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追求无止境 纳米瓶颈变坦途
张彩会 蔡 朔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张泽院士的办公室,张院士的笑容和这春日阳光一样温暖而亲切。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谈起他负责的纳米研究的……
崇尚学术是核心价值观
2007年12月19日从教育部召开的“中国高等学校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颁奖大会上传来喜讯,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和韩晓东教授负责的“首次发现共价键晶体及非晶结构一维纳米材料的大应变塑性形变”入选“中国高等学校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这是国家开展全国高校科技进展表彰10年以来,我校首次获此殊荣。
张院士对这项殊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既有一位科学工作者对研究成果被肯定的欣慰,又有身为管理者对中国高校科技工作的远虑。他认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促进高校的科技研究与发展,是纯学术性的、表彰性的,其参与者是高校科技界,其过程和结果都非常公平。但张院士的视野并未局限于自己的科研成果,他紧接着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进步很快,但历史很短。相对于国际科学研究工作来说,中国高校研究氛围还比较薄弱,除了历史积淀不够外,主观上缺乏学术精神是重要原因,学术氛围、学术价值观和科研队伍等与国际相差甚远。这是一个现实。在国外做过多年科研工作的张院士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差距,对于国内缺乏学术氛围这一现象深表忧虑。在张院士眼中,获奖本身并不重要,而是设立这样的奖项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要具备追求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作为学校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张院士十分关注学校的发展。他说,学校经过“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2002年在SCIE上发表科技论文46篇,2007年上升到270多篇。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在国际领域中横向比较,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创新型人才,高校一定要形成核心价值观,即崇尚学术。大学要有学术氛围,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科学素质的人才。但目前在中国高校,尊重人才和知识的氛围还远远没有形成,官本位对学术的毒害和侵蚀依然存在。张院士说,高校要以学术建设为中心工作,追求真正的学问,使大家凝聚到学术追求上来。
张院士侃侃而谈,既有科学家的执著又有管理者的眼界,言语切中中国高校教育的肯綮。他赋予了学术3层含义:一是教学,即知识的传承,以培养人才为天职;二是科研,即新知识的产生,推动社会进步仅凭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创新,这有赖于科学研究;三是管理,即进行科学的管理,人们只有接受科学才能独立思考,而不是屈服于权威。张院士认为,中国高校尚未抓住教育的实质,在他看来,教育的实质是以学术为本,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希望,学校和社会也才有希望。
一位智者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高校科研现状,发自肺腑地呼吁高校要以学术建设为中心,崇尚学术精神。张院士不只一次表达了他的这种希望。在学校2006年度科技工作会上,他谈到“科学研究要忘名、忘利、忘我,不能弄虚作假,我们应以学术追求为目标,保持纯净的学术价值观”,“要改变官本位的治学方式,让教授们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人民网的访谈节目中,他呼吁科学界应静下心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尽量减少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他也常常以崇敬的心情提起96岁高龄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的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张院士反思现行的教育制度,深刻认同钱老的忧虑。他认为,教师只有具备崇尚学术的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科学的本性是批判性,敢于怀疑才能创新。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张院士言语背后那颗赤诚的学术之心。
执著精神打破纳米瓶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术需要的是独立思考。张泽院士以尊重科学、崇尚学术的治学精神带领着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的师生们攻克了当今国际纳米科学研究的瓶颈性难题之一,首次发现了共价键晶体及非晶结构一维纳米材料的大应变塑性形变,发明了一种集现代电子显微学原位表征与纳米材料新异物理性能研究于一体的新方法。
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有很多无法预料的艰难险阻在前面等待着,因此必须根绝一切犹豫。项目第二负责人韩晓东教授说,在最初选择研究项目时,他们就明白这个研究项目继续下去将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但收获也可能是丰硕的,如果研究成功了,对今后国家纳米事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会有力推动我国在纳米科技领域的进步。因此,无论这些研究有多么困难,他们也会坚定勇敢地向前。
凭着这种排除万难的科学精神,在张院士和韩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所解决了纳米研究中的3个难题:一是如何抓得住,因为纳米太小了,抓不住就无从下手研究;二是如何打得着,即怎样操作;三是如何看得到,即观察它在原子状态下的动态变化。该项目就是经过巧妙设计将这3个问题同时解决。他们发现像玻璃一样脆的碳化硅,当其尺寸降至100纳米以下就出现类金属的韧性。在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他们使纳米研究成为了可能。如今碳化硅纳米线的力学性能已被攻克,现在他们又投入到对其物理性能的艰苦研究中。
搞科学研究,如果只有个人努力,没有周围大环境的支持也是难以成功的。纳米研究成果的出炉,除了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外,研究所浓厚的学术氛围也是成功的沃土。每周研究所都会举办学术活动,张院士参与指导,一起分析讨论;韩教授基本不用为科研经费操心,用大量时间进行学术讨论,从交流中找到今后发展的方向;年终,每名学生要作学术总结报告。科学目标的提炼、队伍的组织、学术思想的启迪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塑造而成。“对学术要像对宗教那样痴迷。”张院士认真地说。有这样的精神,这么短时间出大成果也不足为奇了。
谈话中,张院士对韩教授治学精神的肯定溢于言表。他希望在校的青年教师也能进入这样的学术状态,既然选择了高校就要按照职业要求,投身于科学创造中去,打造自己的“科技人生,美好未来”。张院士呼吁,高校要在制度上给予教师更多的科研空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整个高校的科学研究、教学活动进入一种追求学术的状态。
殷殷之情守望科学春天
2008年的春天已经款款而至。张院士对今年学校科技工作已经有了新的思路。他认为,学校科技工作要再上新台阶,就要重新规划,重点落实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上。围绕大项目,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面对国内外快速发展的科技形势,靠以往单枪匹马、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已经落伍了,而是要按照国家的需要组建团队,积极投入到大的科研活动中去。如果把精神、状态和氛围这3件事做好,那么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为国家和北京市作出的贡献会更大一些。
采访接近尾声,张院士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说:“给你们推荐一本书——《回望人类发明之路》,有时间看看……”从书中夹的书签可以推断张院士已经阅读过半。他在阅读与思考的同时,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高校教师,拥有一颗追求学术的执著心;希望中国高校在科学发明之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吴 凡]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张泽院士的办公室,张院士的笑容和这春日阳光一样温暖而亲切。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谈起他负责的纳米研究的……
崇尚学术是核心价值观
2007年12月19日从教育部召开的“中国高等学校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颁奖大会上传来喜讯,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和韩晓东教授负责的“首次发现共价键晶体及非晶结构一维纳米材料的大应变塑性形变”入选“中国高等学校2007年十大科技进展”。这是国家开展全国高校科技进展表彰10年以来,我校首次获此殊荣。
张院士对这项殊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既有一位科学工作者对研究成果被肯定的欣慰,又有身为管理者对中国高校科技工作的远虑。他认为,“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促进高校的科技研究与发展,是纯学术性的、表彰性的,其参与者是高校科技界,其过程和结果都非常公平。但张院士的视野并未局限于自己的科研成果,他紧接着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进步很快,但历史很短。相对于国际科学研究工作来说,中国高校研究氛围还比较薄弱,除了历史积淀不够外,主观上缺乏学术精神是重要原因,学术氛围、学术价值观和科研队伍等与国际相差甚远。这是一个现实。在国外做过多年科研工作的张院士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差距,对于国内缺乏学术氛围这一现象深表忧虑。在张院士眼中,获奖本身并不重要,而是设立这样的奖项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要具备追求科学、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
作为学校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张院士十分关注学校的发展。他说,学校经过“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2002年在SCIE上发表科技论文46篇,2007年上升到270多篇。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在国际领域中横向比较,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创新型人才,高校一定要形成核心价值观,即崇尚学术。大学要有学术氛围,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科学素质的人才。但目前在中国高校,尊重人才和知识的氛围还远远没有形成,官本位对学术的毒害和侵蚀依然存在。张院士说,高校要以学术建设为中心工作,追求真正的学问,使大家凝聚到学术追求上来。
张院士侃侃而谈,既有科学家的执著又有管理者的眼界,言语切中中国高校教育的肯綮。他赋予了学术3层含义:一是教学,即知识的传承,以培养人才为天职;二是科研,即新知识的产生,推动社会进步仅凭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创新,这有赖于科学研究;三是管理,即进行科学的管理,人们只有接受科学才能独立思考,而不是屈服于权威。张院士认为,中国高校尚未抓住教育的实质,在他看来,教育的实质是以学术为本,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希望,学校和社会也才有希望。
一位智者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高校科研现状,发自肺腑地呼吁高校要以学术建设为中心,崇尚学术精神。张院士不只一次表达了他的这种希望。在学校2006年度科技工作会上,他谈到“科学研究要忘名、忘利、忘我,不能弄虚作假,我们应以学术追求为目标,保持纯净的学术价值观”,“要改变官本位的治学方式,让教授们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人民网的访谈节目中,他呼吁科学界应静下心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尽量减少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他也常常以崇敬的心情提起96岁高龄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的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张院士反思现行的教育制度,深刻认同钱老的忧虑。他认为,教师只有具备崇尚学术的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科学的本性是批判性,敢于怀疑才能创新。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张院士言语背后那颗赤诚的学术之心。
执著精神打破纳米瓶颈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术需要的是独立思考。张泽院士以尊重科学、崇尚学术的治学精神带领着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的师生们攻克了当今国际纳米科学研究的瓶颈性难题之一,首次发现了共价键晶体及非晶结构一维纳米材料的大应变塑性形变,发明了一种集现代电子显微学原位表征与纳米材料新异物理性能研究于一体的新方法。
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有很多无法预料的艰难险阻在前面等待着,因此必须根绝一切犹豫。项目第二负责人韩晓东教授说,在最初选择研究项目时,他们就明白这个研究项目继续下去将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但收获也可能是丰硕的,如果研究成功了,对今后国家纳米事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会有力推动我国在纳米科技领域的进步。因此,无论这些研究有多么困难,他们也会坚定勇敢地向前。
凭着这种排除万难的科学精神,在张院士和韩教授的带领下,研究所解决了纳米研究中的3个难题:一是如何抓得住,因为纳米太小了,抓不住就无从下手研究;二是如何打得着,即怎样操作;三是如何看得到,即观察它在原子状态下的动态变化。该项目就是经过巧妙设计将这3个问题同时解决。他们发现像玻璃一样脆的碳化硅,当其尺寸降至100纳米以下就出现类金属的韧性。在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下他们使纳米研究成为了可能。如今碳化硅纳米线的力学性能已被攻克,现在他们又投入到对其物理性能的艰苦研究中。
搞科学研究,如果只有个人努力,没有周围大环境的支持也是难以成功的。纳米研究成果的出炉,除了得益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外,研究所浓厚的学术氛围也是成功的沃土。每周研究所都会举办学术活动,张院士参与指导,一起分析讨论;韩教授基本不用为科研经费操心,用大量时间进行学术讨论,从交流中找到今后发展的方向;年终,每名学生要作学术总结报告。科学目标的提炼、队伍的组织、学术思想的启迪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塑造而成。“对学术要像对宗教那样痴迷。”张院士认真地说。有这样的精神,这么短时间出大成果也不足为奇了。
谈话中,张院士对韩教授治学精神的肯定溢于言表。他希望在校的青年教师也能进入这样的学术状态,既然选择了高校就要按照职业要求,投身于科学创造中去,打造自己的“科技人生,美好未来”。张院士呼吁,高校要在制度上给予教师更多的科研空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使整个高校的科学研究、教学活动进入一种追求学术的状态。
殷殷之情守望科学春天
2008年的春天已经款款而至。张院士对今年学校科技工作已经有了新的思路。他认为,学校科技工作要再上新台阶,就要重新规划,重点落实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上。围绕大项目,建设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面对国内外快速发展的科技形势,靠以往单枪匹马、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已经落伍了,而是要按照国家的需要组建团队,积极投入到大的科研活动中去。如果把精神、状态和氛围这3件事做好,那么学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为国家和北京市作出的贡献会更大一些。
采访接近尾声,张院士从桌上拿起一本书说:“给你们推荐一本书——《回望人类发明之路》,有时间看看……”从书中夹的书签可以推断张院士已经阅读过半。他在阅读与思考的同时,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高校教师,拥有一颗追求学术的执著心;希望中国高校在科学发明之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吴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