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这一课”教学视角的把控
程继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延续了以课本为教学基本单位的模式,具体到“这一课”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要密切关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五大视角:文本、思维、写法、情感和文化。针对具体课文的教学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灵活取舍,各有侧重。但是,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应体现强烈的“向心力”——以课文为核心,这样才能学有所本,教有所依。陈智峰老师的《〈指南录〉后序》教学设计,向我们展示了他近20年来研究实践的“主问题·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型,“从文字到文章,从文学到文化”,为“这一课”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这一课”的所有内容和活动都与这篇课文紧密相关,需要教师按准确到位的教学目标定位。陈老师为《〈指南录〉后序》制订的教学目标简洁而有新意,分“速读”—“理清”、“细读”—“探究”、“研读”—“评价”三个层次,有循序渐进的梯度;三个阶段都从“提炼关键词”入手,有“关键”引领的线索;从文天祥的“行路”到“心路”再到“生死观”,有定位精准的重难点。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视角是文本品味——语言领会是起点,也是基础。语文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更是要围绕文本的语言特性展开。这里说的“语言”,不是对文言文教学中“字”的串讲,而是抓住“关键词”对文言文教学中“文”的破解(陈老师另有课前以“自主生长单”来引导学生过文言的“言”这一关,本设计以文言的“文”为主。见陈老师的教学设计)。陈老师在“理行路,探心路”的主体环节中,别具一格地引入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中国传统文字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关键字“欲”“忍”“痛”“悲”四个字,借助古今文字的桥梁小篆字体,结合《说文解字》等的经典诠释,从形到意,认识文天祥的“行路”和“心路”历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在浓厚的语言艺术氛围中展开,在突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地位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拓展视野,领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视角是思维指向——结构梳理是铺路,也是台阶。《〈指南录〉后序》本身的结构并不复杂,课堂教学中没有必要“放大”处理,但在教学中也不等于可以弱化思维指向。陈老师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教学的四个环节,分别是“起:明文体,定方向”“承:理行路,探心路”“转:品生死,析价值”“合:作小结,留空白”。教学设计最忌杂而乱,倡导以理为“筋骨”,有序高效。“这一课”的教学构思设计好比写一篇文章,逻辑义理必不可少,教师课堂教学的章法,时时在潜移默化着学生,按照合理科学的逻辑义理推进课堂教学进程,能教人睿智。
第三视角是写法赏析——技巧理解是重点,也是亮点。《〈指南录〉后序》最值得称道的写作技巧,表现在记叙、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上。教学中析读文天祥的行路历程和心路历程是陈老师教学设计的重点,赏析文天祥的生死观是教学设计的难点。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确定此行的四个阶段并各自提炼一个关键词:使—留—逃—归(或文本中的关键词:行—羁—奔—还)”,来明了文天祥的行路历程;通过“引导学生对应上述四个阶段各提炼一个情感关键词:欲—忍—痛—悲,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说文解字》或汉典网,深入探究关键词的意思”,来感受文天祥的心路历程;通过讨论“文天祥心目中的‘义(提炼关键词‘生‘死‘义)”,来彰显文天祥的生死观。心路历程伴随着行路历程展开,生死观紧随着心路历程而呈现,记叙、抒情和议论合为一体,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第四视角是情感归属——主题感悟是深化,也是探究。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终极思想。“品生死,析价值”是《〈指南录〉后序》教学难点所在,第五段22个“死”成了课堂教学的焦点。陈老师除了运用“说文解字”原理解读之外,还结合一定的史料,适当延伸拓展来完成。课堂教学中,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品德意志,不是教师用标签贴上去的,而是在对课文的赏读中感悟出来的。陈老师的教学设计集中在对“生”“死”和“义”的讨论,落点在文天祥心目中的“义”来体现。
第五视角是文化视野——摸脉寻根是拓展,也是提升。文化视野一旦离开了课文的根基,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无本之木。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的拓展有第三环节的“品生死,析价值”中的史料补充:“崖山之战”与衣带赞绝笔,体现文天祥的“大义凛然”。更集中的拓展体现在第四环节“作小结,留空白”中。其实设计中陈老师并没有直接作小结,而是補充时人王炎午、明代于谦和现代鲁迅对文天祥的评价,留下空白,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思考。这样的拓展是植根文本的延伸,顺其自然的探究,摸脉寻根的拓展。当然,补充拓展的“量”较足,部分韵文史料理解较难,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占较多时间,教师要合理掌控课内、课外时间,切不可喧宾夺主。
“这一课”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五大教学视角,是五个循序渐进的有机组成部分。前三个是基本视角,也是主体视角;后两个是深化视角,也是拓展视角。具体到“这一课”教学的轻重分配,详略体现,全在于教学目标的“约定”和上课教师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