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学
时 间:2019年5月16日
地 点: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苏州湾园区
主持人:肖菊红
参与者:肖菊红、周惠英名师工作室全体
成员
教研背景:
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缺乏具体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和范式,教师往往停留于观念或理念的层面,常常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虽有先进的理念,但理念与实践常常容易脱节,在行动上并没有实质的转变,容易不自觉地走老路。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教师往往处于高控地位,活动目标和过程等都没有真正体现生活化、游戏化的理念,仍然存在“重知识轻情感”“重灌输轻游戏”等弊端。
自“十一五”以来,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在总园长肖菊红的带领下,先后尝试探究式、“去结果式”和“玩中学”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提炼了“三策略四环节”的科学教学活动实践操作范式,学和教全面聚焦“做中学、玩中学、悟中学”三大策略,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环节,引领幼儿尝试以多种方式自主探究,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并探究。
大班科学活动“线的连接”由肖园长领衔原创,已成为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玩中学”科学活动的传统和经典,备受全国各地幼教同仁的关注。2019年,时值肖菊红、周惠英名师工作室成立之际,两位领衔人携手,首次联合组织本次研讨沙龙活动。
教研目的:
1.进一步明确幼儿科学活动操作范式“三策略四环节”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观摩、研讨、对话、思辨等途径,逐步帮助教师理解“玩中學”科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方面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3.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研讨氛围,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研过程:
一、环节设计巧妙,探究隐于无痕
主持人:我执教的大班科学活动“线的连接”是我园自“十一五”以来集中了幼儿园科学教研组所有成员的智慧而原创的活动。今天,我再次展示此活动,请大家亲身感受“三策略四环节”这一实践操作范式,从而进一步明确其意义和价值,了解设计、组织和指导方面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下面,请大家就本次科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畅所欲言。
计老师:“线的连接”材料选择和环节设计都非常巧妙。教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线,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认知经验和表达经验得以整合。环节安排循序渐进,教师引导幼儿先用两根线进行打结和连接,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猜想连接六根线可能出现的结果,然后动手操作验证,最后进行十根线的连接。活动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的兴趣,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主体性。
王老师:低结构的材料创设低结构的探索环境。肖老师选取了生活中的线作为幼儿探索的材料,简单又充满乐趣。整个环节没有烦琐复杂的步骤,一切顺应了孩子的思维,从简单到复杂,呈现出梯度发展的顺序。
周老师:整个活动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玩中学”的痕迹,看到了“三策略四环节”这一实践操作范式的痕迹。同时,肖老师设计的过渡环节也非常自然。当幼儿展示了自己的操作结果后,老师说:“这次活动中总共出现四种结果,那么老师刚才的六根线会有什么结果呢?”不但巧妙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且最大限度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
陈老师:“线的连接”对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是一种引领,从理念到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给了幼儿科学启蒙教学活动的新启迪。第一是引领了观念的转变。老师上课时更多是研究如何教学,很少研究孩子;肖老师不仅研究了教学,还研究了孩子,才使得课堂如此精彩。例如,在前期准备时,肖老师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用线打结的经验,在活动前选出组长,为孩子在游戏中的合作打好基础,这些都体现了肖老师对孩子的研究。第二,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肖老师在活动中使用简练的语言,伴随美妙的音乐,让整个活动流畅、自然,每个环节紧紧相扣,循序渐进,并较好地融入规则。孩子在每一次探究中都十分投入,当发现自己小组的六根线变成了一个大圆圈时,他们特别兴奋、激动,这是科学游戏活动带给孩子的快乐。本次活动启迪了孩子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主持人:把音乐渗透进科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既打破沉静,又可以刺激幼儿思维。
张老师:本次活动是一节以幼儿尝试为主的科学活动,线连接后的多种变化带给了幼儿极大的惊喜,也让幼儿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幼儿一共有四次操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操作前教师提要求时,总有幼儿迫不及待地去尝试,此时便会造成操作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把一些干扰因素较好地剔除。如果一味地阻止,幼儿操作的热情会骤减;如果听之任之,会使活动大打折扣。此时,肖老师没有阻止幼儿的行为,而是用情境性的语言说:“小朋友要听清楚要求,才能把任务完成得更好,游戏才会更有趣。”形象化的语言把幼儿的注意力再次拉回,既保护了幼儿想要急切探索的好奇心,又使孩子明确了游戏的规则,保证了游戏的顺利开展。
沈老师:活动中有个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借鉴。两名幼儿在演示操作游戏时,肖老师考虑到在场的其他幼儿,向他们抛出了一个与游戏相关的问题,既减少了孩子等待的时间,又让幼儿更关注游戏的进行,而不是空等。
陈老师:我也有同感,肖老师在示范环节中处理得非常好,一边请两个孩子上来打结,一边讲解操作要求,使活动显得十分新颖,孩子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
马老师:肖老师将示范讲解融于打结游戏,幼儿既是参与者,同时清楚明了实验规则,可谓一举两得。线的选择和位置安排得非常科学,悬挂幼儿实验结果的挂钩也是一物多用,既可以帮助幼儿整理实验后的材料,便于归纳统计,又可以避免一旁的线引起干扰。
颜老师:活动中,一部分孩子在打结上花了较多时间,有的不会打结或打的结容易松掉。面对这样的情况,肖老师选择耐心等待,给予幼儿继续尝试的机会,这是尊重孩子个体差异的体现。
陈老师:活动中打的结也很有讲究。肖老师选择了一种比较简单且适合活动的结,也为这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活动的前期准备就是让孩子学会打结。我专门打过各种结,发现打圈结最适合本次活动。
二、指导体现细节,学习源于探究
戴老师: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玩中学”科学启蒙教育的理念。活动不强调游戏的结果,注重培养孩子观察、猜测、记录、比较等方面的科学素养,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我从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指导的三个细节进行分析。
细节一。在第一环节“打结”中,老师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两根线连接起来?”“打结真的可以把线连接起来吗?你们来试试!”有悬念的一问,激发了孩子们打结的欲望,于是他们都兴趣盎然地开始打结。不一会儿,大部分孩子都完成了,只有一位小朋友还在奋战,并有些着急。于是,肖老师走过去并蹲下来说:“不要着急,我们大家再等你一会儿!”会打结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细节。教师的等待不但表现出对孩子的安抚与尊重,让孩子完成打结这个步骤,保证之后整个游戏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不能轻易放弃,多次尝试、反复实验后一定会成功。
细节二。在幼儿展示自己组的猜测记录时,一位小朋友介绍说:“我们觉得会变成三个圈。”老师马上追问:“你为什么觉得会变成三个圈呢?”孩子回答:“因为两根线连接后变成一个圈,那么六根线连接后肯定会变成三个圈。”老师没有让孩子无理由地瞎猜测,没有让猜测成为空架子,而是停下脚步追问孩子猜测的依据。这个环节的关键指导细节就是要培养孩子合理推测的科学素养。
细节三。在幼儿展示自己组记录的游戏结果时,老师说:“哪一组的游戏结果与他们组一样,请放到一起。”“这组小朋友记录得非常仔细,画出了游戏开始时一位小朋友抓住六根线的中部,还用箭头的方向表示游戏的结果。”第一句话让孩子知道归类,第二句话培养了孩子仔细观察和记录细节的科学技能。
主持人:第一环节中,幼儿在玩连接时积累了相关的经验:两根线一头连接起来是线,两头都连接起来是圈。在此基础上,孩子们有了猜测的依据。在猜想环节中,孩子们的猜测有一条线的、三个圈的、一个圈的……从孩子们的经验可以推测出他们的思维,通过实验验证表明科学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王老师:探索活动中,教师的站位是“退后”。活动一开始,从幼儿自主分配组合到合作探索线的连接,肖老师始终把孩子放在主体位置,幼儿可以有自己的猜测,可以自己通过实验验证,可以与同伴商量得出结果,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想提问一个问题:最后是否要探究出有多少种结果?
主持人:第一,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继续玩这个游戏。第二,鼓励孩子把探索的结果记录下来。第三,引导幼儿根据原有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推理,学会思考,培养其探究兴趣。
周老师:孩子们三个人一组合作进行猜想、探究。在猜想环节,教师要求孩子们三个人合作得出可能出现的结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的猜测应该是不同的,此环节应允许孩子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而不是探讨出一种可能。事实上,更多的孩子还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对老师提出的“合作”置之不理。因而,在记录纸上出现了2~3种猜想,非常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当孩子出现这种与老师提出的“合作”要求不吻合的行为时,教师并没有一味地强调,而是肯定、支持孩子的猜想,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主持人:在幼儿园要求孩子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孩子往往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具备通过讨论和协商决定出统一答案的能力。
马老师:当孩子展示记录结果时,教师是否要把所有相同的结果汇总在一起?
主持人:是的,孩子们在商量记录时,教师需要到每组做观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
三、游戏贯穿活动,规则随于兴趣
周老师:整个活动非常自然、轻松,以游戏贯穿始终,对孩子来说丝毫没有压力,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看似“时时处处去规则”,实是“时时处处显规则”。规则隐含于游戏中,以游戏的口吻和游戏的形式把猜想、实验等要求渗透其中。教师提出规则要求时,语言简洁清晰,气氛轻松自如,给予孩子提示与指导,孩子们乐意接受并遵守相应规则,积极投入探究。当教师拿出六根线,请两名孩子一起游戏时,教师的语言亲切自然:“谁愿意来做我的朋友?”“游戏正在进行中,猜一猜,等他们打完结,会出现什么情况?”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融为一体,给孩子们留下悬念,产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欲望。
主持人:活动中“去规则”并不是没有规则,实际上是指不要过分拘谨。
计老师: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教师在活动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用六根线两两打结后出现的几种情况,并没有枯燥地说教,而是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和体会。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一直很浓厚,探究气氛很活跃,游戏化的课程模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
王老师:用“游戏”代替“学习”,突出儿童立场。在活动中,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又相互衔接,教师没有请幼儿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实验,而是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玩线的连接,使幼儿没有学习的压力,满怀兴趣。肖老师在第一次示范时,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用轻松的语言告诉孩子相应的规则,这是一种方法的引领,用游戏代替学习。
邱老师:今天观摩“线的连接”,让我感受颇多!首先,感受最深的是科学活动也可以如此轻松快乐地玩起来,打破了我对科学活动的传统认识。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在玩中学,在愉快的体验中接受科学知识。其次,一根普通的线,也可以成为幼儿探究的对象。通过“打结”游戏,线出现了神奇的变化,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惊喜中获得了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其三,老师非常重视幼儿的交流,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所见所想,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整个活动是轻松快乐的。我将会把自己的所见所悟运用到以后的科学活动中,希望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
沈老师:“线的连接”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轻松”。肖老师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探索不同根数的线两两打结后会出现的结果,幼儿特别感兴趣。老师在座位、场地的布置上也提前做了充分的考虑,由三名幼儿临时组成小组来进行每一次游戲活动,通过猜想、游戏、记录和介绍等环节锻炼了幼儿的团队意识。
颜老师:首先,这是一次充满趣味的游戏。老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幼儿学得积极、学得轻松。中途请两名幼儿上去示范打结,虽说是示范,但又不露痕迹,让幼儿感觉在进行游戏。其次,这是一次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生活活动,幼儿在学习打结的过程中锻炼了手部的灵活性,发展手部基本动作,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这一要求。这是一次充满悬念的科学活动,简单的线在肖老师的巧妙设计下充满神秘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究与发现。
主持人:这是我园科学教研组原创的科学活动。原来的活动设计是以做实验来开展活动,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比较紧张,我们再三考虑后修改成了现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让孩子懂得坚持自己的想法,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总结
主持人:今天的交流研讨活动非常有价值,各位老师观察仔细,剖析深入,点面结合,有的放矢,既指出了活动的精彩之处,又发现了可提升的空间,让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玩中学”这一理念在科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策略。这次研讨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意,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继续深入研究,让科学活动成为幼儿真正喜爱的活动,让孩子玩出快乐,玩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