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探索

    吴里熹

    摘要: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的联合办学,旨在实现资源共享,培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达到共赢的目的。当前,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途径,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院校最具发展前景的教育模式。应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环境下中职院校德育教学面临着重重挑战。本文重点就当前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校企合作视角下加快中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20-002

    校企合作视角下培养中职人才,不仅要求转变中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还必须对传统德育教学方式加以改革,将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紧密围绕着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依据企业人才需求,源源不断地输出一批批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订单式人才,以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

    一、当前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中职院校办学模式主要形式即校企合作,我国中职院校已经过多年探索,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教学体系。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模式的影响,校企合作下的中职德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1.德育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目标针对性与可行性不强

    一方面,德育教学模式及形式单一,都采用的是“喊口号”、“发文件”、理论化课堂教学等空洞的说教形式,德育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脱节,致使教学内容枯燥而乏味,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多数中职院校缺乏针对性、可行的教学目标,各种阶段性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实施中未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希望能够一步到位。采用较高的要求衡量每个学生,德育教学目标未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差异化。

    2.德育教学难以走出校外,校企合作相互脱节

    中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工学交替模式的推行,导致德育教学难以扩大到校外,如何在校外开展高效、系统化的德育教学工作,使校内、校外德育教学顺利衔接,成为中职院校德育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就中职德育教育者而言,缺乏足够的德育教学实践经验,学校自身也缺乏系统、完善的校外德育教学管理制度。很多院校及教师针对实习学生仍采用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同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相互脱节,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中职生所提出的德育要求。

    3.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有待加强,亟待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

    德育师资队伍对于企业生产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知识、能力结构更偏重于理论化,缺乏“双师型”队伍建设要求。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认识和要求与企业实际相脱离,同企业要求及标准相脱节。一味开展理论教学,不善于同实际生产相联系,德育工作多限于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连续性。再加上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不少德育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教师临时替代的,缺乏足够的德育教学经验。还有些中职院校并不关注德育工作,导致德育教师岗位及人数匮乏,多数由其他教师替代,或富余人员顶替,因此德育工作难见成效。

    二、校企合作视角下中职院校德育教学的改革途径分析

    校企合作形势下,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环境开始由学校延伸至企业,教学环境的转变要求德育教学途径必须随之改变,校企共同探索和改革德育教学途径,以便实现校、企德育教学的有效对接,更好地巩固已有德育教学成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职院校德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中职德育教学开辟一条新路径。

    1.中职院校方面

    1.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德育教师必须加快转变“应试”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提高认识,明确德育课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学生德育知识,使其顺利通过考试,还必须认识到德育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做事、生活,学会在未来人生中自我教化、选择、评价道德。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特别是对德育课轻视甚至敌视、情绪偏激的学生,必须展开有效疏导,使其认识德育学习对其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意义,转变学生对德育课程存在的错误认识,从而由不愿学转变为自觉学。

    1.2进一步改革和加强理论教学

    课堂教育仍然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式,受办学体制等情况的约束,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理论教育时效果不佳。因此,要求中职院校必须尽快加强理论教学,重视德育教学的地位,加大德育理论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要改善德育教学条件,统一各部门认识,还必须加快改革理论教育,积极倡导德育教师开展课程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及企业需求,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德育教育的可行性、针对性。此外,中职院校还必须借助于课堂教学,将德育教育充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同时,还应注重德育内容同企业实际的联系,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指向性。除课堂教授以外,还应走出课堂,深入企业学习;结合职业及岗位,对道德标准进行制定,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通过实践提高道德与职业素质,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德育教育,通过讨论法、参与教学等方法,丰富德育教学形式。

    1.3借力于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了解和掌握各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互联网等为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学提供了平台及技术支持。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生会被分配到不同企业中开展实训,网络信息平台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分散这一问题,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也为校企合作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时事热点问题,引入学术界当前最新观点,对德育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以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此外,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使学生自己依据各章节教学内容,制作案例分析、演讲等ppt,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确立其教学主体的地位,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分析和总结,以全面调动其活动策划、组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院校必须尽快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训所需网络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群等,借助于该平台向学生发布德育教学内容及情况,学生与教师相互间可利用该平台沟通、学习、答疑。此外,还应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为德育教师与企业德育教师提供同学生稳定联系的平台,利用该平台了解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表现,及时为学生排解各种学习困惑,应注意的是,在校企合作这一开放式的环境下,实习学生会提前接触社会,面对自由的网络环境时,极易失去自身的判断能力,德育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

    2.企业方面

    就企业而言,也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实习与实训工作中,将德育教学引入企业中,积极开展岗前培训教育、企业课堂教学等,重点使学生掌握企业的职业精神、文化理念,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如专题授课法、双向互动教学法等,将职业道德的内容融入德育内容中。除企业导师加强德育教学外,学校还应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对学生开展道德教学,借助于讨论法、渗透教育法、环境熏陶法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搜集各种企业典型模范人物案例,在教学中以此为案例,号召学生对先进人物的道德及精神展开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弘扬企业优秀文化,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德育素质。

    三、结束语

    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坚力量,中职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探索优化中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途径。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行为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活力,拓展了渠道。中职院校必须将德育教育工作融入企业实习教育中,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德育教学工作,深入挖掘和探索企业的德育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建中职德育教学体系,完善德育教学内容、方法与途径,推动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日趋实用化、社会化,提高德育实际效用,确保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能够“用得上”。

    参考文献:

    [1] 程路.“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之路[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04):231-235

    [2] 王剑超.新时期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09):162-166

    [3] 杨国富,代祖良,李耀平.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拓宽德育工作途径[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1(18):339-344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