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产信息系统
魏忠
6月14日,我参加女儿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毕业典礼,6月22日飞回来参加国内的我所任职的大学的毕业典礼,两地体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学的信息系统。华盛顿大学是2019年USNEWS全球排名第十的大学,从毕业典礼上看,有三个与国内有些不同的地方:
一是整个毕业典礼前后持续了一个月左右,除了学生们之间的其他活动,主要的仪式有三个:PROJECT(国内的本科论文)、学院毕业典礼、学校毕业典礼。女儿就读的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前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为当地的一所卫生检疫所做了一个全加州的卫生检疫地理可视化图层,这个图层被用于该机构申请加州政府的医疗基金项目,由于对方非常满意,似乎也拿到了基金,因此女儿在全院的毕业项目上作演讲并且其所做项目也获得“优秀项目”。
6月13日是学院的毕业典礼,200名本、硕、博毕业生在1000名家长和助威团的见证下,逐个从院长手中接到了毕业证书并且被戴上学位帽;6月14日是学校的毕业典礼,6000名本、硕、博学生在30000名亲友的见证下,逐一从校长团(包括董事会成员10人)手中接受毕业证书,其中200名博士会被校长亲自授予博士帽,500名硕士会得到校长亲自颁发的证书,5000名本科学生会亲自从主席台走过接受校长团的证书,整个仪式持续5个小时。
二是参观校园,华盛顿大学处处充满了捐助企业的信息,最明显的是微软公司的几个创始人。由于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是在中学读书期间获得了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系统的账号而走向计算机之路的,再加上保罗·艾伦的父亲就是华盛顿大学的教师,因此微软格外关照这所学校。由于微软总部、波音总部、星巴克总部、亚马逊总部都在小小的西雅图,华盛顿州又只有这一所好的大学,因此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类专业非常受宠,不同的企业捐款都是想让华盛顿大学多培养一些学生。然而,华盛顿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中,计算机专业的仅300人,信息专业也就200人,其他相关专业也就300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而以微软为代表的企业就通过捐款盖楼来影响专业建设,但华盛顿大学没有那么笨,他们选择了以被捐款来促进自己的学科质量而不是数量。例如,微软前前后后对学校进行了5次大的捐款,使得计算机成为华盛顿大学主要的学科,但学校每次也只增加几十位毕业生,这也保证了华盛顿大学在计算机领域本科声誉逐步进步并达到目前的排名第五。然而,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专业每年也只有不到400人毕业,那么钱用到哪里了呢?实际上,学校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实验条件和助教条件,由原来的实验课每班30人减少到目前的12人,且本科生可以有自己的公用的工作室。
第三个不同是毕业后的第二天我们准备去温哥华旅游,然而,同行的一位一起毕业的担任本学期助教的同学接到教授的电话,让其验证一下所有学生的程序作业的结果,于是我跟着又回到实验室,打开她专属的实验台,看着她一个一个验证教授的疑问,又重新更改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证据。其实,女儿最早申请的是计算机专业,然而3%的中标率且面对的是大量6岁就开始编程的类似微软类公司的子弟,造成JAVA一门课成绩不够理想,这门课重复读了3次,最终计算是按照平均成绩计算。女儿经历失败后转向信息专业,然而这一次又要面临年12%的中标率,虽然女儿的GDP3.8以上且项目相当优异,但是招生官告诉女儿,虽然她非常优秀,但不够独特。女儿拿到地理信息系统学士学位的前一天晚上還在拼命迎接考试和项目作业。由于不断地迎接专业申请,且每个专业的要求不一样,女儿笑着问我:“爸爸,要不要我晚一年毕业,给您拿4个专业的毕业证书?”话虽然这么讲,但是好专业的学习的确非常难,如计算机专业的JAVA作业,不仅有助教用系统验证计算机程序的结果和过程,还有专门的系统进行程序代码抄袭和质量的检查。要想拼到一个好的专业不仅仅是连续4年拼搏到凌晨3点,更是智商和持续能力的极限施压比拼。我见到女儿的一位同学,计算机水平非常了得,其6岁开始编程序,其父亲当过亚马逊、微软和腾讯顶级的架构师,只是稍微随性一些,似乎每天晚上12点就睡觉了,GPA没那么高,结果申请计算机专业被拒,申请信息专业也被拒,最后拿到了统计学和环境科学2个学位。
讲完三个故事,说说今天的主题。国内外有非常多的排行榜:QS、USNEWS(美国和全球)、泰晤士、上海交大、教育部学科评估。仔细对比,我们会发现评分指标差距很大,同一所大学在不同体系的排名天差地别。例如,华盛顿大学在USNEWS的美国排名要到60位了,而同一机构全世界排名是第十。USNEWS美国大学排名有几个指标——毕业率、大一学生稳定率、申报淘汰率上,在申报淘汰率华盛顿大学虽比较差,但在世界排名中学术声誉、小班教学比例等又特别高。为什么呢?其实看学校的策略就比较容易明白。有些学校,尤其是小型的私立学校,为了招生和学生的就业,会挖空心思改变学校的治理策略迎合排名,因此最近10年迅速攀升,而华盛顿大学由于地处西雅图,比较闭塞,但那是全美大公司聚集的地方,且它又是该地唯一一所名校,所以根本不关注和迎合美国的大学排名,反而反其道而行:本校的毕业生原则上不被本校硕士录取,本校的博士生原则上只招生本校的本科生,本科录取时不分专业造成优秀学生不敢来、大量的不及格和学业压力过大。而上面的三个故事,其实反映了这一类大学关注的另外一个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操作系统”的信息思路——以生产或者英文词汇“enterprise”企业级的系统。如果很多大学排名是关注那些零散的可“迎评”的系统的话(如国际生比例这件事,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国际生迅速提高),另外一些百年名校则是通过加强自己的生产性的连贯的逻辑硬条件,来自信地打造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例如,华盛顿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我看到了女儿要好的10位同学,其实有3位已经提前一年毕业了,有3位要明年才毕业,但是为了这场毕业盛会,已经毕业的各位从英国和美国各地飞回来参加好朋友的三场典礼(毕业项目、学院典礼、学校典礼),再加上学生的亲友,每一位学生在仪式上被叫到名字时,台下总是一片欢呼,这种欢呼既为了典礼的人,也为了自己的不远万里的回报。如果感情好,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会参加三年的毕业典礼,加起来就是9场,每场延续5个小时,再加上学友之间的聚餐和活动,其通过仪式感建立的感情是未来20年成功后回报母校的必然。我想,当初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之所以高中就来华盛顿大学进行计算机系统编程学习,两个人都不是毕业于华盛顿大学但是却向华盛顿大学捐款这么多,不仅仅是因为微软总部在华盛顿大学所在地,更应该是青少年时期的印象太深刻了,两位一定会对大学的毕业典礼印象深刻,因为他们生活在西雅图,每年华盛顿大学的毕业季,都是西雅图整个城市的节日,就连流浪汉们这个月都会在要饭的时候自觉地捧着一本书。
华盛顿大学的课程班级与国内大学有着巨大的区别,一门JAVA课程有讲座(400人一个班)、考试(900人同时考试的考场)、实验(12人一位指导教师的实验课)、答疑(一对一)、作业课(5个人一个组)、项目(3个人一个组),学生的一举一动不是靠一位名师,而是靠过程性评价和信息系统的汇总。由于是全选课、组织方式没有学院、拼盘式課程组织,所以对信息系统要求极高,非常复杂的课表最终会汇总到每个学院的若干个专业辅导员和招生官手中。女儿告诉我,所谓研究性大学,就是为你配备了完备的丰厚的学习和研究资源,主要靠自学,在这个高度非结构化的体系里,面向生产的信息系统(大数据、流程性、复杂系统、精度要求极高)是通过类似工厂性的生产系统完成师生的组织,在这个系统中,学校更像医院而不是传统的学校,医生坐诊的时间并不长,病人绝大多数时间接受的检查和治疗并不是医生面谈而是系统和测试,一个不靠名师和名医的地方,生产性系统让产出质量更高,不依赖于名师与名医的系统解放了名师和名医,这就使得名师与名医更加重要。
上述的第三个故事,由于建立了起一整套围绕教育生产所必需的数据资源和信息对接,一位学生在学校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方便地得到,专业导师可以针对性给予学生指导意见(你非常优秀,但不够独特),招生官可以更加清晰地选择适合的学生,这样的学校是不需要围绕各种检查的,也不需要各种副院长分管各类事物来迎评,学校的后勤部门、学术机构、管理机构高度精简,行政化的教育弊病就会避免,围绕生产的教育系统能够更好地打造一所大学的好的内核。逐渐地,华盛顿大学吸引了非常多的世界名教授来短期或者长期工作,吸引了不断返校的毕业生,逐渐地,西雅图这座城市被华盛顿大学改造,成为世界500强的聚集地,因此,华盛顿大学社会评价和校友评价相当高,又反哺了这所学校。一点也不纠结的华盛顿大学造就了西雅图的城市科技地位。
谈到生产性信息系统,这是我们非常容易搞混的一个概念,也是教育信息系统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企业级信息系统基本有两种方式上线:一种是用开发加免费服务期,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没有好的产品化以及用户很少的情况,如一个系统主要服务于学校管理部门而不是师生甚至社会;另外一种是以“产品+服务”的形式,由于用户巨大且需要非常好的保障,因此一般情况下上线的第一天就需要服务支撑而不是定制开发。目前,国内的教育系统本身以生产性理念建设的就不多,在招投标方面对上线就进行服务收费支撑也不足,信息化开发商也逐步向产品商和服务商转变。
这一切,可能不仅仅来自计算机,还有其背后生产性信息逻辑所带来的治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