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力
王晓霞 刘铁军 党登峰
近几年,随着北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解决大学生充分就业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北京农学院在破解这一难题时,重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开发而获得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一个人职业相关的、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综合化和具体化能力,其重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应用、实践动手、自我发展、开拓创新等能力。基于此,学校逐步探索出一条重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改革之路,即以适应首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观念,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迫使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与此同时,单一为城市提供副食品的北京农业开始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功能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观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业产业在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环境容量上不断拓展了现代化内涵,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愈加明显。为此,学校根据首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先后调整了专业结构,改革了教学内容。
1.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学校始终坚持每3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通过征集论文、座谈会、主题论坛等形式,畅通教师讨论渠道,搭建思想观念交流平台。2005年,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第四次教育观念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了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了以社会为本位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的育人理念。2008年,学校将组织第五次教育观念大讨论,将深入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优势和特色
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造传统专业,赋予传统专业新的内容。2003年以来,学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淡化同类专业界线,拓宽专业口径,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如先后增设了生物工程、农业资源与管理、宠物医学、电子商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文秘、高尔夫、林学等新专业。同时,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育环境,设置了首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新兴人文社科专业,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成立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拓展和加强了农业信息化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专业的设置,适应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2003年以来,本科第一志愿录取率文史类为95%以上、理工类为80%以上,就业率为95%以上。
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近几年,学校按照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重新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方案重在突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鼓励和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注重教学培养平台的搭建,加强了校、系两级都市型高等农业骨干课和精品课程建设;精简理论教学时间,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平台+模块”多元化培养模式。如与社会发展形势相关的“环境科学概论”、“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被列入公共基础通识教学平台(第一教学平台),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第二教学平台)和专业特色教学平台(第三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也逐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植物科学技术系农学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郊区发展需求,在第二三教学平台增设了“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项目策划”“都市农业文化与产业”等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若干课程。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造传统专业,学校新增了顺应首都农业发展趋势的都市农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基本技能。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对现代农林管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项目管理、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规划、管理、策划等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开拓创新能力
1.建立适合专业的实践体系
学校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和办学定位,通过建设和发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环节中去。实践教学体系以相对独立的模块固定在教学计划中,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各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建立了适合本系学生特色的实践体系。
植物科学技术系农学专业的“农事实践基础”学时由当初的225学时增至300学时,从4个学期延长到6个学期。其特点是在教学中完善了学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班级或班组以“小型经营公司”名义承包学校试验土地,在教师指导下,安排经营项目。学生既是生产者,又兼任“公司”某一职务的管理,整个运作就像一个小型的农业生产企业。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增强了经营和管理意识。
园林系园林专业将承担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的课堂,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园林工程设计与现场施工。近几年,有百余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实际项目中完成,如学生参与清华大学“绿园”和“二院”的设计与施工、慧华园中心广场的施工、斋堂镇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等,激发了学生参加科研、设计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科研训练。
食品科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了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一,建立了能够模拟工业化生产加工方法、具有中试规模的综合实验室,让学生获得实际生产操作训练,再结合实验室小型实验产品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第二,确立了以强化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工艺学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集中讲授→操作训练→食品生产管理→市场反馈→研讨总结→综合评定。第三,确立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学生选题→设计工艺路线→产品制作→完成设计报告→新食品大奖赛(考核)。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的生产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2.积极探索小学期教学改革
学校自2007年始探索小学期教学改革,将每个学期正常教学时间由原来的18周改为17周,专门留出1周时间作为小学期。将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社会调查、建设新农村、课程设计、教学参观实习等活动集中到小学期开展,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推动小学期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考核标准,督促各院(系)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使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当前,影响大学生整体就业难的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为陈旧,期望值较高。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往往涌向大城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从而失去了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学生生源的构成和学生心理状况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消费主义的推崇,这就更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提升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近几年,学校通过对学生开展典型教育、全程化就业指导等,不断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1.注重典型教育,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典型人物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效应。学校通过深入挖掘优秀毕业生典型,将典型教育作为更新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学校每年以服务基层、扎根基层、作出突出贡献为评选标准,评选出一批优秀毕业生,邀请他们讲述其亲身经历,以鼓舞在校生扎根基层的奋斗热情,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服务基层的理念,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2005年,学校评选出贾辉、管仲新、曹艳春等扎根农村的典型人物;2006年,评选出李振茹等10名优秀毕业生。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鼓励和引导了在校生面向基层就业。奉献青春,服务基层,去远郊区县发展事业现已成为学校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共识。
2.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4年学业的始终。学校各系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将就业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信息普及到新生中;大二时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意识,通过努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了解远郊区县和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使其了解基层,热爱基层;大三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理性认知,以及优秀事迹报告会和座谈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尽早确定职业方向、认知自我,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四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开展就业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如面试辅导、简历辅导、公务员考前辅导等。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召开校园招聘会,使毕业生理清思路,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把他们的目光吸引到基层。此外,学校将就业指导课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由任课教师介绍所学专业知识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则,使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接近毕业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就业、体验就业、增加求职经验,学校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2007年,学校成立了创业教育教研室,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并对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组建了师资队伍,健全了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使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学校通过更新学生就业观念,实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定位更加明确。近年来,学校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自2006年北京市从高校毕业生招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以来,我校每年都有35%以上的毕业生报名。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开拓创新能力,进而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近几年,在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传统农科类专业甚至达到了签约率100%,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率为94%以上。■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王晓霞系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
近几年,随着北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解决大学生充分就业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北京农学院在破解这一难题时,重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开发而获得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一个人职业相关的、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综合化和具体化能力,其重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应用、实践动手、自我发展、开拓创新等能力。基于此,学校逐步探索出一条重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改革之路,即以适应首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观念,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迫使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与此同时,单一为城市提供副食品的北京农业开始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功能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观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业产业在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和环境容量上不断拓展了现代化内涵,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愈加明显。为此,学校根据首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先后调整了专业结构,改革了教学内容。
1.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学校始终坚持每3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育观念大讨论,通过征集论文、座谈会、主题论坛等形式,畅通教师讨论渠道,搭建思想观念交流平台。2005年,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第四次教育观念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了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了以社会为本位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的育人理念。2008年,学校将组织第五次教育观念大讨论,将深入思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优势和特色
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改造传统专业,赋予传统专业新的内容。2003年以来,学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淡化同类专业界线,拓宽专业口径,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如先后增设了生物工程、农业资源与管理、宠物医学、电子商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文秘、高尔夫、林学等新专业。同时,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育环境,设置了首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新兴人文社科专业,以提高各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成立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拓展和加强了农业信息化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专业的设置,适应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2003年以来,本科第一志愿录取率文史类为95%以上、理工类为80%以上,就业率为95%以上。
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近几年,学校按照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重新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方案重在突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鼓励和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注重教学培养平台的搭建,加强了校、系两级都市型高等农业骨干课和精品课程建设;精简理论教学时间,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平台+模块”多元化培养模式。如与社会发展形势相关的“环境科学概论”、“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被列入公共基础通识教学平台(第一教学平台),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平台(第二教学平台)和专业特色教学平台(第三教学平台)的教学内容也逐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植物科学技术系农学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郊区发展需求,在第二三教学平台增设了“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业项目策划”“都市农业文化与产业”等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若干课程。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造传统专业,学校新增了顺应首都农业发展趋势的都市农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基本技能。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对现代农林管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项目管理、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规划、管理、策划等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开拓创新能力
1.建立适合专业的实践体系
学校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和办学定位,通过建设和发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环节中去。实践教学体系以相对独立的模块固定在教学计划中,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各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建立了适合本系学生特色的实践体系。
植物科学技术系农学专业的“农事实践基础”学时由当初的225学时增至300学时,从4个学期延长到6个学期。其特点是在教学中完善了学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班级或班组以“小型经营公司”名义承包学校试验土地,在教师指导下,安排经营项目。学生既是生产者,又兼任“公司”某一职务的管理,整个运作就像一个小型的农业生产企业。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增强了经营和管理意识。
园林系园林专业将承担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的课堂,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园林工程设计与现场施工。近几年,有百余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实际项目中完成,如学生参与清华大学“绿园”和“二院”的设计与施工、慧华园中心广场的施工、斋堂镇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等,激发了学生参加科研、设计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科研训练。
食品科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探索了适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一,建立了能够模拟工业化生产加工方法、具有中试规模的综合实验室,让学生获得实际生产操作训练,再结合实验室小型实验产品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第二,确立了以强化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工艺学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集中讲授→操作训练→食品生产管理→市场反馈→研讨总结→综合评定。第三,确立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产品设计教学模式:学生选题→设计工艺路线→产品制作→完成设计报告→新食品大奖赛(考核)。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生的生产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2.积极探索小学期教学改革
学校自2007年始探索小学期教学改革,将每个学期正常教学时间由原来的18周改为17周,专门留出1周时间作为小学期。将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社会调查、建设新农村、课程设计、教学参观实习等活动集中到小学期开展,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推动小学期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考核标准,督促各院(系)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使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当前,影响大学生整体就业难的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较为陈旧,期望值较高。尤其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往往涌向大城市、机关和事业单位,不愿到农村和基层就业,从而失去了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学生生源的构成和学生心理状况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集中表现在对消费主义的推崇,这就更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提升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近几年,学校通过对学生开展典型教育、全程化就业指导等,不断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1.注重典型教育,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典型人物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效应。学校通过深入挖掘优秀毕业生典型,将典型教育作为更新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形式,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学校每年以服务基层、扎根基层、作出突出贡献为评选标准,评选出一批优秀毕业生,邀请他们讲述其亲身经历,以鼓舞在校生扎根基层的奋斗热情,培养学生艰苦奋斗、服务基层的理念,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就业。2005年,学校评选出贾辉、管仲新、曹艳春等扎根农村的典型人物;2006年,评选出李振茹等10名优秀毕业生。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鼓励和引导了在校生面向基层就业。奉献青春,服务基层,去远郊区县发展事业现已成为学校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共识。
2.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教育计划,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4年学业的始终。学校各系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将就业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信息普及到新生中;大二时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意识,通过努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了解远郊区县和农村对人才的需要,使其了解基层,热爱基层;大三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社会的理性认知,以及优秀事迹报告会和座谈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尽早确定职业方向、认知自我,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四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和开展就业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如面试辅导、简历辅导、公务员考前辅导等。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召开校园招聘会,使毕业生理清思路,逐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把他们的目光吸引到基层。此外,学校将就业指导课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由任课教师介绍所学专业知识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各种规则,使学生对未来的岗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接近毕业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就业、体验就业、增加求职经验,学校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2007年,学校成立了创业教育教研室,设立了学生创业基金,并对在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同时,还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组建了师资队伍,健全了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使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学校通过更新学生就业观念,实行全程化就业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定位更加明确。近年来,学校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自2006年北京市从高校毕业生招聘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以来,我校每年都有35%以上的毕业生报名。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开拓创新能力,进而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近几年,在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以上,传统农科类专业甚至达到了签约率100%,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率为94%以上。■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王晓霞系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