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中职教育专业调整研究报告

    【摘要】在对与中职教育专业相关联的职业岗位的规模、文化程度变动情况及相应的本专科专业招生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职专业招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中职教育;专业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2-0082-04

    【收稿日期】2013-1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为70833004

    【作者简介】张海水(1987-),男,湖南岳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

    一、引言

    1998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为496万人,2010年上升为868万人,规模扩大了近八成(教育数据来自历年的《全国教育统计年鉴》)。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从规模上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是:高等教育大扩招,改变了职业教育系统人才供给格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本专科教育总招生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76%下降为2010年的46%。这一变化,对中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更多挑战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是否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寻找到合理的位置,是否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变。今后一个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要完成‘全面提高质量和‘服务国计民生两大历史任务。”[1]为此,本研究从人力资源与大教育系统(包含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专科教育)的视角,审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各专业大类招生数变动情况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将321个专业归为18个门类,2010年专业招生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大类是信息技术类(19.6%)、工业制造类(18.5%)、农林牧渔类(15.6%);招生比例最低的是土木水利类(3.0%)。从专业所面向的产业来看: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上升较为明显,由2003年的4.1%上升为2010年的15.6%;面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比例小幅上升,由2003年的15.7%上升为2010年的21.5%;面向第三产业中知识服务性行业(此处指医药卫生类、教育类、公共管理司法类)的专业招生比例下降较为明显,由2003年的24.1%下降为2010年的17.8%。

    三、分专业大类的发展情况

    1.工业制造类与土木水利类

    纺织:2010年,我国纺织工人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仅为1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例高达85%),该比例在所有工人中是最低之一(文中所有人力资源数据来自: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010年,纺织工人从业人员数占所有工人数的比例为4.1%,而同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涉纺专业的招生数仅为中职总招生数的0.2%。可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涉纺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岗位人员规模严重不相适应。因而,对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应在招生政策、奖励资助政策及专业设置与实习等领域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学生前来报考,逐步加大涉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塑料成型与橡胶工艺:我国橡胶制品工人十年内总人数增加了25万。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总数增加了3万左右,占全部橡胶工人的比例增加了4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总数增加,但比例十年间有所下降,在2010年仅为21%;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5年。塑料制品工人规模较大,十年内增加了66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增加了4万人,比例增加了2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总数增加,但比例仍维持在15%左右;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0年。而与这两个岗位对口较高的中职橡胶和塑料工艺专业,2010年招生数仅为489人(2003年为1615人),也即该年招生数仅为对口岗位人数的万分之二。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橡胶与塑料工艺专业的培养规模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我国橡胶与塑料制品业对高中文化程度专业人才的需求,未来应加大招生力度。

    木材:2001-2010年间,我国木材类工人总数增加了158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人员数仅增加了15万人,所占比例依旧为12%,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然而,中职相关专业的招生数,在2010年仅为8969人,也即该年中职教育木材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仅占相应从业人员总数的0.1%。可见,中职教育木材类专业的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木材类工人岗位对高中文化程度人才的需求,未来应加大招生力度。

    工程造价:2010年,中职工程造价专业有高达 2.0万人的招生。同期,高等本专科教育已有8.0万人的招生规模。由于工程造价员对人才的理论知识与经验等要求较高,即使是本科专业毕业生也需经过一两年的实践后才能胜任这一岗位。同时,该岗位还有来自工科背景与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的有力竞争。为此,建议未来将工程造价专业从中职专业目录中删除,停止该专业的招生。

    电力:2001—2010年间,我国电力工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增加了近8万人(2010年的比例为49%),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减少了近40万人(2010年的比例为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增加了53万人(2010年的比例为18%)。中职相关专业招生规模过小,是造成电力工人高中文化层次人员规模及所占比例提升较慢的主要原因。以2010年为例,中职相关专业招生数为2.6万人,仅相当于电力工人总规模的0.5%。为此,未来需要扩大中职电力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建议增加至5万人左右。

    2.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2010年,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合计招生数高达94.6万人,占该门类专业总招生数的68.4%。目前,我国高校都将计算机类课程纳入到本校的公共课之中。由于该专业配套设置成本较低、我国专科专业设置权下放,且毕业生的对口岗位更多地是面向白领层次等因素,使得很多高校竞相顺理成章地在本校开设相关专业点,导致自扩招以来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呈现“失控”的状态。计算机类专业本专科招生数由1998年的7.9万人增长为2010年的43.2万人。然而,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相关行业人才的渐趋饱和,该类专业毕业生已呈严重“供过于求”的态势。在麦可思研究院针对2012届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中,已将本科里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列入八大黄牌专业之内;将大专里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列入九大红牌专业之内;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列入五大黄牌专业之内。[2]126-127可见,计算机类专业在本专科层次已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状态。为此,对中职计算机类专业而言,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1)大力压缩非特色与优势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招生,个别办学实力弱、学生就业率低且本地区相关人才已饱和的学校甚至应停止招生;(2)中职学校应从课程设计与教学等角度强化计算机类专业与相关行业或岗位知识及技能的结合;(3)对选报该类专业的学生采取不给予或少给予奖助学金或适当提高学费等方式,降低学生选报该类专业的“积极性”。

    3.财经商贸类

    会计(含会计电算化):2001—2010年间,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会计人员的业务量大增,但随着计算工具等变革及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会计从业人员数不增反减,从2000年的860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838万人。但同一时期,我国会计与财务管理本专科招生数由1998年的3.9万上升到2010年的50万,增长了12倍。即使按年均补充20万人,也已经供过于求。此外,2010年中职会计专业还招生近40万人。与此同时,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结构变动情况来看,2001—2010年间,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会计人员减少了近190万,大专特别是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增加量最大,达到了118万。也就意味着,过去十年我国会计岗位主要吸纳的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且未来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进入会计岗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此前提下,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方案来处理中职会计专业招生规模偏大的问题:(1)逐步减少中职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特别是非特色与传统优势的学校应逐步退出会计专业的招生,鼓励传统财会类院校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2)将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由过去主要定位于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逐渐转为微型企业与镇、村等基层单位;(3)以“会计+销售”的模式来培养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销售知识的人才,同时,鼓励与行业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旺盛的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3]

    金融事务:2010年中职金融事务专业招生数为1.2万人。该专业目前已经出现专科层次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现象。为此,建议未来取消该专业在中职层次的招生,并从中职专业目录中剔除该专业。

    国际商务(含商务外语):2010年中职国际商务类专业招生数为8.1万人,其中商务英语为4.1万人。目前,我国普通本专科已有大量的国际商务类专业招生,如2010年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招生数为12.5万人,外语类专业招生数为36.3万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麦可思研究院已将本科里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列入红牌专业,将专科里面的国际金融列入红牌专业;将本科里面的英语专业列入红牌专业;将专科里面的商务英语专业列入黄牌专业。[2]126-127为此,建议未来压缩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保持其他商务类小语种专业的现有招生规模,并注重提升培养质量,强化商业知识与外语能力的融合。

    4.旅游餐饮艺体类

    美术绘画:2010年普通本专科美术与绘画专业招生4.2万人,其中近八成为本科层次。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而目前我国教学岗位除小学教师之外,基本都要求本科及以上文化层次。然而,2010年中职还有3.2万的美术绘画专业的招生。在此前提下:(1)压缩中职美术绘画专业招生;(2)将该专业的特色及毕业生就业领域重点转向有一定需求的民间艺术方向。

    音乐与舞蹈表演: 2010年普通本专科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招生数高达9万人左右,而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不足招生数的一半,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然而,2010年该类专业在中职教育还有高达近五万人的招生。在此情形下,应退出非传统优势的中职学校该类专业的招生,并大力压缩其他有传统优势的中职学校该类专业的招生。

    播音与节目主持:2001—2010年间,播音员及节目主持人大专文化程度人员数由2.0万人下降到1.9万人,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数由0.6万人上升到2.1万人。可见,该岗位吸纳人员的文化层次门槛已提升至本科层次了。然而,2010年中职教育还设有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招生数为1846人。为此,建议未来从中职专业目录中删除该专业。

    5.医药卫生类

    护理专业(含助产、中医护理):护理岗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的比例由2000年的16%上升为2010年的57%,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2.2年上升为2010年的13.9年,接近大学二年级水平。可见,护理岗位主要吸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已难以进入。然而,2010年中职护理专业还有高达39.6万人的招生。为此,对未来中职护理专业而言,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1)就全国而言,应加快减少中职护理专业的招生;就各地区而言,应根据本地区现有护理人员队伍的总量、文化程度结构、外来专业人才流入的现状以及未来需求形势等情况,决定本地区中职护理专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2)鼓励现有开设护理专业的中职院校与当地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五年一贯制大专层次的护理人才。(3)对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乐观的院校,可以通过改变课程设置、强化毕业生岗位特色的手段,以增强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如可探索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结合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为幼儿园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保育员;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强化特色与优势,强化当地社会发展需求大的儿童护理、母婴护理、急救护理、口腔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护理、老年护理、涉外护理、社区护理等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

    中医(含民族医生):过去十年间,中医师从业人员总量小幅上升,仅由2000年的98.1万人上升为2010年的109.5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由2000年的29%上升为2010年的58%。可见,未来中医师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基本是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这已是一种趋势。然而,2010年中职层次还有近1.8万人的招生。建议未来退出中医专业在中职层次的招生。

    药剂:过去十年间,药剂人员总量小幅下降,由2000年的43.7万人下降为2010年的38.2万人,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的比例由2000年的20%上升为2010年的52%。然而,2010年中职还有高达4.8万人的招生。为此,建议未来退出药剂专业在中职层次的招生。

    6.教育类

    学前教育:2000—2010年间学前教师增加了近47万人,年均增加4.7万人,其中在总增加量中,大专文化程度人员占64%、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30%、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仅占6%。可见,学前教师岗位已难以吸纳高中文化程度人员。然而,在2010年招生中,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还招生近29万人,占该年中职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总招生数的86%。为此,在加大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招生力度的前提下,应大力调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与毕业生定位,如“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现有学前教师队伍总量、文化程度结构、外来人才流入的现状,及未来需求形势等情况来决定本地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情况。同时,重新定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建议将其定位于保育员的培养。”[4]

    7.公共管理司法类

    法律事务:2001—2010年间,法学类专业人才总量年均增长1.3万,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年均减少0.2万,大专文化程度人员年均减少1万,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年均增长2.4万。在这一时期,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补充了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的减少量,也使得整个职业岗位在岗人员规模增加。可见,今后法学类专业人才岗位补充的是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然而,2010年中职司法服务类中面向法学类专业人才岗位的专业招生数依旧还有1.8万人。因此,建议未来退出相关专业在中职层次的招生。

    文秘:2010年有近715所高校在专科层次开设秘书学专业,招生数近3万人,这些毕业生已经面临就业困境。然而,2010年中职层次的文秘专业还有高达6.3万人的招生。为此,建议未来在修订中职专业目录时,删除此专业。

    其他专业:2001—2010年间,我国面向生活服务的社会服务人员总规模增长强劲,由2000年的874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647万人。然而,在岗人员文化层次偏低依旧是该类岗位人员的“软肋”。在2010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仅为28%,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初中毕业。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面向生活的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与这些岗位较为对口的专业如老年人服务与管理(2010年招生152人)、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2010年招生40人)、家政服务与管理(2010年招生4574人)、社区公共事务管理(2010年招生1056人)、物业管理(2010年招生7970人)等在中职教育中的招生数过少。为此,建议未来从减免学杂费、提供奖助学金、灵活学制等方面吸引学生报考这些专业。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紧跟产业发展步伐 中职专业将设18大类[N].人民日报,2009-12-15.

    [2]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6-127.

    [3]张海水,朱曦.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12).

    [4]张海水.学前教师供求新形势呼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转型——基于教育事业与人才供求数据的初步分析[J].早期教育,2013,(11).

    (编辑/乔瑞雪)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