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分析
林红 黄妍妍
摘要:教学有情是公认的教学心理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开展自我教育。情感教育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亲和力、增强价值认同感、培养完整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情感教学技能,创造适宜的情感教育环境,关注现实等有效路径使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情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情感教育既是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策略。完整的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教育,它与认知教育相对应,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须得到妥善处理,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有效教育最具价值的切入点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现实需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思政课作为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其抽象性决定了在教学中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挖掘课堂教学中情感要素,实现情感教育功能最大化,因此,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开展的必备手段。
一、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功能
(一)提升教学亲和力
教师情感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教学和学习,提高师生关系质量,是教学过程所必需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情感要素包括教育者情感、受教育者情感、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情感四个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度把握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和现实融会贯通,把抽象教学内容变成鲜活的生活细节,走进学生心灵,使其产生亲近感,关注时政,对于时政剖析和讨论都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力量,享受着思政理论的亲切。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课是浸润学生心灵的教育课,教学过程要做到情理交融。情感人格魅力是思政課教师富有亲和力的关键因素。根据教育的双向互动规律,教育者通过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受教育者,把事业心、奉献精神、人文关怀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和完成自我内化。和谐、情感互通的师生关系会有力保障教师教学亲和力的实现。
(二)增强价值认同感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需要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精神走向,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遵循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行动这样一个渐进式的复杂过程,认知是基本前提,价值认同是重要过程,践行核心价值观则是最终目标,教师情感研究要尽量顾及到社会结构或制度对教师个体情感的影响,在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到一条融通的途径,呈现教师情感的真相。情感是人们爱憎好恶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善恶感和道德感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形成,实现价值认同的关键在于情感认同,情感认同通过价值判断、情感体验来实现,为此须强化群体积极情感体验及情感认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还需将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认同。认同就是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识、意志、信仰,依靠情感体验、榜样示范等方式,增进情感和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复杂的心理转化过程,要经历价值判断、选择、评价、反思等,将其与自己的原有的价值体系相整合,形成价值认同。情感教育有利于强化认知与价值认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关键一环。为此,高校思政课应将核心价值观与情感结合起来,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生动、人格化的话语,以增进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践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将个体的思想认知、价值认同等外化为活动,也是检验价值观内化效果的重要方式。
(三)培养完整人格
完整人格教育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完整人格是指整体人格力量能够均衡发展,基本达到同时代人的普遍发展水平的人格,其人格力量无明显缺陷。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平台,承担人格教育的重要使命。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整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实施完整人格教育,使学生做到与自己和谐、与社会和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和谐教育,他认为“情感动力系统”是学生积极学习,实现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对教育要作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个人的精神、经验世界不可能离开情感教育,不可能离开对人类道德、文化的追求。
情感教育需要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高校思政课要立足于育人的任务与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规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完整人格,找到高校思政课每门课程与完整人格教育的结合点,挖掘完整人格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隐性教育功能,加强情感教育资源的开发,强调以情感交往带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环境熏陶和人际交流,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思政课能够促进诚信、友善、自由、平等的社会建设。
二、融入的可能性源于情感教育的科学性
(一)情感教育理论合理性
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情感教育、情感劳动进行了深入探究,例如教师职业需要、情感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情感劳动运作的心理过程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生较为典型的的情感关怀理论(诺丁斯)、教学热情说(戴C. Day)及师生情感规则理论(M. Zembylas)等。情感与认知具有同一性和共存性,利用情感优化教学具有心理学上的依据。情感教育要遵循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要关注课堂情感因素、模式及控制。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发力量是激活、支撑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教师情感在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价值也得到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比如情感——交往型课堂理论、情绪智能理论、情感修养理论等。情感劳动是利用个体的心智和情感协调来实现组织目标。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蕴含着情感教育的要义。布鲁姆等学者也就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认知因素与动作技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是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需要产生情感。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不可替代。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教材中情感是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大源点,情感具有动力、强化等作用,能促进教学( 卢家楣,1993) 。教育交互性决定了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学生主体间的深层互动来实现,教师积极情感支持的情境性动机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此联系更为直接,影响学生自我投入的意愿和程度,一般来说,正向情感事件能帮助教师达到教学要求的情感目标。情感事件作为情境线索可以引发学生情感,高校思政课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及教育对象的多元化要求运用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以增强教育目标的时效性。教师作为一种高情感劳动职业,面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也会存在差异。在情感调节过程中,个人因素与组织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其在工作中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奋点”,运用积极情感形成积极心理暗示,提高学生向学力,发挥教学中情感效能,实现师生情感交融。
(二)情感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情境引发情感,情感移情入境,体现情境美。维持良好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正向情感表达教学效果更好,情感教学需要尊重、关注学生,用积极情感搭建沟通桥梁,调动和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情感真挚,表达要真实,确保情感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传授时事、理论等知识要科学严谨,学会全面客观看待问题,教育者需要具有强烈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怀,即使情感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需要正视情感之于教育的本体性。
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情感教育支持教学过程。教育之所以是教育,是因为教育以帮助人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并不是因为它效率高低、方法好坏。教育的追求以情感和价值发展为最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长期存在,情感在教育中创造的独特价值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教师的个体情感调节水平、情感教育扮演策略对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积极的情感表达教学效果更好。
三、融入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途径
1.树立“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应充分考虑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具有双重正向作用,改进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教学中情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没有情感的教育也只是无用的说教,让教学过程渗透着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和对学生真切的情感关怀,才能真正实现有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师不仅需扩充专业知识,还要提升人格魅力,开阔眼界和胸怀,乐观进取,并把其设计到教学环节中去,让教学过程渗透教师情感的投入,敏锐捕捉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互动,真正实现有价值的情感教育。
2.提升教师情感教学技能
实施情感教育,教师不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更要有良好的情感素养。 教学反思活动作为中介,在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教学观念向教学技能的转化过程中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教师应认真钻研高校思政课教材,挖掘蕴藏其中的情感因素,从情感维度加工整理教材内容,拓展知识领域,创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教育能力来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情感能力、引导学生情感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高校思政课学生的获得感。
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沟通和交流,需要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这是种隐性投入,不计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应创新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激发教师教学情感投入。
3.创造适宜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情感教育要创设情境,以情动情。创建和谐情感氛围的前提条件是理解、关爱和尊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学生情感能力,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激发大脑无意识领域潜能,渲染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学环境,做到理智与情感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接受信息,提高高校思政课感染力。教育教学环境的差异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影响和体验,情感教育离不开具体环境和客观条件的支撑,教师应丰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境。
创设各种活动,以形育情。利用新媒体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把其作为情感教育的载体,让学生愿意并敢于表达真实情感,掌握话语权,利用网络营造的虚拟环境进行情感交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使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活力,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重新建构和提升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利用新媒体为情感教育注入活力,通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撞击,营造教学情境,使其感同身受,深化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4.关注现实,回归生活
学生生活的全部空间为学校、家庭、社会。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要求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情感相一致,保持情感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教师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以生活渗透、情感渗透方式,隐性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去,实现高校思政课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检验所思,关注学生情感在生活世界的建构,实现情感教育生活化。教师在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时,应具体而灵活,把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认识与判断自身和价值实现的能力,加强责任感教育,强化责任担当,从而升华情感。
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教师善于使用“生活话语”,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以“生活话语”方式准确讲授出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话语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践,使话语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面对网络媒体海量信息,有理有据回应错误思想和言论,把握话语主动权,提升话语建设质量和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实现课堂与课外师生情感交流畅通化,教师洞察学生心理和情绪变化,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让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还可通过一定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增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青.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7(9):80-84.
[2]孟范英.教师情感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18(3):55-57.
[3]陈磊.高校思政课中实施完整人格教育的路径探索[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70-973.
[4]钱海红.情感教學目标的优化达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44-47.
[5]高晓文,于伟.教师情感劳动初探[J].教育研究,2018,39(3):94-102.
编辑∕杨波
摘要:教学有情是公认的教学心理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开展自我教育。情感教育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亲和力、增强价值认同感、培养完整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情感教学技能,创造适宜的情感教育环境,关注现实等有效路径使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而实现高校思政课情感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校思政课;亲和力
情感教育既是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策略。完整的教育过程离不开情感教育,它与认知教育相对应,情感与认知的关系须得到妥善处理,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有效教育最具价值的切入点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现实需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思政课作为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其抽象性决定了在教学中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情感素养,挖掘课堂教学中情感要素,实现情感教育功能最大化,因此,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开展的必备手段。
一、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功能
(一)提升教学亲和力
教师情感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教学和学习,提高师生关系质量,是教学过程所必需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情感要素包括教育者情感、受教育者情感、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情感四个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度把握教学内容,做到理论和现实融会贯通,把抽象教学内容变成鲜活的生活细节,走进学生心灵,使其产生亲近感,关注时政,对于时政剖析和讨论都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力量,享受着思政理论的亲切。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课是浸润学生心灵的教育课,教学过程要做到情理交融。情感人格魅力是思政課教师富有亲和力的关键因素。根据教育的双向互动规律,教育者通过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受教育者,把事业心、奉献精神、人文关怀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和完成自我内化。和谐、情感互通的师生关系会有力保障教师教学亲和力的实现。
(二)增强价值认同感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需要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精神走向,提升学生思想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遵循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实践行动这样一个渐进式的复杂过程,认知是基本前提,价值认同是重要过程,践行核心价值观则是最终目标,教师情感研究要尽量顾及到社会结构或制度对教师个体情感的影响,在个体与社会之间找到一条融通的途径,呈现教师情感的真相。情感是人们爱憎好恶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善恶感和道德感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形成,实现价值认同的关键在于情感认同,情感认同通过价值判断、情感体验来实现,为此须强化群体积极情感体验及情感认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还需将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认同。认同就是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识、意志、信仰,依靠情感体验、榜样示范等方式,增进情感和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复杂的心理转化过程,要经历价值判断、选择、评价、反思等,将其与自己的原有的价值体系相整合,形成价值认同。情感教育有利于强化认知与价值认同,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关键一环。为此,高校思政课应将核心价值观与情感结合起来,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转化为生动、人格化的话语,以增进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践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将个体的思想认知、价值认同等外化为活动,也是检验价值观内化效果的重要方式。
(三)培养完整人格
完整人格教育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完整人格是指整体人格力量能够均衡发展,基本达到同时代人的普遍发展水平的人格,其人格力量无明显缺陷。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大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平台,承担人格教育的重要使命。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完整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实施完整人格教育,使学生做到与自己和谐、与社会和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和谐教育,他认为“情感动力系统”是学生积极学习,实现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对教育要作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个人的精神、经验世界不可能离开情感教育,不可能离开对人类道德、文化的追求。
情感教育需要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高校思政课要立足于育人的任务与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规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完整人格,找到高校思政课每门课程与完整人格教育的结合点,挖掘完整人格教学要素。在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隐性教育功能,加强情感教育资源的开发,强调以情感交往带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环境熏陶和人际交流,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思政课能够促进诚信、友善、自由、平等的社会建设。
二、融入的可能性源于情感教育的科学性
(一)情感教育理论合理性
研究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情感教育、情感劳动进行了深入探究,例如教师职业需要、情感劳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情感劳动运作的心理过程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生较为典型的的情感关怀理论(诺丁斯)、教学热情说(戴C. Day)及师生情感规则理论(M. Zembylas)等。情感与认知具有同一性和共存性,利用情感优化教学具有心理学上的依据。情感教育要遵循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要关注课堂情感因素、模式及控制。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的激发力量是激活、支撑认知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教师情感在教育活动中的实践价值也得到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比如情感——交往型课堂理论、情绪智能理论、情感修养理论等。情感劳动是利用个体的心智和情感协调来实现组织目标。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思想,蕴含着情感教育的要义。布鲁姆等学者也就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认知因素与动作技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是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需要产生情感。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不可替代。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教材中情感是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大源点,情感具有动力、强化等作用,能促进教学( 卢家楣,1993) 。教育交互性决定了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学生主体间的深层互动来实现,教师积极情感支持的情境性动机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此联系更为直接,影响学生自我投入的意愿和程度,一般来说,正向情感事件能帮助教师达到教学要求的情感目标。情感事件作为情境线索可以引发学生情感,高校思政课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及教育对象的多元化要求运用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以增强教育目标的时效性。教师作为一种高情感劳动职业,面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也会存在差异。在情感调节过程中,个人因素与组织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其在工作中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激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奋点”,运用积极情感形成积极心理暗示,提高学生向学力,发挥教学中情感效能,实现师生情感交融。
(二)情感教育理论的实践性
情境引发情感,情感移情入境,体现情境美。维持良好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正向情感表达教学效果更好,情感教学需要尊重、关注学生,用积极情感搭建沟通桥梁,调动和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情感真挚,表达要真实,确保情感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传授时事、理论等知识要科学严谨,学会全面客观看待问题,教育者需要具有强烈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怀,即使情感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需要正视情感之于教育的本体性。
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情感教育支持教学过程。教育之所以是教育,是因为教育以帮助人的成长和发展为宗旨,并不是因为它效率高低、方法好坏。教育的追求以情感和价值发展为最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长期存在,情感在教育中创造的独特价值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教师的个体情感调节水平、情感教育扮演策略对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积极的情感表达教学效果更好。
三、融入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途径
1.树立“以情优教”的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应充分考虑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具有双重正向作用,改进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教学中情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没有情感的教育也只是无用的说教,让教学过程渗透着教师积极的情感投入和对学生真切的情感关怀,才能真正实现有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师不仅需扩充专业知识,还要提升人格魅力,开阔眼界和胸怀,乐观进取,并把其设计到教学环节中去,让教学过程渗透教师情感的投入,敏锐捕捉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情感互动,真正实现有价值的情感教育。
2.提升教师情感教学技能
实施情感教育,教师不仅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更要有良好的情感素养。 教学反思活动作为中介,在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教学观念向教学技能的转化过程中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教师应认真钻研高校思政课教材,挖掘蕴藏其中的情感因素,从情感维度加工整理教材内容,拓展知识领域,创造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教育能力来正确认识和评价学生的情感能力、引导学生情感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高校思政课学生的获得感。
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沟通和交流,需要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这是种隐性投入,不计入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应创新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激发教师教学情感投入。
3.创造适宜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
情感教育要创设情境,以情动情。创建和谐情感氛围的前提条件是理解、关爱和尊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学生情感能力,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激发大脑无意识领域潜能,渲染具有丰富情感的教学环境,做到理智与情感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接受信息,提高高校思政课感染力。教育教学环境的差异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影响和体验,情感教育离不开具体环境和客观条件的支撑,教师应丰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环境。
创设各种活动,以形育情。利用新媒体搭建师生情感交流平台,把其作为情感教育的载体,让学生愿意并敢于表达真实情感,掌握话语权,利用网络营造的虚拟环境进行情感交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使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活力,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重新建构和提升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利用新媒体为情感教育注入活力,通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想象、移情、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撞击,营造教学情境,使其感同身受,深化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进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4.关注现实,回归生活
学生生活的全部空间为学校、家庭、社会。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要求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情感相一致,保持情感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教师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以生活渗透、情感渗透方式,隐性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去,实现高校思政课知——情——信——意——行的转化,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检验所思,关注学生情感在生活世界的建构,实现情感教育生活化。教师在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情感教育时,应具体而灵活,把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认识与判断自身和价值实现的能力,加强责任感教育,强化责任担当,从而升华情感。
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教师善于使用“生活话语”,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以“生活话语”方式准确讲授出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话语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践,使话语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面对网络媒体海量信息,有理有据回应错误思想和言论,把握话语主动权,提升话语建设质量和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实现课堂与课外师生情感交流畅通化,教师洞察学生心理和情绪变化,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让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还可通过一定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增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青.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7(9):80-84.
[2]孟范英.教师情感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18(3):55-57.
[3]陈磊.高校思政课中实施完整人格教育的路径探索[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5):970-973.
[4]钱海红.情感教學目标的优化达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44-47.
[5]高晓文,于伟.教师情感劳动初探[J].教育研究,2018,39(3):94-102.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