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王辉
【摘? ?要】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和考查重点。命题人要擅于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对教材编排重组,以此考查学生正确书写、基本理解、灵活运用汉字的能力。第一学段试卷围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这一主旨进行命制时应遵循“基础性、趣味性、综合性、发展性、创新性”的原则,夯实识字写字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为今后的发展积蓄学力。
【关键词】第一学段;识字写字;试卷命制;具体语言环境;原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1]因此,教师在对第一学段学生进行考查时,应该将识字、写字作为重点予以落实。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写字的评价标准,在试卷中,教师既要保证对基本字词尽可能多的覆盖,又要尽量避免历次命题的重复,减少课文中字词的简单再现。这就需要命题人多动脑筋,擅于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秉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理念,对教材编排重组,以此考查学生正确书写、基本理解、灵活运用汉字的能力。
笔者认为,第一学段试卷围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这一主旨命制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基础性
所谓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教师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命制,把应知应会的内容扎扎实实地训练到位,让语文的本体落地生根。强调基础性,是充分考虑《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会识会写生字量的保底要求,落实到各学期,就是指每册语文书后生字表中要求掌握的生字。一般说来,每次考查的生字只涉及本册课文,可以极少量的“瞻前”(以前学过的),但绝不允许“顾后”(尚未学到的)。强调基础性,也是要求教师命题时在内容上要确保依标扣本,在形式上要尽量常见惯用,而且这样的基础题型和考查点要占整个试卷分值的大部分。强调基础性,还可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良的成绩,收获学习的自信,也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更会引导教师按照学科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例1:2015-2016学年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大题“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
呼? ? ? ?加? ? ? ? ?哭? ? ? ? 杏? ? ? ? 问? ? ? ? 回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该题所选的一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六个生字基本涵盖了“口字旁”可能出现的不同位置,涉及左右、上下、半包围、全包围等基本结构。注意“口”的变化是将字写端正美观的关键,考查的正是学生写好字的基本能力——观察与比较。
例2:2015-2016学年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大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第二小题
笋裹着浅褐色的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太阳倒映在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铺满新绿的草上,一群群儿像朵朵白云在飘。
该题选取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笋》《小池塘》《草原的早晨》中的三个比喻句,让学生在填写生字词的同时加深对句式的把握和对课文的理解,不仅回顾了课文的内容,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快乐情绪,还进行了简单的表达范式训练,可谓“一石三鸟”。
二、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总是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给试题以适当的“包装”,则可以有效緩解学生答题时的紧张心情,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命题人重组教材,创设学生似曾相识的全新语境,目的就是让他们在感到熟知亲切之时产生期待挑战的心理,引领儿童再次踏上愉悦的学习之旅。[2]因此,设计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试卷,就能很好地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心智。把考试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学生快乐测试,智商情商就能得到和谐发展。[3]充满趣味性的考试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并掌握知识。
例3:2016-2017学年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大题“看图,写动物名称”
低年级学生喜欢图画。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写字,能激发出学习语文的兴趣。该题选取了六幅充满童趣的动物简笔画,寥寥数笔勾勒出这几种动物的典型特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极易开启他们直观形象的思维,具有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以及铺垫功能。
例4:2016-2017学年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大题“看拼音把句子补充完整”
sān? ? ? ? ? ? ? ? ? ? ?shí? ? ?shí
1. 我会背《字经》:一而而
bǎi? ? ?bǎi? ? ? qiān? ?qiān? ? wàn
yā? ? ? ? ? ? ? ? ? ? ? ? ? xià
2. 我会唱《数子》:门前大桥,游过一
yā? ? ? ? ? ? ? ? ? ? ? ? ? ? ? ? ? èr? ? ?sì? ? ?liù? ? qī
群,快来快来数一数,
bā
nián? ? ? ? ? ? xiǎo
3.我会猜谜语:纪虽然,胡子却
bù? ? ? ? ? ? ? ? ? ?qīnɡ? ?cǎo? ? ?jiàn? ?rén
少,喜欢吃“咩咩”
jiào
它是:
该题将“看拼音把句子补充完整”的传统题型变身为背《三字经》、唱儿歌、猜谜语,虽然都是让学生填写生字词,但这种形式无疑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更何况每题前面都冠以“我会”二字,任何一个喜爱学习、好胜自信的学生都不可能错过这样“展示”自己知识、才艺的机会。
例5:2014-2015学年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大题“看拼音写汉字”
qù? ? ? ? ? tǒnɡ? ? ? ? ?cónɡ
学汉字,真有花;一
lún? ? ? ? ? ? ? ? ? ? ? ? ? ? jià? ? ? ? ? ? ? ? ? ? ? ? ? lán
红日金灿灿,一飞机亮闪闪,一
běn? ? ? ? ? ? ? ? lù
青菜绿油油;读一书,看一风景;大家拍
yóu? ? ? ? ? ? ? ? ?jiù? ? ? ? ? ?duǎn? ɡōnɡ
拍手做戏:新对,长对对
jiàn? ? ? jí? ? ? huǎn
对
题目中一个个量词、一串串叠词、一组组对子,看起来长长短短,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其实它既有趣又有用。如果命题能更多地直通学生熟悉的生活,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他们一定会更加热爱语文!
三、综合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注重命题的整合。教师应拓宽命题思路,拓展命题空间,赋予试卷丰富多样的内容,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般情况下,生字词的教学都是按照课文进度展开的。如果完全按照课文内容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则显得机械呆板,失去了期末试卷应具有的综合性。因此试卷中要尽量避免孤立地考查单个生字的识写,而应将散见于各课中的字词联系起来,按词句类型、识字方法、课文主题、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填写生字,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
例6:2016-2017学年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大题“看拼音写字词”
tiān? ? ?bái? yún? ? ? ?tài? ? ? ? yuè? ? er
蓝阳
yǔ? ? ? ? jiānɡ? ? ? ? běi? fēnɡ? ? ? é? máo
点? ?河
dà? xuě
该题综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把积累与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一年级上册所学的各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编成两排词串。它们既有整体的大关联,又有前后两个词语之间的小关联,形成了一定的语境,可使学生在集中识写的过程中对相应的科学知识进行再认与强化,有助于理解记忆,起到打破学科界限、贯通语文与生活的作用。
例7:2015-2016学年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大题第二小题“选字填空”
在? ? 再? ? 以? ? 已
我下午去找小文玩,已經出门了,只有奶奶在家,她要我五点后过来玩。
众所周知,“在”与“再”、“以”和“已”是学生特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有的学生即使到了中高年级仍不能正确区分。该题有意识地将其整合在一起,通过一个有着明确意义的句子,促使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完成填空,从而培养他们综合辨析、灵活运用汉字的能力。
四、发展性
命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突出发展性。即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迁移和运用,突出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命题要从学生长久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出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培育核心素养助力。然而,课本中静态的知识只有在动态的运用过程中才能转化成能力,否则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作为一种消极的概念存在。正因如此,命题者应把考试也作为一次新的学习与提升的机会,创设具体语言环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书本语言表达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内化课本中的语言,并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最终发展为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例8:2016-2017学年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大题“想一想,填一填”
huí shēnɡ
1. 春天到了,气温开始
huí shēnɡ
2. 我对着大山喊,山谷里传来阵阵
3. 在啄木鸟的帮助下,大树爷爷终于起死
huí shēnɡ
了。
“升”“声”“生”是三个同音生字,巧的是都能与“回”组词。如果考查学生对其中某一字的识记情况,估计问题不大,但若将这三个同音词放在一起考查,就颇有挑战性了。不过正是由于该题提供了具体语境让学生辨析,识写才具备了极高的思维含量。这样就把字词教“活”了,因为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运用才是真正的积累。
例9:2014-2015学年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大题“看拼音,把句子填完整”
qí? ? ? ? ?shī? ? ? yǒnɡ ɡǎn
动物很神子,是“草原
hǔ? ? wēi? ? ? ? ? ? ? ? ? ? ? ? ? ? ? ? bān
之王”;老風, 是“森林之王”;马身
xīnɡ? xinɡ
有花纹,善于保护自己;手臂长,喜欢
dài? ? ? ? ? ? ? ? ? ?yù? ? ? ?dài
荡秋千;儿,小宝宝安全成长。
该题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6》中的动物名称为主体,串联起一个“动物很神奇”的语境,一个动物一句话,组合在一起是一段话。更为重要的是这段话考查的不仅仅是会写动物名称,还有相关动物本领的拓展介绍,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新的提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模仿和迁移这些词句,将识字写字与认知功能、情感熏陶紧密相连,实现了一题多效。
例10:2015-2016学年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大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第二小题
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查“鸶”字,应该先查,再查画。根据“鹭鸶”的偏旁部首,我猜想它是一种;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想“鹭鸶”这个词应该读 。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是学生识字能力的体现。二年级学生通过部首查字法解决读文时不认识的字,这是自主识字的有效途径。该题前面考查部首查字法的基本步骤,后面则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根据形旁猜字义,根据声旁猜读音。该题意在渗透汉字的构字规律、组合形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生动有趣,掌握识记汉字的方法,发展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的能力。
五、创新性
设置一定的情境,在适当的限制中使试题呈现较大的开放性和新颖性,既有利于吸引考生眼球,又有利于学生展示个性特质,激发和开拓思维。这是试卷命制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个命题人的不懈追求。强调创新性,既要杜绝历次考试中的千篇一律,老调重弹,也提醒教师不能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令其无从下手。试卷的创新变化可以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因为无论是形式上的“新瓶装老酒”,还是内容上的“老瓶装新酒”,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表达和创造潜能。注重创新,还需要命题人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能融入当下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做到守正出新,通过独到的选材,创设出一个个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场域。
例11:2012-2013学年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大题“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我想对河说:中国航天员聂(niè)海
shènɡ? ? ? xiǎo? ? ? ?wánɡ
、张<光、<亚平正驾驶着神舟十号飞船在太空作客呢!
在前面几个小题分别对春雨说、对妈妈说、对将士们说、对狐狸说、对猴子说的基础上,笔者根据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问银河》一课的内容,创设了“对银河说”的情境,巧妙地将当时正在轨飞行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及其航天员编入题中——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展示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更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科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例12:2014-2015学年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大题“根据提示猜一猜,填一填”
chí
有马能行千里,
dì
有土能种庄稼,
tā
有人不是你我,
chí
有水能养鱼虾。
běn lǐnɡ
这? 个? 字? 本? 领? 大,
piān pánɡ? biàn huà
加? 偏? 旁? 会? 变? 化。
yě
我? 来 学 一 学,
加 个? 组 成 。
由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是个超长学期,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将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提前到本学期教学,期末考试时也要涉及相关内容。命题时,笔者敏锐地发现一年级下册中的《识字4》是以“也”为基本字的韵文,前面四句是书上原有的内容,以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猜认“驰、地、他、池”四字。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呢?笔者想到了一年级上册学过的相关生字,把它们结合起来,放在一起考查,更能体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更能展示汉字文化的魅力,于是创编了后面四句,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
《课程标准》突出了评价的诊断、发展、激励功能,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4]。因此,一份好的试卷,首先要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阶段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让他们能够看到语文学习的主要成绩,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其次,要能够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使语文考试真正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实际的贡献。考查学生,要力争做到全方位、多角度、趣味化、生活化,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技能,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书写质量,为今后的发展积蓄学力。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晓倩.试卷命制:领儿童踏上学习之旅[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5(7).
[3]储兆凤.创新呈现形式,让学生快乐“闯营过关”——小学语文低年级试卷命制之我见[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3(5).
(江苏省句容市教师发展中心?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