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域下高校国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战略
常进+罗旭
摘要: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师资建设、内容体系等方面各具优势,在以教学研究促发展方面有较强的共通性。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存有国学教育氛围“虚热”、教育师资断层影响较大、教育内容体系面临双重困境、国学教育平台权威性有待提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务必优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全方位提高师资水平,建设涵盖教学考用的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和更具影响力的高校国学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校;国学教育;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8)01-0184-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加强国学教育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和价值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文化保障。在此背景下,对国内外高校的国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发现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不足,总结和借鉴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有益经验,促进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优于国外
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上的国学热潮为高校的国学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相比较而言更为浓厚,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文化氛围的大热离不开官方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强调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后各级干部开始轮训国学,将国学教育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应在各环节各领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传媒也推动了国学热潮的到来,电视台制作了《汉语桥》、《朗读者》等国学类电视节目;高校成立汉服社、京剧社等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学实践活动。此外,高校研究国学的比例和国学成果也在逐年上升。
从总体上看,世界范围内的高校国学教育也在不断升温。截至2016年,全球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210万人。[3]就具体国家而言,国学教育氛围差异显著。韩国设有中文专业的高校超百所,学生数量仅次于同样作为外语的英语专业。[4]日本高校的汉学教育氛围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学对汉学的抵触是“司空见惯” [5]。2015年芝加哥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相继宣布孔子学院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
(二)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师资建设具有比较优势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师资队伍逐渐庞大。从国际影响力及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国学教育发展的作用来看,国外高校的国学师资队伍在研究能力、国际影响方面并不弱于国内学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在资源投入和科研方向的双重引导下,国内高校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以清华大学李学勤、张岂之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在推动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钱文忠、于丹教授等为代表的高校国学教育生力军快速成长,通过百家讲坛、国学论坛等形式带动了一大批国学师资力量的发展和师资水准的提升。限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境外高校在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大量的继承和创新,值得中国大陆高校学习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依托国学高校重镇,连续培养出徐立之、黄易、王财贵等一大批国学专家,出版了专门的国学刊物,推广读经运动,发展国学教育。美国高校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人才战略、开放的研究环境和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汇集了大量的优秀国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截至2016年12月,全球孔子学院已培养各类国学教师4.6万人 [6],极大地充实了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各具特色
高校国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其内容体系。国学教育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国内外高校的国学内容体系各不相同,甚至国内的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间都存有差异。
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国学博大精深,文献浩若烟海,学说思想林立。在构建国学学科体系内容方面却各自发展,呈现出权威性体系构建与多样化体系探索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尝试构建权威性的内容体系。中国人民大学陆续出版了《<论语>解读》、《<史记>解读》等18部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涵盖了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等主要国学经典。另一方面,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注重戏曲类内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则侧重书画琴茶等国学内容,香港新亚书院在建校之初则提出了高等教育阶段人格教育、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国学教育框架。[7]
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尽管全面,但是以初步了解和研究中国为主,缺乏对国学精神内核的系统学习和实践。一方面,设置不同的国学内容体系。韩国高校中文专业开设了基础性的汉语听说读写课程,以及拓展性的中国文学史、散文和文学评论等课程。另一方面,孔子学院开设的基础国学在拉美高校汉语教育及文化交流中的发挥着独特作用。[8]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向学生提供包括汉语、中国政治、经济、书法、绘画、历史、地理以及中国武术在内的多样化国学课程。
(四)以教学研究促发展是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共同特点
在国内外高校中,国学教育的教学与科研都密不可分。高校的国学研究机构为国学教育营造文化氛围、培養优良师资、丰富内容体系,以教学科研促发展,成为重要的国学教育平台。
国学院是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自1992年北京大学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北大国学研究院)以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本科院校,以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专科院校相继成立国学院,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促进高等学校国学教育的发展。此外,国学论坛活动成为高校师生接受国学教育的优质平台。高校和研究机构或媒体共同举办的“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论坛”、“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都为接触国学前沿权威思想搭建了平台。
在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中,研究机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汉学研究中心、南洋理工大学的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中国学会、华文研究学会和儒学研究会等机构共同搭建了高校国学教育平台。美国高校的情况与新加坡类似,耶鲁大学的汉语教学研究室和东方学图书馆、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加州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研究所[9]等机构通过发表各类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在美国和全球汉学教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氛围“虚热”问题突出
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氛围近年发展形势喜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虚热”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国学教育商业化严重。国学热创造了巨大商机,大量解读国学经典的读物涌向市场,其中一些粗制滥造的国学出版物将污染高校国学教育环境。还有部分高等学校也热衷于开办各类“高端国学班”,发“国学财”,这些行径都会侵蚀国学本身传递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正向价值观。
其次,国学教育的泛娱乐化现象突出。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国学文化快餐”往往只重视传播效果而缺乏深度思考,致使部分高校师生走捷径,避重就轻,滋生畏难情绪,不主动去精读历史国学原著,从而导致对国学的理解片面化和庸俗化。高校的国学教育是严谨的科学教育,要警惕娱乐化滋生的“营养不良的快餐文化”对于国学经典作品的空间挤压,尤其需要重视娱乐化倾向对国学教育发展的错误导向。
再次,高校国学教育目标模糊。国学发展和國学教育诚然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推动文化巨大进步的文艺复兴和五四运动均有明确的主旨思想指导,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也有着相对比较明确的定位。然而,看似发展轰轰烈烈的高校国学教育,实则尚无统一的指导思想或主旨,官方、高校和市场的力量往不同方向发力,因此,当前急需明确的纲领或路线统筹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现状。
(二)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师资力量缺口较大
高校国学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当前国内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学代表人物,国学师资力量逐步得以加强。客观上看,国学师资人才的断层尚未弥合,师资力量缺口依然非常大,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20世纪60年代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国学教学研究停滞,几乎无人研修国学,严重的文化断层和人才断层给高校国学教育的复兴带来极大挑战。
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延续至今的分科培养模式使得高级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很多理工科高校过于重视专业学科的发展,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没能主动从国学教育维度考量,高校国学氛围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难以培养出王国维、钱穆之类公认的国学大家。
再次,国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应有地位缺失,目前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尚未设置国学学位,极大制约了高校国学教育的发展。尽管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增设了“国学教育”专业,但这与国学学者呼吁的设立“国学”一级学科还有较大距离。没有学科的顶层设计自然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学者来传承国学文化,推动国学教育发展。
(三)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面临双重困境
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面临着国学专业教育内容体系权威性不足和非国学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的双重困境。首先,从国学教育的目标看,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大致分为基础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了解,以及专业的国学(包括中国问题)研究目标,不同目标对应不同的内容体系。作为国学的发源和传承之国,国内高校的国学教育不仅要实现基础的应知应会目标和高深的研究创造目标,还要实现更为关键的培养学生对于弘扬传统国学文化的自觉和对于国学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相比而言,港台地区高校在国学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方面有比较好的经验,内地高校目前缺少权威性的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及配套的教材。这既与权威学者的缺失有关,又与当前国学教育的“虚热”、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心浮气躁的功利主义倾向、严峻的就业现实有关,还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国学基础教育的薄弱有关。
其次,非国学专业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则更不容乐观。部分高校和大学生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国学课程大多以通识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选修国学课程的教育内容未成体系化。课程内容多是以整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居多,国学经典著作的深入导读较少;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自我研修的较少。普通的国学内容在吸引学生兴趣方面明显不够,加之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课时偏少,多数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国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四)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总体上,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发展呈现出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从外部比较来看,就地区和全球影响力而言,国内高校的国学教学研究机构与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机构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国际公认的权威国学大师和国学经典著作匮乏。就经费来源而言,国内高校的国学机构大多依靠国家对高校的整体财政拨款,高校再进行二次分配,几乎没有给特定国学机构的专项拨款。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虽说财政拨款很少,但往往获得较多社会资助,且受助金额普遍较高。就主攻内容而言,国外高校的国学教学研究机构大多各具特色,而国内高校的国学机构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存在同质化风险,缺乏特色化和整体化的规划发展。
从内部比较来看,国内高校师生对于国学的需求与国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矛盾愈发凸显。就地区分布而言,国内地区高校国学教学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缺少足够的国学教育研究平台,尽管拥有丰富的国学教学研究资源和民族特色资源,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开发。就高校发展而言,不同高校的国学教育发展差距出现分层现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流大学的国学教育发展已进入正轨,呈现良性循环;普通高校特别是职业专科院校的国学教育发展不容乐观,甚至停滞不前。
三、提升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水平的路径
(一)多方配合,优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
高校国学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项集团工程,需要多方通力合作。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持续支持高校国学事业的发展,将国学教育明确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高校国学教育提供顶层设计路线图。
其次,理顺关系,明确国学文化同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国学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人文精神等都是思政教育的丰富素材,将思政教育融入国学文化,才能在大学生中普及国学文化思想,提升其国学修养。
再次,理性认识市场机制。市场是把双刃剑,高校在运用市场主体来营造国学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要尽量规避短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既要扎实推进国学基础教育,反对以赚钱为目的的形式去推广国学,为国学培训市场“降虚火”;又要引导市场理性对待各类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国学正能量,兼容并蓄,促进国学文化融入新时代新发展。
最后,高校自身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加强国学基础科学研究,编纂优质教材,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国学学术刊物。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国学经典电视直播、互联网慕课资源、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等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国学文化。
(二)重点培养,全方位提升高校国学师资水平
梅贻琦曾讲道:“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国学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国学师资水平的提升。首先,在顶层设计上,理应提升国学学科地位。制订好国学学科的理论架构和学科体系,尽快设立“国学”一级学科。拥有独立的学科,才能有学科发展的对象、范围、研究视野与方法、课程结构等,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国学师资力量的加入,开启国学师资队伍发展的另一片天地。
其次,建立合理的國学师资评价体系。优化国学领域高校教师评价机制,通过加大国学研究的资源投入,给予国学研究者基础学科基金激励,引导和激励高校国学研究者潜心专研。
再次,构建国学师资交流学习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促进内地和台港澳地区以及国外的国学学术和人才交流,以中国“绿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吸引和引进更多的国际知名国学研究专家和教育家来国内高校访学,不定期地开展国学优秀经典作品的研讨和系列讲座,共同提升国学师资水准。
最后,要鼓励国学教育研究人员主动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水平。优秀的国学人才应是一名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调研,对地方本土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国学文化的精髓与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相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大众的社会人。
(三)统筹兼顾,完善高校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
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需要兼顾权威性和多样性。首先,发挥高校和国学学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地方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深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国学经典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结合地方资源,开发出有地方特色的国学教学内容资源。
其次,要明确不同类型高校国学教育目标及配套课程。对国学专业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度,试行国学预科班,给予国学学位等,同时规定国学相关专业教师给本专业学生上课的基本课时量。对非国学或文史哲专业学生的国学教育,应将国学课程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明确最低学分标准。课堂教学传播是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实践,教师应将国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中,要精选优秀国学文化作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
再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高校国学内容的教育效果。对高校学生学习国学教育内容效果的评估首要是要考核对古代经典的阅读和理解,在此可以参考汉语水平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建立国学等级考试制度,并与毕业升学挂钩,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鼓励国学修养较好的大学生参与对外汉语教学项目,通过对外教学活动促进其自我提升,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
(四)加快改革,建设更具影响力的高校国学教育平台
高校国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平台建设。首先,结合高校“双一流”创建,支持现有国学院的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国学院等国学教学研究机构,并引导其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突出各平台学术带头人的作用,鼓励学者潜心研究,引导研究机构沉淀研究成果,厚植发展优势,形成代表性思想和研究特点,培育出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权威国学重镇。
其次,推动国学教育的跨界合作,形成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多方支持的资源投入体系和活跃局面。鼓励私人研究机构和私塾、书院等多种国学学习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高校国学教育的重要辅助平台。
再次,要重视高校国学教学研究交流平台的建设。各类国学学术交流论坛、研讨会为高校学生接触国学前沿权威思想搭建了平台,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渠道平台为促进国内外高校国学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繁荣国学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各类市场化运作的国学培训机构、致力于推广国学的公益组织、国学电视节目、报刊的专栏专版和相关网站,以及手机APP等都可为高等学校国学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平台作用的发挥必须在规定范畴内,务必避免国学教育碎片化、娱乐化和庸俗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01).
[2]李文姬.各级干部今年将轮训国学[N].法制晚报.2015-06-15(A17).
[3]陈水胜.让汉语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5-05(09).
[4]金基石.韩国汉语教育史论纲[J].东疆学刊.2004,21(1):34-42.
[5]Peter Nosco,Kokugaku Critiques of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ulture[J].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2014,(5):233-256.
[6]孔子学院总部.砥砺奋进的五年:数据看孔院(2012-2017)[EB/OL].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7-10/23/content_702594.htm,2017-10-23.
[7]蒋建国.20世纪的书院学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16-20.
[8]Jae Park.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n Campuses[J].Knowledg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5,(3):87-102.
[9]顾霄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五十年之观察[J].中国图书评论,2014,(4):76-80.
(责任编辑 明 笃)
摘要: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师资建设、内容体系等方面各具优势,在以教学研究促发展方面有较强的共通性。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存有国学教育氛围“虚热”、教育师资断层影响较大、教育内容体系面临双重困境、国学教育平台权威性有待提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务必优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全方位提高师资水平,建设涵盖教学考用的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和更具影响力的高校国学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校;国学教育;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8)01-0184-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加强国学教育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和价值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文化保障。在此背景下,对国内外高校的国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发现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不足,总结和借鉴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有益经验,促进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比较分析
(一)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优于国外
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上的国学热潮为高校的国学教育营造了良好氛围,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相比较而言更为浓厚,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文化氛围的大热离不开官方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强调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后各级干部开始轮训国学,将国学教育上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2]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应在各环节各领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传媒也推动了国学热潮的到来,电视台制作了《汉语桥》、《朗读者》等国学类电视节目;高校成立汉服社、京剧社等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学实践活动。此外,高校研究国学的比例和国学成果也在逐年上升。
从总体上看,世界范围内的高校国学教育也在不断升温。截至2016年,全球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210万人。[3]就具体国家而言,国学教育氛围差异显著。韩国设有中文专业的高校超百所,学生数量仅次于同样作为外语的英语专业。[4]日本高校的汉学教育氛围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日本国学对汉学的抵触是“司空见惯” [5]。2015年芝加哥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相继宣布孔子学院合约到期后不再续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
(二)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师资建设具有比较优势
从总体上看,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师资队伍逐渐庞大。从国际影响力及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国学教育发展的作用来看,国外高校的国学师资队伍在研究能力、国际影响方面并不弱于国内学者,甚至在某些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在资源投入和科研方向的双重引导下,国内高校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以清华大学李学勤、张岂之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在推动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钱文忠、于丹教授等为代表的高校国学教育生力军快速成长,通过百家讲坛、国学论坛等形式带动了一大批国学师资力量的发展和师资水准的提升。限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普遍还处于初级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境外高校在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大量的继承和创新,值得中国大陆高校学习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依托国学高校重镇,连续培养出徐立之、黄易、王财贵等一大批国学专家,出版了专门的国学刊物,推广读经运动,发展国学教育。美国高校凭借极具竞争力的人才战略、开放的研究环境和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汇集了大量的优秀国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截至2016年12月,全球孔子学院已培养各类国学教师4.6万人 [6],极大地充实了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各具特色
高校国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其内容体系。国学教育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国内外高校的国学内容体系各不相同,甚至国内的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间都存有差异。
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国学博大精深,文献浩若烟海,学说思想林立。在构建国学学科体系内容方面却各自发展,呈现出权威性体系构建与多样化体系探索并存的局面。一方面,高水平大学尝试构建权威性的内容体系。中国人民大学陆续出版了《<论语>解读》、《<史记>解读》等18部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教材,涵盖了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等主要国学经典。另一方面,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注重戏曲类内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则侧重书画琴茶等国学内容,香港新亚书院在建校之初则提出了高等教育阶段人格教育、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国学教育框架。[7]
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尽管全面,但是以初步了解和研究中国为主,缺乏对国学精神内核的系统学习和实践。一方面,设置不同的国学内容体系。韩国高校中文专业开设了基础性的汉语听说读写课程,以及拓展性的中国文学史、散文和文学评论等课程。另一方面,孔子学院开设的基础国学在拉美高校汉语教育及文化交流中的发挥着独特作用。[8]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向学生提供包括汉语、中国政治、经济、书法、绘画、历史、地理以及中国武术在内的多样化国学课程。
(四)以教学研究促发展是国内外高校国学教育的共同特点
在国内外高校中,国学教育的教学与科研都密不可分。高校的国学研究机构为国学教育营造文化氛围、培養优良师资、丰富内容体系,以教学科研促发展,成为重要的国学教育平台。
国学院是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重要平台。自1992年北京大学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北大国学研究院)以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本科院校,以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专科院校相继成立国学院,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促进高等学校国学教育的发展。此外,国学论坛活动成为高校师生接受国学教育的优质平台。高校和研究机构或媒体共同举办的“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论坛”、“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都为接触国学前沿权威思想搭建了平台。
在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中,研究机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汉学研究中心、南洋理工大学的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新加坡中国学会、华文研究学会和儒学研究会等机构共同搭建了高校国学教育平台。美国高校的情况与新加坡类似,耶鲁大学的汉语教学研究室和东方学图书馆、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加州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的东亚研究所[9]等机构通过发表各类论文、著作和研究报告,在美国和全球汉学教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氛围“虚热”问题突出
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氛围近年发展形势喜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虚热”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国学教育商业化严重。国学热创造了巨大商机,大量解读国学经典的读物涌向市场,其中一些粗制滥造的国学出版物将污染高校国学教育环境。还有部分高等学校也热衷于开办各类“高端国学班”,发“国学财”,这些行径都会侵蚀国学本身传递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正向价值观。
其次,国学教育的泛娱乐化现象突出。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国学文化快餐”往往只重视传播效果而缺乏深度思考,致使部分高校师生走捷径,避重就轻,滋生畏难情绪,不主动去精读历史国学原著,从而导致对国学的理解片面化和庸俗化。高校的国学教育是严谨的科学教育,要警惕娱乐化滋生的“营养不良的快餐文化”对于国学经典作品的空间挤压,尤其需要重视娱乐化倾向对国学教育发展的错误导向。
再次,高校国学教育目标模糊。国学发展和國学教育诚然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推动文化巨大进步的文艺复兴和五四运动均有明确的主旨思想指导,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也有着相对比较明确的定位。然而,看似发展轰轰烈烈的高校国学教育,实则尚无统一的指导思想或主旨,官方、高校和市场的力量往不同方向发力,因此,当前急需明确的纲领或路线统筹当前高校国学教育现状。
(二)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师资力量缺口较大
高校国学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当前国内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学代表人物,国学师资力量逐步得以加强。客观上看,国学师资人才的断层尚未弥合,师资力量缺口依然非常大,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20世纪60年代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国学教学研究停滞,几乎无人研修国学,严重的文化断层和人才断层给高校国学教育的复兴带来极大挑战。
其次,新中国成立后延续至今的分科培养模式使得高级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很多理工科高校过于重视专业学科的发展,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没能主动从国学教育维度考量,高校国学氛围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难以培养出王国维、钱穆之类公认的国学大家。
再次,国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应有地位缺失,目前教育部学位委员会尚未设置国学学位,极大制约了高校国学教育的发展。尽管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增设了“国学教育”专业,但这与国学学者呼吁的设立“国学”一级学科还有较大距离。没有学科的顶层设计自然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学者来传承国学文化,推动国学教育发展。
(三)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面临双重困境
国内高校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面临着国学专业教育内容体系权威性不足和非国学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的双重困境。首先,从国学教育的目标看,国外高校国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大致分为基础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了解,以及专业的国学(包括中国问题)研究目标,不同目标对应不同的内容体系。作为国学的发源和传承之国,国内高校的国学教育不仅要实现基础的应知应会目标和高深的研究创造目标,还要实现更为关键的培养学生对于弘扬传统国学文化的自觉和对于国学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相比而言,港台地区高校在国学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方面有比较好的经验,内地高校目前缺少权威性的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及配套的教材。这既与权威学者的缺失有关,又与当前国学教育的“虚热”、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心浮气躁的功利主义倾向、严峻的就业现实有关,还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国学基础教育的薄弱有关。
其次,非国学专业的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则更不容乐观。部分高校和大学生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国学课程大多以通识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选修国学课程的教育内容未成体系化。课程内容多是以整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居多,国学经典著作的深入导读较少;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自我研修的较少。普通的国学内容在吸引学生兴趣方面明显不够,加之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课时偏少,多数学生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专业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国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四)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总体上,国内高校国学教育发展呈现出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从外部比较来看,就地区和全球影响力而言,国内高校的国学教学研究机构与美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机构相比仍然处于劣势,国际公认的权威国学大师和国学经典著作匮乏。就经费来源而言,国内高校的国学机构大多依靠国家对高校的整体财政拨款,高校再进行二次分配,几乎没有给特定国学机构的专项拨款。国外高校的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虽说财政拨款很少,但往往获得较多社会资助,且受助金额普遍较高。就主攻内容而言,国外高校的国学教学研究机构大多各具特色,而国内高校的国学机构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存在同质化风险,缺乏特色化和整体化的规划发展。
从内部比较来看,国内高校师生对于国学的需求与国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矛盾愈发凸显。就地区分布而言,国内地区高校国学教学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东部发达地区,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缺少足够的国学教育研究平台,尽管拥有丰富的国学教学研究资源和民族特色资源,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开发。就高校发展而言,不同高校的国学教育发展差距出现分层现象,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流大学的国学教育发展已进入正轨,呈现良性循环;普通高校特别是职业专科院校的国学教育发展不容乐观,甚至停滞不前。
三、提升国内高校国学教育水平的路径
(一)多方配合,优化高校国学教育的文化氛围
高校国学文化氛围的营造是一项集团工程,需要多方通力合作。首先,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持续支持高校国学事业的发展,将国学教育明确纳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高校国学教育提供顶层设计路线图。
其次,理顺关系,明确国学文化同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国学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人文精神等都是思政教育的丰富素材,将思政教育融入国学文化,才能在大学生中普及国学文化思想,提升其国学修养。
再次,理性认识市场机制。市场是把双刃剑,高校在运用市场主体来营造国学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要尽量规避短板,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既要扎实推进国学基础教育,反对以赚钱为目的的形式去推广国学,为国学培训市场“降虚火”;又要引导市场理性对待各类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弘扬国学正能量,兼容并蓄,促进国学文化融入新时代新发展。
最后,高校自身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加强国学基础科学研究,编纂优质教材,培育出有影响力的国学学术刊物。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国学经典电视直播、互联网慕课资源、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等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国学文化。
(二)重点培养,全方位提升高校国学师资水平
梅贻琦曾讲道:“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国学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国学师资水平的提升。首先,在顶层设计上,理应提升国学学科地位。制订好国学学科的理论架构和学科体系,尽快设立“国学”一级学科。拥有独立的学科,才能有学科发展的对象、范围、研究视野与方法、课程结构等,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国学师资力量的加入,开启国学师资队伍发展的另一片天地。
其次,建立合理的國学师资评价体系。优化国学领域高校教师评价机制,通过加大国学研究的资源投入,给予国学研究者基础学科基金激励,引导和激励高校国学研究者潜心专研。
再次,构建国学师资交流学习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促进内地和台港澳地区以及国外的国学学术和人才交流,以中国“绿卡”、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吸引和引进更多的国际知名国学研究专家和教育家来国内高校访学,不定期地开展国学优秀经典作品的研讨和系列讲座,共同提升国学师资水准。
最后,要鼓励国学教育研究人员主动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水平。优秀的国学人才应是一名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和调研,对地方本土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将国学文化的精髓与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相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大众的社会人。
(三)统筹兼顾,完善高校国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
高校国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需要兼顾权威性和多样性。首先,发挥高校和国学学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地方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都有深厚的历史资源和文化,国学经典内容体系的构建应结合地方资源,开发出有地方特色的国学教学内容资源。
其次,要明确不同类型高校国学教育目标及配套课程。对国学专业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度,试行国学预科班,给予国学学位等,同时规定国学相关专业教师给本专业学生上课的基本课时量。对非国学或文史哲专业学生的国学教育,应将国学课程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明确最低学分标准。课堂教学传播是国学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实践,教师应将国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关联,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中,要精选优秀国学文化作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
再次,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高校国学内容的教育效果。对高校学生学习国学教育内容效果的评估首要是要考核对古代经典的阅读和理解,在此可以参考汉语水平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建立国学等级考试制度,并与毕业升学挂钩,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鼓励国学修养较好的大学生参与对外汉语教学项目,通过对外教学活动促进其自我提升,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
(四)加快改革,建设更具影响力的高校国学教育平台
高校国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平台建设。首先,结合高校“双一流”创建,支持现有国学院的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国学院等国学教学研究机构,并引导其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突出各平台学术带头人的作用,鼓励学者潜心研究,引导研究机构沉淀研究成果,厚植发展优势,形成代表性思想和研究特点,培育出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权威国学重镇。
其次,推动国学教育的跨界合作,形成政府资助、社会赞助、多方支持的资源投入体系和活跃局面。鼓励私人研究机构和私塾、书院等多种国学学习机构的发展,使其成为高校国学教育的重要辅助平台。
再次,要重视高校国学教学研究交流平台的建设。各类国学学术交流论坛、研讨会为高校学生接触国学前沿权威思想搭建了平台,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渠道平台为促进国内外高校国学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繁荣国学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各类市场化运作的国学培训机构、致力于推广国学的公益组织、国学电视节目、报刊的专栏专版和相关网站,以及手机APP等都可为高等学校国学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平台作用的发挥必须在规定范畴内,务必避免国学教育碎片化、娱乐化和庸俗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01).
[2]李文姬.各级干部今年将轮训国学[N].法制晚报.2015-06-15(A17).
[3]陈水胜.让汉语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5-05(09).
[4]金基石.韩国汉语教育史论纲[J].东疆学刊.2004,21(1):34-42.
[5]Peter Nosco,Kokugaku Critiques of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ulture[J].Dao Companions to Chinese Philosophy,2014,(5):233-256.
[6]孔子学院总部.砥砺奋进的五年:数据看孔院(2012-2017)[EB/OL].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7-10/23/content_702594.htm,2017-10-23.
[7]蒋建国.20世纪的书院学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16-20.
[8]Jae Park.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n Campuses[J].Knowledg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5,(3):87-102.
[9]顾霄容.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五十年之观察[J].中国图书评论,2014,(4):76-80.
(责任编辑 明 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