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帮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从“两颗软糖”的故事说起……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项经典的“两颗软糖”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入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再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另一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项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项实验当中涉及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实就是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一般说,自我教育能力,表现在自我教育过程的四个环节中,即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践行环节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战胜、自我监督、自我调整。
“自我控制能力”就是自我监督时必须具备的能力。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自我控制能力”的不同,竟然能够让孩子有如此大的差异。当然,“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孩子整体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之中,是家长、学校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结果。
这样看来,自我教育相当重要,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充满曲折。
把自我教育放到应有的高度
自我教育,这是一个又老又新的话题。人们似曾相识,也产生过许多误解。
最近在新浪网上,有一位网友写道:《家长怎样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个题目乍看之下很是别扭,急急地去查了一下“教育”的含义,从教育的溯源和内涵来看,都想不明白个体怎样能够对自我进行教育,除非是从病态的角度解释,即人格分裂。又去寻找了“自我教育”的意义,传说中是冉乃彦教授研发的新课题,总有一种伪科学的感觉。
对自我教育不了解,甚至把它看成“人格分裂” “伪科学”,这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人们习惯于把“教育”等同于“他人教育”,以为教育就是经常看得到的长辈对晚辈的行为训导,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传授,朋友之间的经验传递……人为地将教育的概念缩小在他人教育的范围内。
而实际存在着的十分重要的自我教育之所以被忽视,正是因为在过去,大多数人的主体地位不被承认,人们的自我意识十分淡薄,自我教育也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因此,无法给予自我教育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而现在,在每个人越来越受到应有尊重的时代,主体性得到弘扬的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的确应该重新思考了。
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得到大家的认可。教育实际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的,而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自我教育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而如果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些目的肯定是不能真正达到的。
人的发展有四个条件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成才”一直在进行探索,并有着长期的争论。有的强调遗传,有的强调环境和他人教育,近期科学研究的发展,则进一步认识到自我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遗传、环境、他人教育、自我教育这四种因素。
遗传因素。不可否认,先天的生理、心理基础,是人成才的前提。如果孩子有悦耳的嗓音,就为成为歌唱家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孩子有惊人的记忆力,就为牢固地储存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任何人的成才不能否认有遗传因素的存在,但它只是成才的一个前提。另外,每一个人遗传的智能结构并不一样,有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8种类型。家长和老师应该立足于孩子不同的智能结构,引导他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有特点地发展自己,获得幸福的一生。
环境因素。环境是一种相对的、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历史环境是人无法选择的。在奴隶社会环境中,要想普遍培养出自主性很强的人是不可能的。大的社会环境通过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个人也是无法选择的。孟母之所以要三迁,就是看到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虽然大的环境我们往往无法改变,但是,对于尚不成熟的孩子,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主动地选择优质的微观环境,如学校、家庭环境,仍然是必要的。
他人教育因素。他人教育是一种相对的、可控的因素,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积极干预,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对人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应该理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因素。这一因素对成人、成才的重大作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当然,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但是它一旦生成,就积极地反过来发挥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它的作用在四个因素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最终,它在人成才的各种因素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回顾人类历史,所有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具有高度发展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自我教育因素与他人教育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而所谓“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学生,只有当他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相反,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机械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
当然,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仍然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只不过这种教育是在尊重孩子前提下的一种引导,而且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孩子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在遗传、环境、他人教育、自我教育这四种因素中,自我教育成为孩子发展的关键因素呢?
在一个人的发展中,遗传基因、环境影响、教育干预,都会反映在他的精神世界的内部结构上。它包括思维、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方面,虽然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对人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各自对整体影响的大小却很不一样。
系统科学指出:一个系统存在着许多变量,这些变量有些变化快,有些变化慢。其中有一种变量特别重要——它的变化最慢,但它变化之后,却引起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变化,这个变量就叫作这个系统的“序参量”。
在人的发展整体中,它的“序参量”就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自我意识这个变量,在人的发展中,虽然变化最慢,但它一旦变化,就造成整个系统的变化。例如我们看到少年的思维、情感、意志都在发生着变化,推动着他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一旦他的自我意识发生质变,整个人就变了个样,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出现俗话说的“开窍”现象。
因为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而自我意识的变化,表现在他的外在行为上就是自我教育。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必然是人发展的关键因素。
(责 编 再 澜)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项经典的“两颗软糖”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入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再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有的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另一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项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项实验当中涉及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实就是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一般说,自我教育能力,表现在自我教育过程的四个环节中,即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践行环节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战胜、自我监督、自我调整。
“自我控制能力”就是自我监督时必须具备的能力。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自我控制能力”的不同,竟然能够让孩子有如此大的差异。当然,“自我控制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孩子整体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之中,是家长、学校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结果。
这样看来,自我教育相当重要,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充满曲折。
把自我教育放到应有的高度
自我教育,这是一个又老又新的话题。人们似曾相识,也产生过许多误解。
最近在新浪网上,有一位网友写道:《家长怎样培养高中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个题目乍看之下很是别扭,急急地去查了一下“教育”的含义,从教育的溯源和内涵来看,都想不明白个体怎样能够对自我进行教育,除非是从病态的角度解释,即人格分裂。又去寻找了“自我教育”的意义,传说中是冉乃彦教授研发的新课题,总有一种伪科学的感觉。
对自我教育不了解,甚至把它看成“人格分裂” “伪科学”,这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人们习惯于把“教育”等同于“他人教育”,以为教育就是经常看得到的长辈对晚辈的行为训导,师傅对徒弟的技艺传授,朋友之间的经验传递……人为地将教育的概念缩小在他人教育的范围内。
而实际存在着的十分重要的自我教育之所以被忽视,正是因为在过去,大多数人的主体地位不被承认,人们的自我意识十分淡薄,自我教育也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因此,无法给予自我教育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
而现在,在每个人越来越受到应有尊重的时代,主体性得到弘扬的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的确应该重新思考了。
有一句教育名言“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得到大家的认可。教育实际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组成的,而真正的教育是通过自我教育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自我教育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而如果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些目的肯定是不能真正达到的。
人的发展有四个条件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成才”一直在进行探索,并有着长期的争论。有的强调遗传,有的强调环境和他人教育,近期科学研究的发展,则进一步认识到自我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遗传、环境、他人教育、自我教育这四种因素。
遗传因素。不可否认,先天的生理、心理基础,是人成才的前提。如果孩子有悦耳的嗓音,就为成为歌唱家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孩子有惊人的记忆力,就为牢固地储存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性。任何人的成才不能否认有遗传因素的存在,但它只是成才的一个前提。另外,每一个人遗传的智能结构并不一样,有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8种类型。家长和老师应该立足于孩子不同的智能结构,引导他扬长避短或者扬长补短,有特点地发展自己,获得幸福的一生。
环境因素。环境是一种相对的、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历史环境是人无法选择的。在奴隶社会环境中,要想普遍培养出自主性很强的人是不可能的。大的社会环境通过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个人也是无法选择的。孟母之所以要三迁,就是看到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虽然大的环境我们往往无法改变,但是,对于尚不成熟的孩子,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会主动地选择优质的微观环境,如学校、家庭环境,仍然是必要的。
他人教育因素。他人教育是一种相对的、可控的因素,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积极干预,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对人的成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应该理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我教育因素。这一因素对成人、成才的重大作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当然,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但是它一旦生成,就积极地反过来发挥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而且随着人的成长,它的作用在四个因素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最终,它在人成才的各种因素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回顾人类历史,所有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具有高度发展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自我教育因素与他人教育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而所谓“内化”,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学生,只有当他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自我要求并把它付诸实践的时候,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相反,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就会变成一种机械灌输,甚至是一种精神摧残,实际是一种反教育。
当然,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仍然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只不过这种教育是在尊重孩子前提下的一种引导,而且目的是激发孩子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孩子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在遗传、环境、他人教育、自我教育这四种因素中,自我教育成为孩子发展的关键因素呢?
在一个人的发展中,遗传基因、环境影响、教育干预,都会反映在他的精神世界的内部结构上。它包括思维、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方面,虽然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对人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各自对整体影响的大小却很不一样。
系统科学指出:一个系统存在着许多变量,这些变量有些变化快,有些变化慢。其中有一种变量特别重要——它的变化最慢,但它变化之后,却引起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变化,这个变量就叫作这个系统的“序参量”。
在人的发展整体中,它的“序参量”就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说,自我意识这个变量,在人的发展中,虽然变化最慢,但它一旦变化,就造成整个系统的变化。例如我们看到少年的思维、情感、意志都在发生着变化,推动着他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一旦他的自我意识发生质变,整个人就变了个样,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出现俗话说的“开窍”现象。
因为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而自我意识的变化,表现在他的外在行为上就是自我教育。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必然是人发展的关键因素。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