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祝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评价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降低Hcy和hs-CRP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2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三高的特点,已成为世界上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俗称“中风”,由颈内动脉血管破裂或血管闭塞和狭窄导致血液无法供给大脑引起,最终造成脑组织损伤,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较高[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做些预防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其家庭的生活负担。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不一问题,本研究探讨分析临床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评价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響,提供有效参考依据给此病的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8.4±11.6)岁;病程2~48 h,平均病程(10.2±2.4)h;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各27例、8例、5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3.8±11.3)岁;病程2~48 h,平均病程(10.3±2.1)h;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各30例、7例、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无大小便失禁患者和鞍区感觉异常等病例。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年龄、性别比、病变部位以及合并疾病等相关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2018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②起病至就诊时间不超过48 h;③患者自愿加入本实验研究;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②精神病患者或语言交流障碍者;③对相关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口服,100 mg/次,1次/d。两组连续治疗3周。
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程结束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进行评价;②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各指标影响: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清Hcy和hs-CRP水平进行疗效评价。痊愈:NIHSS评分降低>65%;有效:20%≤NIHSS评分降低≤65%;无效:NIHSS评分降低<2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x±s”、[n(%)]表示,并用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反映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Hcy、hs-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hs-CRP水平降低,观察组
降低更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对心血管事件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卒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各种炎症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着重要的联系。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就是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能促进脑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内核的转录,造成硬化斑块的破裂或脱落,从而触发了凝血功能,血管阻塞,最终导致缺血性脑卒中[4];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代谢中间产物,其水平的高低与缺血性脑卒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上普遍认为是心血管风险指标[5]。
血小板活化、聚集也成为疾病发生主要原因。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类衍生物,为血小板膜表面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拮抗剂,能与纤维蛋白原竞争ADP受体,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避免血栓形成,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阿司匹林是可阻滞血小板活化聚集,稳定粥样斑块,抑制血栓形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目的。还可缓解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降低Hcy水平,可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P<0.05),说明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较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两者的联合用药能从多个途径有效抑制血小板积聚,增强抗血小板集聚的功效,从而产生药效,避免氯吡格雷单一用药疗效差。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其临床效果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家伟.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8(36):193-194.
[2] 岳 伟.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
[2] 周文瑾.缺血性脑卒中中药治疗进展[J].中医学报,2019(01):60-65.
[3] 苏 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4):4586-4587.
[4] 侯安法.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Hcy血症并发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04):5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