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滑梦荻 李友勇 张瑜
摘? 要 西方经典教育思想作为网络学习的指导思想,对网络学习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深入分析西方经典教育思想对网络学习的指导意义,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网络学习更好发展。
关键词 《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网络学习;教育思想;MOOC;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64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0-0048-03
Abstract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learning time and space.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learning, the classical western educational though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arning. This paper deeply analyses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western classical edu-cational thought to the network lear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e-learning.Key words Summary of Western Pedagogical Classics; e-learning; educational thought; MOOC;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后,在数字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下,网络学习应运而生。网络学习是基于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突破传统学习时空限制等特征。网络给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且提供了学习的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学习的缺陷。但是也需要对网络学习进行全面认识和深入思考,网络学习追求“形式”、忽视真正的学习需求,追求虚拟学习、忽视人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追求个性化学习、忽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等缺陷,势必影响其自身的深远发展。《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中的一些西方经典教育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网络学习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大教学论》的普及教育——网络学习的初衷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也是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他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也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其中提出的班级教学制一直沿用至今。虽然班级授课制在当今备受诟病,但是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初衷是为广大民众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人人所必需的,凡生而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一个人愈是多受教育,便愈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1]。
夸美纽斯坚持主张普及教育的民主思想。他认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一旦工匠、农夫、脚夫、妇女都受到教育,他们便不会缺乏思考、选择、守纪及表现其他良好德行的材料;人人就会知道,人生的行动与努力应该怎样加以调节,应在什么限度以内前进,每个人要怎样才能保护他自己的地位[1]。夸美纽斯还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重视学校教育并对当时旧的教学制度(上流社会只相信家庭教育)进行了批判,认为只有公共的学校才能为广大民众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他也批判了当时的学校数量太少、学费太昂贵、只为富人设立、办理不善、效率低下等状况。夸美纽斯从根本上提出如何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从“上流社会家庭教师的教育形式”转变为重视学校教育,并认为普及教育必先普设学校,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
而在传统教育基本做到普及教育的今天,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宽了普及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网络学习意味着把网络作为学习的一种环境,正如传统的学习发生在教室之内,网络学习则视网络为一个大的教室,只不过这个教室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大得能够覆盖全球,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區分,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差别[2]。这与夸美纽斯的普设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网络学习把普及教育的思想发扬光大,从夸美纽斯的学校教育走向终身教育的更为广阔的领域。
3 《论儿童的教育》的儿童教育新方法——网络学习的优势
蒙旦是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者、散文作家和教育思想家,主要著作是《散文集》,《论儿童的教育》是其中的一章。《散文集》是一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也占有相当的比重[1]。蒙旦在《论儿童的教育》中阐述了儿童教育的新方法:反对对学生进行灌输,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反对权威(一方面反对教师的权威,反对在教学中只是教师一个人讲,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另一方面反对学术权威,教师应引导学生谨慎地、严密地吸取一切东西,对权威不盲从[1]);要理解知识,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在当今的网络学习中,因特网提供了异常丰富的教育资料,如最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各类多媒体教学软件、网上课程、课程参考文献、课程开发工具、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世界各地的各类学校概况[3],所以在网络学习中可以拥有大量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可选用的教学资源就很多,这就意味着网络学习可以实现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而且这种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教材就不再是学习者唯一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来源。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习者可以利用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学习与教材相关、但比教材丰富得多的内容,并获取远远超出教师讲授范围的大量知识[3]。这就彻底瓦解了教师和学术的权威性。蒙旦所提出来的“儿童教育的新方法”正是网络学习所具备的优势。
4 《雄辩术原理》——从传统教育模式中反思网上学习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的名著《雄辩术原理》被后人誉为“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雄辩术原理》既是古代希腊以来雄辩术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也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古代希腊时期、罗马共和制时代和罗马帝制初期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进行了总结[1]。昆体良非常认可班级授课制,肯定竞争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在集体中竞争比教师的训导、监督以及家长的期望更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更强有力的激励作用。昆体良还认为学生在家里学习时只能学到教给他自己的知识,而在传统学校里,由于是班级授课制,他也能学到教给别人的知识。而且在学校里学生能跟其他学生和教师接触,能听到许多受到表扬的事例,从而激励自己;听到许多得到纠正的事例,从而警诫自己。而当今的网络学习在这个方面做得有所欠缺。
1)学习者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个性化的课程,但是几乎不与其他学习同样课程的学习同伴进行交流;虽然在网络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在组内结成学习共同体有互动交流,但是组间的交流几乎没有,因此,学习者不了解其他学习同伴的学习情况,也不了解教师对其他学习者的评价。现有的网络学习方式虽然部分设有聊天室、论坛等交流学习的模块,但是这种学习交流只停留在对某个问题、某个观点的讨论上,不涉及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评价,从而导致学习者缺少与学习同伴的情感交流,无法从学习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也无从获取竞争激励。
2)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只能学到特定网络课程的内容,尽管学习者可以与教师进行同步或者异步的交流,但是交流只限于个别辅导,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能学到在传统课程中教师教给其他学习者的学习内容。
3)在网络学习中,教师可以对学习者进行的辅导大多数是个别辅导,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可能只需要重复一遍的问题讲解,在网络学习中可能要重复很多遍。虽然在网络学习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问得多的重点、难点的讲解上传到常见问题解答模块中,但是由于网上的学习多是不同步的,要想及时得到学习者的反馈比较有难度,因此,这些常见问题解答未必能满足大多数的学习者。所以,网络学习不具备一些传统课堂的优势。
MOOC作为网络学习的一种形式,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MOOC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哈佛校长坦言:这真的是受使命驱使,课程将跨越研究领域之疆界,探讨那些对每个人认识和了解自我、获得自我意识非常重要的东西[4]。
但是,MOOCs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具有完整学习体验的真正的MOOCs学习者数量还比较有限[5],xMOOCs机构10%甚至更低的完成率在任何地方都将被认为是损失惨重的[6]。
一方面在考虑通过增设深层次交互环节来缓解这一问题的同时,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在线课程中融合传统课堂中易于操作的竞争元素和优势。如在MOOC中增设匿名排名模块,这样学习者能得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习者的信息,从而与成绩较好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MOOC中还可以定期开设同步教师点评指导,对特定时间段的学习者进行同步点评: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者进行表扬,对未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者进行指导。这种表扬和指导是面向这段时间的全体学习者的,这样就弥补了网上学习“不能学到教师教给其他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和“常见问题解答未必能满足大多数的学习者”两方面的缺陷。
5 结语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一门二级学科,一般来说,它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基础;第二层次是一般科学理论基础。一般科学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其中教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悠久,理论研究也不断走向成熟,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形成性评价理论,布鲁纳在教学内容上提出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和发现法的教学程序,加涅在基于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九段教学活动程序,奧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观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以及动机理论等,都对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
但是纵观对教育技术产生影响的学者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除了17世纪30年代的夸美纽斯,其他的学者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这个时期以前的教育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但是鲜有教育技术学者对其进行挖掘,从而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指导。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启示教育技术学者对这些历史沉淀下来的教育理论进行整理归纳,以期更好地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2]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2000(3):58-61.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桑新民,等.“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30-41.
[5]刘杨,黄振中,张羽,等.中国MOOCs学习者参与情况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6]丹尼尔,等.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