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移植”园本教研再优化的实践

    徐敏聪

    

    所谓移植,指将植物移到其他地点种植,后引申为将生命体或生命体的部分转移的器官移植。生活中有许多移植现象,如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树木移植等。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也有一种“移植”,即外培内研中的“优课移植”。其实质为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回园后进行园内执教“移植课”或培训讲座,让教师在比较中学习借鉴,从中生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如果能有效开展“优课移植”,那么不仅可以促使外培的教师反思内化,又能给园内教师创设免费的优质学习机会,从而为幼儿园教师岗位练兵“移”出一条新路径。

    一、遭遇问题:若干“优课移植”的尴尬表情

    本学期初,我园组织了一批教师赴上海、杭州、绍兴上虞等地听课学习。回园几周后,大家以“相约名师优课移植”为主题开展了外培内研活动,四位教师分别执教了大班科学活动“穿越弯管”、大班音乐活动“搬砖歌”、大班情景阅读活动“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艾玛过化妆节”。参加外培的教师积极准备教学具,整理教案后“粉墨登场”了,急于将精彩的课堂回放给园内教师看,参加内研的教师也迫切地想一睹“名师”风采,领略“优课”的精彩。可是,轰轰烈烈的外培内研优课移植中却遭遇了不同的尴尬表情。

    参加外培“移植课”执教教师满脸委屈地说:“说真的,外出学习上‘移植课这个任务不轻松啊!为了让‘移植课上得尽量像那么一回事,活动前,我们认真准备教具,细心备教案,找绘本做课件,录音乐做剪辑,几乎夜不能寐、心力交瘁;活动中,我们尽量模仿演绎名师的范儿;在移植后组织听课者反思讨论的集体教研活动中,面对听课者诸多的问题和疑惑,我们还招架不住,百口莫辩,只能尴尬地说‘名师也是这样上的。唉,优课移植让我们很无奈!”

    参加内研移植教研活动的听课者也很尴尬。从教两年的施老师说:“我们很想近距离学习名师的课,当有‘移植课摆在面前时,虽然移植只是模仿名师,但我是带着欣赏甚至敬仰的态度来学习的,为他们的设计思路折服,所以基本看不出问题来。要让我研讨的话,基本没话好说,这毕竟是优秀教师千锤百炼的优课啊!”老教师杨老师说:“名师的风采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移植难度太大,移的只是形式,而不能完全传达先进理念。”同时,移植教研活动中还充斥着其他声音:“‘移植课上得好,是增光添彩的一道虚幻光,能帮助执教老师出名呢!上得不好也不能怪执教老师,毕竟是模仿名师,哪有一次听课就能得真传的啊?”

    在这些尴尬的表情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优课移植存在的问题:移植遭遇了“移而不植”。如果幼儿园仅仅将优课移植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只能说优课是被“移”过了,而没有真正地“植”,对教师专业成长起不到促进作用。

    二、研讨问题:细剖“优课移植”的两招三式

    (一)“优课移植”的三式

    优课移植虽然有范本可依,但如果移者没经过自己头脑过滤及创新的话,就失去了“移植课”的教研价值。我们试着分析优课移植中经常会出现的三种招式。

    第一种:依葫芦画瓢式。教师们去上海培训时,看到生活中的科学活动在上海名师应彩云的引领下开展得颇具吸引力。其中有一节科学活动“报纸变变变”,应老师就是不断地变换报纸的花样,形式新颖,好玩易学,取材方便,准备简单。因此,移植者也拿了一些报纸将每个环节上了一遍,可感觉自己移的只是一种走样了的简单拼盘。

    第二种:面目全非式。朱静怡老师的早期阅读活动“被澡盆卡住的小熊”,其风格是西瓜皮滑到哪儿就是哪儿,除了人手一本图书以外,还准备了一小瓶胡椒粉,整个活动轻松诙谐,孩子们乐趣无穷,重难点得以巧妙解決。执教者移植该活动时却犯难了,不借助PPT新媒体,完全突破不了问题,整节课看起来像传统的看图讲述一样,乏味极了。于是,执教者又用了原有的方式,将活动改得面目全非。

    第三种:雾里看花式。综合活动“翻转的世界”旨在培养幼儿变换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角度很新,非常值得移植。但是,移植后却像是雾里看花。移植教师说:“我在绍兴上虞听课时,人多声音杂,我也是听得模模糊糊,现在移植也只能大概走一下流程,呈现雾里看花式的效果。”

    (二)“优课移植”的两招

    第一招:“拿来主义”用不得。我们在听优秀教师上课时经常会非常激动,心存沸腾的感觉,于是“拿来”就移植。要知道,沸腾的课未必能移植,“拿来主义”用不得。因为执教者的素养底蕴不同,相同的教案由不同水平的教师执教,其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而且幼儿的能力水平有所差异;同时,优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团队智慧的结晶,如果仅凭自己拿来就上,肯定是行不通的。优课移植时应考量特色显、水平齐、操作简等三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拿来”并“为我所用”的目的。

    第二招:“东施效颦”用不得。我们在很多失败的“移植课”中发现,执教者只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分析所学课程的优缺点,不理会设计者的设计缘由,直接全盘照抄,这种移植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煞费苦心地移植他人优课之时,执教者不仅要知道优课巧妙的设计,更要知晓巧妙设计背后的理念,只有思考过“所以然”后,才能有效抑制,也才能提升相应的理念,促进自身真正发展。

    三、解决问题:练造“移植前中后”的三大功夫

    (一)练好移植前的“实功夫”

    “外培内研”教研活动中的“移植课”执教教师既是外培的主动学习者,又是内研的组织者,在整个教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移植前,教师必须突出一个“研”字,以主动“研究者”的身份为优课移植热身。

    1.研究领域充实自己。外培者在外出培训前,幼儿园负责人应提前通知其培训主题,如科学或美术等主题领域,让教师对相关主题进行研读储备,充实自己。这样在外出听课时,外培者就能既看到可圈之点也看出可弃之处,而不会盲目跟风。

    2.研究原型紧抓实质。优课移植是在充分运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优点就在于有现成的优秀范本可借鉴学习,既降低了创新的难度,从原型移植中收到明显的实效,又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所以,在优课移植前,移植者应认真研究原型,抓住实质,找到理论上的根据。只有对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概括,以此揣摩优课执教者设计时的“别具匠心”,深化自身认识,才能帮助自己站上“巨人”的肩膀,逐渐向上攀登。

    (二)练足移植中的“真功夫”

    在优课移植中,执教者起着管道枢纽的重要作用,既要传输外培学习收获的先进理念,又要展示自我研究积累的实践经验。因为时空、物质等多方面因素,仅仅移植一堂课会让听课者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遗憾感。为了使移植更加全面、透彻,移植研究过程应采取多方结合的形式。

    1.视听结合(课堂移植+汇报成果)。在优课移植中,移植者可采取课堂移植和汇报成果相加的视听结合方式,选择必须移植的展示给大家看,凸显名师上课的亮点,最大限度地将名师专家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思路展示出来。对一些不方便课堂移植的内容,移植者则以汇报成果的形式讲给听课者听。例如,因班级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等实际情况而不能在集体课堂中呈现的环节,就可以选择汇报讲述的方式呈现。视听结合的移植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移植的内容和删减的原因,适度创新的内容及思路,从实效出发继承与发扬的内容。此类视听结合的优课移植,能做到执教者心中有数,听课者清楚明白。

    2.敘议结合(表格记录+分析报告)。优课移植要坚持“移植与创新,继承与发扬”的原则。这两个原则就确定了教师不能完完全全地移植课程,而要适当取舍,因地施教。在优课移植研训中,我们提供了一张特殊的优课移植记录表,内容包括记录栏目、课堂实录、移植分析、重构思路等,帮助执教者在移植的基础上从细处入手加以分析,促进教师养成边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并以这份翔实的记录单进行叙议结合式的移植。

    (三)练出移植后的“深功夫”

    优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研训方式,幼儿园在有效地“移”之后,更要思考在日常教学中追求有效地“植”。

    1.类比迁移异同结合。优课移植能帮助教师直观了解每个环节是怎样开始的,环节之间是怎样衔接过渡的,每个环节里的小步骤又是怎样安排的,都使用了哪些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将这些有效经验进行类比迁移。

    2.内化吸收推陈出新。在移植原型经验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身素质和幼儿特点进行再创造,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真正的内化是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比照,创造出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四、感悟思考:收获“优课移植”的深远效益

    走在“优课移植”的路上,我们还做了以下计划:第一,建立“优课移植库”,博百家之长,将移植的内容、材料等收集起来,以领域划分的形式分别归档,“拿来”为我所用,并备长期所用。第二,撰写“移植的故事”叙事案例,记录移植中“我”和名家的故事,找距离增自信。第三,将身边的“优课”移植到别处。幼儿园里有许多值得推广的优课,其理念科学,方便实践。教师可通过自荐或他人推荐的形式,收集优课,并展开推广,使优秀教育实践服务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