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浅析
曹冬冬
[摘 要]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面对各种就业途径,学生的就业人数并没能如人愿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在众多选择面前出现各种问题,反映出大学生缺乏相应的就业能力。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关 键 词] 大学生就业;高校扩招;招聘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86-0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用人单位采取各种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各级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各级政府部门也通过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并筹措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扶持。为有效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各高校联络各方企业、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等,举办各类人才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建立高校招聘网站等,通过各种方法扩大学生就业渠道,积极探索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各种途径。面对各种就业途径,学生的就业人数并没如人愿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在众多的选择面前出现各种焦虑,裹足不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是大学生择业焦虑的根源之一。面对众多的用人单位无所适从,出现选择焦虑,担心自己进行了错误的选择,于是大学生们把选择权交给了单位,而不是对自己喜欢的单位进行有目标的追求。
2.对自己的认知不足是大学生择业焦虑的主要源头。面对用人单位的邀约,手足无措,在签订协议时犹豫不决;签订协议后还会接受其他单位的邀约,随时做好毁约的准备。
3.抗挫折能力差,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是大学生择业焦虑的深层根源。面对用人单位的拒绝,心慌意乱,有些大学生干脆放弃选择,依赖家长安排就业。
通过这些现象反映出高校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时不能针对现有的就业信息进行独立的分析、判断,对就业目标不能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就业的途径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择业的过程中信息基本不可能对称,大学生缺少信息分析。
2.缺乏个人品质,体现在诚实和责任心的缺失。在选择面前患得患失,自主决策又意味着对决策的结果承担责任。发现选择错误,归因于他人、环境,一旦有更好的选择就狂热追求,把承诺当成儿戏。
3.缺乏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体现在交流过程中不善于询问和倾听。在受到用人单位拒绝后,不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恰当地向用人单位争取,更不用说管理被拒绝的压力、进行自我激励的能力。
4.缺乏自我意识,体现在高校大学生缺乏自我的正确认识及对未来的规划。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没有探索精神,在自身的探索方面也缺乏这种能力。
高等教育不仅应保证大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与企业需求相符合的可雇用能力或匹配能力,还应使大学生具有持续就业及获得更多职业发展空间的能力。如果不能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即使机会来到大学生的身边,也会出现把握不住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從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提升职业指导质量。职业指导不应局限于高年级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途径与方法的技能培训,而是应从新生入学教育就开始引入职业规划理念,唤醒大学生探索自我、探索职业的热情。只有将就业指导和学业指导相结合,在做好学业规划的同时,全过程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不仅促进大学生探索自己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也能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就业方法和创业途径,做好积极地适应职场、融入社会的心理准备,为提升今后的就业能力打好基础。
2.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应该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全方位丰富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情境,培养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如人际交往能力、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缩短校园与社会的差距,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提前适应各种企业文化,提升就业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引导。高校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控制力、认知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有积极的、正面的心态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要在就业及以后的职业中拥有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具备充足的就业能力。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框架及其评估策略、探索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