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赵魁浩
[摘 要]中国革命胜利依靠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作为这条道路的起点、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了对中国革命胜利影响重大的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仍需发扬井冈山精神。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新时代;继承发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我们格外怀念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付出毕生精力的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格外感念对中国革命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的红船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就是这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2月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时强调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①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瞿秋白主持下,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委托,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赴湖南,组织和领导湖南的秋收起义。
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震撼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在攻打长沙的计划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原有部署,于19日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定起义部队南下,转移到敌人控制薄弱的农村山区,并于10月7日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5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震惊了国民党当局,蒋介石调集重兵轮番“进剿”“会剿”,并在经济上实行封锁。根据地军民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不畏强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红军之所以能取得一次次胜利,是因为在斗争实践中创造形成了“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一、坚定执着追理想
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就是对革命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和不懈追求。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之所以能在井冈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战胜“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思想,使“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就在于红军指战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当年,毛泽东同志面对处于极端困难的革命低潮,充满信心,坚信中国革命的高潮就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正是靠着这种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红军才能在敌军层层封锁包围、轮番“进剿”“会剿”的恶劣艰苦环境下坚持下来,用步枪、大刀、长矛等同装备精良、人多势众的反动军队在战场上顽强拼搏,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将自己的鲜血洒在了红土地上。据不完全统计,井冈山根据地有8万多名红军指战员和革命群众光荣牺牲,仅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就掩埋着130多个红军重伤员的忠骨……他们至死都未曾动摇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井冈山行洲村,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红军写下的醒目标语,其中就有“实现共产主义”。当时的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面对敌人剖腹剜心的酷刑,视死如歸,舌头被割下,他就用脚趾蘸着自己身上淌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最后慷慨就义。这些,都是当年井冈山军民坚定理想信念、高擎火炬勇往直前的生动写照。
二、实事求是闯新路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于革命低潮时期,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革命条件异常艰苦,面对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受挫折,难免有人悲观失望,特别是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怎样开展武装斗争,马列著作中并无现成答案。是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还是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毛泽东等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近代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根本依托,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建立了新型革命政权——工农兵政府,并提出了治党治军的一系列重要主张。如,“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立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适合红军的游击战争的指导原则和作战方针,有效增强了战斗力。这些都是实事求是闯新路精神在建军原则和战略战术上的重要创造。
三、艰苦奋斗攻难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也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当年的井冈山,“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山上没有像样的路,没有学校,更没有工业,红军没有可以补给的物资,特别是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仅进行军事上的“进剿”和“会剿”,还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斗争环境之艰苦难以想象。如何在这样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求生存求发展?没有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显然是不行的。根据地的军民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勇克难关: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野菜野果当干粮”;盖的是“金丝被”(干稻
草);住则“天当房,地作床”。前委书记、军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等以身作则,与士兵和群众同甘共苦,带领大家吃大苦耐大劳,自己动手种菜、挑粮、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自力更生办起了军械所、造币厂、被服厂等,以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坚持斗争。
四、依靠群众求胜利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这是井冈山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政治优势。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我们党以此赢得了民心,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井冈山斗争时期确定的工农红军“三大任务”之一就是做群众工作。通过群众工作,启发群众觉悟,了解群众诉求,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力量支援革命。回望历史,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战火硝烟中,在那极其艰难的环境里,星星之火之所以终成燎原之势,燃遍中華大地,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就在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关心、保护他们的利益。如,广大农民深受少地无地之苦,毛泽东认为,红军要在井冈山站住脚、扎下根,那就一定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据此,他领导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使深受地主压迫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还有,毛泽东亲自提出和制定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便是针对老百姓所痛恨的旧军队抓夫、派差、拿东西不付钱、随便打骂人等恶习。工农红军还经常主动帮助群众干农活,为群众分忧解难,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一次,红军打土豪缴获了一些食盐,就立即分发给因敌人封锁而十分缺盐的群众。茨坪群众李尚发得到一罐食盐后,非常珍惜,一直藏在树洞里不肯食用。这个感人的故事见证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也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群众的积极性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涌现出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烈场面,军民团结,结成坚固的铜墙铁壁,为革命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一次次军事进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现在虽处和平年代,不再有战争年代的隆隆炮声和枪林弹雨,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需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注释:
①《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2016年2月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03/c_1117985511.htm.
(作者系海军军医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