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本科院校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张立丹
摘要: 秘书学专业的“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是指让学生置身于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秘书类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完成规定的实践学时,以校内外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及技能大赛取得的名次作为成绩评定标准。在校内外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开展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的前提。该体系主要由“岗位实践‘2+0.5”与秘书职业技能大赛组成。学生的总成绩由校内实践成绩、校外实践成绩及比赛成绩三部分构成。“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建立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落实该体系的前提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全真”;岗位实践
2012年教育部正式将秘书学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此后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陆续开设这一专业,或将该专业从专科办学层次提升至本科。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而言,秘书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征,一方面,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学生具备“办文、办会、办事”能力,而这三项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实践。另一方面,本专业所开设的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秘书实务等核心课程本身就具有“技能”属性,教学中只讲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基于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真正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地方性、应用性和技能型,成为开设该专业的新型本科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从教学内容与社会工作岗位的关系出发,可以将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分为“模拟”“仿真”和“全真”三种类型。前两类主要的教学方式包括问题驱动、技能训练、专业实训以及情境模拟等,第三种则以岗位实习为主。我们认为,对于新型本科院校而言,秘書学专业适合运用“全真”模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全真”模式能够实现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对秘书学专业的“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义是,让学生置身于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秘书类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完成规定的实践学时,以校内外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及技能大赛取得的名次作为成绩评定标准。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全真”式的岗位实习能够让学生最直接地获取实践性经验,同时自觉地思考已经掌握的经验如何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
其次,相对于“模拟”和“仿真”,学生更乐于接受“全真”实践教学。一方面,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学校的教师在一定限度内退出教学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实践单位的更接近于同事的指导教师,大部分学生在自主空间提升的情况下都会增强主体意识,从而实现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从学生到秘书,这种身份的变化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无疑会因为新奇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真”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之进入“乐学”的学习境界。
再次,具有秘书性质的岗位广泛存在于校内外各个组织机构当中,使整个专业的学生实现全员实践成为可能。新型本科院校的优势之一就是通过校地、校企服务工作,建立起与地方、企业的良好关系。基于此,大部分学校所在地的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办公室,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性的工作岗位。在校内,从学校机关的各个部门到各个院系的办公室,本身就具有接收秘书学专业实习生的需求。
二、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
“全真”实践教学立足于工作岗位,以真实的秘书工作为教学内容,这对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岗位充足,能够实现专业学生全部上岗实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有力监管。三是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得当,能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依托岗位实践提升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对此,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秘书学专业尝试以校、地、企三方为平台,以制度为保障,以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为手段,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实习基地的确定
1.校内实习基地
在校内外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开展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的前提。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高校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秘书性岗位,比如各二级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办公室、校职能部门以及教辅部门的综合办公室,其工作人员都从事秘书或与之相关的工作。进一步讲,校内实习基地在安全、组织、时间、费用等方面都毫无争议具有优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校的上述部门也乐于接收秘书学专业的实习生。原因在于,其一,接收实习生有助于缓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压力;其二,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到来为各行政机关办公室带来了活力,机关工作人员要为人师表,在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方面要以身作则、加强约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此为前提,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与上述部门分别通过签订专业实习基地协议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合作。
2.校外实习基地
新型本科院校以往被称为地方院校,其办学的优势在于“与国家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办学历史、管理归属等方面与所在地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新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各个层面以各种方式展开交流与合作,因为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包括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等。以此为基础,秘书学专业完全有能力在校外建立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实习基地。当然,这一工作必须在校、院二级单位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方能顺利开展。在确定了实习基地以后,基地的维护往往是各高校面临的难题。我们的做法是与一部分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发展关系,签订合作发展联盟协议,约定双方在后续发展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从而形成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剩余的实习基地采取动态管理,不断选择盈利能力强、发展空间大、员工需求高的规模以上企业和绩效考核成绩好的党政机关充实到基地编制当中,并以此为基础淘汰不适合学生实习的基地。
(二)岗位实践“2+0.5”模式
从学生自身情况与教育规律出发,我们探索“岗位实践‘2+0.5”的“全真”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岗位实践,指的是将学生安排到各单位的秘书类岗位上,由岗位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实践任务。而“2+0.5”则是指学生二年级、三年级两年在校内进行岗位实践,四年级上半年在校外进行岗位实践。
这种设置的依据,首先是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机动灵活地完成校内岗位实践任务,实现时间的优化利用。其次,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规定,学生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必须在校外实习一个阶段。再次,岗位实践“2+0.5”模式中的“2”和“0.5”之间是有一定承续关系的,没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在环境熟悉、人际关系简单、工作失误成本不高的校内实习基地锻炼两年,再进入情况相对复杂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实上体现了整个体系设计的科学性。
教学运行中,我们要求在校内岗位实践的学生2人一组,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学校各个院系与部门进行岗位实践,每学期岗位实践不少于40小时,此外原则上每组学生每学期转换一个院系或部门实践。校外实习生2~4人一组,专业指导教师将他们送到校外的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岗位实践。校内、外学生在岗位实践过程中,由专业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部门)的岗位指导教师共同管理。
(三)技能大赛
把技能大赛纳入到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评价环节中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另一方面,技能大赛是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手段,其目的既包括评价学生,更重要的是以此反思我们的实践教学活动本身,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化改革。
(四)教学评价
在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中,教学评价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甚至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改革活动的成败。因为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动力,同时也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然而,我国高校目前“实践教学中对于教学评价的发展并未成熟,在方法与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憾”。对此,我们尝试采用日常考核、阶段总结、技能大赛等方式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并形成《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办法》,以保证“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有序运行。
1.岗位实践成绩
岗位实践成绩包括校内与校外两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成绩,主要由学生校内、外岗位实践的日常考评构成。其考评要素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的准确性等几个方面。这部分成绩的评定由工作岗位指导教师与专业实习带队教师共同负责。其中出勤占岗位实践总成绩的10%,由专业实习带队教师负责评价,工作业绩占总成绩40%,由工作岗位指导教师负责评价。
对于很多高校提出的实践锻炼考勤难问题,我们分别采取考勤卡签到与微信群“签到”的方式进行。我们为校内岗位实践的学生制作、发放“秘书学专业学生岗位实践考勤卡”,卡片内容包括学生信息、工作时间与时长、工作内容、岗位指导教师评价与签字等信息,我们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践结束后将“考勤卡”交由岗位指导教师填写意见并签字。专业指导教师为在校外实践的学生建微信群,要求他们每天到岗后和下班前各在群中发一张自己在实习单位办公区拍攝的照片,照片上要有能够体现日期的“参照物”,比如让自己身后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北京时间网(http://www.114time.com/)”。专业指导教师在“学生岗位实践考勤簿(教师用)”上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
2.阶段总结
在学生顶岗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汇报,既有助于学生对在工作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进行反思从而生成自身的增量知识,也能够为专业指导教师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做出预判。基于此,我们将这一环节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之一,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加大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总成绩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分数,从而避免此项工作流于形式。我们规定以3~4周为一个周期,利用双休日进行总结。校内外岗位实践的学生全员参与,每10名学生为一组,由专业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在学校的指定教室进行阶段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学生汇报自己的实践内容及心得体会,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填写的《秘书学专业学生岗位实践日志》为学生评定分数,阶段总结分数占总分的30%。
3.技能大赛
大庆师范学院秘书技能大赛设置“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情境展示”“口语表达”等四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数额分别为参赛选手总数的10%、20%、30%。我们规定学生获得的一、二、三等奖分别对应100、90、80分,经折合后计入实践教学总成绩,未获奖的学生该环节“无成绩”。我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出于比赛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比赛的牵动作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紧迫感,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当中,该环节的成绩占实践教学总成绩的20%。
三、实践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体会
(一)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
考虑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我们认为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不应与人才培养方案构成补充关系,更不应游离于方案之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全部内容应当包含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或者说,体系是方案实践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实习、见习、实训、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方面,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前三方面内容整合为“实践教学模块”,其中岗位实践占10学分,阶段总结占6学分,技能大赛占4学分,共计20学分。
(二)规章制度的建立
规章制度的建设,是教学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更是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有力保障。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学生岗位实践管理制度》《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办法》等文件。此外,我们还设计并使用秘书学专业“学生岗位实践考勤卡”“学生岗位实践考勤簿(教师用)”“学生岗位实践日志”“岗位实践指导记录”“岗位实践总结记录”等过程性管理材料。
(三)教学投入
落实“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这里面既包括教学运行的费用,也包括教师的劳动报酬以及学生的各种补助。前者主要用于实习基地建设、举办秘书技能大赛发生的费用。后者则由校内外教师的岗位实践指导费、实习带队教师的工作量、技能大赛指导与评审费和校外岗位实践学生的通勤补助与餐补构成。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2.
[2]卢芳.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校内顶岗实习之我见——以校综合档案室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3]罗秋兰.利用比较优势 创建地方院校办学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6(12).
[4]吴美.基于CIPP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模型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1).
编辑∕杨波
摘要: 秘书学专业的“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是指让学生置身于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秘书类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完成规定的实践学时,以校内外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及技能大赛取得的名次作为成绩评定标准。在校内外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开展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的前提。该体系主要由“岗位实践‘2+0.5”与秘书职业技能大赛组成。学生的总成绩由校内实践成绩、校外实践成绩及比赛成绩三部分构成。“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建立是该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落实该体系的前提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全真”;岗位实践
2012年教育部正式将秘书学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此后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陆续开设这一专业,或将该专业从专科办学层次提升至本科。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而言,秘书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征,一方面,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学生具备“办文、办会、办事”能力,而这三项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实践。另一方面,本专业所开设的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秘书实务等核心课程本身就具有“技能”属性,教学中只讲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基于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真正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地方性、应用性和技能型,成为开设该专业的新型本科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从教学内容与社会工作岗位的关系出发,可以将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分为“模拟”“仿真”和“全真”三种类型。前两类主要的教学方式包括问题驱动、技能训练、专业实训以及情境模拟等,第三种则以岗位实习为主。我们认为,对于新型本科院校而言,秘書学专业适合运用“全真”模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全真”模式能够实现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对秘书学专业的“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义是,让学生置身于完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在秘书类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与实践,并完成规定的实践学时,以校内外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及技能大赛取得的名次作为成绩评定标准。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全真”式的岗位实习能够让学生最直接地获取实践性经验,同时自觉地思考已经掌握的经验如何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
其次,相对于“模拟”和“仿真”,学生更乐于接受“全真”实践教学。一方面,在这种实践教学中,学校的教师在一定限度内退出教学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实践单位的更接近于同事的指导教师,大部分学生在自主空间提升的情况下都会增强主体意识,从而实现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从学生到秘书,这种身份的变化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无疑会因为新奇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真”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之进入“乐学”的学习境界。
再次,具有秘书性质的岗位广泛存在于校内外各个组织机构当中,使整个专业的学生实现全员实践成为可能。新型本科院校的优势之一就是通过校地、校企服务工作,建立起与地方、企业的良好关系。基于此,大部分学校所在地的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办公室,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性的工作岗位。在校内,从学校机关的各个部门到各个院系的办公室,本身就具有接收秘书学专业实习生的需求。
二、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
“全真”实践教学立足于工作岗位,以真实的秘书工作为教学内容,这对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岗位充足,能够实现专业学生全部上岗实践。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学生进行有力监管。三是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得当,能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依托岗位实践提升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对此,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秘书学专业尝试以校、地、企三方为平台,以制度为保障,以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为手段,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实习基地的确定
1.校内实习基地
在校内外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开展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的前提。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高校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秘书性岗位,比如各二级院系的教学与科研办公室、校职能部门以及教辅部门的综合办公室,其工作人员都从事秘书或与之相关的工作。进一步讲,校内实习基地在安全、组织、时间、费用等方面都毫无争议具有优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校的上述部门也乐于接收秘书学专业的实习生。原因在于,其一,接收实习生有助于缓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压力;其二,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到来为各行政机关办公室带来了活力,机关工作人员要为人师表,在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方面要以身作则、加强约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此为前提,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与上述部门分别通过签订专业实习基地协议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合作。
2.校外实习基地
新型本科院校以往被称为地方院校,其办学的优势在于“与国家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办学历史、管理归属等方面与所在地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事实上,新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各个层面以各种方式展开交流与合作,因为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包括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等。以此为基础,秘书学专业完全有能力在校外建立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实习基地。当然,这一工作必须在校、院二级单位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方能顺利开展。在确定了实习基地以后,基地的维护往往是各高校面临的难题。我们的做法是与一部分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发展关系,签订合作发展联盟协议,约定双方在后续发展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从而形成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剩余的实习基地采取动态管理,不断选择盈利能力强、发展空间大、员工需求高的规模以上企业和绩效考核成绩好的党政机关充实到基地编制当中,并以此为基础淘汰不适合学生实习的基地。
(二)岗位实践“2+0.5”模式
从学生自身情况与教育规律出发,我们探索“岗位实践‘2+0.5”的“全真”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岗位实践,指的是将学生安排到各单位的秘书类岗位上,由岗位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实践任务。而“2+0.5”则是指学生二年级、三年级两年在校内进行岗位实践,四年级上半年在校外进行岗位实践。
这种设置的依据,首先是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机动灵活地完成校内岗位实践任务,实现时间的优化利用。其次,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规定,学生在三年级或四年级必须在校外实习一个阶段。再次,岗位实践“2+0.5”模式中的“2”和“0.5”之间是有一定承续关系的,没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在环境熟悉、人际关系简单、工作失误成本不高的校内实习基地锻炼两年,再进入情况相对复杂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事实上体现了整个体系设计的科学性。
教学运行中,我们要求在校内岗位实践的学生2人一组,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入学校各个院系与部门进行岗位实践,每学期岗位实践不少于40小时,此外原则上每组学生每学期转换一个院系或部门实践。校外实习生2~4人一组,专业指导教师将他们送到校外的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岗位实践。校内、外学生在岗位实践过程中,由专业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部门)的岗位指导教师共同管理。
(三)技能大赛
把技能大赛纳入到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评价环节中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以赛促教的效果。另一方面,技能大赛是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手段,其目的既包括评价学生,更重要的是以此反思我们的实践教学活动本身,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化改革。
(四)教学评价
在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中,教学评价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甚至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改革活动的成败。因为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学习实践的动力,同时也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然而,我国高校目前“实践教学中对于教学评价的发展并未成熟,在方法与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憾”。对此,我们尝试采用日常考核、阶段总结、技能大赛等方式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并形成《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办法》,以保证“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有序运行。
1.岗位实践成绩
岗位实践成绩包括校内与校外两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成绩,主要由学生校内、外岗位实践的日常考评构成。其考评要素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强度以及工作的准确性等几个方面。这部分成绩的评定由工作岗位指导教师与专业实习带队教师共同负责。其中出勤占岗位实践总成绩的10%,由专业实习带队教师负责评价,工作业绩占总成绩40%,由工作岗位指导教师负责评价。
对于很多高校提出的实践锻炼考勤难问题,我们分别采取考勤卡签到与微信群“签到”的方式进行。我们为校内岗位实践的学生制作、发放“秘书学专业学生岗位实践考勤卡”,卡片内容包括学生信息、工作时间与时长、工作内容、岗位指导教师评价与签字等信息,我们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践结束后将“考勤卡”交由岗位指导教师填写意见并签字。专业指导教师为在校外实践的学生建微信群,要求他们每天到岗后和下班前各在群中发一张自己在实习单位办公区拍攝的照片,照片上要有能够体现日期的“参照物”,比如让自己身后的计算机屏幕显示“北京时间网(http://www.114time.com/)”。专业指导教师在“学生岗位实践考勤簿(教师用)”上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
2.阶段总结
在学生顶岗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汇报,既有助于学生对在工作中获取的感性经验进行反思从而生成自身的增量知识,也能够为专业指导教师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做出预判。基于此,我们将这一环节作为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之一,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加大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总成绩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分数,从而避免此项工作流于形式。我们规定以3~4周为一个周期,利用双休日进行总结。校内外岗位实践的学生全员参与,每10名学生为一组,由专业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在学校的指定教室进行阶段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学生汇报自己的实践内容及心得体会,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填写的《秘书学专业学生岗位实践日志》为学生评定分数,阶段总结分数占总分的30%。
3.技能大赛
大庆师范学院秘书技能大赛设置“理论知识”“实务操作”“情境展示”“口语表达”等四个比赛项目,每个项目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数额分别为参赛选手总数的10%、20%、30%。我们规定学生获得的一、二、三等奖分别对应100、90、80分,经折合后计入实践教学总成绩,未获奖的学生该环节“无成绩”。我们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出于比赛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比赛的牵动作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紧迫感,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当中,该环节的成绩占实践教学总成绩的20%。
三、实践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体会
(一)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
考虑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我们认为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不应与人才培养方案构成补充关系,更不应游离于方案之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全部内容应当包含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或者说,体系是方案实践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实习、见习、实训、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等方面,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前三方面内容整合为“实践教学模块”,其中岗位实践占10学分,阶段总结占6学分,技能大赛占4学分,共计20学分。
(二)规章制度的建立
规章制度的建设,是教学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更是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有力保障。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全真”实践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学生岗位实践管理制度》《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学生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办法》等文件。此外,我们还设计并使用秘书学专业“学生岗位实践考勤卡”“学生岗位实践考勤簿(教师用)”“学生岗位实践日志”“岗位实践指导记录”“岗位实践总结记录”等过程性管理材料。
(三)教学投入
落实“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给予必要的经费投入。这里面既包括教学运行的费用,也包括教师的劳动报酬以及学生的各种补助。前者主要用于实习基地建设、举办秘书技能大赛发生的费用。后者则由校内外教师的岗位实践指导费、实习带队教师的工作量、技能大赛指导与评审费和校外岗位实践学生的通勤补助与餐补构成。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2.
[2]卢芳.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校内顶岗实习之我见——以校综合档案室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3]罗秋兰.利用比较优势 创建地方院校办学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6(12).
[4]吴美.基于CIPP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模型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1).
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