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路径探析①
刘萍,钟军,钟小要
[摘 要]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结合当前研究生思想行为特点,从教育生态学花盆效应、耐度最适、教育节律、社会群聚性和群体动力关系等原理的视角来探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策略。
[关 键 词] 教育生态学;研究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022-02
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入教育生态学理念,发挥多元因素的育人功能,对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造就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研究生思想行为特点
1.部分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研究生,他们的绝大部分精力投入课题研究和实验,为了得到学分,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一些政治理论通过考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多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
2.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学业、就业、经济、婚恋、人际交往等实际困难及压力,思想复杂而起伏多变,再加上部分研究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一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对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研究生生活、学习和科研环境比较分散,集体学习、活动时间有限,容易导致集体意识淡薄,使研究生思政教育凝聚力弱,集体活动较难组织,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难度加大。
4.部分研究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就可以了,一头埋进学习科研之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忽视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教育生态学原理对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启示
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1]。笔者拟将教育生态学的花盆效应、耐度最适、教育节律、社会群聚性和群体动力关系四个基本原理引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之中,以期提供一些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路策略。
(一)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指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易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一旦离开了学校这个狭小的环境,学生就会变得无所适从、难以发展。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学生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个体。作为个体,要融入整个生态系统中,向系统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发展、和谐共生。只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才可能挣脱学校这个小系统的局限,实现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
(二)耐度最适
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在高校生态系统中,学生与校园生态系统中的各生态因子相互影响与制约,但都有其忍受的范围,如果在忍受范围内则适应其发展,反之,则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在对研究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度”的把握,及时发现学生对压力的承受度,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予以解决。
(三)教育节律
教育节律客观存在,按照教育节律的正常运转机制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会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有各种生理节律,如果教育节律不与人的生理节律相适应,就会造成混乱,得不到预期效果。研究生也是处于在“入学—在校学习—毕业”的节律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要求教育工作应有每个阶段的重心[3]。
(四)社会群聚性和群体动力关系
在自然界,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群聚的特点。与生物群聚性一样,在教育生态过程中也有各式各样的社会群聚性,其群聚程度影响群体的动态,每一种教育群体也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群体动力是指群体各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多的是同辈群体,同辈群体之间更容易对规范产生认同感,从而大大提高群体的凝聚力,进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研究生思政教育要发挥群体动力的正向作用,如合作、共生、有序竞争等,避免其负面作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4]。
三、基于生态教育学的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思路
(一)吸收外部資源,拓展学生实践载体
为克服花盆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所在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理念,科学规划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企业实习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社区挂职锻炼育人”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实习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加强业务能力、增长社会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也可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增加就业机会。开办精仪学堂,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博睿沙龙、创业大讲堂,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开办志愿服务实践学堂,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党员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联系社区建立学生挂职锻炼基地,连续三年选派优秀研究生前往社区进行挂职锻炼,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畅通联络渠道
根据耐度最适原则,若压力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就可能导致学生朝不好的方向发展,甚至出现极端行为。为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笔者所在学院构建“导师、辅导员、朋辈”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联合对学生的压力进行疏导,将其压力控制在耐受范围以内。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导师在负责指导研究生业务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研究生理想信念、学术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导学与导德同步进行[5]。辅导员作为专职思政工作人员应主动深入学生中间,关注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疑惑困难,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在管理与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朋辈的作用,学生之间接触频繁,共同性大、互助性高,以宿舍、工作室为单位,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产生,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系统的培训,学习了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后,帮助身边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三)把握教育发展节律,探索动态平衡管理
研究生处于“入学—在校学习—毕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思政教育者要把握动态发展要素,用动态的思维掌握研究生发展规律,建立适应不同阶段的教育模式。如研一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主要面临心态调整、角色转变、适应新环境等问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心应在于通过研究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讲座等活动,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学校学院文化,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研二阶段,重点在于加强对学生今后进入产业或行业所需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鼓励研究生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研三阶段,重点是加强对学生择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求职;在离校前夕开展相关职业素质培训活动,让毕业生做好入职前的职业素质准备和心理准备[6]。
笔者所在学院为完善研究生全生命周期思政教育培育机制,实施由“研一开题报告、研二中期检查、研三毕业答辩”构成的完整闭环道德评价过程的德育实践项目,对学生的品德、心理、行为和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让学生在动态中对自己的阶段性表现进行总结和展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质量。
(四)掌握适当的群聚度,发挥群体动力正向作用
群体的力量和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且也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笔者所在学院积极打造和谐向上的“四室”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实验室文化、工作室文化),以“四室”文化为载体,把优秀积极的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发挥群体动力的正向作用:(1)抓好学生党员的“头雁领飞”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的“群雁相随”效应,通过创建功能型党小组,打造品牌党支部,引领周围学生齐争先,实现共同发展进步的目标。(2)根据相关性和有利于活动开展原则施行“课题+支部”模式,围绕重大课题项目建支部,通过开展“党员责任示范区”“党员风采展示”等主题活动,将学习实践、创先争优活动与课题项目建设融合推进,全体党员在参与课题过程中,主动亮身份、抢任务,从而激发全员的创先争优激情。(3)施行“工作室+支部”模式,以工作室、实验室为单位,设置师生联合党支部,由于有共同的专业背景,使教师党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加入思想政治引领的内容,同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政治追求。
在教育生态学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下,结合时代发展和研究生思想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研究生学习、生活、科研工作等方面,贯穿到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对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维持研究生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王正军.高校教育生态系统下学生管理工作解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
[3]裘文意.从教育生态学若干基本原理谈学生管理工作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
[4]赵丹.群体动力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6(11).
[5]傅江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3).
[6]刘笑,高平发,袁永红.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