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孙丽英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心理品质
根据2007年11月对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有大约36.8%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抗挫折能力、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比较薄弱。
根据对问卷问题进行归纳研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一些学生缺少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遭受到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其次,社会与家庭的重心都放到了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再次,一些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不够,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突出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全新的健康教育观促使我们更多地去思考体育活动中“身”与“心”的关系。
新课改把体育教学目标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践证明,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涵着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有关专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针对目前我区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我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多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我们可以在“跑”的教学中通过适当地增加跑的距离、缩短跑步时间、增加技术动作难度等手段,给学生设置困难、挫折的情境,提高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既有挑战性又通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如我校要求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是体育考试必测试的项目,而且还规定了达标的成绩。这两个项目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又如跳高运动,它难度大、技术性高,能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能力。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地、有目的地选择运动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能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二、多开展团体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体育群体活动会使人忘却烦恼,消除独感,提高社会适应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团体体育活动,自觉遵守各种运动规则,在体育活动中主动地扮演好各种角色,与队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在进行迎面接力比赛的游戏时,为了让学生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在比赛前不要求学生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制订规则,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
三、多设置情境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对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如在学习快速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跑得快?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体会、观察、对比,从而引出步频与步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去探讨和体会在快速跑的过程中步频和步幅的关系,明确快速跑的关键因素就是步频和步幅。那么到底是步频起决定作用还是步幅起决定作用呢?再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最终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确步频与步幅在快速跑中是相辅相成的,忽视了一方面的作用而过分强调另一方面的作用是不正确的。要想提高自己的速度,最科学的方法就是结合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才能达到目标。
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水东学校。此单位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单位。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