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深度学习的三种教学方法

    金卫强

    摘 ? 要:在初中阶段,散文教学面临着文类意识淡薄、教学精准缺失、情感体验教条等现实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改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有深度?实践证明,以下三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走向散文的深度学习:多篇整合,把握散文“这一类”的教学;基于类型,精准吃透“这一篇”的教学;深入语言,体验情感“这一点”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散文;深度学习;教学方法

    散文种类丰富,单篇独具特质,情感蕴含丰厚,深受师生喜爱。但初中散文教学的现状是:文类意识淡薄,教学精准缺失,情感体验教条。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具有整合作用的实际问题激活深层动机,展开切身体验和高阶思维,促进深度理解和实践创新”[1]57。通过实践,笔者以为,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教学现状,促进散文的深度学习。

    一、多篇整合,把握“这一类”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现代散文大多集中在七、八年级四册书中,约有33篇,笔者按类型、年级、篇目与作者整理如下:

    【写景或状物类】(10篇)

    七年级上册:《春》(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雨的四季》(刘湛秋)、《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

    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宗璞)、《一棵小桃树》(贾平凹)。

    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茅盾)、《昆明的雨》(汪曾祺)。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刘成章)。

    【回忆类(写人或叙事)】(12篇)

    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散步》(莫怀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老王》(杨绛)、《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鲁迅)、《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背影》(朱自清)。

    八年级下册:《灯笼》(吴伯箫)。

    【人物传记类】(5篇)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杨振宁)、《回忆鲁迅先生》(萧红)、《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八年级上册:《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哲理类】(2篇)

    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严文井)、《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游记类】(4篇)

    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梁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登勃朗峰》(马克·吐温)、《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整合教材选文,可以优化以人文主题为单元编排的选文之间的联系。“强调联系、组合和整合的目的是防止知识和能力的碎片化,改变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认知路径,转变知识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2]当然,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的整合性资源,以教材为基准理解初中散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以单元为基准的同类组合

    教材中已经过编者整合的散文,教学时稍加调整、组合就能成为一个学期的散文学习系统。如把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金色花》《荷叶·母亲》组合成写景状物类散文,把第二、三、四单元的《秋天的怀念》《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走一步,再走一步》组合成叙事类的回忆性散文。然后,结合单元和单篇的要求进行同类散文教学。由此类推,七、八年级四个学期的散文都可以围绕某个类型进行整合教学。

    (二)跨段同类散文的整合贯通

    同一类型的散文,编排在不同年段,教学指向点也就不同,我们要处理好学习、预设与巩固的关系,让知识成为结构。

    比如传记的学习,七年级下册的《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三篇文章,“传记”的特性非常鲜明,但编辑明确提出“传记”概念,则是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有《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处于不同年段、不同单元的散文,编者赋予了不同的学习要求:

    《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精读,感受人物的非凡气质,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略读,要求学生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推而广之,去略读更多同类文章。《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传记,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因此,学习《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必然要以读“传记”的方式“精读”课文,为后续学习做好预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略读,它是建立在“學生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基础上的,即建立了与《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学习关系,是对“传记”知识的巩固。《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看似首次提起“传记”,实际要求已上升到培养学生对传记的“文学鉴赏”能力。可见,跨年级段同类散文的整合教学,可让知识不再碎片化,而成为结构。

    (三)同类散文的整合比较

    写景状物、写人叙事两个大类,占整个初中阶段散文篇目的三分之二强。虽然是同一类散文,但在教学时,教师感觉有的容易教,有的难教,传导给学生的感受是有的学得懂,有的不知道在学什么。郑桂华教授认为,容易教的散文往往“篇幅短小、主旨明确、结构简单、文风鲜明”[3]48,难教的散文“一是含义隐晦深邃的……二是文史知识丰富的……三是意象迭出、思路灵动的” [3]48。观察统编教材七、八年级的12篇写景状物类散文,编者有意将容易教、容易学的散文放在前面,把难教、难学的散文放在后面,体现了学习的梯度设计。

    那么,学习的梯度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呢?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步骤体现同类散文学习的梯度与个性:

    一是由易到难的层级排列,如第一个层次为借景(物)抒情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金色花》,第二个层次为托物言志文《荷叶·母亲》《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第三个层次为象征意义文《白杨礼赞》,第四个层次为丰富文化文《昆明的雨》《安塞腰鼓》。

    二是完成前一个层级后再学习下一个层级时,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比较:作者人生体验的揭示是直接的还是隐晦的?作者个性化的情感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文章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

    二、精准施策,吃透“这一篇”

    每一篇文学性散文呈现的都是作者“语言所营造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是作者用语言营造的“写实世界”,另一个是作者用语言营造的“心灵世界”。如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吃透“这一篇”?这就需要我们精准施策,既要找到“写实”阅读的基点,更要找到通向作者“心灵”的深度阅读的着力点。

    (一)从作者“这个人”的角度关注“写实”

    初中学生的学情状况决定了他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会关注语言营造的“写实世界”。但这个“写实世界”不是读者(学生)眼中的世界,而是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带着作者个性化的、独特情感体验的“写实世界”。请看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的两道课前阅读引导题:

    ①请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请用一句话简述作者回忆了一段怎样的往事。

    两种问法的目的都是概括文章的内容。第一种问法是模糊不清的:既适用于小说,也适用于一般的叙述类文章;既可以从作者的角度概括,也可以从读者的角度概括。第二种问法则明确了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是从作者的角度概括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明确这篇散文的类型,并从作者“这个人”的视角去领会和感受。“每一篇散文中都住着一个独特的人,散文的文学性和独特的个性皆源于此。”[4]把散文当作散文学,把散文当作散文教,这就区别了与其他文体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二)从“这一篇”里体认作者的“心灵”

    再来看阅读《秋天的怀念》时对描写菊花的句子的不同问法:

    ①“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句话中写出了菊花怎样的特点?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句话中的菊花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①这句话写出了菊花颜色不同,情趣各异,在秋风中开得十分烂漫,显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这句话让“我”感受到眼前是一番灿烂光明的景象,菊花颜色不同,情趣各异,让“我”的心灵的世界也从黑暗走向了光明,“我”可以告慰母亲“我”已经能够坚强地面对磨难,重新面对生活了。

    从两个回答中可以发现:第一种回答完全跳开文章,以旁观者的身份,只针对句子中描写菊花的语言进行思考。学生将“这菊花”当成自然世界客观存在的菊花,而不是“这个作者”眼中的菊花,更没有关注到这是在怎样背景下的作者所描写的菊花。王荣生教授说:“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抒发作者个性化的情思。”显然,这样的阅读既脱离了散文的阅读思维,更无法深入到“这一篇”中去。第二种回答是基于作者内心体验的真实心声的反映:以明朗的心境来看待秋风中的菊花,以北海的背景链接九泉下的母亲,以“正开得烂漫”的倾诉告慰母亲。郁达夫说过:“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5]我们阅读散文,就是要将作为读者的“我”深入到散文语言的内部,与“这一篇”文章中“这个作者”的“我”融为一体,相互体认,这样才能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思。

    三、独特体验,深入“这一点”

    在散文内部,影响读者体认作者“情感”的变量不少,比如这个人所处的此地此刻的心情,所见到的人、事、物、景,又如文章所呈现的言语形式等。散文教学的关键是能够抓住语言,深入情感“这一点”。我们仍以《秋天的怀念》一文为例,其“思考探究”的第三题是:“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是要求学生抓住“好好儿活”这个语言点,理解作者的情感点,意在让学生获得阅读方法,感受作者的独特情怀。

    (一)寻找语言落点,再现直观内容

    “好好儿活”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末句: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次出现在最后自然段的末句: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前一句是在“我”“暴怒无常”的表现后,母亲对“我”的期望。后一句是在母亲去世后的又一个秋天,在菊花盛开的北海公园,“我”与妹妹懂得了“母亲没说完的话”后,母亲的期望得以实现。显然,“好好儿活”是在不同时地、不同心境、不同环境之下的四个字,透露的也一定是作者不同的情思与人生体验。

    (二)叩问“好好儿活”,深入语言内部

    第一问:“我”“好好儿活”了吗?阅读第一自然段,“我”消极、脆弱、自暴自弃,根本没有“好好儿活”。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看到秋风中的菊花正开得烂漫,暗示了“我”正“好好儿活”着。这组鲜明的对比,是“我”对生命的不同感知。

    第二问:母亲“好好儿活”了吗?母亲没有“好好儿活”,她为了照顾瘫痪的“我”,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上了,渴望儿子能够“好好儿活”,在精神上“站立起来”,自己的病却顾不上看,她活得一点儿都不好。但母亲原本是可以“好好儿活”的,她喜欢花,侍弄花,看花,也有陪伴我童年的温暖回忆。这组鲜明的对比,是母亲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两组对比,还原了“我”与母亲的生活真实:母亲牺牲“好好儿活”,以没有“好好儿活”的方式换来了不想“好好儿活”的兒子重新树立“好好儿活”的信念及对生命的另一种认识。品读语言,让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阅读散文是“要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之间的链接”[3]17。引导学生抓住“好好儿活”这四个字,反复叩问,深入言语,发现比较,还原真相,就能提升他们的散文阅读能力。

    总之,树立散文教学的文类意识进行多篇整合,针对“这一篇”的独特个性精准施教,深入语言表达体验作者情感“这个点”,定能让散文学习逐步走向“是触及学生心灵的学习,是深入知识内核的学习,是体现学习本质的学习”[1]57。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84.

    [3]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贾龙弟.语文教学本体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67.

    [5]周红莉.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227.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