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一致、要求一样、使命相同,但个体差异、学校差异、地域差异等造成的教师主体的差异化还将继续存在,离思政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推动思政工作。
三是仍显被动的学生群体。在专业优先、技能优先和就业优先等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群体一时还难以真正认识思政教育对于其自身成长和就业的重要性,容易将思政课程作为获得毕业学分的途径,陷入“学为考,考后忘”的误区。此外,由于“授课‘填鸭式,课堂‘独角戏,内容‘复读机,表情‘木偶型”[1]等问题的存在,思政教育也不能充分发挥其答疑解惑的功能,无法有效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学生被动学习思想还比较严重,应付心态还继续存在,难以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外化为自身行动,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二、思政教育“应然”的展望
“应然”是指在可能的条件下事物应该达到的状态,说明的是事物应该怎么样,表述的是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思政教育的“应然”,就是思政教育通过改革所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个理想状态,从供给角度分析,就是要以人才供给引领社会需求,这就理所当然地包含思政教育“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更加强大的价值自信”三方面。
1.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
更加清晰是指思政教育要有比现阶段更具操作性、更具体、更能实施的科学定位,它既是思政教育改革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思政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涉及了思政教育的“学科定位”“内容定位”“考核定位”三个方面。
一是跃居主导的学科定位。智能革命的到来,专业与技术都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了被部分替代的可能性,社会对人的跨界、整合、协作、沟通能力要求空前,对人才品德的重视度增加。“人品是原则、态度是根本,能力是基础”[2]的取向促使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将“德育”置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培养原则,实现从专业教育的从属地位到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的飞跃,思政教育跃居主导的学科定位得以显现。
二是体验为主的内容定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体验式实践愈发重要。“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理应适应这一趋势,改变思政教育的固有缺陷,实现目标体系向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再向目标体系的“线性转化”[3]。体验为主的内容定位,主要依托一系列可以体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认知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完善和升华知识,在应用中发现意义,着力构建具有个性特征、符合社会需求的精神世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真正转变。
三是具有实效的考核定位。将德育摆在首位的“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其考核避免了形式主义,尤其是克服考核本身固有的机械性和片面性等问题。这种考核,融合了受教育者的层次性、复杂性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到了先进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考核的统一,线上与线下考核的统一,是标准化考核与个性化考核的统一,是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的统一,让“被考核者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使得被考核者有强烈的紧迫感,具有实效的考核定位得以充分彰显。
2.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
作为党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應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立足于对未来人才的准确预见,形成“全面覆盖的内容体系”“有机融合的构成体系”“与时俱进的解释体系”,真正成为融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于一体的科学体系。
一是全面覆盖的内容体系。思政教育的内容是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元素。“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离不开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完善。这种完善,兼顾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囊括了“既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这样的主导性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这样的基础性教育”[5]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大知识面,覆盖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社会要求、个人需要,做到了学生各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的思政教育内容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连续性与阶段性、整体性与系统性、计划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二是有机融合的构成体系。“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是对人才供给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是“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而,“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已脱离自身单纯的学科教学范畴,克服了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困境,主动在各学科中融入了“价值体系、规范体系、需要体系、问题体系”[6]等内容,渗透到了所有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中,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各学科、各专业、各课程及各环节,将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有机融合,高屋建瓴、系统规划、整体把握,充分引领和调动各类资源,形成了思政教育的合力。
三是与时俱进的解释系统。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作为时代的精华,以开放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以实践为基础,站在时代前列,抓住时代主题,反映时代要求,并不断解决时代问题。它进一步完善了有效反馈机制,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形成了有效的解释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热点事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可以第一时间对事件的发展进行追踪解释,对社会发展中的困境现象进行有效的解读,真正走进人们心里,使被教育者真信、真懂、真行。
3.更强大的价值自信
“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极大地提升了思政教育学科的主导地位,完善了思政教育学科的内容体系,发挥了思政学科的各项功能,激发了思政学科更为强大的价值自信。这种价值自信,主要表现为比较优势的评价自信、答疑解惑的功能自信和风清气正的导向自信。
一是比较优势的评价自信。评价功能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功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形象和中国气象得以塑造,这有利于思政教育改革在良好态势中进行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并通过与其它国家的比较,显示出中国的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能够以可感知的社会事实说话,有效驳斥各种外来思潮的攻击和污蔑,以强大的理论体系、有效的评价功能提升思政教育的学科价值,以更具说服力的思政教育彰显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是答疑解惑的功能自信。思政教育的又一大功能是通过讲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功能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思政教育本身的解释系统。“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由于始终与社会紧密相连,既能追踪社会的短期人才需求,又能关注社会的长期人才需求,能准确把握当前的热点、难点,正确把握当前乃至较长时间的思想状况,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其答疑解惑功能,有效解决学生发展引发的成长疑惑、由社会现象引起的认知迷惑、因热点事物引起的理解困惑、因外来理论与思潮引发的理论疑惑。
三是风清气正的导向自信。思政教育的另一大功能是积极导向。“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精准把控、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以比较优势的评价自信和答疑解惑的功能自信,准确把握当前热点、抓住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思想导向作用,结合社会现实,充分挖掘系列社会事件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疏导作用,扬长避短、扬善抑恶,引领时代潮流,树社会正气,立正面楷模,凝聚社会正能量,激发社会新活力,凸显风清气正的导向自信。
三、推动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变路径
研究思政教育的“实然”与“应然”之目的,是为了跨越“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鸿沟,实现“实然”向“应然”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政教育改革的预设目标。实现思政教育的“实然”向“应然”之转向,就要以“应然”引导“实然”,优先推进“本体建设”,实现供给体的多元助推、多源共传。
1.本体建设优先是关键
本体建设,是指要抓好思政教育的自身建设,夯实自身基础,强化自身优势,以高质量的科学体系、教育内容主导人才培养,体现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具有天然的优先性。本体建设主要包括“突出价值引领”“优化内容设计”“强化学科融合”三方面内容。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思政教育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具有时代烙印的思想理论已经不合时宜,难以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因而难以服众。对此,务必结合思政教育的学科特点,把握思政教育的“文化选择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文化整合价值和文化创造价值”[7],突出价值引领,有机融入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核心价值观等,尽快融入时代因素和学科发展前沿思想,关注和跟踪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价值观剖析和拆解被误读的偏激观点,填补和纠正既有理论体系的缺陷,完善现有体系的理论构建,拓宽现有体系的理论视野,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使其形成更加严密的科学体系,有效应对新问题、新现象、新价值观的冲击,经受住社会事实的考验,增强可信度。
二是优化内容设计。要以“扬弃”的态度对现有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取舍,抛弃不合时宜的理论观点,融入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兴因素,加入把握时代趋势的新内容、新元素,运用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充实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体系、新观点、新理论,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内容阐释,理顺相关内容的来龙去脉及逻辑理路,辅以实际问题的解决,突出问题导向,增强理论解释力度,并根据区域特点,挖掘地方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地域特色和个性化需求,实现错位发展,有效互补。
三是强化学科融合。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须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实现多学科的紧密融合和集体联动。传统的思政教育,由于过多地偏向理论化和政策化,容易拉开与受众群体的距离,拉开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差距。因此,强化思政教育學科融合,就要突破思政教育的单一圈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走出既定范围,融入“互联网+”“共享经济2.0”和“工业制造4.0”等因素,加入人工智能、VR等新兴技术,梳理其它学科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主动思考和吸纳其它学科中能够推动本学科发展的因素,在新出现的跨学科里汲取养分,跨界融合,积极联动,以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性地充实自身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与时俱进。
2.供给体多元助推是基础
思政教育改革要从供给端入手,以各供给体的密切配合,实现多元助推,为人才培养提供延绵不断的推动力。供给体多元助推主要包括“发挥制度先行的导引功能”“发挥共生融促的合力效用”“发挥趋势引领的预测功能”三方面。
一是发挥制度先行的导引功能。由于“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和共生性,要营造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8],这就需要各供给体的全力配合。因此,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先导。各供给体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的实施为契机,结合行业特点和个体差异,创设系统的、科学的德育培养制度、考核机制和监督细则等,形成教师任职资格制度、课程研发制度、能力提升制度、学习促进制度,进行制度的全方位架构,弥合主体间的差异性,构建制度缓冲带,实现融通与互补,发挥制度的导引功能,为思政教育改革保驾护航,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二是发挥共生融促的合力效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理应有着天然的引领性。故此,为发挥思政教育的整体教育合力,各供给体都应服从于“命运共同体”,使思政教育“只存在构成共同体的‘主体角色的不同,不存在是否为主体的差别”[9]。这就需要各供给体打破行业限制,树立大局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寻找彼此衔接的契合点和融通点,发挥各个部门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优势互补、融合互促,发挥共生融促的合力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三是发挥趋势引领的预测功能。在人才供给上,教育在紧密把握教育规律的基礎上本应有着天然的超前性,但被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取向使教育沦为社会的应声虫,思政教育更是在无形中出现边缘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思政教育改革的各供给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敏锐的眼光,发挥趋势引领的预测功能,既立足当前社会现实,研究社会的近期需求,贴切把握国情,更要以社会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在社会的长期需求中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立时代潮头、观天下大势,努力向前看,善于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预测新态势、新趋向,能够运筹帷幄,及早应对,顺应时代前进步伐提前进行人才的超前储备和培养,发挥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3.供给体多源共传是支撑
思政教育不是停留在本学科范围内的传播、传承和传递。它需要各个供给体多角度、多资源、多来源地传衍。这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实然”转向“应然”的支撑。供给体多源共传也主要包括“有效融入生活”“凸出问题导向”“强化传承创新”三方面内容。
一是有效融入生活。思政教育的根在民间,在社会生活,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思政教育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思政教育避免脱离生活的枯燥说教,改变古板的说教面孔,快速融入生活,将教育置于过往、现实的生活场景,甚至于采用新兴的VR虚拟现实技术置于未来的生活场景,实现思政教育的现实关照、系统考察和故事表达,“以开放思维、生态逻辑和富有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艺术表达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和全新范式”[10]。只有真正融入生活,思政教育的受众群体才不会感受其与自身生活的差距,才不会怀疑思政教育理论与自身生活的关联,才不会质疑思政教育内容对自身生活的效用,才会主动传承和传播,扩大思政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实现社会传衍。
二是凸出问题导向。思政教育改革离不开受众主体的主动传递。不同的供给主体,由于知识结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等差异,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迷惑。思政教育改革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凸出问题导向,让问题来自社会,声音来自一线,立足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通过各种问题的追问强大自身,形成强有力的解释系统,使解答权威可信,让受众真正感受学说的“有用性”和“解释性”,在体验到理论 “实用性”的过程中对思政教育产生信服,由此,受众才有可能以自身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现身说法,主动传播,进而影响身边的同辈人群,扩大思政教育在同辈群体中的影响范围,实现同侪传播。
三是强化传承创新。思政教育思想作为历史发展的先进产物,它需要在传承创新中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每一时代的引领者,发出时代最强音。因此,思政教育改革要求各供给体充分研究思政教育的学科历史,审视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做到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纵向上,要针对不同时代的特点,不断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养分,突破旧有观点的局限,着力构建对不同热点的解释体系,促进理论发展的与时俱进,牢记使命,做到坚守立场与开拓进取的统一;横向上,针对每一时代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积极创新,推陈出新,不忘初心,做到强化显性思政与细化隐性思政的统一。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强化思政教育的传承纽带,实现代际传承。
目前,思政教育改革仍处于初探阶段,思政教育的“实然”与“应然”仍存在诸多脱节。这就需要我们以时代趋势为导向,以事实依据为参考,以科学理论为支撑,整合资源、促成多元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李蓉.高校“三风”建设融促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30-131.
[2] 国学生活.领导用人:第三位是能力,第二位是态度,第一位是……[EB/OL].(2017-05-22).http://mp.weixin.qq.com/s/iYHWS3hTsXxj9oO62PXDdg.
[3] 刘吕红.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创新的“五个转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0):40-43,53.
[4] 黄建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7(1):52-54.
[5] 郭晓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N].光明日报,2013-04-06.
[6] 王立仁,张小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4(3):52-56.
[7] 冯开甫,李小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表现形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5-19.
[8] 汤涛.略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1-84.
[9] 钱广荣.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整体性视野[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0-15.
[10] 杨红星,梁燕.生活化·生态化·叙事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的三个维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86-90.
[责任编辑:张学玲]
摘 要:思政教育的改革是通过扩大有效供给,实现“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更加强大的价值自信”等“应然”目标。然而,载体助推比较乏力、社会融促较为缺乏、主体推进略显不够等“实然”状态却阻碍着思政教育改革的深入。推动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变,本体建设优先是关键,供给体多元助推是基础,供给体多源共传是支撑。唯有此,才能形成高校思政教育合力,真正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思政教育;应然;实然;转变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1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1-0107-06
思政教育改革,是要通过有效配置思政教育各要素,提高思政教育供给体系质量,解决思政教育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增强思政教育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思政教育由“被动适应”向“超前引领”的转化。但是,囿于各种条件限制,思政教育的“实然”状态与“应然”态势却存在一定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与思政教育改革的设定目标相偏离,阻碍着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思政教育改革,既要明晰“实然”现状,也要关注“应然”目标,更要寻找“实然”与“应然”的有效链接,实现“实然”向“应然”的转变。
一、思政教育的“实然”状态分析
“实然”,是事物存在的实际状况,说明的是事物的事实状态。思政教育的“实然”就是指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当前,思政教育的“实然”状态虽然总体上比较乐观,但仍然存在“载体助推仍显乏力”“社会融促比较缺乏”“主体推进略显不够”等思政教育改革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教育的良性发展。
1.载体助推仍显乏力
载体助推仍显乏力是指由于思政教育的各种载体的局限,尚无法实现载体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思政教育发展的合力作用不明显,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升不明显,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体现不充分。载体助推仍显乏力主要有“专业优先导致的学科定位边缘化趋势”“技能为主导致的实施空心化趋向”“就业导向导致的考核形式化取向”等表现。
一是专业优先导致定位的边缘化趋势。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被视为“宠儿”的专业在人们的选择中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好学校不如好专业”“志愿填报的专业博弈”和“大类招生的热门专业”等依然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专业优先”的观念在一部分人,甚至在部分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专业优先”片面认识的影响下,专业课程挤占思政教育空间的现象还存在,专业课教师占用思政课程时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思政教育发展空间相对狭隘,呈现“重形式、轻实质”的边缘化趋势。
二是“技能为主”导致的实施空心化趋向。当前,由于片面夸大技能的地位与作用,产生对“技能”的错误认知,“学校以技能传授为主,学生以技能学习为主,社会以技能运用为主”的观点还颇有市场。思政教育虽然已经具有强有力的战略政策、系统的实施细则、到位的保障措施,但具体实施中,由于受“技能为主”片面认知的干扰和影响,未有效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进行教育,理论内容没有很好地结合教育目标,重技能培养轻视理论指导,重技能操作轻视理论引导,思政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落到实处并有效推进,产生薄弱地带甚至是空白地带,呈现实施的空心化趋向。
三是“就业导向为主”导致考核的形式化取向。“就业”是刺激学科加强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由于对“就业”认知的误解仍然存在,“就业”成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高“就业率”甚至成为了个别高校教育的单一目标追求,只要学生找到了工作,对政治思想的把关和考核都可以让步。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培养让位于专业技能培养,品德鉴定服务于技能考核”的培养机制,容易将严肃的思政考核当成“走过场”的形式,容易将严格的思政评价当作无关紧要的点缀,未有效发挥思政教育考核的作用,导致思政教育的考核出现某种程度的形式化。
2.社会融促比较缺乏
融促,即“融通”与“互促”。社会融促,即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促进。思政教育的社会融促比较缺乏,是指思政教育各要素之间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共通性与互补性,尚未完全形成向心力和合力,相互融合和促进效果尚不明显。社会融促比较缺乏主要有“品牌负效应导致的公正相对缺失”“评价固化产生的包容存在缺位”“条块分割出现的对等相对脱节”三种表现。
一是品牌负效应导致的公正相对缺失。现阶段,由于品牌的巨大效应,品牌专业、一流学科、品牌院校已成为高校竞相追求的目标。社会对高校品牌日渐关注,民众对高校品牌日益认同,单位对高校品牌愈发强调。当这种关注超过必要限度时就容易将品牌标签化,膜拜品牌,以品牌作为区分学生优劣的标准,实施变相的歧视政策,淡忘公正、忽略平等,产生品牌负效应。品牌负效应所导致的公正相对缺失在一定范围内拉大了思政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信任感,影响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逐渐消蚀了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是评价固化产生包容相对缺位。目前,标准化考核、统一化录取、模式化教学、批量化培养、量化式考评等形式基本成为教育的常态,产生了较为固定的评价标准。这种固定的评价模式一方面容易使学校满足于按既定标准执行、按规定步骤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另一方面容易限制和隔断不符合本标准体系的人才进入,对个性人才的包容、理解和接纳相对缺乏。因此,评价固化抹煞了人才标准的多样性,背离了思政教育因材施教、包容接纳、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原则要求,创新和包容相对缺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弱化了思政教育的价值。
三是条块分割出现对等相对脱节。当前,在“宽口径、厚基础”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影响下,专业色彩有所弱化、行业隔膜有所淡化,思政教育的作用愈发凸显。然而,条块分割导致的对等脱节现象还继續存在,行业间“各自为阵”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行业间界限依然明显,自我封闭的缺陷不断涌现,人才需求精确到专业方向的状况还在继续,学校、企业、社会的对接还相对滞后甚至互有脱节,人才培养被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脱节弱化了信息的对等交换、窄化了人才的培养视野,背离了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理论特性和通识教育的学科特点,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作用。
3.主体推进略显不够
“主体推进仍然不够”主要是指思政教育的人才主体(包括学生与教师两大部分)囿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尚未形成推进思政教育良性发展的合力,尚无法有效推进思政改革。主体推进仍然不够,表现为“继续误读的‘学生中心”“参差不齐的教师主体”“依旧被动的学生群体”三个方面。
一是继续误读的“学生中心”。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和护航,要实现社会技能的培养与精神世界的构建相结合,实现学生实际需求和精神思想的并行,由此“以学生为中心”顺理成章。但由于理解偏差的存在、纠偏力度的不够、纠偏措施的乏力,“学生中心”继续被狭窄地误读为“满足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学生就业为中心”。这就容易被学生的短期需求所迷惑,忽视学生需求的盲目性、多变性、矛盾性,丧失对学生需求的合理成分与非合理成分的区别对待,放松思政教育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作用,弱化思政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动摇思政教育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参差不齐的教师主体。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是思政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良性发展的关键。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高校扩招造成的生源质量下降、不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 “热门专业”影响下的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排序、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差异等都导致了思政教育专业的生源参差不齐,毕业生水平高低不一。尽管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一致、要求一样、使命相同,但个体差异、学校差异、地域差异等造成的教师主体的差异化还将继续存在,离思政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推动思政工作。
三是仍显被动的学生群体。在专业优先、技能优先和就业优先等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群体一时还难以真正认识思政教育对于其自身成长和就业的重要性,容易将思政课程作为获得毕业学分的途径,陷入“学为考,考后忘”的误区。此外,由于“授课‘填鸭式,课堂‘独角戏,内容‘复读机,表情‘木偶型”[1]等问题的存在,思政教育也不能充分发挥其答疑解惑的功能,无法有效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学生被动学习思想还比较严重,应付心态还继续存在,难以将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外化为自身行动,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二、思政教育“应然”的展望
“应然”是指在可能的条件下事物应该达到的状态,说明的是事物应该怎么样,表述的是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思政教育的“应然”,就是思政教育通过改革所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个理想状态,从供给角度分析,就是要以人才供给引领社会需求,这就理所当然地包含思政教育“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更加强大的价值自信”三方面。
1.更加清晰的学科定位
更加清晰是指思政教育要有比现阶段更具操作性、更具体、更能实施的科学定位,它既是思政教育改革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思政教育改革的核心因素,涉及了思政教育的“学科定位”“内容定位”“考核定位”三个方面。
一是跃居主导的学科定位。智能革命的到来,专业与技术都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了被部分替代的可能性,社会对人的跨界、整合、协作、沟通能力要求空前,对人才品德的重视度增加。“人品是原则、态度是根本,能力是基础”[2]的取向促使高校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将“德育”置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培养原则,实现从专业教育的从属地位到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的飞跃,思政教育跃居主导的学科定位得以显现。
二是体验为主的内容定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体验式实践愈发重要。“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理应适应这一趋势,改变思政教育的固有缺陷,实现目标体系向理论体系、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再向目标体系的“线性转化”[3]。体验为主的内容定位,主要依托一系列可以体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认知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完善和升华知识,在应用中发现意义,着力构建具有个性特征、符合社会需求的精神世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真正转变。
三是具有实效的考核定位。将德育摆在首位的“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其考核避免了形式主义,尤其是克服考核本身固有的机械性和片面性等问题。这种考核,融合了受教育者的层次性、复杂性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到了先进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考核的统一,线上与线下考核的统一,是标准化考核与个性化考核的统一,是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的统一,让“被考核者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使得被考核者有强烈的紧迫感,具有实效的考核定位得以充分彰显。
2.更加完善的科学体系
作为党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應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立足于对未来人才的准确预见,形成“全面覆盖的内容体系”“有机融合的构成体系”“与时俱进的解释体系”,真正成为融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于一体的科学体系。
一是全面覆盖的内容体系。思政教育的内容是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元素。“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离不开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完善。这种完善,兼顾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囊括了“既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这样的主导性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这样的基础性教育”[5]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各大知识面,覆盖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社会要求、个人需要,做到了学生各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的思政教育内容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连续性与阶段性、整体性与系统性、计划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二是有机融合的构成体系。“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是对人才供给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是“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而,“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已脱离自身单纯的学科教学范畴,克服了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困境,主动在各学科中融入了“价值体系、规范体系、需要体系、问题体系”[6]等内容,渗透到了所有学科的知识体系之中,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各学科、各专业、各课程及各环节,将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有机融合,高屋建瓴、系统规划、整体把握,充分引领和调动各类资源,形成了思政教育的合力。
三是与时俱进的解释系统。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作为时代的精华,以开放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以实践为基础,站在时代前列,抓住时代主题,反映时代要求,并不断解决时代问题。它进一步完善了有效反馈机制,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形成了有效的解释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热点事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可以第一时间对事件的发展进行追踪解释,对社会发展中的困境现象进行有效的解读,真正走进人们心里,使被教育者真信、真懂、真行。
3.更强大的价值自信
“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极大地提升了思政教育学科的主导地位,完善了思政教育学科的内容体系,发挥了思政学科的各项功能,激发了思政学科更为强大的价值自信。这种价值自信,主要表现为比较优势的评价自信、答疑解惑的功能自信和风清气正的导向自信。
一是比较优势的评价自信。评价功能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功能。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形象和中国气象得以塑造,这有利于思政教育改革在良好态势中进行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并通过与其它国家的比较,显示出中国的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能够以可感知的社会事实说话,有效驳斥各种外来思潮的攻击和污蔑,以强大的理论体系、有效的评价功能提升思政教育的学科价值,以更具说服力的思政教育彰显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是答疑解惑的功能自信。思政教育的又一大功能是通过讲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功能的有效实现离不开思政教育本身的解释系统。“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由于始终与社会紧密相连,既能追踪社会的短期人才需求,又能关注社会的长期人才需求,能准确把握当前的热点、难点,正确把握当前乃至较长时间的思想状况,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其答疑解惑功能,有效解决学生发展引发的成长疑惑、由社会现象引起的认知迷惑、因热点事物引起的理解困惑、因外来理论与思潮引发的理论疑惑。
三是风清气正的导向自信。思政教育的另一大功能是积极导向。“应然”状态下的思政教育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精准把控、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以比较优势的评价自信和答疑解惑的功能自信,准确把握当前热点、抓住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思想导向作用,结合社会现实,充分挖掘系列社会事件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疏导作用,扬长避短、扬善抑恶,引领时代潮流,树社会正气,立正面楷模,凝聚社会正能量,激发社会新活力,凸显风清气正的导向自信。
三、推动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变路径
研究思政教育的“实然”与“应然”之目的,是为了跨越“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鸿沟,实现“实然”向“应然”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政教育改革的预设目标。实现思政教育的“实然”向“应然”之转向,就要以“应然”引导“实然”,优先推进“本体建设”,实现供给体的多元助推、多源共传。
1.本体建设优先是关键
本体建设,是指要抓好思政教育的自身建设,夯实自身基础,强化自身优势,以高质量的科学体系、教育内容主导人才培养,体现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具有天然的优先性。本体建设主要包括“突出价值引领”“优化内容设计”“强化学科融合”三方面内容。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思政教育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具有时代烙印的思想理论已经不合时宜,难以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因而难以服众。对此,务必结合思政教育的学科特点,把握思政教育的“文化选择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文化整合价值和文化创造价值”[7],突出价值引领,有机融入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核心价值观等,尽快融入时代因素和学科发展前沿思想,关注和跟踪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价值观剖析和拆解被误读的偏激观点,填补和纠正既有理论体系的缺陷,完善现有体系的理论构建,拓宽现有体系的理论视野,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使其形成更加严密的科学体系,有效应对新问题、新现象、新价值观的冲击,经受住社会事实的考验,增强可信度。
二是优化内容设计。要以“扬弃”的态度对现有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整体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取舍,抛弃不合时宜的理论观点,融入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兴因素,加入把握时代趋势的新内容、新元素,运用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充实适应时代需求的新体系、新观点、新理论,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内容阐释,理顺相关内容的来龙去脉及逻辑理路,辅以实际问题的解决,突出问题导向,增强理论解释力度,并根据区域特点,挖掘地方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地域特色和个性化需求,实现错位发展,有效互补。
三是强化学科融合。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须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实现多学科的紧密融合和集体联动。传统的思政教育,由于过多地偏向理论化和政策化,容易拉开与受众群体的距离,拉开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差距。因此,强化思政教育學科融合,就要突破思政教育的单一圈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走出既定范围,融入“互联网+”“共享经济2.0”和“工业制造4.0”等因素,加入人工智能、VR等新兴技术,梳理其它学科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主动思考和吸纳其它学科中能够推动本学科发展的因素,在新出现的跨学科里汲取养分,跨界融合,积极联动,以新理论、新观点创造性地充实自身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与时俱进。
2.供给体多元助推是基础
思政教育改革要从供给端入手,以各供给体的密切配合,实现多元助推,为人才培养提供延绵不断的推动力。供给体多元助推主要包括“发挥制度先行的导引功能”“发挥共生融促的合力效用”“发挥趋势引领的预测功能”三方面。
一是发挥制度先行的导引功能。由于“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和共生性,要营造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8],这就需要各供给体的全力配合。因此,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先导。各供给体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的实施为契机,结合行业特点和个体差异,创设系统的、科学的德育培养制度、考核机制和监督细则等,形成教师任职资格制度、课程研发制度、能力提升制度、学习促进制度,进行制度的全方位架构,弥合主体间的差异性,构建制度缓冲带,实现融通与互补,发挥制度的导引功能,为思政教育改革保驾护航,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二是发挥共生融促的合力效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上理应有着天然的引领性。故此,为发挥思政教育的整体教育合力,各供给体都应服从于“命运共同体”,使思政教育“只存在构成共同体的‘主体角色的不同,不存在是否为主体的差别”[9]。这就需要各供给体打破行业限制,树立大局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寻找彼此衔接的契合点和融通点,发挥各个部门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优势互补、融合互促,发挥共生融促的合力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三是发挥趋势引领的预测功能。在人才供给上,教育在紧密把握教育规律的基礎上本应有着天然的超前性,但被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取向使教育沦为社会的应声虫,思政教育更是在无形中出现边缘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思政教育改革的各供给体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敏锐的眼光,发挥趋势引领的预测功能,既立足当前社会现实,研究社会的近期需求,贴切把握国情,更要以社会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在社会的长期需求中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立时代潮头、观天下大势,努力向前看,善于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预测新态势、新趋向,能够运筹帷幄,及早应对,顺应时代前进步伐提前进行人才的超前储备和培养,发挥对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3.供给体多源共传是支撑
思政教育不是停留在本学科范围内的传播、传承和传递。它需要各个供给体多角度、多资源、多来源地传衍。这是思政教育改革的“实然”转向“应然”的支撑。供给体多源共传也主要包括“有效融入生活”“凸出问题导向”“强化传承创新”三方面内容。
一是有效融入生活。思政教育的根在民间,在社会生活,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思政教育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思政教育避免脱离生活的枯燥说教,改变古板的说教面孔,快速融入生活,将教育置于过往、现实的生活场景,甚至于采用新兴的VR虚拟现实技术置于未来的生活场景,实现思政教育的现实关照、系统考察和故事表达,“以开放思维、生态逻辑和富有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艺术表达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和全新范式”[10]。只有真正融入生活,思政教育的受众群体才不会感受其与自身生活的差距,才不会怀疑思政教育理论与自身生活的关联,才不会质疑思政教育内容对自身生活的效用,才会主动传承和传播,扩大思政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实现社会传衍。
二是凸出问题导向。思政教育改革离不开受众主体的主动传递。不同的供给主体,由于知识结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等差异,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迷惑。思政教育改革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凸出问题导向,让问题来自社会,声音来自一线,立足现实问题的真正解决,通过各种问题的追问强大自身,形成强有力的解释系统,使解答权威可信,让受众真正感受学说的“有用性”和“解释性”,在体验到理论 “实用性”的过程中对思政教育产生信服,由此,受众才有可能以自身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现身说法,主动传播,进而影响身边的同辈人群,扩大思政教育在同辈群体中的影响范围,实现同侪传播。
三是强化传承创新。思政教育思想作为历史发展的先进产物,它需要在传承创新中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每一时代的引领者,发出时代最强音。因此,思政教育改革要求各供给体充分研究思政教育的学科历史,审视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做到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纵向上,要针对不同时代的特点,不断在发展过程中汲取养分,突破旧有观点的局限,着力构建对不同热点的解释体系,促进理论发展的与时俱进,牢记使命,做到坚守立场与开拓进取的统一;横向上,针对每一时代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积极创新,推陈出新,不忘初心,做到强化显性思政与细化隐性思政的统一。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强化思政教育的传承纽带,实现代际传承。
目前,思政教育改革仍处于初探阶段,思政教育的“实然”与“应然”仍存在诸多脱节。这就需要我们以时代趋势为导向,以事实依据为参考,以科学理论为支撑,整合资源、促成多元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思政教育由“实然”向“应然”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李蓉.高校“三风”建设融促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30-131.
[2] 国学生活.领导用人:第三位是能力,第二位是态度,第一位是……[EB/OL].(2017-05-22).http://mp.weixin.qq.com/s/iYHWS3hTsXxj9oO62PXDdg.
[3] 刘吕红.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创新的“五个转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0):40-43,53.
[4] 黄建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7(1):52-54.
[5] 郭晓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N].光明日报,2013-04-06.
[6] 王立仁,张小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4(3):52-56.
[7] 冯开甫,李小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表现形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15-19.
[8] 汤涛.略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81-84.
[9] 钱广荣.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整体性视野[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0-15.
[10] 杨红星,梁燕.生活化·生态化·叙事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的三个维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86-90.
[责任编辑:张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