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及实现路径探究

    李育林 彭亮 陈汉能

    [摘 要]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模式存在着固有缺陷,应建立一种新的治理范式以契合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呼唤和现实需要。以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高校、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平等参与、互相协作的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有效机制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多元化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6-005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6.011

    高校师德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其中,师德建设工作的机制体制、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高校利益相关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师德治理的水平还亟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体制重新进行审视,改进和创新高校师德建设治理新范式。

    一、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对党和国家明确要求和呼吁的积极回应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历来有着重视教师师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此,《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也明确提出和强调要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是对党和国家明确要求和强烈呼吁的积极回应。

    (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呼吁和引导广大教师自尊自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以身作则,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

    (三)改善和營造高校师德良好生态的迫切需要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师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期以来在潜心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社会转型时期的负面环境也不可避免的给教师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高校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视不够、工作方法创新性不足、实效性不强,“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1],妨碍了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是遏制和杜绝高校师德失范现象发生,改善和营造高校师德良好生态的迫切需要。

    二、自上而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及缺陷

    综观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实践,以往的高校师德建设体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过多的运用了行政手段来进行师德建设工作,而对处于基层的教师、学生等主体的能动性及作用发挥不够。具体来讲,自上而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和缺陷:

    (一)主要运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方式

    以往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进行推动,这在实践中体现为少有高校自觉地将师德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更多的是以一种完成任务式的状态出现。一些地方和高校在“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等师德建设工作过程中简单地以行政手段为渠道上传下达,忽视非正式组织以及基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工作方法和手段陈旧,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如此,使得高校师德建设呈现出阶段化特征,“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2],未能形成经常性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师德建设的实效性较差。

    (二)教师的“双重性”身份呈现失衡态势

    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具有“双重性”身份,其既是师德建设的客体,又是师德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主体。然而,在自上而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模式之下,处于基层的一线教师更多的体现为师德建设的承接客体,而非在师德建设中积极作为的能动性主体。以致高校教师的“双重性”身份表现失衡,被动性有余,而主动性不足,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正当利益诉求也在无形中被弱化或忽视,教师对固有师德建设的一些规约、做法或评价方式的认同感偏低。

    (三)学生参与师德建设的地位功能边缘化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师德最直接的感受者或者说师德消费者的学生”[3]理应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但是,在自上而下的高校师德建设模式下,学生在师德建设实践中的地位功能被边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在出台师德相关制度或文件时,未能充分调研学生对师德建设的看法,没有认真听取和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在师德建设实践活动中忽视学生的参与,如在师德评价、“师德建设教育活动月”中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三是学生对参与师德建设的主体责任感缺乏,以及在师德问题上的投诉机制、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

    (四)高校师德建设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特征

    自上而下的师德建设主要依靠正式组织的行政势能由高至低进行,信息传递具有明显的单向性特征,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且在运行过程中开放性不足,是一种封闭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同时,自上而下的师德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较少,忽视或排斥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到高校师德建设中来,未能形成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合力。在一些师德事件被爆出后,涉事高校却迟迟未能采取实际措施予以回应均能得到印证。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社会公德,理应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集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建设。

    三、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治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社会,在学术渊源上主要源于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背景,“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是许多国家在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实践中较为流行的口号[4]。本质上来看,治理理论认为以政府为主体、采取纵向命令控制为特征的传统层级制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政府面临的各种危机。因此,国家应该进行去中心化和分权化改革,让市场、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5]。具体而言,治理理论主要有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权力运行的互动性以及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等三个方面的特征[6],是一个以民主、分权、参与、互动等为核心内涵的治理模式。

    作为探寻应对社会资源配置中“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的一条新兴路径, 治理理论是当今学术界最为热门的前沿理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公司治理以及大学治理等领域。可以说,治理理论为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私人机构、社会个人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平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具有极为广泛的适用性,且随着社会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治理理念将深入到带有外部效应性质的社会事务的每一个角落。

    (二)模式构建

    1.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首要因素,是一所高校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道德标杆。从其内涵及作用范围来看,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素质的核心,也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影响和引领着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与发展。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审视,高校师德建设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性质,因而必然要求政府的有效介入,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分担责任、参与建设。从治理理论及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情况来看,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体自觉和道德自律,抑或是单纯的依靠高校或者政府部门是无法取得理想的建设效果的。高校师德建设不是教师群体、高校或者政府部门等某个特定群体、部门或组织的专利,而是一个涉及教师群体、高校、政府、社会组织及社会全体公众等多主体的系统复杂工程。鉴于此,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势在必行,而当前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迫切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权利和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持续关注,也为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提供了充足的可行性。

    2.基本框架。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的基本框架是由政府、高校、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所构成的网络化合作治理体系,各主体在治理体系中扮演着引导、主导、协同、监督和参与的角色和作用(见图1)。

    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是以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按照网络化治理的描述,将政府、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会等相关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其他社会组织(教育行业协会、与高校有合作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社会媒体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公众等多元主体通过角色功能定位和资源的优势互补达成集体性行动,目的是为更好的应对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危机和问题,实现更为有效的师德建设和治理。如图1所示,高校在整个师德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师德建设的基本阵地和主战场。政府在高校师德建设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管者的角色,引领着高校师德的正面发展,并在“师德事件”出现时发挥规范和制约的作用。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则在高校师德建设共治体系中承担着积极参与、监督的角色和功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协助高校、政府共同做好高校师德建设。

    作为一个网格化的协同治理体系,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具有区别于自上而下师德建设模式的显著特征: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主体多元化是高校师德建设共治模式的首要特征,在这一治理模式中,高校师德建设的主体突破了传统的主要借助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行政部门的局限,将政府、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会等相关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其他社会组织(教育行业协会、与高校有合作的科研机构和企业、社会媒体等高校利益相关者)、公众等主体均有序纳入了治理体系,实现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多元主体共治。二是主体间的平等性。与自上而下高校师德建设模式的主体具有层级性不同,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中,各个主体之间是平等协作的关系,通过相互间的共同协商实现高校师德的有效治理。三是治理系统的开放性。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网格化治理系统,与外界社会力量有着诸多的交流和能量转换,并积极鼓励外界的有序参与和协同治理。

    四、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的有效机制及实现路径

    (一)有效机制

    1.动力机制。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是促使多元主体产生集体性行动的根本动因,而共同的目标引领与不同的动机驱动所构成的动力机制则是多元主体采取集体性行动的机制载体。营造良好的高校师德师风,引领社会道德风气的健康向上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景,也是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之所以能够形成集体性行动的系统目标。就高校而言,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共治体系中发挥主导性地位功能是高校固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政府来讲,由于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加上高校师德建设本身所带有的外部效益性质,使得政府介入和参与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再者,服务社会是高校公认的传统三大职能之一,新时期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發展的功能愈发凸显,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也越来越频繁和紧密,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此,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形成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引领、个体利益输入为系统驱动的可持续动力机制。

    2.运行机制。高校、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在高校师德共治体系运行中发挥的主导、引导、协同、参与等作用,决定了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的运行机制应由引导机制、主导机制、协同参与机制等组成。一是引导机制。应建立以国家主要领导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要主体的引导机制,通过国家主要领导人以师德为主题的相关讲话、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引导进行师德主题征文、师德模范和师德标兵评选以及出台高校师德建设的相关文件等政策手段,有效引导高校师德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主导机制。学校是高校师德建设活动的基本阵地和核心主体,应尊重和发挥高校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以高校为主导的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和机制。在现行条件下,首先应在高校内部建立起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主导、教育工会等相关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一线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治理机制及体系,推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自我监督、自我建设、自我治理。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高校师德建设的开放性,构建以高校为主导推动,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平等参与、共同协作的多元化治理机制,强化高校师德建设的社会回应性。三是协同参与机制。协同参与机制是指其他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或对公共利益的认同,积极采取高校师德建设具体行为(如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参与相关政策制定等)的过程与方式。要搭建起社会组织、公众有效参与高校师德治理的平台和渠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协同监督、治理。

    3.保障机制。保障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持续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资源保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及绩效考评机制等。首先,高校应切实将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持续稳定的资源投入机制,确保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常态化有序运行。其次,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建立快速完备的师德建设信息搜集和回应机制,并积极构建高校师德治理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师德建设的相关信息与各个治理主体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享、共议和共治。须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绩效考评机制,应在以往高校师德建设绩效考评指标的基础上,将高校师德建设的系统开放性、主体多元性、信息回应性等因素纳入考评体系,引导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的有效确立和稳定运行。

    (二)实现路径

    1.培育高校师德治理的多元主体。高校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职能的顺利实现,也关乎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正如《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所指出的,要“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培育高校师德治理的多元主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合力。首先,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学校树立一种“师德建设没有观望者、人人都是局内人”的理念,改变以往高校师德建设主要由学校教育工会等行政职能部门在抓的局面,引导和鼓励广大一线教师、学生等积极参与到师德建设中来。再者,政府在扮演引导者、监管者角色、积极参与高校师德治理的同时,应努力号召新闻媒体、企业、公众等社会力量(尤其是与高校有业务往来或其他联系的科研合作单位、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以及学生家长等)共同关注高校师德建设,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最后,在高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与高校相联系的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科研合作单位等利益相关者也应自觉提高协同参与高校师德治理的意识和责任,共同参与到高校师德师风的监督与建设中来。

    2.营造多元主体平等协商的文化氛围。平等协商是发挥多元主体效能、实现高校师德有效治理的必然途径。因此,在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模式中营造一种各主体平等协商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一是应切实改变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师德建设传统路径,打破高校以往原有的师德建设路径依赖,尤其注重发挥一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高校利益相关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各主体之间努力宣传营造一种平等协商、开放互补的文化氛围。二是须构建高校师德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规则体系,建议通过政策文件、规章制度等途径明确师德共治模式中的主体地位,对各主体间的平等协商、协同互补关系予以说明。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内部治理水平,克服行政权力可能对师德师风治理造成的阻碍。通过建立师德信息搜集、共享和回应机制、师德问题的责任、监督和追责机制等方式,建立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师德治理的平台和机制,以此应对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固有的自我封闭性和排外性特征。

    3.“内外兼修”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治理水平。高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阵地,构建以高校为主导、其他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协同互补的师德共治体系,需要“内外兼修”提升高校师德建设的治理水平。首先,应高度重视高校师德建设内部子系统的建立,不断提升高校内部的师德治理水平。在高校内部,要建立起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主导、教育工会等相关行政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一线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治理机制及体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會、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其次,要将高校教师的师德自我修炼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在引导和鼓励教师将师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同时,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最后,须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师德治理的平台和渠道,高校及主管部门应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建议和投诉,及时掌握师德信息动态,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师德建设及师德问题治理的信息。此外,在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等方面,应引入第三方机构或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调查或评议,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治理水平注入能量活力。

    五、结论

    高校师德建设在高校职能的实现及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作为一种内在修养和道德自觉,寄希望于依赖以行政权力为主线的自上而下的高校师德建设路径不可取,而必须创新高校师德建设治理新范式。治理理论为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理论契机,应在治理理论的相关理念指导下,建立形成以高校为主导、政府引导和规制、社会协同、公众积极参与的高校师德建设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创新高校师德治理体制机制和实现路径,构筑高校师德治理新范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02/201410/175746.html,2014-9.

    [2]杨万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9):75-78.

    [3]杨凤勇,宋宏伟,刘晖,陆静.高校师生互动师德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124-128.

    [4]龙献忠,杨柱.治理理论:起因、学术渊源与内涵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0-34.

    [5]田凯,黄金.国外治理理论研究:进程与争鸣[J].政治学研究,2015(6):47-58.

    [6]李风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45-51.

    (责任编辑:宇美臻)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