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视角下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路径探究
王孟聪 居正
摘 要:随着城乡流动,大量老年人随着年轻人来到城市,本文将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中的赋权视角,将老年人因迁移而造成原社会关系网络断裂、萎缩,家庭关系紧张复杂化,信任关系逐渐减少的现象进行理解、分析。社会工作者通过赋权的视角,帮助随迁老人扩展社交关系网络,重建社会信任感、价值关系网络,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赋权;随迁老人;社区融入
一、研究背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中国现有2.47亿的流动人口,其中随迁老人群体数量接近1800万,占比7.2%[1]。随迁老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对隔代家庭成员的养育,出于该目的的随迁老人占总体的43%。城市户籍政策的逐步放宽,青年流动人口的落户问题得以舒缓,身居村镇的老人成为进程青年抚养后代的主力,他们成为一个新的群体——随迁老人。《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指出,当前我国的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的趋势日益显著,从最初“外地赚钱本地花”的单人流出形式发展到现在,家庭式的迁移不仅满足了家庭成员自身家庭角色的实现,也促使家庭成员开始面临再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群体的再社会化不仅要克服心理上的变化,还需适应社会层面对老年人群体的“排斥力”[2]。随迁老人作为新型边缘人群,个人层面上的难以融入社区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社交网络重建,还会影响其所在家庭、社区甚至社会的和谐。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赋权理论与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从随迁老人这一研究对象的个人、群体、社区、政策施行等方面出发,结合该群体的融入现状,从影响因素入手,探究随迁老人群体的社会融入路径及赋权理论介入的空间。
二、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现状
(1)社会关系的断裂。现代中国人正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过渡,随迁老人在这一过渡中,原本的社会关系网随着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割裂,旧的人际关系网络无法支撑老人新环境中的新变化,异质性更强的社会成为随迁老人社交的阻碍。
(2)家庭关系的复杂化。随迁老人出于对子女生活上的关照跟随子女迁移至新的生活环境,使原有的核心家庭向主干家庭发展,祖孙这一对新关系出現,夫妻关系也因此需要进行新的调适。父母权威式微、话语权向子女处倾斜,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打破以往生活经验与社会身份的积累,这对部分老人是一种认知上的打击,甚至引起愤怒情绪,阻碍老人在新环境中的融合进程。
(3)社区融入机制的不完善。社区的活动形式、种类匮乏,对社区内的老人内在差异辨识不清,活动不仅宣传不到位,也不能够有针对性的为随迁老人群体提供社区融入的服务,导致老人与社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等,老人对社区活动不清楚、没兴趣,社区对老人不了解、少沟通,且这一情况更易出现在来自农村地区的老人身上。没有一套成熟的机制应对新兴的随迁老人群体,也促使着随迁老人逐步走向“新边缘人群”的范畴。
三、社区融入的影响因素
(1)个体因素。据文献数据显示[2],受教育程度影响及户籍类型社会融入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随迁老人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更明显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随迁老人,在这里教育程度可以对个人的行为、态度产生影响,程度高的老人更易接受新兴事物,表现出对新环境的适应优势。城市户籍的随迁老人也会比农村户籍的随迁老人表现出更好地融入状况,这与迁移前后的生活习惯落差大小有关。远距离的人口迁移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域之间的方言差异,主要体现在随迁老人与社区其他成员的交流是否畅通。在布迪厄看来,方言作为一种语言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资本融入进个人的生活之中,它的影响不仅是表面上维持同类语音群体的彼此认同,更是划分差异的隐形指标,也是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随迁老人在语言差异大的地区存在更大的融入难度。
(2)家庭功能。老人与子女之间关系紧密程度影响着老人的融入体验[3]。当双方关系融洽时,陌生场域带给老人的距离感会因子女后代的关心得到释缓,且家庭成员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有效推动老人与社区其他居民新的社交关系网络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亦使得子女向老人传递适用于当下社会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助于随迁老人增加自身与新居住环境之间的共鸣与默契度,减少家庭因观念差异出现摩擦[4]。由于子女进入城市工作,房贷成为夫妻乃至整个家庭消费的主要流向,此时父母的到来,双薪家庭难以承担将老人另置他所的经济压力,三世同堂成为这个家庭不可逃避的现实。对随迁老人来说,从原来的两人居升至三代人,人口密度的上升也带来居住体验上的不适,部分老人也产生“寄人篱下”的拘束感,增加心理负担。
(3)社区互动。随迁老人在社区中是否与其他老人交往也影响着融入情况好坏。现实环境中,随迁老人入住社区初期与社区人员的交往不深,人际之间的交流也多集中于表面寒暄,这一时期的随迁老人主要表现为面对新环境的紧张、警惕心态。社区内较少的集体活动也未对老人的融入带来裨益,老人无法凭借社区中的公共平台获取结识更多居民的机会。
(4)政策制定。社会分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社会排斥这一动态行为将个人或群体或多或少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动发展之外,影响着社会同个人的黏着度。随迁老人因自身的流动性,在当前福利条件、户籍制度仍然存在城乡差异的情况下[5],仍不能同本地居民老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这体现在本地老人拥有比随迁老人更多的建档机会,以“本地”“外地”划分成两种身份的老年群体因此也接受着不同的公共福利待遇。小部分的随迁老人与社区建立联系,但这种情况的占比仍较低,随迁老人正式的社会支持依旧不足。
四、赋权视角下的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实现路径
(1)个体赋权。个体自信心建设。激发随迁老人群体的自信心,调动他们融入社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挖掘这一群体潜力的基础。依托社区搭建公共社交平台,作为媒介的社区为随迁老人提供更加稳定的社会交往机会,构建流动人口与原住民之间的交互支持系统,将分散的随迁老人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群体,促进群体的内部情感上的联系,当遇到问题发生时可以相互理解、提供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依靠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可以为出现困难的随迁老人提供社区内的互助资源,共同探寻解决问题与困难的途径。多次的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会为随迁老人带来对社区的归属感及个人能力的成就感,从而实现个人发展,提升生活质量。[6]
(2)人际关系赋权。①构建社交网络。国内老年人的迁移动机多是由于照顾子女或孙辈,而在国外老年人更多则是为了寻找宜居环境,更好地享受退休后的休闲时光,所以转变自身的养老观念是融入新环境的第一步,家庭及社区管理者应积极引导老年人认识到,当下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带来了不适是一种正常现象,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可以解决问题。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建立互帮互助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将原本没有联系的个体聚合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当个体遭逢变故时,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便会施以援手,或是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形成“抱团取暖”的社会效益,它强调的是随迁老人这一群体之中个体之间的互动,互动的频繁与密集达成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确引导流动人口走向组织化的道路,个人从集体中获得更多的能量,社区机构也通过一定的渠道对相关问题、社区活动进行宣传,实现社区组织上的增能。②重视家庭关系在随迁老人融入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家庭是随迁老人晚年长期生活的重要场所,能够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对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效果十分重要。应对适应性较弱的随迁老人及家庭,社会工作者可利用结构家庭治疗法对他们进行辅导。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子女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态度在家庭中的影响,子女增加对随迁老人生活细节上的关心,让老人感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温馨。实际操作中,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从结构入手引導成员之间交往方式的转变,例如有些随迁家庭由于成员之间的亲密或疏离关系不得当,出现疏离、纠缠、联合对抗等病态结构,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客观评估,理清不良的家庭结构与成员交往方式,重建家庭结构与成员交往形式使家庭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提升家庭内部的团结与凝聚力。
(3)社区融入赋权。①社区关怀与支持。重视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性,将服务内容进行分类,在随迁老人个体的个人特征、社区融入程度、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配备相关专业人员尤其是社会工作者在这一场域进行社区工作,继续完善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联合其他社会组织与社区机构,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创造更多人性化服务与帮助,如家庭辅导、兴趣交流会等。在今后生活中及时提供专业上门服务、家庭咨询辅导,形成问题处理及防御机制以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②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受生理情况的限制老年随迁群体已过正常劳动年龄,因此有更强烈的需求在公共健康领域,医疗保障系统中的跨地域结算又限制了非户籍老年人口在流入地医疗需求的满足。当地政府需要应掌握当地老人群体规模,不仅是有户籍在册的常住居民还应了解本市流动人口中的老年人群数量,既要避免资源短缺也要防止资源浪费。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应用范围,将有当地政策从常住人口逐步向流动人口放开,惠及更多老年人群。做好地区之间的政策衔接,异地就医作为随迁老人关心的重点,也是随迁老人社会融入、权力感的体现,更是定居意愿的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我国流动人口2.47亿.2016-10.
[2]景晓芬.老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及长期居留意愿研究——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人口与发展,2019,25(4).
[3]段良霞,景晓芬.西安市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
[4]王雪,董博.城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状况研究.护理研究,2018-9,32(17).
[5]侯慧丽,李春华.身份、地区和城市——老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健康服务的不平等.人口与发展,2019,25(2).
[6]孙丽,包先康.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城市性”兴起为背景.广西社会科学,2019(7).
课题:本文系东莞理工学院2019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02095)
作者简介:王孟聪(1998—),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学生;居正(1986—),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