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性景观理念在既有社区中的研究初探

    华尹

    

    

    

    摘要:本文探讨了康复性景观理念与既有社区的关系,论述了康复性景观应从医院、疗养院、精神病院等具体的疗养机构扩展到城市中的各种绿地类型,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康复性景观在既有社区开展的必要性,通过实地调研和交流,总结现在既有社区老年人群各种疾病与日常活动情况,并初步提出康复性景观理念导入既有社区所起到的相对效应。

    关键词:康复 康复性景观

    既有社区 老年宜居社区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54-02

    一 社区康复性景观研究背景

    1.1 人口老龄化和宜居社区、居家养老的趋势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预计205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占比91.6%,而其中增速最快、规模最大的就是发展中国家,最突出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因而21世纪的中国将会是一个不可逆的老龄化社会。中国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东方国家,城镇人口比率从1982年的21%激增到2014年的54.77%(国家统计局,2014),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加快使得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日趋复杂。在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2015)战略中就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新养老服务机制,明确了应对老龄化的基本原则。中国为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在2007年提出的“老年友好城市”概念,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需求为目的,进行合理适老性城市规划。中国近年来也在不断推进“宜居社区”的政策,全国老龄办从2009年起,将老年宜居社区的建设作为接下去的工作重点,多角度切实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入推广,成绩显著。

    1.2 城市高密度空间下景观受限与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面对城市化下环境日趋恶化而造成的诸多健康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所引发了精神类、急性、慢性疾病引起的健康问题,同时,公共景观面积不足和区域分配不均、旧城区的景观更新速度缓慢又是城市环境引起的市民罹患疾病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国成年人常见病罹患率逐年升高,长期缺乏身体锻炼已经造成了社会沉重的经济负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仇保兴部长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会上指出“未来城市发展的30年任务就是如何去创建一个既能满足舒适性又利于健康发展的生活环境”(2011.7)。

    二 社区与既有社区的概念

    2.1 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出现在社会学范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Toen nies)于1887年发表的《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而社区概念引入我国是在1933年才开始。我国的社区基本具有三个特征:(1)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2) -定数量的人口;(3)共同利益;(4)社会生活。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1999年我国民政部明确指出了社区的定义,即“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本文所提出的社区类型为城市社区。(如图1)

    2.2 既有社区的定义

    既有社区(Traditional Community)是指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房改停止福利分房(1998)之前的住宅小区,因公共景观差、配套设施不足等原因环境品质亟待提高的社区。其突出的特征有三种:(1)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的小区多以单位宿舍形式为主,规模小,多为交通流线边缘,无特定的公共空间区域;(2)上世纪7、80年代开始注重居住区建设,公共空间开始有一定的规模,但无差异性、无互动性,空间吸引力弱;(3)上世纪90年代商品房时期,住宅品质逐步提高,公共空间区域扩大,适应老年人活动的交流空间,设计较粗糙,功能性较弱,无障碍设计考虑不足。睹多因素限定了居民活动范围,无法形成较复杂的社会交流,制约了社交范围,环境空间中人性化的考虑十分欠缺。

    三 既有社区康复性景观的内涵

    3.1 既有社区康复性景观的使用者范围的界定

    城市社区内的景观直观说来就是一个公共空间中建造的多种人群使用的康复疗养花园,因而更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城市绿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询问,发现城市既有社区中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人口比例分别为37.5%,28.7%,18.5%,15.3%,可见老年人口是城市既有社区的主要居住人群。而从调查中可见,老年人闲暇时光较多,乐意接触自然环境,而由于年龄的增长,面对的生理和心理的挑战与障碍变多。他们更希望拥有适宜他们的活动场地空间,能参与社会活动,在生活范围内就能具有多功能的绿化和适宜的健身、休闲空间。

    3.2 既有社区的老年居民疾病及使用调研状况

    针对杭州几个较有典型性的既有社区作为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对社区老年人的疾病状况、社区绿地日常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1)社区老年人的疾病状况

    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目标人群,调查采用正面询问以及问卷的方式,共调查2000入,有效1892例,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行为状况、是否吸烟饮酒、锻炼状况等。1892例老人中60-65岁的男性患者比例均大于女性患者,且65岁患者比例遽增3倍,70岁女性患者的比例略高于男性,80岁及以上女性患者患病率达到98.44%,高于男性3.87%。

    ①针对社区老人慢性疾病的调查

    前8位慢性病为白内障(46.82%),心脏病(35.04%),颈椎病(2764%),高脂血症(24.15%),高血压(23.52%),关节炎(9.19%),糖尿病(7.82%),慢性支气管炎(7.29%)。心脏病的患病随年龄增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老年慢性疾病多因不良生活方式或其他因素累积而成。(如图2)

    ②针对社区老人抑郁障碍状况的调查

    研究调查显示老年人婚姻状况、退休前后情况、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家庭关系状况等因素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是有关联的。丧偶或离异的老年人抑郁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婚姻正常的老年人,退休前后的工作情况和经济收入状况与抑郁障碍有一定关系,其次,家庭关系是否融洽、有无业余爱好和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也是影响抑郁障碍此类心理疾病发生率的重要原因。(如图3)

    (1)社区居民对于既有社区日常的使用状况

    针对其中5个社区居民随机发放问卷共1000份,有效问卷895份。目前,调研中受访者在社区内进行的主要户外活动以散步、下棋、打牌、休息、聊天、带小孩玩为主,在日常选择的户外活动场所主要为宅旁绿地、社区内小型公园、社区附近的广场或公园,比例分别为48.3%、32.8%、18.9%(如图4),这显示出大多数的老年人在社区内的户外活动主要以宅旁的绿地进行,其原因包括:老年居民身体机能下降,步行距离有限,且社区内可供活动的场地缺乏,导致部分老年居民只能去社区附近的广场、公园开展活动。

    调研显示,受访者对目前既有社区现有的户外活动场所及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选择方便、不方便、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 9.8%、22.0%、48.2%(如图5),反映出大多数居民并不满意现有的社区户外活动场所和设施,对于现有社区内比较缺乏的户外活动场所及设施的情况多有抱怨,包括宅旁绿地、健身器材、休息座椅、景观休憩廊架等,这些都是老年居民日常户外活动中使用频繁的场所及设施,但现实中社区内此类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比较缺乏。在受访者希望社区能提供的户外活动场所和设施按选择需求量从大到小分别为宅旁绿地、休息座椅、遮阳挡雨设施、健身器材、无障碍设施、夜间照明设施等。

    3.3 社区康复性景观的效应

    (1)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社区是居民日常活动最频繁的场所,这包括了居住区绿地、道路和闲置空间。户外环境的宜人,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康复性景观可以成为社区中最宜人的场所,不仅能提供多样的景观空间、水景形式,馥郁芬芳的植物等。自然景观能让精神放松并增进健康。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改善机体神经系统功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并且水景能净化空气,让人们更安心地进行户外活动。

    (2)对生理、心理健康的康复保健

    中国古代园林景观就以养身养神为主要的康复思想,《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都有关于植物对于人们提神醒脑、平和心绪等的医疗功效的描述,药用花草还能够起到杀菌、保健的功效。在清新自然的景观环境中,能让居民消除疲劳,解压,同时不同的植物本身具有其丰富的观赏价值,也能刺激病患的感官感受,起到身心愉悦的效果。社区进行康复性景观就是提倡通过户外场所品质的优化来提高人们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达到使居民舒缓压力、恢复健康的目的。

    (3)植物对于疾病的康复

    在社区绿地多种植类似马尾松、雪松等植物,可以对关节酸痛的老年居民有缓解疗效;栽植成片的银杏树,不仅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其本身的清香对气喘病、高血压等患者有治愈效果,行道树多种植香樟,会对祛风湿有一定保健疗效。同时在社区内开展园艺活动,来增加老年居民的活动量和与植物间的互动性,可以对受情绪影响的障碍者有所助益,让患者转移注意力,锻炼专注力。

    (4)社会活动的恢复

    社区中的户外环境是社区居民使用最频繁的公共空间,在自然舒适的环境中,社会交往形式是互动的,居民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使他们的情绪得到安抚。小型景观空间更易于满足要求和掌控,受到老年居民的欢迎,较小的相对私密的空间方便居民与社会交往互动。四结语

    现代人如何在城市中获得心理和生理的解放,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城市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室外活动空间,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将康复性景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具有其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

    聂森摘要: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之中也逐渐引用了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很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