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教学内容 搭建学习支架
郑良仙
摘? ?要:传统文化纷繁浩瀚,不是文本中蕴含的所有文化元素都适合作为教学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化要素,并结合学情确定恰切的教学內容,同时要巧妙搭建学习支架,使学生拾级而上,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支架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文言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当然,传统文化纷繁浩瀚,不是文本中蕴含的所有文化元素都适合作为教学内容。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孙权劝学》的教学为例,浅析如何开展着眼于文化传承的文言文教学。
一、挖掘文本蕴含的文化要素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吴国国君孙权劝说其大将吕蒙学习的事。文章以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对话展开,以119个字的篇幅,精练地展现了人物风采,留下了如“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这样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成语。从文化层面看,《孙权劝学》语言文字凝练传神,还蕴含了称谓文化、礼仪文化、审美情趣、历史文化及治国思想等。
【称谓文化】三人对话中先后出现了“卿”“孤”“阿蒙”“大兄”等丰富的称谓。
【礼仪文化】鲁肃与吕蒙论议之后,“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其中蕴含着古代“拜母”这一礼仪。
【审美情趣】孙权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和吕蒙的知错就改、虚心好学及鲁肃的忠厚坦诚、敬才爱才,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历史文化】文中虽未正面描述三国风云,然而从吕蒙的“当涂掌事”、鲁肃的“过寻阳”等事件背后,均可挖掘出丰厚历史。鲁肃“过寻阳”,发生在建安十五年(210),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背后关涉周瑜及鲁肃的关系及历史风云。
【治国思想】文中孙权劝说武将吕蒙读书,指出读书的目的是“见往事”,即了解历史,以史为鉴,蕴含了孙权身为江东霸主的长远目光、治国理念。孙权的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也表明孙权是一个善于学习的统治者,“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感慨事出有因。
二、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
不是所有的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孙权劝学》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的第一篇史传文学,篇幅短小,语言传神,人物生动,故事性强。三国英雄人物,精彩故事不胜枚举。孙权是江东霸主;鲁肃是东吴重要谋士;吕蒙战功赫赫,尤其在“就学”之后谋略大增,“白衣渡江”直接导致关羽兵败麦城。这些都可以成为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兴趣的支点。
对七年级学生而言,重要文言字词、成语的积累是需要的。但《孙权劝学》的字词不难,只要教师课上加以简单梳理,学生即可掌握。称谓文化,包含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及说话者微妙的语气,含义丰富,且在文言文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学生在这方面积累不多,在这课有必要多作讲解。“拜母”这一礼仪,意味深长,是三国时期人们拉近彼此关系的最高礼节,丰富了鲁肃这一人物形象,并能充分证明吕蒙学习的效果。这一点,也是需要教的。人物身上彰显的个性风采、审美情趣,是《孙权劝学》的一大亮点,也应当教。历史文化,就七年级学生而言,可适当穿插,以激发兴趣,为今后《三国演义》等作品的阅读作铺垫。对于治国思想等内容,七年级学生会有疏离感,不必作为教学内容。
因此,我们可以把语言文字、称谓文化、礼仪文化及审美情趣确定为《孙权劝学》的教学内容,其中礼仪文化是教学难点。
三、搭建拾级而上的支架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建立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的理解、感悟搭建学习支架。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搭建了如下两个支架:
(一)支架一:帮助学生理解称谓文化
在学生解释文中称谓语之后,笔者设计了一道题目作为情境支架,帮助学生理解称谓文化。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称谓语填入括号中。
A.公? ? ?B.卿? ? ?C.君? ? ?D.孤
(1)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 ? ?)。”
(《三国演义》第六回)
(2)帝屏退左右,泣谕(贾)诩曰:“(? ? ?)能怜汉朝,救朕命乎?”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3)孔明闻言作色曰:“(? ? ?)以我为享祭之牺牲(古时祭祀用的牲畜)乎!”说罢,拂袖而入。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4)(孙)权曰:“(? ? )非周公瑾,不帝矣。”
(《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
【设计意图】这一情境支架,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称谓文化,并学会运用。所选材料均来自《三国演义》,可以佐证三国时期一些称谓的特定内涵,同时可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在中国古代社会“尊人卑己”的总原则下,称呼是十分讲究的,否则会有失礼貌。《三国演义》素以外交辞令著称,其中人的态度、倾向、目的等往往在称谓词的选用上有所体现。“孤”是古代帝王的自称。“公、卿、君”均是第二人称尊称,但范围、对象有所不同:“公”有“明公”之意,是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与“君”相比,适用于对方地位更高的尊称;“卿”在尊敬中含有爱意,显示双方关系亲密,课文中孙权的“卿今当涂掌事”和鲁肃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均可见说话者意图拉近双方距离,表示亲密关系、爱才之心。这个支架,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几个称谓词,教学效果比直接告知学生某词为尊称、某词为自称好。
(二)支架二:帮助学生理解“拜母”这一细节蕴含的文化
课堂教学片段如下:
[教师引导学生将《三国志》中孙权劝学的片段与课文进行对比。]
师:我们还发现鲁肃的一个动作细节,两位史传作者都认为非常重要,你们不要忽略。
生:就是最后一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师:这很奇怪,司马光和陈寿在事件的处理上有颇多不同,详略迥异,但这里两人都一模一样写了“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八个字,这个细节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吗?
生:(摇头)不知道。
师:阅读下面这两则材料,你如何看待“拜母”这个细节?
[教师出示支架二。]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三国志·张昭传》)
(孙)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三国志·周瑜传》)
[学生阅读。]
师:孙策“拜母”后,张昭不负重托,不仅帮助孙策稳定局势,后来还协助孙权继位,为东吴的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孙坚去世后,孙策出兵江东,周瑜不忘少年时期的好友,全力协助,这才有了横扫江东六郡,奠定东吴近百年基业的壮举。
生:我觉得“拜母”应该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礼仪。
师:一种怎样的礼仪?
生:很高的礼仪,要拜对方的母亲,就说明这两个人关系已经很亲密,接近于生死之交了。
师:对,三国时期,“拜母”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最高礼节。拜把子结义,这种方式在宋元时期才被使用。《三国志》这一本书里一共写了三次“升堂拜母”,其中一次就是鲁肃的拜蒙母。每次“拜母”之后,双方都成为生死之交。
师:现在对鲁肃有没有新的认识?
生1:他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很重视人才。
生2:他对吕蒙真的刮目相看了,诚心结交人才。
师:是的,后来吕蒙的“白衣渡江”就证明了鲁肃的眼光。
【设计意图】学生对“结友而别”之前为何要有“拜母”这一行为是不明白的。从两则史料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司马光在改写、精简的时候,保留了这一细节,说明这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教师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拜母”是一个很重要的礼节,说明鲁肃很看重吕蒙。但那样的话,学生对这一礼仪文化的理解是表象的。通过支架二,呈现《三国志》原文这一知识支架,可以在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产生兴趣的同时,对“拜母”这一礼仪文化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
传统文化纷繁浩瀚,撷取哪些文化元素进入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及审视的眼光。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承,教学中支架的搭设应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