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定位

谢芳玲
【摘 要】目前,“理实一体化”的旋风方兴未艾,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引发了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问题的思考,本文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以求语文教学新发展。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语文课程 自我定位
目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各中职学校中悄然兴起,并在应用中被逐渐纳入日常教学体系,随之被认为课程改革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的突破口。不可讳言,“理实一体化”的旋风方兴未艾,给包括语文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而引发了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程何去何从问题的思考。
1. 一体化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程现状
作为重要文化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虽然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这一学科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第二,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使得整个课堂沉闷至极,学生痛苦,老师也痛苦。这样就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语文课,语文课也越来越难上;第三,为了在招生竞争中取胜,教育管理者随意压缩、删减语文课的课时,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被弱化、语文教师不断被边缘化。
正是语文课程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才被 “理实一体化浪潮”推到了被批评的风头浪尖上。语文课程存在本身没有错误,语文课程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是人们对待语文课程的态度以及使用语文课程的方法发生了偏差。目前,对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的争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语文课的去留问题;二是语文课是否可以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
2. 语文课程的设置符合当今中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高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继续学习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语文课堂恰恰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堂,在中职教育中更显十足魅力,它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别等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对于学生学好各类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继续学习和发展、塑造健康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
3. 专业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冲突
我们再来借鉴一下广州市中职专业课程结构范型图,从中可以看出广州市把中职教育课程分为四个基本课程,只有项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涉及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德育、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是与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同时存在的。由此可见,专业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语文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冲突。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质疑:广州市对中职教育课程的划分属于个案,不能完全解答语文课是否可以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问题。那我们不妨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入手进行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通俗点讲,就是围绕企业的某一项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为主导的情况下,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而中职语文课程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其渗透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除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外,没有其他实际操作的内容,更无法提炼出符合企业情境的典型工作任务,因此,语文课程不能生搬硬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4.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程作用愈发重要
之前,许多专业课程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单一的传授理论知识,理论学完后再由实习老师上实习课。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最大的缺陷就是理论管理论,实践管实践,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学了马上用,有的时候学生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再安排实习,理论的早忘光了。还有很多学校的课本理论知识陈旧,和实践有很大的脱节,而学生实习的时间很少,或者实习设备没有,直接导致实践知识非常欠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下淡化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它应该包含人文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机会少了许多。而中职毕业生将来从事某一专门职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专业技能的发挥,又往往与个人的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情况等非专业方面的因素有很大关系。由此看来,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承担比以往更多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且所起的作用也愈发重要,这种作用在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尤为突出。
正如前面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程作用愈发重要,不能删掉课程也不能生搬硬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但是也绝不能在“理实一体化”旋风面前无动于衷,必须思变,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性质和规律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不会在“理实一体化”浪潮中迷失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给语文课程一个正确定位的同时积极求变,我想语文教学将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高职学院公共基础课对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2008(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