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宋汝贤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认为:“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终极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幼儿也具有问题解决能力,也会通过一些策略和方法解决生活或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如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由此可见,我们应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游戏作为创造性游戏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这些要素正是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无疑对其大有裨益。

    一、角色游戏为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幼儿的角色游戏具有低控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为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由此可知,角色游戏为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一)创设多样化问题情境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对玩具的选择、角色的分配、情境的设置以及同伴和游戏内容的选择都具有自主性,教师则退隐游戏幕后。例如,游戏规则的制订绝非教师独自决定,而是在问题出现时,教师积极引导并与幼儿共同讨论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大多数幼儿都能够接受且愿意执行的。唯有如此,游戏规则才会逐渐内化为幼儿心中的规则,时刻规范其游戏行为。

    再如,在角色分配问题上,幼儿很清楚游戏挂牌并非人手一个,僧多粥少。教师有意这样设置,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其实,不论是采取先到先得,还是采取轮流制等方式,都需要幼儿之间友好协商。在此过程中,多样化问题情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到了他人的情绪情感,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将“矛盾”转化为“契机”

    幼儿角色游戏是互动的、交往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不仅与“物”产生互动,更与“人”产生交往。幼儿在与同伴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常常是矛盾重重。因此,幼儿参与角色游戏正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绝佳契机。

    例如,在角色游戏中,瑞瑞作为自由人想要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娃娃家”游戏,当被娃娃家的“妈妈”拒绝后,瑞瑞并没有消沉放弃,为了参与这个游戏,他想了很多办法。首先,他询问了娃娃家中的“爸爸”和“爷爷奶奶”,他们都表示愿意接受这个“小客人”。然后,他又去询问“妈妈”不让他进门做客的原因——家里的菜不够这么多人吃。于是,瑞瑞开始“对症下药”,他先去“银行”取钱,然后买了胡萝卜、西瓜和蛋糕,当他提着这些“礼物”再次敲响娃娃家的大门时,“妈妈”开心地迎他进门。

    在游戏过程中,瑞瑞一心想作为“客人”参与其中,而“妈妈”拒绝客人,这看似矛盾的激化,反而激发了瑞瑞解决问题的潜能。他首先积极探索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巧思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用“礼物”敲开了娃娃家的大门,成功参与游戏。由此可知,我们要正视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并不是幼儿游戏与生活的绊脚石,而是他们发展自我、提升能力的奠基石。

    二、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兒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放手: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并适时放手,让幼儿在与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充分发现、分析并自主解决问题。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该退居幕后,成为一名观察者,当幼儿之间发生问题和矛盾时,不必急于介入,不妨放手先给予幼儿机会自己探索,尝试解决。当幼儿无力解决问题或在问题解决出现困难后,教师应该以平行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到游戏中,为幼儿提供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去衡量和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尝试,而不是简单地介入,直接告知幼儿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角色游戏中,思思扮演菜场的老板。因为点心店刚刚开张,娃娃家里的爸爸和妈妈都去点心店里购物了,思思苦等了十多分钟,还是没有人来菜场买菜。于是,思思为了吸引客人大声地叫卖起来:“卖菜喽!卖菜喽!今天的菜很新鲜!”尽管如此,还是无人问津。思思望了望热闹的点心店,无奈地向老师投来了求助的目光。“是不是没有人来买菜呀?你自己想个办法,我知道你可以的!”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予她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思踌躇了一会儿,然后鼓起勇气向猫猫家走去,她对着猫猫家的“妈妈”说:“今天菜场免费哦!”猫猫家的“妈妈”听到后赶紧对“奶奶”说:“今天菜场免费,我们一会儿去买点菜吧!”“好的!”见到“奶奶”欣然同意的样子,思思如释重负,又回到了自己的菜场。老师继续鼓励她:“除了猫猫家,你也可以去其他娃娃家宣传一下呀!”于是,思思又来到熊熊家、狗狗家和兔兔家……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她勇敢了很多,大声地告诉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们“今天菜场免费”的消息。听说有这么大的优惠力度,熊熊家的“爸爸”率先来到菜场买菜,紧接着,兔兔家和狗狗家的“爸爸妈妈”们也都来了。

    思思在遭遇生意遇冷、没有客人买菜这个问题之后,首先想到了大声吆喝的办法,在发现毫无效果后,她又尝试向老师求助。但是,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她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是鼓励她自己努力想办法。于是,思思开动脑筋,想出了用“免费”的促销方式来吸引顾客。最终,思思成功地让大家都来买菜了。

    (二)经验的获取:为幼儿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法

    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所面对的问题情境,筛选出关键信息,并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而成功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幼儿游戏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儿的角色游戏是其生活经验的再现。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取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丰富多元化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迁移并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更好地游戏。

    多多扮演小游客,他看了两场“演出”,又跟随旅行团去游乐场游玩,玩累了的他又渴又饿,想去点心店里喝点饮料,吃个汉堡。但是,多多身上没有零钱了——钱都被他花光了。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他来到点心店,告诉了老板自己的诉求——赊账喝饮料吃汉堡。可想而知,点心店的老板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多多的请求。多多见点心店的顾客很多,而工作人员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了,于是,他心生一计,又对点心店老板提出了打工换食物的办法。这一次,老板对这个折中的办法很满意,欣然地答应了多多。就这样,多多在服务了十个小客人之后,成功地喝到了饮料,也吃到了一个大汉堡。

    原来,多多之所以会想到用打工换汉堡的方法,是因为父母在家中也经常和多多采取类似的交换方式,如通过做家务换取想要的玩具或零食等。因此,在游戏中,多多迁移了自己的生活经验,采用打工换食物的方式,既解决了游戏中的“温饱”问题,又提高了游戏的质量和水平。

    乐乐扮演娃娃家的爸爸,他抱着宝宝焦急地对扮演妈妈的可可说:“不好了,不好了,宝宝生病了!”可可接过宝宝,对乐乐说:“先别着急,先来看看宝宝有没有发烧。”可可将手放在了宝宝的额头上:“还好,没有发烧!”乐乐听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可又问道:“是不是宝宝吃坏肚子了,你都给宝宝吃了什么东西?”“牛奶、西瓜和蛋糕。”乐乐老老实实地回答。可可分析道:“西瓜是昨天的,我放在了冰箱里,冰箱里的东西不能直接拿给宝宝吃,宝宝应该就是吃坏肚子了!没关系,我们只要让宝宝睡一觉,再给宝宝喝点粥就没事了!”乐乐十分有担当地说:“那我来煮粥,你看好宝宝。”

    宝宝生病是幼儿角色游戏中经常出现的情节,这个问题也是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产生的。可可在发现宝宝生病后,能够迁移自己观察到的生病时妈妈照顾自己的状况,尝试用妈妈的方法为宝宝看病。于是,她在測量了宝宝的体温后,发现宝宝没有发烧,可能只是吃坏了肚子,她告诉乐乐:“冰箱里的东西不能直接拿给宝宝吃……”这些都是可可生活经验的再现。在游戏中,可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的记忆提取出来,成功解决了“宝宝生病”这一问题。由此可见,生活经验的积累为幼儿提供了问题解决的方法。

    幼儿的角色游戏是其生活经验的整合与提升。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更好地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这需要教师用发现的眼光看问题,在为幼儿提供丰富游戏材料和自由游戏环境的基础上,相信幼儿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放手让幼儿去独立探索、体验和尝试,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经验支持与帮助。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