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在考什么
201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2卷、3卷这3套试卷的题型和分值几乎完全一样,和2018年的题型相比没有出现一道创新题,反而在语言运用中补写语句和压缩语段这些传统题型又回归了。这说明高考题型在2017年题型变化较大的基础上,这两年开始趋于稳定,那么高考语文在渐趋稳定的题型中,从内容上到底重点在考察学生的什么?笔者在做完这3套试卷后,发现它们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色和共性:
一、都非常关注传统文化
1卷中: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关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诗歌鉴赏是陈与义的题画诗,突出了许道宁绘画的意境深远;语言运用的17-19题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艺术。
2卷中:论述类文本是叶嘉莹的论杜甫的健全艺术性,语言运用的17-19题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画的特点。
3卷中:论述类文本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刘禹锡的诗歌《插田歌》在歌颂农民们的劳动之美。
这3套试卷从传统诗、传统画到传统音乐,无一不在传递传统文化之美,突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考验,蕴藏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所以当代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创设各种渠道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期让当代中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心甘情愿地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都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主题
1卷语言运用题中的压力和肥胖的关系、对“海上丝绸之路”语段的压缩;2卷语言运用题中的奇妙的植物王国、永定河的补水工程,作文涉及了“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3卷中实用类文本关注以“摩族猎人”为代表的新型志愿者、语言运用题中关注了“嫦娥四号”登录月球背面、人的酒量大小和乙醛脱氧酶的关系、第55届世乒赛中取得的佳绩。
以上内容小到涉及了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大到关注了国家的重大举措和2019年的重大事件,这传递出以下信息:当代中学生绝对不能只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做一名与世隔绝、孤陋寡闻的学生,而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做一名紧跟时代脉搏、有家国情怀的学生。所以今后高中语文教师可利用阅读课、课前5分钟演讲、班会课及周记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拥有“语文的外延在生活”的观念,让学生关心生活、关注国内外大事,并敢于对一些要闻、焦点问题有自己独到、思辨的评论,做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人。
三、都弘扬责任和担当意识
1卷论述类文本是铁凝的《照亮和雕刻民族灵魂》,倡导文学艺术创作者要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责任感,鲁迅的小说《理水》塑造了以“大禹”为代表的为国为民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他们构成了中国的脊梁;3卷中的小说《到梨花屯去》塑造了对特定历史年代犯下的错误敢于承认错误、敢于反思、敢于担责的基层干部形象。
3套卷中的文言文均是选自《史记》,有勇于改革、勇于为梁怀王之死担责的贾谊,有大胆实行改革使秦国走向富强的商鞅,有同士卒同甘共苦、劝君主重修德、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的吴起。
以上内容无一不在告诫即将成为未来祖国建设中坚力量的当代学生一定要做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小到为父母承担家务、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大到以后以优秀的学业报效祖国、以勇于奉献的精神服务社会。教育的一大使命就是要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所以今后高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和课前各种语文活动多宣传类似“感动中国”“辉煌中国”节目中许许多多有家国责任和担当的人,让学生带着感动学习,让这种责任和担当在潜移默化中深入自己的骨髓,让自己也成长为这种大写的人。
四、都强调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套试卷中无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及2019年4月的第55届世乒赛上从个人到团队取得的巨大成就,还是我们独立自主建成了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还是“嫦娥四号”成功登录月球背面……它们无一不彰显着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强大,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由“跟跑”走向了“领跑”,这怎能不让每个中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对于这样的中国谁不愿意为她出一份力呢?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德育育人功能,为学生厚植了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让学生带着对伟大祖国的爱去学习去奋斗去拼搏,让学生拥有了家国情怀的大格局大眼界。
五、作文都重实用、重语境,忌套路
1卷中的作文是根据当下一些学生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不尊重劳动,遗失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这一现象,要求学生写一篇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2卷是设置了4个具体语境,要求学生切合身份、贴合背景写作,文体要符合书信、演讲稿或观后感的特征;3卷是根据小林漫画来写一篇反应师生情谊的作文。
这3篇作文的共性是:内容上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时代主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避免了因为远离学生生活,逼着学生在作文中写些空洞无物的话,抒些无病呻吟的情;文体上强调实用文体的写作,我觉得在当前一些高中生不会写请假条、通知、启事这些最常见应用文体的背景下很有必要,因為书信、演讲稿更容易抒发真情、更容易有感染力,更容易规避宿作,可以规避学生再写些:一个中心论点,三个分论点再堆砌一些老掉牙的例子或感动中国的事例的“新八股作文”范式,让写作和生活、真情密切关联,让学生不再畏惧写作。
六、都突出要重视阅读
这3套语文试卷中除了60分的作文,6分的名句填写,其它84分全是阅读题,它们由36分现代文阅读:9分的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的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28分的古诗文阅读:19分的文言文阅读、9分的古诗文阅读;和20分的语言文字运用构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再加上语文又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因此还可以加上一句“得语文者得天下”。武亦姝可以说是最好的证明,这个被称之为“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女生,大家都认为她今年高考一定会报北京大学的文学专业,但没想到最近她已被清华大学理科实验班新雅书院录取,因为由语文从未低于130分的基础托底,她的理科也超强,她是名副其实的文理双料学霸。
那么该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1.要抓阅读速度:因为现在高考卷的阅读字数是8000——10000字,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全国语文教材的主编温儒敏2017年说过“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所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势在必行,要让学生既要快速整体阅读,又要会圈点勾画要点,还要学生学会文本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深度阅读、文本鉴赏,对有文学、有哲理的精辟语段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在鉴赏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
2019年的阅读题既有西汉的《史记》,又有现代鲁迅的《理水》、当代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还有法国莫泊桑的《小步舞》,这些经典作品既有文学上的美感,写作上的技巧,又有思想上的深度,可以从多方面给人以启迪,所以对于本就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更要用有限的时间读好书、读经典、慢阅读,切忌拼命刷题和死记应试套路,只有在潜下心的深层次阅读中才会提高自己的理解力感悟力。
3.要加大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根据新课改,今后语文总分要提高到180分,这增加的30分很可能要加到文言文和古诗文阅读中,2019年的北京高考卷中文言文的分值是24分,比全国卷多了5分,古诗文的分值是12分,比全国卷多了3分。所以今后学生除了要学好课内经典文言文和古诗文,还要拓展学习《论语》《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经典文言文和各种类型的古代诗歌,文言文内容也要由人物传记拓展到议论文。
4.不仅要多阅读,还要勤动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动笔方式有:勤摘佳句、好段;勤写批注;勤做读书笔记和勤写读后感,把思考、感悟、理解的东西及时写下,这是对原著的再创作,是独属于你的思想;勤写日记或周记,随时记下自己点滴的灵感、思维火花和真情实感。只要长时间坚持就一定可流畅的“我笔写我心”,这样就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提升了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我相信通过以上长时间的阅读训练,学生一定会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能力、逻辑能力、迁移能力、探究能力,无论做哪种阅读题都会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2019年的语文高考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需要高中的师生们慢慢体悟,付诸实践的。高考语文试卷让我们知道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礎学科,语文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语文从语言到思想是美的,学好语文一定要多读好书,语文的外延在生活……今后让我们高中的教师和学生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又要紧跟时代步伐;既要有民族自豪感,又要有责任和担当;既要重阅读,又要重写作;既要重课内教学,又要有“处处留心皆语文”的大语文观念;让我们走在从课内到课外,从题海到书海,从功利到超脱的征程中!
王春艳,新疆昌吉市昌吉州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