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在押人员实施逮捕后拘禁心理与管教对策研究
陈子凌?内容摘要:目的 研究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拘禁心理差异,深入比较各个维度下在押人员的心理状况,为监管民警对在看守所内的羁押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教育,为实施管教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拘禁心理问卷测量,对244名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测试。结果①看守所男性在押人员的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妄想指数要高于女性在押人员。②不同在押时间的在押人员在独立和偏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③不同学历的在押人员在波动、冲动、谎言、外倾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管教对策
一、引言
作为刑事诉讼中对依法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进行羁押、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机关,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看守所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完善工作机制,并以被羈押者权利保护蓝图为奋斗目标。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矫治,消除或减弱在押人员对看守工作的对立心理和危害思想,促进被羁押人员思想转化,配合刑事诉讼中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开展,帮助在押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其重要意义。
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研究,能够比较准确的测查出在押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入所初查和甄别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咨询和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量,是对在押人员开展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心理测量的结果有利于建立和丰富在押人员的心理档案,制定心理咨询方案与心理治疗对策,分析在押人员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准突破口,有的放矢,因人施教,重点转化。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量,为看守所监控防范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为发现看守所内的再犯罪提供线索和找到突破口。本文拟通过研究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拘禁心理差异,深入比较各个维度下在押人员的心理状况,为监管民警对在看守所内的羁押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教育,为实施管教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测试对象
随机选取H市、T市看守所在押人员共244人,其中男性161人,占66%,女性83人,占34%,平均年龄32.47岁。研究征得所有受试者同意后进行。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在押人员拘禁心理测量问卷》 作为问卷范本,包含外倾、焦虑、冲动、波动、抑郁、妄想、暴力倾向、独立、偏执、谎言共10个维度。将以上10个维度的题项随机排序后形成问卷,共65题。问卷测试前向受试者详细说明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确认受试者完全明白后正式开始问卷作答,施测时间为30分钟,完毕后由主试当场收回。
(三)数据处理
将数据资料收集后经过译码输入电脑,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在押时间和学历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比较在押时间和学历对拘禁心理的影响。显著性差异水平为p<0.05。
三、结果
(一)看守所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的性别差异
如图1所示,男女在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和妄想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较女性在押人员更为暴力,更加独立、更加偏执、更会妄想,更容易说谎。而在波动、冲动、焦虑、外倾以及抑郁方面无显著性别差异。
(二)看守所在押人员在押时间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不同在押时间的人员在独立和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押时间为1-2个月的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强而1个月以内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差,在押时间为1年以上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强,而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弱。而在暴力、波动、冲动、谎言、焦虑、外倾、妄想以及抑郁方面无显著差异。
(三)看守所在押人员学历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如图3所示,不同学历的人员在波动、冲动、谎言和外倾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学历高的在押人员比学历低的在押人员,情绪更加稳定,更加诚实,更不容易冲动。而在暴力、独立、谎言、焦虑、偏执妄想以及抑郁方面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拘禁心理的性别差异
根据研究结果,男性的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妄想倾向均大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加恃强霸道,争强好胜,报复欲较大,喜欢刺激和冒险,不甘于现状。 生活态度比较独立,逻辑性强,思考问题也能独立进行。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与人冲突时轻易不会退让,不太容易屈服,相比女性更加固执。女性相比男性,更加柔弱,心理感受性比男性高,但创造性思维能力稍差。她们容易做好具体操作、动作准确性较高的工作,但行为易受暗示,缺乏决断,容易退让。
本研究结果说明男性在押人员比女性在押人员具有更高的人身危险性,尤其在面临冲突事件或存在潜在隐患时,监管民警需要加强预防监控与矫正力度。而女性心思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感性,态度容易软化,比较好说服。在管教时多从情感角度出发,感化女性在押人员,使其正确认识自身错误。
(二)在押时间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在押人员中,在押时间为1-2个月的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强而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差。在押1-2个月的在押人员已经渡过了刚进入看守所时的无措、茫然阶段,在了解了自己目前的状况与之后可能面临的后果后,在押人员的独立性变强,自我保护意识上升,具有比较强的主见。而在押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因为刚进入看守所,陌生的环境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会使在押人员缺乏主见,不知所措,通常来说更为依赖他人,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看守所监管民警应当把握住这一个月的窗口期,悉心管教,因人施策,取得在押人员的信任,告知法律责任及诉讼流程,促使在押人员及时反思自身错误,由抵触变为配合,确保诉讼流程的平稳推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1年以上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强。在看守所内待至一年以上者,往往是因为案情复杂,侦查审查时间较长,这种情况下,单调枯燥的监禁环境,使他们的负面情绪逐渐积压,加深他们对某些观点的固执程度,甚至部分在押人员会将现在的处境归咎他人,而不对自我进行反省。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弱,他们对于自身犯罪情况的认识尚处于逐步增加的阶段,很容易接受身边在押人员和管教民警的正面引导,为避免他们将挫折归咎他人或脱离实际争辩,管教民警应当在这个阶段及时介入,引导在押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减轻他们的偏执程度。
总体上看,不同在押时间的人员在拘禁心理上呈倒“U”型趋势,即短期和长期在押人员表现出更多不良的心理特征,中期在押人员则表现出情绪更稳定成熟等较良好的个性。这可能是短期的在押人员正处于适应期,他们经历从自由人到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转变,面临着监所生活的适应、对亲人和家庭的内疚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他们会表现出较多不良心理状态。中期的在押人员时间相对较长,已经渡过心理适应期,能较好的适应监所环境,理性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所以他们会表现出更积极良好的性格、更健康平和的心态。而长期的在押人员,其犯罪情节本身较严重,在看守所羁押的时间最长, 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使他们表现出较多不良心理特征。因此,监管民警应注意根据羁押时间长短,分别对不同时期的在押人员实施相应的监管方案,并且应特别重视对新入所人员、长期羁押人员的教育和引导。
(三)学历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总体来说,在押人员的学历越高,波动倾向越小,也就是说,教育程度与在押人员情绪稳定成熟呈正相关性,面对问题沉着冷静,不动声色,这是因为循序渐进的教育会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理性控制情绪,分析目前处境,确立行为准则。管教民警在应对高学历的在押人员时,要注意他们细微的情绪、动作变化,同时将事件的利弊详实分析给他们并留出自我思考的余地,使他们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在押人员谎言指标明显高于大专本科以上学历的在押人员,谎言指标高,表示他们有强烈的掩饰或者装好倾向,前者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信容易自卑,習惯于隐藏自己的短处,因此在做问卷答题时,有掩盖真实想法的倾向,因而针对这类人群应综合考虑答题的答案。
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在押人员冲动倾向最低,相对其他学历的人来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受教育程度高,应对困难的能力强,相对客观理智。为人处事深思熟虑,瞻前顾后。管教民警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制定缜密的施教方案,利用他们理智细致的特点加以引导,以理服人,使他们对于自己的犯罪情况有深刻而正确的认识。
临床心理学数据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其敌对因子分越低, 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并产生悔过心理。因此,在羁押期间其往往能够自治、自控,会主动地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也能够自觉地接受审讯与审判,服从监所管理。他们在经过监管民警细致地帮教后,会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改恶从善,重返社会。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拘禁心理问卷测量方法,研究了看守所在押人员性别、学历、在押时间对拘禁心理的影响,并探讨了在押人员的管教对策,获得以下结论:
(1)看守所男性在押人员的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妄想指数要高于女性在押人员。
(2)不同在押时间在押人员在独立和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学历在押人员在波动、冲动、谎言、外倾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4)看守所民警需要针对不同在押人员的心理特点,实施个性教育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教方案,精准分析在押人员深层次心理状态,找准突破口,因人施教,提高管教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关键词: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管教对策
一、引言
作为刑事诉讼中对依法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进行羁押、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机关,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看守所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完善工作机制,并以被羈押者权利保护蓝图为奋斗目标。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矫治,消除或减弱在押人员对看守工作的对立心理和危害思想,促进被羁押人员思想转化,配合刑事诉讼中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开展,帮助在押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极其重要意义。
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研究,能够比较准确的测查出在押人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入所初查和甄别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咨询和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说,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量,是对在押人员开展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心理测量的结果有利于建立和丰富在押人员的心理档案,制定心理咨询方案与心理治疗对策,分析在押人员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从而找准突破口,有的放矢,因人施教,重点转化。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量,为看守所监控防范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为发现看守所内的再犯罪提供线索和找到突破口。本文拟通过研究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拘禁心理差异,深入比较各个维度下在押人员的心理状况,为监管民警对在看守所内的羁押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教育,为实施管教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测试对象
随机选取H市、T市看守所在押人员共244人,其中男性161人,占66%,女性83人,占34%,平均年龄32.47岁。研究征得所有受试者同意后进行。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在押人员拘禁心理测量问卷》 作为问卷范本,包含外倾、焦虑、冲动、波动、抑郁、妄想、暴力倾向、独立、偏执、谎言共10个维度。将以上10个维度的题项随机排序后形成问卷,共65题。问卷测试前向受试者详细说明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确认受试者完全明白后正式开始问卷作答,施测时间为30分钟,完毕后由主试当场收回。
(三)数据处理
将数据资料收集后经过译码输入电脑,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在押时间和学历的显著性进行检验,比较在押时间和学历对拘禁心理的影响。显著性差异水平为p<0.05。
三、结果
(一)看守所在押人员拘禁心理的性别差异
如图1所示,男女在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和妄想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较女性在押人员更为暴力,更加独立、更加偏执、更会妄想,更容易说谎。而在波动、冲动、焦虑、外倾以及抑郁方面无显著性别差异。
(二)看守所在押人员在押时间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如图2所示,不同在押时间的人员在独立和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押时间为1-2个月的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强而1个月以内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差,在押时间为1年以上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强,而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弱。而在暴力、波动、冲动、谎言、焦虑、外倾、妄想以及抑郁方面无显著差异。
(三)看守所在押人员学历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如图3所示,不同学历的人员在波动、冲动、谎言和外倾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学历高的在押人员比学历低的在押人员,情绪更加稳定,更加诚实,更不容易冲动。而在暴力、独立、谎言、焦虑、偏执妄想以及抑郁方面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拘禁心理的性别差异
根据研究结果,男性的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妄想倾向均大于女性,这是因为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加恃强霸道,争强好胜,报复欲较大,喜欢刺激和冒险,不甘于现状。 生活态度比较独立,逻辑性强,思考问题也能独立进行。有一定的反抗精神,与人冲突时轻易不会退让,不太容易屈服,相比女性更加固执。女性相比男性,更加柔弱,心理感受性比男性高,但创造性思维能力稍差。她们容易做好具体操作、动作准确性较高的工作,但行为易受暗示,缺乏决断,容易退让。
本研究结果说明男性在押人员比女性在押人员具有更高的人身危险性,尤其在面临冲突事件或存在潜在隐患时,监管民警需要加强预防监控与矫正力度。而女性心思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感性,态度容易软化,比较好说服。在管教时多从情感角度出发,感化女性在押人员,使其正确认识自身错误。
(二)在押时间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在押人员中,在押时间为1-2个月的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强而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独立性最差。在押1-2个月的在押人员已经渡过了刚进入看守所时的无措、茫然阶段,在了解了自己目前的状况与之后可能面临的后果后,在押人员的独立性变强,自我保护意识上升,具有比较强的主见。而在押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因为刚进入看守所,陌生的环境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会使在押人员缺乏主见,不知所措,通常来说更为依赖他人,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因此看守所监管民警应当把握住这一个月的窗口期,悉心管教,因人施策,取得在押人员的信任,告知法律责任及诉讼流程,促使在押人员及时反思自身错误,由抵触变为配合,确保诉讼流程的平稳推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1年以上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强。在看守所内待至一年以上者,往往是因为案情复杂,侦查审查时间较长,这种情况下,单调枯燥的监禁环境,使他们的负面情绪逐渐积压,加深他们对某些观点的固执程度,甚至部分在押人员会将现在的处境归咎他人,而不对自我进行反省。1个月以内的在押人员偏执性最弱,他们对于自身犯罪情况的认识尚处于逐步增加的阶段,很容易接受身边在押人员和管教民警的正面引导,为避免他们将挫折归咎他人或脱离实际争辩,管教民警应当在这个阶段及时介入,引导在押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减轻他们的偏执程度。
总体上看,不同在押时间的人员在拘禁心理上呈倒“U”型趋势,即短期和长期在押人员表现出更多不良的心理特征,中期在押人员则表现出情绪更稳定成熟等较良好的个性。这可能是短期的在押人员正处于适应期,他们经历从自由人到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转变,面临着监所生活的适应、对亲人和家庭的内疚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他们会表现出较多不良心理状态。中期的在押人员时间相对较长,已经渡过心理适应期,能较好的适应监所环境,理性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所以他们会表现出更积极良好的性格、更健康平和的心态。而长期的在押人员,其犯罪情节本身较严重,在看守所羁押的时间最长, 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使他们表现出较多不良心理特征。因此,监管民警应注意根据羁押时间长短,分别对不同时期的在押人员实施相应的监管方案,并且应特别重视对新入所人员、长期羁押人员的教育和引导。
(三)学历对拘禁心理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总体来说,在押人员的学历越高,波动倾向越小,也就是说,教育程度与在押人员情绪稳定成熟呈正相关性,面对问题沉着冷静,不动声色,这是因为循序渐进的教育会使他们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理性控制情绪,分析目前处境,确立行为准则。管教民警在应对高学历的在押人员时,要注意他们细微的情绪、动作变化,同时将事件的利弊详实分析给他们并留出自我思考的余地,使他们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在押人员谎言指标明显高于大专本科以上学历的在押人员,谎言指标高,表示他们有强烈的掩饰或者装好倾向,前者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信容易自卑,習惯于隐藏自己的短处,因此在做问卷答题时,有掩盖真实想法的倾向,因而针对这类人群应综合考虑答题的答案。
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在押人员冲动倾向最低,相对其他学历的人来说,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受教育程度高,应对困难的能力强,相对客观理智。为人处事深思熟虑,瞻前顾后。管教民警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需要制定缜密的施教方案,利用他们理智细致的特点加以引导,以理服人,使他们对于自己的犯罪情况有深刻而正确的认识。
临床心理学数据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其敌对因子分越低, 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并产生悔过心理。因此,在羁押期间其往往能够自治、自控,会主动地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也能够自觉地接受审讯与审判,服从监所管理。他们在经过监管民警细致地帮教后,会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改恶从善,重返社会。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拘禁心理问卷测量方法,研究了看守所在押人员性别、学历、在押时间对拘禁心理的影响,并探讨了在押人员的管教对策,获得以下结论:
(1)看守所男性在押人员的暴力、独立、谎言、偏执、妄想指数要高于女性在押人员。
(2)不同在押时间在押人员在独立和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学历在押人员在波动、冲动、谎言、外倾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4)看守所民警需要针对不同在押人员的心理特点,实施个性教育手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教方案,精准分析在押人员深层次心理状态,找准突破口,因人施教,提高管教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