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学业评价的三个维度
杨秀珍
摘? ? 要: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索学业评价改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实施的应有之义。学业评价是实现学科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从课堂对话、作业点评、学科实践性活动点拨等维度进行积极探索,建立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学业评价方法体系,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也让课程彰显生机活力。
关键词:学业评价;课堂对话;作业点评;实践点拨;素养培育
随着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实施,一线教师越来越多地关注本学科的评价问题。推进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业评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结合省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学业评价研究”实施的契机,以学科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素养培育为基点,从课堂对话、作业点评、学科实践性活动点拨等维度进行积极探索。
一、课堂对话评价:提升思维激扬情感
“立德树人是德育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 [1]育人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对话中完成的。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对话,更多地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师生之间围绕议题展开的思想交流活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忽略对话意义的功利做法,以一个一个的问题推进教学内容,而缺少对问题的具体多维分析,或虽有对话却浅尝辄止,缺少对问题的深度解读,课堂不知不觉演变成了问题和情境堆砌的空间,严重制约了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为此,应当关注对话对于学生素养的培育功能,一方面要关注对话的内涵,使得教学内容得以深入;另一方面要关注对话的情感性,在师生情感的共融共生中激发学习内驱力,进而实现学习的高峰体验。
1.着眼内涵,促进思维力提升
止于浅层的对话对事物的认识停留于表面,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无法形成有效的思维培育机制,因而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对话,于学科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无益。课堂教学对学生主体的充分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应当落实在课堂对话的品质上,课堂的育人目标要求建立一种着眼问题内涵的对话方式,通过对内涵的关注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力的提升。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担当大‘家——共辨美德之魂”环节,选取时代道德典型扶贫干部田朝晖的事迹,以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底蕴的素材支撑课的构架,设计富有思辨性的问题:“孩子还不满一周岁,父母遭遇车祸,母亲去世,父亲一直昏迷不醒,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田朝晖却是奔忙在扶贫的路上!他,孝敬吗?他的事迹对你触动最大的是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恰当的引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田朝晖把对家人的爱升华为对百姓、对国家的爱,表现为大孝、大爱、大义,为孝道美德注入了丰富内容和新的活力,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这一环节中,通过思辨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师生课堂对话指向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作更深入的思考。
2.激扬情感,促进内驱力燃烧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培育和素养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2]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性的活动,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在课堂这一庄严神圣的空间相遇,当知识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学习就成为一种带有情感性的活动。道德与法治课堂对话应当关注到这种情感对于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首先,关注学生在会话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根据情感指向选择适当时机予以共情、引领、强化或矫正。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教学中,教师问:你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其中一位同学讲道:“我性格非常内向,小学时,班上同学都看不起我,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还经常欺负我……”这位同学说着眼眶就红了,这时教师不由自主地走到她面前,给了她一个母亲般的拥抱,接着指出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性格内向的人做事往往更加严谨、有条理,要对自己有信心,进而引导学生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其次,善于点拨和煽情,从具体知识中生发、引申出相应情感,让课堂学习成为一种带有情感性的活动,以此助力育人目标的渗透落实。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中,当讲到“每个岗位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尊重和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设计了“走近身边的劳动者”环节,让学生课前走访身边的保安、清洁工阿姨、快递员、理发师、消防队员等,并讲述身边普通劳动者的故事。教师认真聆听,及时捕捉一个个“动情点”加以点评,还很自然地融入自身的情感说,每当看到学校的清洁工阿姨,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母亲,她为家庭、为子女默默地奉献一辈子,毫无怨言,如今已近古稀之年,我何以为报?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尊重平凡的劳动者、孝敬父母”等育人目标更易水到渠成。再次,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出肯定、鼓励或批评、纠偏等带情感色彩的評价,以教师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强烈影响,或暗示学生反思自身的学习,或褒扬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在课堂独特的空间里,或实现学生情感的激扬,促进学习内驱力增值,或实现学生学习惰性的抑制,教育学生以更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学习。
二、学科作业评价:优化方法激励学欲
“如何真正树立起课程理念,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是成功推进新课改、有效实施新课标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3]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具有“为学生发展而教”“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力发展”的理念,要厘清学科作业设计与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在应试的功利教育观中,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被视同为“零作业”的学科,这其实是对学科性质和任务的一种曲解。适当的、科学的作业有利于学科内容的深化和延展,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检验学科知识的真伪,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习力提升。教学实践中,要纠正那种简单布置陈述性知识作业的习惯性做法,也要防止对作业简单批对错或打分数的做法。作业是一项有一定负担的学习劳动,如果作业点评千篇一律,或是毫无感情色彩,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被待见,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因此,应关注作业评价的方式和效用,让作业更好地助力学生学习力发展。
1.发现问题,优化学习方法
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发现课堂学习的问题,对知识进行纠正、澄清、梳理等。因此,作业可以弥补课堂教学面向大班全体而无法照顾学习个体的不足,使得因材施教得以部分实现。在纸笔考试仍然是毕业升学评价主要方式的背景下,答题能力培养当然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面对教材知识的大容量,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的优化成为重要任务。在学生作业点评中,应当结合作业表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例如,九年级上册“维护祖国统一”教学中,教师呈现时事:“在2019年1月2日的《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立足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政策主张,描绘了两岸同胞共筑中国梦的共同愿景,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布置时事点评题“请你对上述新闻进行点评”,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讲评:注意区分“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时事点评分三步,即“一概括、二分析、三表态”,砍头去尾不可取;等等。这样的作业指导对于面临中考升学压力的学生来说确实有益,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也尽在字里行间。
2.撰写评语,激励学习欲望
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成果,是课堂教学之后第一时间展现在教师面前的、带着学生学习情感温度的生命表达。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中那种对作业只是进行知识性批注的方式并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因为那样的批阅方式瞬间让作业本成了一个冷冰冰的存在。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每学期选择几课的作业尝试给学生撰写作业评语,一方面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点评,另一方面对照作业水平给予相应的提醒或表扬。例如,在完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之后,教师布置了一道作业:“实话实说,网络捐款平台屡次被曝信息失真、审核不严,你还信吗?下次你还会在这类平台捐款吗?”面对学生作业本上真实、真诚的表白,教师即写下带着温度的评语:“孩子,请相信你的善良里藏着自己的运气,但你的善良还要带点儿智慧。”“老师喜欢诚实的你,但现实有时是矛盾的,一种情形是如果急需救助的是自己的亲人,你还会那么淡定吗?另一种情形是在平台上捐款后发现受捐助对象并非平台上描述的那么困难,会有什么感受?”对话性的、富有思維力的、融入情感的作业评语,建立起师生之间教学的桥梁,让学生喜欢道德与法治学科,也让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笔者由此深切感悟到,评价方式应当带着教师对学科的感情和对学生饱满的热情,这也是促进课改深入的重要因素。离开人,所有的课改都是无意义的。
三、实践环节评价:培育素养面向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实践性特征,学生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内容要放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舞台上去检验。” [4]同时,从初、高中课程衔接的角度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也具有高中活动型学科课程和议题式教学的意蕴,积累的学习经历和方法为高中的学习做好必要的适应性铺垫。
1.引导态度,在参与中学习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会面临诸多困难,学习时间、家长态度、学校当地社会条件制约等,面对困难,取得学习成效的前提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师应当向学生说明开展学科实践性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全程关注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学会合作和分享,力求深度探索。例如,在教学完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后,教师布置了一道实践作业:请你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并用相机进行记录,选取一个瞬间(照片)在班级分享。因为教师在活动前认真进行动员,设计了“美好瞬间分享”这一有意思的活动要求,课堂上教师参与学生的分享讨论并及时予以鼓励性评价,这样的实践活动并不像以往那样简单生硬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而是通过“说理”引导态度,让学生更喜欢参加,以快乐的心态参与实践,自然能有所思有所悟。
2.面向成长,实现素养培育
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设计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意,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选取适合的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设置议题。对活动的评价不能以成人化的思维去审视,而应站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立场,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视域和身心发展水平,帮助学生从活动经历中感悟知识和实践统一的价值,感悟实践对于自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意义。例如,在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教学中,教师呈现相关时政背景,设计了一项活动:请你以热点话题“滴滴公共安全事件”为例,写一封公开信就改进平台安全提出建议。写信活动引发学生对社会发展新事物和公众安全的深切关注,渗透了亲社会行为教育,这也是培育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关注学业评价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既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思维,更要有带着学科情怀的脚踏实地探索,唯有如此,课程实施才能展示出生命的温度,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韩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优化思想政治课学科育人目标[J].人民教育,2018(07):45-49.
[2]李晓东.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06):8-11.
[3]王国芳.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意义[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05):7-10.
[4]赖高明.系统整体实施 绽放课程魅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年(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