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景红娜 闫学娜 张继蕾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和实践备受重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本课程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院校;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9-0074-04
1 引言
近十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类大专院校在数量、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能力之间存在偏差[1]。探讨其原因,与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形式有关。据调查,大多数高职类院校授课以讲授形式为主,实践和实训为辅。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类大专院校课程设置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又是一门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是目前普遍开设的一门学科。因此,其教学改革和实践备受重视。张玲[2]对天津城市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吴晓[3]等针对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引入行动导向对教学进行研究;徐正锦[4]研究了分层教学的模式。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结合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紧紧围绕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学习与实践,并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期有效缩小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工作岗位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
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国内外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外高职院校在课程开设时专业倾向性很强,它们按照不同专业的职业需要来设置课程,多个不同专业开设完全相同课程的现象越来越少,教学内容一般与专业紧密结合,表现出很强的专业倾向性与关联度。
而據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多数国内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讲授+练习”形式为主,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讲授、学生练习,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教学内容很少会因为专业不同有所侧重,一般是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教学仍缺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出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教学缺少层次性和对象性。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本院学生特点,有必要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3 教学过程具体实施
德国劳耐尔教授等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5]。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工作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这样一个完整的程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工作任务的设置与选取非常重要。
典型工作任务的设定? 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是整个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典型工作任务。早在几年前,为了开好这门课程,本院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顶岗挂职,与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研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紧紧围绕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上尽可能满足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学生自身学业任务需要,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设置进行分析讨论,具体表现为三大模块、13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 经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学习与实践,在连贯的工作情景中完成典型工作。
情景一:学生是某公司新入职职员,公司为其配备一台个人电脑。典型工作任务:购买并配置一台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管理文档和文件。
情景二:公司组织重要活动。典型工作任务:协助领导制作通知函;文档排版与设计;个人简历的制作。
情景三:公司招聘。典型工作任务:制作应聘人员登记表。
情景四:日常工作。典型工作任务:帮助销售部门进行产品销售情况的数据分析,制作销售统计表,制作账务管理和分析表;根据产品情况制作产品宣传片;制作工作汇报演示文稿。
情景五:将文档发给相关人员。典型工作任务:查找数据和资料,保证信息安全;发邮件。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 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根据学生特点和工作岗位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并细化,并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设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计算机硬件配置、软件安装调试能力;
2)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能力;
3)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
4)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能力;
5)宣传类演示文稿或工作汇报类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
6)利用网络通信、获得信息并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
经过实地调研,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又进行深化和提炼,如表2所示。
教学模式的设计?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定完教学内容,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组织教学。该课程主要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在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的前提下,采用“四阶段”分组分层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教学环境中,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思考、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学生基础水平和专业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形成分组与分层相结合的方式,如图1所示。
阶段一:任务引入。教师向学生演示典型工作任务,讲解任务应用背景并提出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教学目标。
阶段二:分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可将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在小任务的驱动下完成任务的制作。
阶段三:归纳总结。在每节课临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归纳重点、难点和容易出错处,并引导学生探讨本节课的实际意义,针对任务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提高。
阶段四:举一反三。任务源于工作需求,最终要应用于工作之中。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应及时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以便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 经过分析,教学过程将“四阶段”教学模式进行细化,分成八个步骤,分别是工作情景、工作任务、任务分析、实施过程、成果展示、知识提高、巩固练习和知识拓展。本文以“管理文件和文档”的教学为例,阐述八个步骤,如表3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就是按照上述教学模式和流程完成13个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 教学创新之处
同组不同质分组教学与分层教学? 为了兼顾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分组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来自农村和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知识缺乏了解,而来自城市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有所接触。在課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采用分组教学,每组六到七人,每个小组内都有基础较好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兼顾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形成多个学习小组。
教学课堂按照小组编排座位,每个小组的成绩是组内所有成员成绩的平均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也弥补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不及时、应接不暇的不足。同组不同质分组教学与分层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拓宽了思路,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大部分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均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融合较少。与专业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难度相应增加[6]。因此,教师课下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在授课计划和教案中充分准备并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重点放在与专业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重点讲解和训练,同时以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作为辅助,突出Office办公软件及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训练。如在打字训练时,文字素材采用专业知识,Word文档作业可以模拟提交专业课作业的情景,将专业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过程中去,以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为指导。
5 教学总结与反思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让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改变了以往单纯学习知识的模式,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过程的互动。希望本课程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能够促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课前制订教学计划,详细设计每一次课的教学环节,课上组织好教学实施,课后及时总结与反思,及时修改教学计划,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成熟的教学示范。
参考文献
[1]荣莉,唐以志,罗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标准体系:分析与评价[J].职业技术教育,2016(12):28-32.
[2]张玲.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2):25-29.
[3]吴晓,沈亚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27-31.
[4]徐正锦.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7(1):106.
[5]刘哲,于志云.工作过程能力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37.
[6]尤鸿霞,邓满英.与专业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7X):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