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在《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高白川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在《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中的应用,能较好的满足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总体要求,学生的关键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行动导向 ; 机械拆装与测绘 ;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35-001
近几年,职校生就业后出现很多问题,如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屡见不鲜;职业学校的教学观念、资源和教学内容相对于企业较滞后,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技能与企业不能接轨。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大部分仍沿用学科课程体系,大多数时间还是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自主动手参与的时间太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得到正真落实,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范式,其内涵是教师充当引导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职业实践技能,知识、能力体系得以内化。本文以行动导向进行有效教学,对中职开设的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
1.《机械拆装与测绘》教学实施过程
1.1企业调研归纳行动领域
针对陕西地区机电行业发展状况、企业需求情况、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群及对应的工作任务、企业对课程设置的建议等进行调研。机械拆装与测绘是机械零部件生产、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生产组装与调试职业行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应遵循岗位模块化、内容够用原则。
1.2学习情境设计
以行动导向理念设计的《机械拆装与测绘》学习情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化,开发了一系列的训练项目,并且按照复杂程度来进行项目序化。学习领域课程优化了原学科体系设置的《机械制图》《AutoCAD》《公差与配合》及《机械拆装与测量》四门课程,开发出了基于测绘产品工作过程的《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以减速箱的拆装与测绘为载体进行基本机械产品初步研究。将知、技、能融汇在完成测绘工作的过程中,强化机械测绘能力、机械加工能力、工艺编制等核心职业能力。
1.3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主要是以零件的拆装与测绘为载体,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引导文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相结合使用。教学过程的实施首先进行任务的解析、资讯,提供相应参考资料、获取资讯的方法和途径,学生收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教师根据学生制定的计划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形成方案。教师讲解,学生做好知识点记录,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出现学习偏差,教师提出后引导学生解决。通过多媒体教学、亲身示范、学生同步跟练。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教材获取相关内容,自行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协商,解决任务中出现的问题。
1.4教学评价
基于行动导向有效教学的评价除了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应遵循过程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成绩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但权重偏向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由学生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演示和答辩。
2.行动导向教学的效果
2.1学生的关键能力得以提高
学生在具有职业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具体任务的完成,达成了学习目标,大大锻炼、提高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综合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的内在能力最终可持续发展。
2.2行动导向教学更加符合现代职业发展规律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解构旧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重构了行动导向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行动导向的教学环境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创设符合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机融合。
3.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建议
3.1对教师的建议
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对教师专业综合素养要求很高,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材料现成的很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加工处理,把学科体系的知识点融入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任务中,还有现在大部分教师只承担过一门或两门专业课,课程方向比较单一,对于整个行动导向的工作任务的把握并不精准。少部分教师参加工厂实践的机会很少,对于工作任务也不是很清楚,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就更困难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组织教师参加关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国内外培训,多学习、借鉴,加强教师对行动导向内涵的理解。
3.2对学生的建议
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学生,需要时间适应,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以小组形式讨论外,还要在课外时间组织学习及讨论,在组内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同时也巩固该项目所使用的理论知识。每一个学生都是项目参与的一分子,既需要独立工作的能力,也需要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不怕挫折、勇于表达的积极精神。
总之,在《机械拆装与测绘》课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能较好的满足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总体要求,学生的关键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能完全适应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