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发展式心理辅导
潘裕岳 程戈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式心理辅导
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从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起,我们就一直在探求一种既适合我校发展的、又具有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学习、摸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式心理辅导模式,从2006年9月开始施行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校的做法作个详细介绍。
我国中小学校传统的心理辅导的主要特点是矫治性,它只是针对一些有情绪障碍、行为偏差以及学习和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消除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这种做法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更无从谈起“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式心理辅导”。“发展”体现在通过辅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其中包括促进学生健全人格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化解他们的困扰,提高他们的自尊(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高他们的智能(记忆力训练、想象力训练和创造力训练等),改善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心理指导),强化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挫折应付和情感调节),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习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等,使他们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又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让他们既成人又成才。这也恰好和我校的教学理念——让今天的孩子作好明天的准备相契合。
理念的创新,要见之于行动的创新。我们的学校有几千名学生,要实现“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念,仅靠心理咨询室的几位心理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学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希望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渗透中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法确实有其可行之处,不过也有不少缺点。如班主任身上的“政教”色彩太浓,其心理辅导很难获得学生认同——不少学生认为这是“说教”;至于科任老师嘛,刻意去做这方面工作不但耽误教学工作而且还可能惹学生的反感——越俎代庖。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找途径壮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
怎么壮大呢?借助学生的力量!我们具体的操作形式分为两种——团体宣教(宣传教育)辅导法和团体辅导活动法,其中的团体又分为大团体和小团体,如社团协会、年级、班、小组等。为此,我们组建了学校心理辅导协会(简称心理协会)。经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多方面的心理测试后,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招聘心理辅导协会会员(每班至少两个,确保有一男一女),再根据他们的特长,从中抽出一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担任协会的干部。协会的组成是:会长、编辑部、实践部以及各位会员。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指导、监督、审核和组织下,心理辅导协会在全校、各班级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成了整个发展式心理辅导模式中的中坚力量。
一、心理协会的主要职责和做法
(一)各班的协会会员
1.负责收集各班学生的心理问题,经过初步的分析和整理后通过书面形式上交给协会编辑部,每周一次。在这个环节上,会员要注意保密,不能在上交的资料中透露班级和姓名。
2.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后,应该主动帮助化解其困扰;若发现问题严重,立即向心理咨询室汇报,和老师一起探讨解决方法,并且密切关注当事者的言行举止,以防意外出现。
3.办好班里的“知心园地”。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会员们可以张贴一些和同学们密切相关的心理知识或具有很强的心理教育意义的生活故事(可以自己写或者从报刊书籍上摘抄)。每两周出一期。当然,这些内容必须经过班主任的审阅,经允许后方可张贴出去。
4.政教处将每月的第三周周三下午第三节定为全校各班(毕业班除外)团体心理活动课,届时将派专人进行巡视。各班会员协助班主任搞好这个活动(会员也可以向班主任申请由自己来组织这个活动),并写好活动总结,上交给协会。
(二)协会编辑部
1.将每周收回来的各班情况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抽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可借助心理咨询室的书籍或者向老师请教),提出解决方法或可行的建议。这些方法或建议经过心理咨询教师审阅后,再由他们在每周六晚饭后在校广播台以讨论的形式播出(在讨论中禁止出现对象的真名和班级,某些可能会泄漏个人身份的细节要经过艺术处理),同时通过书信形式回复相关对象。
2.办好会刊《匠心》,每两个月一期,稿件主要以学生作品为主。每班发五份,会员、班主任以及“知心园地”各一份。
(三)协会实践部
1.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实际,搜集或创造适用于全校各班开展的团体活动计划(方案),一般每次制订两到三个计划(方案),以备各班自由选择(这些计划必须经过政教处和心理咨询室审批后方可实施)。并且在活动开展时作好跟踪调查,对做得好的班在校公布栏里进行表扬。
2.每月不定期地随机抽查各班的“知心园地”,对做得好的班进行公开表彰,对做得不好的班则提出整改意见,若发现某班的会员工作很马虎,则向心理咨询室提出撤销其心理协会会员资格。
(四)协会会长
在心理咨询室指导下负责心理辅导协会的全面工作,组织心理辅导协会各部门协助心理咨询室制定、实施全校性的或全级性的大型活动计划(方案)。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职责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职责主要是:一是进行日常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及作好跟踪调查;二是对心理协会作好教育、监督和调控工作,通过培训、提供相关书籍、意见、审批、修改等途径,让每个心理协会的会员以及心理协会两个部门的人员都树立“发展观”,让他们在设计活动、出墙报、提出方法或意见时都要贯穿这种思想——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所有的学生,服务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心智上都得到发展;三是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及发展动向,制订相关应对措施和活动计划;等等。
三、发展式心理辅导活动举例
(一)讨论分析。在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下,让学生以小组(8~10人)为单位,就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讨论,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使学生在情感或心智上得到教育或鼓励,也使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二)实践锻炼。如“注意品质训练”、“记忆技巧训练”等。
(三)自评自述。即在活动课中或在会刊上让学生对自己的某种心理品质进行叙述和评论,如“自我形象谈”、“做气质的主人”等。既锻炼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胆识和自信,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了广大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四)开展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2007年10月23日,我校心理咨询室在高一年级开展了一个以“关注心理健康,塑造阳光心态”为主题的活动。具体内容为:全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图片展览,趣味心理测试,走近“全国著名高校”(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团队合作游戏——圆球游戏,团队合作游戏——笑容可掬(既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约束和荣誉感,又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心理故事展览(通过阅读这些心理的小故事,学生在与人相处、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等方面都受益匪浅),心理墙(以“感恩”为主题,贴出自己的心里话——感激父母、同学、亲友,让广大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友情、亲情,体会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或感激,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等等。
在发展式心理辅导模式下,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整个学校呈现出了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不文明的现象减少,学生们正以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四、发展式心理辅导的优越性
1.发展式心理辅导使心理辅导重现生机活力。在学生眼中,心理辅导不再仅仅是治疗心理问题,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学习质量。学生们不再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心理咨询,也不再对心理教师保持警惕或消极应对,能更好地配合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构筑主动防御系统,增强学生的心理免疫力,防患于未然。传统的心理辅导仅仅停留在“开药”,对于如何预防则没有给予关注。这种做法非常被动,等问题出现才开展补救工作,那么就算解决问题了,我们也高兴不起来——这过程中可能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或者产生后遗症。发展式心理辅导则是借助广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广泛的教育、激励和监控,提高学生心智,使学生中的很多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抑制、弱化、化解,从而让学生学得开心、过得开心。
(作者单位: 广东省高州中学)
编辑/于 洪 终校/李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