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选择总有“深意”
郭春洋
对此话题,我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扮演宠物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服从。想要扮演好宠物,需要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宠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与人之间的互动,在这些认知基础之上,孩子们尝试去模仿宠物的神态、声音、动作、习性以及与人之间的互动。当然,如果孩子们的日常经验尚不能支持这些输出,就需要教师在近期的教育活动中有意地进行一些相关经验的渗透,比如在图书区投放关于宠物的绘本,在过渡环节播放关于宠物的儿歌,或者餐后散步时讲关于宠物的故事。
其次,文中老师曾向孩子们了解喜欢扮演小猫的原因,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其实孩子自身作为被照顾者,内心是很希望和父母、教师这些照顾者建立这种“因听话而被喜欢”的关系,所以在角色游戏中试图建立这种关系,并体验这种关系带给自身的愉悦,包括被照顾与照顾。小班的孩子对照顾者的依赖程度较高,出现争当宠物的情节很自然。这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向孩子们示范照顾者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包括但不限于决定带宠物去哪里玩、如何装扮宠物,就能增强照顾者角色的吸引力,丰富孩子们的双向体验。
最后,回到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个问题。社会性是指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性。一方面,宠物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尝试建立的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折射着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扮演者之间的互动也在丰富同伴交往。另一方面,宠物游戏会涉及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场景,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规则的渗透与相应的自我行为的规范。就个体而言,孩子们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表现为语言(包括汪汪声等)、行为。就群体而言,同伴之间的差异表现会引发相互模仿学习,双向促进幼儿逐步形成积极的社会行为。
孩子们选择宠物游戏,总有其“深意”。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丰富角色互动、角色场景与角色表达,这样才能不负这份“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