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研“小工具” 翻转教研“新关系”
包松盛
关注教师就是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处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研团队的引领者,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园本教研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怎样的教研活动方式能提升园本教研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怎样使教师的专业学习更自主、更深入?为此,我园重新审视了当下开展的教研活动。
一、“放大镜”斟酌园本教研
(一)教研现场:观光潜水
在开展教研活动研讨过程中,由于教师人数较多,管理者无法关注到每一位教师。有的教师主观积极性不够,缺乏思考的主动性,因此会选择做一名“观光者”,浑水摸鱼,并未真正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从而使得自身在专业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与提升。
(二)教研内容:众口难调
当研讨主题或内容超出部分教师的能力时,许多老师就会出现“听不懂”“吃不透”等消化不良的状态。在这样的研讨交流中,部分老师只做“倾听者”,不敢发言,长此以往,他们就失去了一次次思维碰撞、表达交流、在互动中学习锻炼的宝贵机会。这就是教研活动中所谓的“拔苗助长”现象。
(三)教研形式:自上而下
当前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参与式教研,或根据园本课题导向,或根据总园教研计划,一线教师往往缺乏教研内容的自主选择性,研讨内容也未必是教师自身真正的需求。由此分析,针对我园教研组存在的现状,我们试图用活教研“小工具”,翻转教研“新关系”。
二、“小工具”:提炼园本教研
工具一:交流小棍儿
1.教研准备。每组一个小盒,以及一定数量的不同颜色的交流小棍儿。
2.使用说明。小组讨论时,每位参与者可拿几根交流小棍儿,数量由教师或组内同伴决定。每一轮讨论中,教师即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将一根交流小棍儿放入盒中,直到所有的交流小棍儿放回盒子。
3.注意事项。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角色作用。每一轮讨论开始时,小组长需率先发言,然后鼓励其他人踊跃发言。当然,小组长可采取轮换制。
4.教研引领。主持人需随时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进程,并有权因表达质量高而增发交流小棍儿。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两至三轮的适应时间,其他人要耐心等待。
5.工具作用。交流小棍儿象征着教师可拥有说话的权利,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具二:菜单式拼图(见下图)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想法和实际需求,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我们采用了菜单式拼图。我们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想要学习的内容列成“菜单”,针对不同教龄、职称、专长的教师,设置年度菜单式研训项目,形成不同主题、不同系列、不同模式的研训内容“菜系”,出品了大小“名厨”。
1.“大名厨”掌勺。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求,尽可能找准教师的渴求点,即要有“名菜”,要搞好“菜单式”研训,关键是配备业务能力强的师资,即要有“名厨”。我们要集聚“菜单式”研训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园内外骨干教师的作用。在“菜单式”研训活动中,教师既是“学”者,又是“教”者,教学相长。研训活动为有特长、有经验的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使教师中宝贵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2.“小名厨”试水。除了“大名厨”掌勺“菜单式”教研活动外,我们还挖掘了不少“小名厨”进行试水。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设置了一个“教研我主持”的环节,在开放式的教研氛围中,鼓励教师进行尝试性组织与主持,体验“我是主人”的主旨。为此,我们先后开展了“异想天开我主持”“书虫小精英”等各类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发挥自己的新意和创想,活跃了教研氛围,拓宽了教研思路。由“小名厨”领衔的教研活动备受广大年轻教师的欢迎。
工具三:世界咖啡桌
每一组研讨桌选一种咖啡,再选一位桌长,其他小组成员围绕一个研讨问题展开头脑风暴,桌长梳理组员意见。然后,组员一起布置该桌的“软包装”环境,尽可能地做到温馨、特色、有新意,桌长留下来给其他来访的组员介绍分享,形成流动的交友方式,扩大信息量。最后,桌长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
工具四:沙漏计时器
“沙漏计时器”能有效控制和管理时间。在教研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跑題”现象,为此,我们启动“沙漏计时”来确定时间。时间到了,各组分享本组的园本教研研讨方法,产生头脑风暴的效能,可以有效促进团队讨论的时效性。
工具五:海报大作战
一张简单的卡纸可以变成有信息量的大海报。面对陌生的领域,在有效的多策略阅读后,小组成员发挥自身优势,交流彼此感受,然后通过合作在一定时间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张海报的全制作,汇聚所讨论的关键核心经验,将园本教研的核心研讨主题问题建立起关联,这就是基于理解的表现性任务。
工具六:分色问题条
各组海报完成后,就要展开作品大欣赏了。在这个环节中,每位成员都会拿到四种颜色的字条,分别代表“打分”“自我评估”“提出质疑”“改进意见”,每个组员都要填写好四种颜色的字条,并贴在相应的小组海报上,然后进行沟通、辩论和研讨,直到梳理好所有研讨问题。
三、构建园本教研“新文化”
(一)玩转小课堂,立足大实践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实践则是检验教师驾驭课堂的有力抓手。“工具式”教研融入多种课程模式,为教研活动添砖加瓦,为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付诸实践。例如,美术的专题教研让更多教师从美术的视角进行不同角度的挖掘,寻找绘本中的最佳美术切入点,共同享受艺术的味道,生发更多活动创意。
(二)融入小故事,转变新理念
教研组借助“小工具”开展一系列“学习故事”实践活动,组织聆听学习故事的讲座,阅读关于学习故事的理论书籍,对学习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美在教研”的教研版块中组织讨论,互动并碰撞各自对学习故事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