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初战,关注体验

    李维明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课标》)‘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中包括“数据与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及“算法与程序实现”三部分内容,可以将其作为三个单元开展教学。而“单元1:数据与信息”的教学,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是本模块学习的第一课,更是整个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第一课,务必高度重视。精学课标,理清思路

    在本栏目上期文章‘必修模块1的教学概述”中提到,“数据与信息”是通过对周围世界信息技术应用的体验,“感知”数据,“理解”数据与信息、知识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到数据对人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感受”到人们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资源的优势。明确指出本模块的各个部分,数据脉络无不贯穿其中。所以抓住数据脉络,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从数据采集到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利用数字化工具及资源的优势,正是本单元教学的目的所在。熟悉教材,抓住关键

    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在《课标》修订的同时,与《课标》配套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修订工作也同步进行,目前已经完成相关审核工作,发布使用了。《课标》指出:“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直接影响课程标准的落实,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了解教材、使用教材是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保证学科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1.了解教材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能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用书。其内容充分反映了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体现出科学性与前瞻性,能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对生活、学习的影响,激发其数字化创新的动机,培养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教材的结构与《课标》的模块结构类似,每—本教材都包含一个模块的内容(2学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必修课程到选择性必修课程标准中有8个模块,各出版社都分别编写了8本教材与之对应。在每本教材内,按模块内容的组成,划分出不同的教学单元,也分别与各模块中的几个部分内容相对应。

    各教材的内容设计注重密切联系实际,能够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适度设置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项目活动,用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学技术”与“用技术”有效融合,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

    各教材能遵循信息技术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设计了包括习题、练习和活动建议等在内的作业系统,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设计了一些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开放性问题,既保证了容量与难度适中,又避免了脱离实际的纯思辨游戏式题目的出现。

    2.使用教材

    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按教材的内在逻辑和编排特点,正确地使用教材。要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线,通过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实现对计算思维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的。

    要通过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知识与技能及其背后蕴含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意识地促进全体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由于高中阶段所学习的知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知识性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性越高,实现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时效性就越长久,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应把学科中关键性、基础性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作为教材的核心,将与这些概念、原理和方法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内容难免出现某些内容滞后的情况。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以激发学生数字化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同时,倡导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中采用纸介质与电子介质教材相辅相成的方式,以实现教学形态的多样化,促进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巧用项目,关注体验

    具体到“单元1:数据与信息”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推崇的,都是“项目活动式教学”的方法。《课标》建议在本模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项目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帮助他们探究数据与计算的知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让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项目学习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学习的本质,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敏感性、对知识学习的掌控力、对问题求解的思考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整体梳理各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再以单元教学内容为依托,提炼学生习得知识后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以此节点设计项目的推进路径,力争使项目实施既能合理渗透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又能有效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目前出版的新课标教材中,都十分注意在开展项目学习时,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征的活动情境,借助数字化学习工具,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开展项目实践,形成项目成果。特别是通过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字化工具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建构知识、表达思想。分享评价,求同存异

    对单元教学成果的评价,《课标》建议可通过课堂观察、学习行为分析、作品评价、档案袋资料采集等方式,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本单元采用了项目活动式教学方法,所以,对项目成果的总结、分享就是最好的评价方式。

    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水平是确定评价活动内容的重要依据。本单元学业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在项目活动开始前,教师必须确定项目的基本要求,制订项目活动的评价标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方案分享、成果汇报的形式展开评价。特别注意在评价时,不能一味地追求项目实验结果的统一性,而更应重视项目实施的过程是否达到了教学体验的目标,淡化结果,求同存异,注重方法路徑、思维过程的设计与体验,以期取得素养的提升。

    常言道,教无定法。以上有关‘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中“单元1:数据与信息”教学的讨论,只是开展教学的一个建议、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探索。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学科教学长期的目标,具体的实现途径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只有不断努力探索,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