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白燕妮 刘俊峰
[摘 要]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彰显党的形象,影响人心向背和长期执政。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视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对作风建设主要内容的积极阐释,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外推”机制和“内生”机制,是涵养好作风,树立好政德,强化对党忠诚品质的重要根基。
[关键词]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作风建设
培育良好家庭美德、塑造良好家风家教来实现对领导干部作风的规约,对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推进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①
一、充分认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家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
毛泽东曾说:“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②在中国,欲成大事,关键在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而领导干部是从严治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④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牟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⑤从严治党内蕴从严治家,而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首先要引起关注的重点。2018年8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提到,“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2.家风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它的培育表征了中华文明在器物文明崛起之外价值观的崛起。《颜氏家训》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⑥若想要一种好的价值观影响人的心灵,就要从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开始,弘扬好的家风家训家教,从建立好和维护好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开始入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谈到:“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⑦“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⑧一个家庭的良好风气,就是这个家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良好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深入挖掘良好家风,以良好家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抓手,从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民众的价值遵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社会风尚。”⑨在中国“民以吏为师”的思维逻辑中,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而,通过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建设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入耳、入脑、入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领導干部家风建设的外源性机制
外源性机制就是通过制度安排和监管机构促使领导干部重视家风建设。
1.落实党(委)组政治责任,做好领导干部家访工作
“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⑩各单位的党委(党组)应该深入领导干部所在的社区、小区、其子女所在的院校,经常性做家访工作。家访工作重点应该包括领导干部及其子女是否能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并将其作为对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中央政治局委员要“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违规经商办企业,不得违规任职、兼职取酬。”
2.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摸清领导干部家庭家属及身边人实际情况
要深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社区、小区等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和衡量领导干部作风和品德,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选择对党忠诚、对民负责、有勇气有担当的好领导好干部。 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领导干部家属亲友插手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道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3.建设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体系
监督体系的建立,在主观上能使领导干部养成敬畏心,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实际的威慑和震撼的作用,促使领导干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不断加强内部监督,定期不定期了解领导干部所思所想,增强监督时效。其次,开展以家庭“防火墙”为中心的教育活动,长鸣家庭监督管理警钟。再次,加强外部监督管理,运用好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这两把利剑,充分调动其监督的动力。
三、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内源性机制
内源性机制就是通过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实现家风建设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提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
1.加强自我约束,提高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道德的实现是主体人在道德品质、意志、行为等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修正。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曾讲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的一生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要时刻保持警惕,自觉与“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东西划清界限,领导干部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育,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功能。”
“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加强修养的关键更在于加强自我约束,强化自律观意识和自我管理,而最为核心的内容在于敬畏心的培育。具体到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应该只有对党纪国法、道德规范具有敬畏心,才能在为官用权时,慎言、慎微、慎行,才能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中有畏,才能审慎用权,不搞专权,滥权。
2.树立正确的教子观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要求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教育亲属子女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但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在教子方面不能以身作则,致使子女在利益、得失、成败等方面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爱子,教之以义方”,“教之者,导之以德义,养之以廉逊,率之以勤俭,本之以慈爱,临之以格,以立其身,以成其德。慈爱不至姑息,严格不至伤恩。”注重子女德性之养成,是给予子女最大的幸福保障,同时,领导干部要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因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因此,正确的教子观是领导干部好家风传承的基础。
注释:
①习近平:《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8期。
②《毛泽东选集》,东北书店,1948年版,第920页。
③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6日,第1版。
④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02页。
⑤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3日,第1版。
⑥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72页。
⑦习近平:《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3日,第1版。
⑧ 习近平:《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日,第1版。
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求是》2014年第1期。
⑩习近平:《科学统筹 突出重点 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日报》2015年2月28日,第1版。
河南省社科院课题组:《党员干部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河南日报》2014年6月12日,第5版。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145、121页。
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1页。
《内训·母仪章第十六》,中華书局,1991年版,第26页。
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第53页。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