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

孙健 张红霞
摘要: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提高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自信。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有其客观的规律,作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本质要求,海洋文化的繁荣兴盛是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前提,中华民族海洋文化深厚的历史根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新时代的良好时代机遇是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条件。新时代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应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海洋科技文化自信、海洋经济文化自信、海洋生态文化自信和海洋安全文化自信。
关键词: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海洋文化自信;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8)03-0093-06
21世纪是人类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赋予我国发展新的时代方位和历史坐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一项长期持久的国家战略,就是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一、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前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海洋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在认识、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海洋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属性的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海洋文化的繁荣兴盛对于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海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在对自己国家海洋文化所具有的内涵与价值充分肯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种对自己国家海洋文化在价值观上的自觉认同、在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上的坚定信念与信心以及对外来不同海洋文化的兼容并包与自觉抵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作为陆海兼备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实现海洋文化的高度自信,是提升全体人民的文明素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推动海洋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本质要求。
(一)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价值观基础
海洋强国建设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的综合体。作为过程它在于强调海洋强国建设的任重道远,凸显了依靠海洋的崛起来建设强大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作为结果它在于强调走向海洋、经略海洋,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转变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世界上各个海洋强国的发展历史证明,无论是作为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结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都需要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和潮流的价值观为指导,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时代,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就使这种价值观的导引作用体现得尤为突出。价值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则体现着一个国家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待文明的态度,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直接表现。因此,价值观的较量才是国与国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与本质所在。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作为海洋文化主体的人在对自身所处的海洋文化确信和肯定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理性态度和精神价值诉求,是一种意向性的力量,它是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尊奉与虔诚,对海洋文化自身生命力和价值的肯定与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历来推崇人的主体性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也承认人的主体性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来展开,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要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怎样建设海洋强国在根本上是由我们所选择的海洋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所决定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倡议过程中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都需要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为我们提供价值观基础。
(二)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前提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升华都有赖于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条件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文化基础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精神基础、重要支撑。从系统理论的观点看,海洋文化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进程中是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软实力基础和不可替代的坚实基石。从海洋文化运作机制的视角来看海洋文化自信,它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国家海洋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异域异质海洋文化的学习和改造。在多元文化并存与发展的新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交锋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現实背景下,作为一种主体心态,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力量源泉,越来越成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凝聚人心、共同建设海洋强国的精神纽带,它可以使人们在对本土海洋文化反思和反省并自我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无形的精神力量影响有形的实践活动,提高人们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关注和认知,激发人们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热情和动力。与此同时,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作为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使我们在全球化的宏观时代背景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异域异质海洋文化对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可以使我们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海洋文化以理性的心态进行审视并作出客观的判断,以包容的态度加以学习和借鉴,提升我国海洋文化软实力,进而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因此,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掌握海洋文化话语权、承载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不可替代的坚实基石,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前提。
(三)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
文化凝聚人心又关系民生福祉。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可以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奠定价值观基础和文化前提,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精神力量支撑,同时它又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文化是发展的最终标准和最高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海洋强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国家,海洋文化的繁荣兴盛和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从本质上讲,人不但是文化发展的主体而且还是文化发展的目的所在。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人的精神生活面貌的重要体现,是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程度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语境下,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不仅是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反映也是精神生活能力的反映,它彰显的是人民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海洋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海洋文化的高度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才能更加充实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条件
从系统论的论域出发,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我国的海洋文化能够实现自信有着逻辑必然性,深厚的历史根基、坚强的领导主体和良好的时代机遇都是其得以生成的关键条件。
(一)中华优秀传统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根基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需要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优秀传统海洋文化进行理性的认知和把握,需要形成一种对自己文化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虽然某些西方学者曾经一度认为“中国、印度、巴比伦……有耕地的人民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明是土黄色的内陆文化”,但是这却不符合我们的先民千百年来以海为田、深耕大海,以海为路、扬帆远航的历史事实。我国自古以来就以陆域大国著称,繁荣的农耕文化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资本,而事实上从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这些神话传说,到河姆渡的出土文物以及甲骨文里与海有关的文字,从郑和七下西洋这样的伟大壮举甚至到明清时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采取的海禁政策,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与海洋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传统的海洋文化是具有鲜明农业特征的“蓝色文化”,它深深地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体现着中华民族走向海洋、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的核心价值理念。历史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对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依然是我们立足于世界海洋文化之林的“定海神针”,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根基。
(二)中国共产党是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坚强领导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关注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理性的思考、比较和展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自觉生成文化自信并为最终实现文化自强而奋斗。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建设。一方面在宏观领域的顶层设计中高屋建瓴地将海洋强国建设有机融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范畴之中,绘制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的实践推进中统筹国内和国际大局,指明了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具体路径。五年来,以“蛟龙号”“潜龙一号”和“潜龙二号”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装备不断挺入“深蓝”,助力我国海洋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新兴产业为海洋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动能;划定红线设置门槛,转变海洋开发和利用方式,将海洋综合治理建立在生态保护基础之上,构建美丽海洋,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全面深度地参与全球性海洋治理,不断推进国际间海洋合作,提高国际海洋领域话语权,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为新时代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实现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奠定了科技、经济、生态和安全基础;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坚强领导主体,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激励全体人民同心同德、不断奋进,才能凝聚起实现海洋文化从自信到自强的磅礴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是海洋文化自信生成的良好时代机遇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文化强国”和“海洋強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新时代的到来为高度的海洋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我们正在迎来一个文化繁荣兴盛发展的黄金期,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为我们实现包括海洋文化自信在内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2l世纪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都充分说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和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的繁荣兴盛,为中国海洋文化正名、为中国海洋文化定位、为中国海洋文化立传、为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立论越来越成为党和人民的共识,这同样为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新时代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
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任何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都要立足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未来。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视野下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立足现实、结合当下、面向未来,在“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强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海洋文化的认同,辩证学习吸收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海洋文化,在海洋科技文化、海洋经济文化、海洋生态文化和海洋安全文化四个方面推动我国海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我国海洋文化的创造力、增强我国海洋文化的吸引力、提高我国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实现我国海洋文化的高度自信。
(一)提高海洋科技文化自信,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资源,在陆地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是新時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它能够有效地弥补陆地资源的不足,增加我国在世界能源争夺战中的砝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升更是有赖于海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相伴而生的是渗透于其中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可以丰富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实践,最终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完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震撼力和穿透力极强的文化形式,科技文化“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产生于科学技术活动,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惟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从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科技创新才能持续进行”。因此,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的生成就需要实现海洋科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海洋科技文化自信。具体而言,首先,要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强化海洋知识教育,丰富人们的海洋科技知识,提高人们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能力。其次,要形成海洋科技思想,用知识理性代替工具理性。海洋科技思想中所体现出的海洋科技文化价值观可以使人们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同时消解自发性和盲目性,进而规范人们的海洋生产生活实践。再次,要完善海洋科技制度,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通过制度与管理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实现海洋资源开发的科学部署、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最后,要培养海洋科技道德,将人文精神与海洋科技有机融合,通过人们内心的价值诉求和自身的道德约束来引领海洋科技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不迷失它本来的方向。
(二)坚定海洋经济文化自信,促进海洋经济良性发展
当前海洋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的蓝色桥梁和纽带,作为新兴经济形态的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发展海洋经济不但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海洋是我国未来的希望所在,走向海洋、经略海洋,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发展的蓝色因素是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文化的自信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因此,要实现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就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洋经济文化的自信。一方面,要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对海洋空间开发格局做进一步的优化,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区,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区域发展的有机结合,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海洋经济交流与合作,通过海洋经济的发展推动海洋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物质载体,海洋文化事业和海洋文化产业是系统而浩大的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对中华民族的海洋历史与海洋传统进行全方位的继承与发扬,对海洋文化遗产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保护,这样就可以形成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海洋文化历史与传统的窗口,提升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通过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来拉动海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海洋经济文化的自信。
(三)增强海洋生态文化自信,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资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说明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必然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便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成为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目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就要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海洋。海洋生态文化作为海洋文化发展的时代产物其实质就在于尊重海洋、顺应海洋和保护海洋,就在于实现人海协同发展的目标。因此,实现高度的海洋文化自信还在于海洋生态文化的高度自信。高度的海洋生态文化自信的生成有赖于人们的海洋发展与海洋环保意识并重的理念与价值观的形成,要人们充分认识到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洋生态环境和陆地自然环境一样脆弱,需要我们倍加呵护,我们应该树立起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环保意识与科学理念;高度的海洋生态文化自信的生成有赖于人们在海洋生产生活实践中抛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海洋生态优先,走海洋绿色发展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路;高度的海洋生态文化自信的生成还有赖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实施,用法律的手段对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活动进行规范和管控,通过依法治海来实现海洋生态文化的高度自信。
(四)实现海洋安全文化自信,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海洋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我国一直高举的外交旗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一贯宗旨,我国海洋强国之梦的立足点也在于更好地满足国内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海洋强国之路不是远征和霸权之路而是远航与和谐之路,但是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海洋大国,面对海洋世纪复杂多变的海洋国际战略形势,近年来我国海上军事安全威胁上升、遏制围堵强化,海洋国土与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复杂。因此,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同时,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卫国家海洋安全,通过海洋安全文化的高度自信来推动实现海洋文化的高度自信。首先,要加强现代化海军建设,奠定海洋安全文化自信的军事力量基础。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中坚力量和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保卫国家海洋安全的依靠力量。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才能为海洋安全文化自信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安全保障。其次,要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海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掌握海洋文化话语权。我们的海洋强国建设是在和平发展与满足内需战略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这一理念的传播与认同,进而掌握海洋文化话语权。最后,要树立和谐包容、共同发展的大国意识,建设海洋发展共同体。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走的是开放包容与互利共赢之路,海洋强国建设的目的不是要“称霸海洋”,而是要共享海洋发展成果、推动人类海洋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要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重点,推动海洋发展共同体建设,实现海洋安全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赵玲
相关文章!
  • 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

    李传喜+张红阳〔摘要〕乡村社会的困境为“乡贤回归”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但是“新乡贤”的回归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政府动员是其动力逻辑,“污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东文选》首篇诗作《织锦献唐高

    [摘要]《东文选》收录的第一首诗作题为无名氏的《织锦献唐高宗》,据现存收录此诗的其余十五种中、韩古代文献,可知其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