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位释真心 “解放”绘本与童行

    冯洁晖

    小档案:江苏省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海安一幼)以“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优良园风,历时六年(2011—2017),在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中坚持“儿童本位”,逐步形成以“自主选择—对话交流—师生共读—游戏体验”为主体的绘本阅读活动模式,激活儿童灵性的阅读指导方式,让幼儿与绘本充分对话,在快乐、自主的阅读活动中获得生命成长的需要。《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于2017年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有一次,儿子看月亮,问我:“爸爸,月亮像什么?”我还未来得及回答,他轻轻地说,“月亮像小蛇……”我奇怪:“像小蛇?我看起来怎么不像?”他着急了,很认真也很大声地说:“爸爸,不是你这样看的,应该这样看!”他把自己的脑袋像个拨浪鼓一样地摇起来……原来如此!尽管我把头摇得足够厉害,看见的月亮还是不太像蛇。但能说什么呢?大概这就是孩子吧。

    ——午夏

    这里是诗意和优雅无限伸展的艺术田园,是孩子们悠游往来的书香乐园;

    这里是发现者和创造者的奇异世界,是幼儿和家长共生共长的温馨家园;

    这里是探索者和进取者的实验室,深藏着一群将有形的绘本变幻出无限可能的殷勤园丁……

    再次“回归儿童本位”

    踏入会议室的那一刻,记者仿佛是一颗来自外太空的小行星,始料未及地“撞”进了“行星族群”——椭圆形会议桌四周围坐着海安一幼的九位教师。未待我问及获奖课题的开展情况,老师们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起幼儿园的绘本阅读教育来。

    自1999年开始,海安一幼绘本阅读教育实践研究先后经历过:从将绘本单纯地用作阅读材料到开展内涵丰富的活动主题依据,再到与绘本相关的“微主题”课程开发,与此同时,理念也从“回归儿童本位”到“适性教育”,即从做适宜幼儿的绘本阅读,到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实现个体“差异性优化”。他们围绕着绘本越做越细,观念愈发透彻,一本小小的绘本,经过教师心灵的陶冶,最终成为了孩子们的发展助推器。

    经过艰辛的探索,海安一幼建构了“共同性课程”“个体性课程”和“生长性课程”,这也是整体课程的三大基本框架。“共同性课程”是海安一幼“十二五”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偏重于研究幼儿群体所共有的阅读基础。聪明的读者你发现了吗?“共同性课程”的基本理念正是基于“回归儿童本位”,主要的实践形式就是主题活动。而“个体性课程”侧重的是幼儿个体或少数幼儿的阅读特点和绘本教学规律探索,从全体转向个体,绘本阅读教育在这里迎来了转折,并且更强调“适宜性”“差异优化”。“生长性课程”则完全基于孩子,是他们兴趣和爱好的延伸性表达,既具有“共同性课程”的特点,又有“个体性课程”的特点。

    海安一幼目前正在做“十三五”省级重点规划课题《基于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绘本微主题课程的开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本优秀的绘本在老师的眼里仿佛是大海,无所不包。但是,再好的绘本,如果没有恰当的使用方法,也会从大海变成一洼之水。海安一幼基于此前积累的丰富的教育经验,将微主题课程作为切入点,站在“适性”的角度,关注每一个孩子对绘本的体验、感受和经历,以个体为课程叙事的主体,以个性差异为资源,实现了绘本资源的深度开掘。这给当下的广大幼儿园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微主题”可以来自单本绘本,或单本绘本中的某一个故事情节,或系列绘本中的某个故事等,它根植于孩子的兴趣和感受,从孩子的经验世界而来,潜藏生长的价值。这样的活动特别适合幼儿作短周期的探索,可以是几个孩子一起,也可以是个别幼儿……这便是“个体性课程”的雏形。海安一幼再次“回归儿童本位”,将“儿童本位”的观念真正落实到了一日生活。

    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并不是一件易事。在座的老师并非不知路途的艰辛,但是,他们愿意去探索。也许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他们选择迎难而上去做这个课题,这既是目标也是挑战,将绘本教育做细、做实是海安一幼不变的初衷。基于多年的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经验,他们相信这不仅能够帮助到每一个孩子,也能够发挥老师们各自不同的特质。

    不做“加法”做“减法”

    同样是一群人围坐着,海安一幼第一次“回归儿童本位”的情景在老师的回忆中,慢慢浮出了历史。那是一段怎样的探索之旅?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撰写开题报告时的困窘,还深刻在大家的脑海中。那时候,搜索“回归儿童本位”的文献资料,杜威的“儿童本位”是荒漠中唯一的绿色……

    2000年,中国刚兴起“绘本热”,各地幼儿园就争相做“绘本阅读”,但是关于绘本如何使用、绘本的教育价值探讨等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实,也就自然没有更多的理论资料给予他们支持。海安一幼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自主摸索。

    和很多幼儿园一样,海安一幼刚开始也只是关注绘本的“阅读功能”,将绘本只看作简单的图书,教学活动成了“看图讲故事”。一场活动中,老师不断地提问,引导幼儿挖掘绘本里的信息——常常是教师“自以为是”,幼儿缺少体悟——更有甚者,不少教师将深挖当作了自己教学水平高的表现,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孩子阅读绘本,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面对老师们“刁钻”的问题,孩子们经常被问懵。

    面对“困惑”的孩子,老师们问:这样做是否符合绘本阅读的本体价值?反思接踵而来:“过于注重绘本的工具性价值”“偏重对幼儿阅读技能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总想通过阅读教学让孩子明白某些道理”……

    海安一幼陈英姿副园长表示:“教师的引导应基于对儿童原先的阅读感受、阅读方式、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的尊重,任何操之过急或不恰当干预和不适时的介入都会影响儿童阅读的心境。”

    在教師的反思中,关于如何更好地使用绘本的研究课题《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诞生了。他们边实践、边研究,反复阅读绘本、体验绘本,从自己的绘本阅读体验中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误,因自身条件限制的、固化的、教条的、封闭的观念和思维对幼儿造成了“束缚”,偏离甚至背离了孩子们真实意愿和发展需求。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