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意识调查与分析

梁云婷 张碧芳 张明军
[摘 要]创新意识是人类思想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产生的前提。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问卷调查,从创新认识、创新情绪、创新动机与创新准备四方面分析调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对创新也存在认识不足等问题,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 大学生 创新意识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25-02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然而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与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息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众多研究文献中都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独立学院的认识,也是一般本科院校甚至部分重点大学以及专科层次的职业学院的认识,这无疑给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社会之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本文开展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调查广东省独立院校大学生是否了解创新的含义,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将根据调查过程收集的数据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本科专业学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其他独立学院学生为次要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网上填写问卷及派发纸质问卷。
(三)调查方法
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0份,其中印发纸质问卷60份发放于华农珠江等院校,回收50份,占发放问卷的83.3%;网上问卷回收200份,有效收回率100%。纸质问卷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约为83%。其中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理工科专业学生占78.4%;其他文、艺体等专业占21.6%;大一至大四年级各分别占23.2%、47.2%、20.8%、8.8%。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主要从创新认识、创新情绪、创新动机与创新准备四个维度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创新的价值与本质有较理性的认识
在调查学生是否觉得创新在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时,有80%的学生选择“重要”,有16%的学生选择“有点作用,但不重要”,有4%的学生选择“不重要”。而在调查学生是否赞成创新对推动专业领域的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时,高达92%的学生选择“赞成”,选择“意义不大”与“不赞成”的仅为6.8%与1.2%。在调查学生是否赞成具有创新性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时,选择“赞成”的占64%,选择“不一定”与“不赞成”的分别占32%与4%。此外,在调查学生是否认为创新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有82%的学生选择“当然可以”,有16%的学生觉得“问题太深奥”从而“没想过”,仅有2%的学生认为“不可以”。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学生对于创新所体现的个人、学术、社会与国家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在调查学生是否赞成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也是创新的一种形式时,有76%的学生选择“赞成”,18%的学生选择“不确定”,6%的学生选择“不赞成”。在调查学生对公认与权威是否曾怀疑(质疑)时,选择“经常”的学生为26.8%,选择“偶尔”的学生有72%,选择“从来没有”的学生为1.2%。当被问到是否赞成当前社会最需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不是时刻想着创新时,有16%的学生选择“赞成,完成学业就好”,56%的学生选择“完成学业后有余力才能创新”,28%的学生选择“不赞成,创新更重要”。由此可知,学生对创新本质的认识较为全面,已经具有创新的微小意识。但认为创新为独立事物,与学业较难融合,这说明大学生对独立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情绪较正面
对创新情绪的调查采用二分法: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分成6个情绪梯度,能够准确地表达学生对创新的第一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兴奋”的占66%,选择“愉快”的占24%,选择“与我无关”的占2%,选择“厌烦”的占1.2%,选择“害怕”的占2.8%,选择“不确定”的占4%。在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的难度越大时候会带给学生更多的乐趣时,选择“能带给我乐趣”的为76%,选择“乐趣不大”的为20%,选择“没有乐趣可言”的为4%。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创新的情绪大部分倾向于正面,但不能忽视还有2%的“与我无关”、1.2%的“厌烦”以及2.8%的“害怕”这部分群体,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势在必行。
(三)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动机较端正,渴望得到个人提升
在调查学生在实践中好奇心是否为主要动力时,54%的学生选择“是”,42.5%的学生选择“有时会”,3.5%的学生选择“不是”。而学生在被问到是否希望通过学习或工作创造更多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时,62%的学生选择“希望,并这样做了”,37%的学生选择“希望,但是没有付诸行动”,仅有1%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在调查学生对于实践的回报意愿时,31%的学生认为“是”做了事情一定要有回报,53.5%的学生认为“有时会”需要回报,15.5%的学生认为“不是”做了事情一定要有回报。而在调查学生是否认为如果事情做了别人不知道,那么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时,有19.5%的学生选择“是的”,44%选择“有时会”,36.5%选择“不这样认为”。
由上可知,独立学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获得结果的动机较端正。此外,以上数据也说明,好奇心旺盛而且敢于质疑的大学生有较高的创新潜质,所以对学生进行创新的鼓励、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很有必要。
(四)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准备充足
被问及“是否会在平时作业或工作中,加入您的个人设计或者想法”时,68%的学生“会这样做”,29.2%的学生“有想过,但是没有付诸行动”,只有2.8%的学生“没有想过,作业和工作完成就好”。本次调查中,对小发明、小创作“感兴趣”的学生有76%,“兴趣不大”的学生有20%,“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有4%。由此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较为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有充分条件发展个人兴趣,而且学生对于个人意愿的行为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可见,学生对于创新的准备已经充足。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显示独立本科院校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认识片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得不到发展和转化,学生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1.增加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渠道。学习知识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传统的课堂教育便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学课堂只能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需要更有深度的引导。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渠道不能仅仅限于大学课堂,应该拓宽其他的渠道。
2.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创造性思维之父EdwarddeBono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他认为与其奖励创造性的成果,不如奖励创造性努力本身,这会使人对创造力的态度产生改变,更有利于激励其产生创造性成果。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常把学业成绩放在第一位,校方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常常只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学院必须从课程的增设到资源(师资、奖学金等)的增加,全方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3.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它关系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及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创新意识的提升,意味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这就必须要有整套的评价体系作为保证,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落实。
[ 参 考 文 献 ]
[1]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 李林,周震.独立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4):25-26.
[3] 卜玮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1(4):63-64.
[4] 魏俊玲, 朱明霞. 创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人才, 2013(6):198-199.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