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药学专科学生的职业可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

祝凌丽
摘要:药学专科学生的专业程度较弱,社会职业结构呈现动态性变化,岗位职业不确定因素增加,其就业率和满意度较低,提高学生职业可迁移能力是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改进教学理念、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技能来提高药学专业专科学生的职业可迁移能力,增加就业率和提高就业满意度。
关键词:药学;专科;职业可迁移能力;就业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很低。而对于就业单位却出现了一才难求的现象。提高大学生职业可迁移能力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的重要途径。故现在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和工作的需要。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澳大利亚也指出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输送符合国家和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校专科药学专业为一门专业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以企业需求为指引提供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发展主线,与市场紧密关联。然而药学专业专科学生出现了专业对口率较低、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就业现象较多。学生的就业率很高,但是反馈调查发现就业满意度较低。这反映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还反映了大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和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应问题,更深层次反映了办学职能需求需要转变。为改变这一现状,我校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可迁移能力。
1. 教学理念的改进
1.1 重视人文素质培养
孔子曰:“君子不器。”高职院校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足,而文化修养和审美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健全心智及增进社会的认知度,从而具备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学校要树立多学科大课堂理念、优化课外供给、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信息化水平。如举办了传统艺术(黄梅戏等)进校园、各种讲座、实行了交换生方案,通过了解不同文化,来完善教学、扩展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等。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素质人才。
1.2 学科交叉,内容系统化
高职教育知识体系单一,以“够用”为度。国外已经开始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研究,专业模糊化,知识系统化。在相关、相近学科中寻找共同点或矛盾统一点,以建立联系、解决问题和发展新的增长点。
故而在教学理念上,专业能力培养不应局限本专业,对相关专业建议学科交叉,内容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多种专业的专业能力。在教学团队上,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以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全面推进由“新生讨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前沿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改变在专业和课程选择中抱有实用目的的观念,真正做到全面和长远规划。
1.3 明确教学的方向
高职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操作技能,还应包括可迁移能力,故我校注重通识课程的教育,借用网络平台和派送教师进修等,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邀请名师专家等来校做各学科的讲座和举行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職业发展能力等。
2.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1 提高专业能力
2.1.1 提高专业和职业认识
很多学生对药学专业并不了解,毕业后就业的方向也不清楚,如此必然导致大学期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多数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并不理想。帮助学生从自身出发、认清自我、看清现实、做好规划、稳步发展、立足社会,只有认识才能明确方向。故在学生入学初要进行专业教育,要求学生制定《大学生三年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活动,以增强适应能力,培养吃苦精神,学会与人相处。在实习期间,学生还应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1.2 提高理论知识:药学专业课和其他专业知识
美国、英国和德国早就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我校也积极开展通识课程教育、专业和非专业的讲座;开展每个学生每个月读一本书等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员和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展示的机会交给学生。同时鼓励和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了解其他专业知识。
2.1.3 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和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用于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方法、仪器也在不断发展中。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学校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大实验实训课比例;第二,开展实验技能强化和实验操作比赛;第三,双主体教学和校企合作;第四,实习要突破辅助教学的形式,增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2.2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3 提高学生的可迁移技能
3.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检验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反馈得到验证,以便进一步进行策略的改进,做到真正的过程性考核,使其更为严谨,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有据可依。评价的方法有:网络普查、问卷调查、量表(如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等)、企业反馈等。
我校为提高药学专业就业率和满意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质量,注重学生的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将可迁移能力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后续将总结评价的效果,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实现实践、专业技能及可迁移能力的综合培养。
参考资料:
[1]陈腊文.培养当代大学生通用技能的主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56-57.
[2]赵晓和.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6.
[3]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2:8-13.
[4]谭运启.高职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4,5:37-39.
[5]郭梦菲,黄炜,谷晓红.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措施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4(20):153-155.
编辑∕姜雯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