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分析的主体,显然是教师。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去达成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将教材(包括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内容与观点,转换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教材分析就成为教师这个主体加工教材这个客体的过程。那么是不是说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就只有教师与教材两个对象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答案并不绝对如此,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象不可忽视,这个对象就是学生。当然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一判断似乎显得有些没有道理,因为教材分析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怎么可以喧宾夺主呢?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所以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才是不可或缺的,教材分析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其中能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以《囚绿记》为例,论述笔者的这一观点。
一、学生观点在教材分析中的作用
考虑到上述逻辑关系,笔者在这里先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强调学生观点在教材分析中的作用,其实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就是在上课之前进行的教材分析,要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提取出曾经的学生在某个课文学习过程中的观点,并以此判断即将要教学的学生在某个课文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另一个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智慧,面对课堂上的生成(通常就是学生观点,而且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观点),及时将学生观点纳入对教材的解读,进而生成新的教学思路。
从这两层含义出发,就可以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分析教材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且必须提醒自己的是:就文章看文章往往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
《囚绿记》作为著名作家陆蠡的一篇代表作,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一篇经典的散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确实会生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于教师解析教材或课文来说,常常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一般认为,《囚绿记》讲述的是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之间的一段交往经历,通过对常春藤绿枝条的描述,让人感觉到生命勃发的一种状态,从而衬托出作者的生存状况以及内心的真挚情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课文还映射着当时华北地区人民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候,所遭受的一些比较悲惨的命运,进而衬托出作者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身上所存在的不屈的民族气节。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看,一般都认为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比较精巧的,文字的描述是想你得当的,写作的手法是虚实结合的。整篇课文的笔触看似平淡,但是又有奇骏险峰,令人百读不厌。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对课文标题中的“囚”字,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囚”就代表着写作者内心的一种暴力倾向;也有学生认为作者用这个字,可能是反映自己的心理,认为自己处于一种被囚的状态……如此种种观点不一而足,他们是教师进行教材解析的重要载体。
二、基于尊重学生观点的教材解读
其实教师基本上也都知道,所谓的教材分析,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备教材,它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重要基础。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教材分析有三种重要策略,即文章、文体和文化策略:文章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共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全面、深入;文体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个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文体或跨文体特色;文化策略,突出的是教材的文化性,能保证教材分析的多元文化意义[2]。
那么从文章、文体和文化三个策略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在稳稳解读中生存的观点,对教材解析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以为不妨在尊重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去积极尝试对教材进行解析。
《囚绿记》一文中,由于不同学生对标题中的“囚”字有不同的认识,而这种不同的认识,在此前的教学中也曾经遇到过,所以在新一轮的教学中,笔者就在这个环节留足了时间,让学生尽情思考,畅所欲言,并且注意收集分析学生的观点,已让他们成为课文解读的重要资源,从而为教材分析视野的拓宽奠定基础。
在倾听了不同学生的观点之后,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认识《囚绿记》标题中的“囚”字,其实需要一个重要的视角,同学们知道是哪个视角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毕竟是高中学生,他们很快意识到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其实无论是课文解读还是教材解析,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尽管课文解读不排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课文解读又不能成为对课文的任意解读,尤其是不能不是作者而将课文的情境移植到现实生活中来,甚至是一直到学生的想象中去,这样的解读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当笔者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解读课文时,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进行一次“会师”。此时学生急着想知道作者陆蠡在写作本文时有着什么样的心态,于是一直向学生介绍:作者陆蠡的一生其实是孤独而短暂的,但是他虽然颠沛流离,却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充满着美好的期待……同学们基于这一背景,能否更准确的揣摩出作者用“囚”字的内涵呢?
有了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作为学生思路方向的校正,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就多了一份理性,不再任由自己的想象驰骋。有學生认为:其实虽然课文的标题中有“囚”这个字,但真正关注的应该是“绿”字,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一个字;有学生认为:“囚”其实不应当是普通意义上的理解,而应当理解为作者对“绿”的喜爱,这也是作者对生命的喜爱与礼赞;还有学生认为:“绿”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作者情感的指向,正是因为作者热爱生命,所以才想“囚”“绿”。
三、尊重学生观点体现“生本”理念
通过上述案例显然可以发现,对教材的解析或者说对文本的解读,有了学生观点的参与之后,也就有了更深的深度。而这种深度恰恰是传统的教材解析中所缺乏的,正如有同行所指出的那样:目前人们分析教材时在宏观统揽和微观剖析方面都做得不错,但往往缺少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3]。其实所谓中观层次的科学处理,本质上就是对学生主体定位的一种确认,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是教材分析中不可忽略的主体,体现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本”理念。
生本理念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教材解析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观点,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实践中经常感觉到,如果教材解析只有教师与教材的互动,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将会变得非常单调,很多时候也会脱离学生认知的轨道,而到了那个时候,试图强迫学生的思维方向,就显得有些生硬;而如果在实际的教材解析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将学生的观点作为教材解析的有机组成部分,那教材解析的过程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实际教学也会因此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所以说,坚持生本理念,让学生观点融入教材解析的过程,融入文本解读的过程,可以丰富教材解析的内涵,可以增加文本解读的鲜活程度,那么这样的教材解析,就可以为高效的语文教学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结合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也可以发现在教材解析中融入学生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核心素养是面向学生的,其与生本理念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姜晖.切忌就事论事 注重全面分析——结合《斑纹》课例简析教材分析的重要性[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
[2]段双全.语文教材分析的“三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758(01):64-66.
[3]李聿.高中语文第一册现代文之“中观分析”[J].现代语文:高中版,2002(8):31-32.
张东蕙,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