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平等视域下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建构

    陈黎明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以民主平等为基本特征,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高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呈现出情感疏离、道德失范、学术地位失衡以及关系世俗化等问题。要建构与民主平等理念相适宜的亲密、和谐、良性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应以“关心理论”促进师生间情感互动、以“立德树人”守护师生间道德底线、以“交流对话”协调师生间学术地位、以“后喻文化”推动师生间合作共赢。

    [关键词] 民主平等;研究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4-0070-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4014研究生师生关系是高校中一对基本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适应社会的急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一些巨大的变化,其延伸至教育领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使研究生师生观念、行为模式和道德观等受到严重冲击。本文在阐释了“民主平等”理念对师生关系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教育理念下研究生师生关系异化的境况,进而提出了基于“民主平等”理念的研究生师生关系建构的有效路径。

    一、民主平等理念在师生关系中的适用性研究生师生关系是导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通过互相作用而结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师生间的民主平等是师生在平等对话交流中逐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需要师生共同来维护,也是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过程。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倡“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教育家,他的“仁者爱人”“有教无类”思想主张在教师关系中无不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我们现代所提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说是对古代“民主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纵观教育史的发展,与民主平等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本质上是“权威型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有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师生观,它在师生关系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后是“平等中的首席”,是由美国教育家威廉姆·多尔(WDoll)根据教师角色地位提出的,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作用得以重新建构,并没有被遗弃,教师由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是内在情景引导者,而不是外在情景独裁专制者[1]。“平等中的首席”可以说是对前两种师生观继承基础上的改进,它并不否定教师权威,而是转向对人文价值的关注,教师在关注自身价值与权威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价值的生成性,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前提下推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与进步。研究生师生关系是导师与研究生围绕教学与学术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互动关系,其中导师积累了渊博的学术知识与素养,研究生作为学习者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民主平等师生观”提倡的是争取在导师与学生间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氛围,以增进彼此的尊重与理解。把“民主平等师生观”引入研究生师生关系中,可以增进师生间相互理解、尊重与支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学术繁荣。所以在研究生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注入“民主平等师生观”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教育理念下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异化

    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社会、高校内部制度以及研究生师生群体等因素影响,研究生师生之间矛盾频发,以至于师生关系疏离、破裂的事件屡见不鲜,这都不利于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师生间情感疏离严重

    研究生师生关系受到了来自导师、学生和环境等各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形成了多种关系模式(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罗杰斯指出,教学技巧并不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态度[2]。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只局限于“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以及科研任务的完成,这就难以消解以知识中介为基础的师生交往方式对研究生师生关系所造成的功利化、工具化扭曲,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也使以情感为中介的师生关系面临着束缚的窘境。导致这种现状主要有学生自身的(呈现出时代化特征)、教师的(教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没有较多机会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及高校管理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教学过程往往只重视道德知识和情感知识的灌输,少有情感体验,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授还应担负起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就涉及到要与学生及时沟通以形成相似的情感体验。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导师与研究生之间除了必要课堂与学术研究外几乎零交流,师生情感淡薄,长期以往师生关系渐行渐远,使师生间呈现出情感疏离状况。

    (二)师生间道德失范现象凸显

    《学记》作为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其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关于教师道德的最早论述。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常以社会代言人或社会榜样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也就逐渐演变为道德的化身。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不仅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人格、品德的形成在与导师的交往当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关于研究生与导师矛盾激化的事件被频频揭露,有的研究生甚至不堪导师的压迫与虐待走向了轻生之路。比如,发生在2016年1月的南京邮电大学一名研究生在校内坠亡事件,原因是导师克扣学生交通补贴、要求学生上交其实习工资等,对学生物质上的压榨造成学生心理上愤恨难平以致采取了如此极端行为 [3]。又如,发生在2017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杨某的溺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与其导师有直接關系,导师对其进行长期压榨,使杨某感觉“出国无望,学术无果”,承受长期的精神压力,最后无法忍受以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再如,在2018年伊始,一则毕业多年的罗某实名举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师陈某性骚扰事件一时引爆各大网络,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陈某多年来没有做到立德施教,克扣学生补助、侵占学生学术成果、对女学生态度轻浮等行为,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本应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实现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近年由于导师师德败坏而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研究生师生之间关系日益恶化。

    (三)师生间学术地位失衡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着重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传授知识与教授道理的单向度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具有一定的等级性,这也是对我国古代师生关系的概括性论断。这种教育是与当时封建社会中“君权神授”思想相一致,教学内容被神圣化,师生关系被简单异化为知识授受的工具,它更多地强调了教师的绝对权威性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教育标准化及模式化等是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4]。虽说,随着“学生中心论”的提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更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教育者,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具有约定俗成的意旨,师生地位仍表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5]。尤其在师生关系有着典型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特征的我国,导师往往集传统权威、合法性权威和查理斯玛权威于一身,处于权力的绝对核心位置[6]。导师拥有至高的学术权威性并把持着优质的学术资源,研究生只能依附于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学习研究,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并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导师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中享有绝对权威并占据主导地位,对研究生学习乃至生活拥有绝对话语权,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缺少话语权,只能服从于导师并不能投身于良好师生关系建设当中,表现为师生间学术地位的明显失衡。

    (四)师生关系世俗化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交往中的功利性也日益凸显。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场域,师生关系也是以情感、知识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但由于受利益驱使,导师以研究生为科研主要劳动力来完成科研项目,学生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撰写毕业论文;同时,导师基于学生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助研补助,学生通過付出劳动获得报酬,从而使双方达到“双赢”状态 [7] 。这种“老板”派发任务,给学生发放“工资”,而学生获得任务,给“老板”打工获取报酬的关系,是学术关系中雇主与下属的关系。所以,一些研究生私下把导师称作“老板”,这也说明师生彼此间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这种“雇佣式”师生关系只是把彼此看作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与手段,呈现出典型的“社会交换型”师生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师生间并无过多的情感交流,只是纯粹利益上的交换,也是对师生关系的异常扭曲[8]。一些导师为了申请基金项目让学生帮忙做实验,把学术当作科研工具从而使学生耗费过多的精力而没时间规划自己的事务,给学生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物质利益的驱使也使研究生师生之间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使师生间关系逐渐庸俗化、工具化。

    三、基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构(一)以“关心理论”促进师生间情感互动

    “关心理论”是由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重视生命差异,强调情感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张以关心为核心来组织教育,为我国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实用的借鉴价值。诺丁斯认为,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接触与连接是关心的主要表现形式[9]。“关心理论”把情感在教育中影响作用置于关键地位,认为认知、言行等因素是从情感中衍生出来的,对其起辅助作用。但是,伴随近年来高校扩招以及院校的合并使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比如生源质量差异大、师生地域分散(交流困难)等问题,也给教育带来空间上诸多不便,再加上一些教师认为自己与学生只是纯粹的教与学关系,与学生接触只局限于课堂交往,这就造成了高校师生间关心的缺失。高校师生间的情感交往主要是以知识和学术研究为中介来展开的,而且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关系是高校中一对基本人际关系,它不仅以一般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为依托,而且还呈现出其特有的目标指向性与学术交流性,这也是其与一般人际关系所表现出的不同之处。师生关系的主旨是师生心灵上互悦互纳和心理上相通相容,进而在师生间建立一种互信互爱的情感联结[10]。因此,可以把真诚、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与尊重等人文理念融入师生关系中,以促进研究生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二)以“立德树人”守护师生间道德底线

    导师与研究生间应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和谐交往的师生关系,其目的在于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进步及学术创新。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大学在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卷入到社会事务中,呈现出世俗的功利化倾向,在教育过程中,导师和研究生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很容易迷失自我做出一些触犯道德底线的行为。教育部在2018年2月印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应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对违反师德行为的,实现一票否决,并依据法规给予相应处理。”[11]这说明国家在关注导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关注其师德风范。布贝尔认为人与外界的关系可以分为“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种形式,在“我与你”的关系中,除了彼此间平等的认可与关爱外,应以“不夹杂任何目的性以及利用与被利用、控制与被控制现象的存在”[12]。要想促进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可引入“我与你”的关系理论,它依赖于导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决定导师在师生交往中是否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导师比学生具备较成熟的心智与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筛选出具备优良德行的导师,并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是否合格的评判准则,导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发挥其“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榜样作用,守护作为一个教育者应具备的道德原则与底线,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三)以“交流对话”协调师生间学术地位

    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导师的话语霸权,但能促进导师与研究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弗莱雷认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就是师生间进行持续交流对话的过程[13]。后现代主义也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关系,充分彰显主体间“我你”之间的关系,师生间的交流对话应是一种平等自由、真诚、发自内心的积极对话关系,不应掺杂任何动机与强迫意味的因素[14]。研究生的教育过程,其实也是师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对话、进行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过程,师生间的对话也是师生敞开心扉互相接纳的过程,这也是师生间地位平等的基本体现。多尔指出,真正权威与控制源自情景参数间的互相作用。导师的权威应以自身的渊博学识、人格魅力以及学术创新来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不是以其职位权力与身份地位去控制学生,这样并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导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挑战权威、积极参与到批评性探讨中,以增强师生间的共同协作力与学术创新力,这样即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也能激发研究生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创造和谐的学术氛围,从而平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地位,提升高校的学术创造力与创新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