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感悟,促进阅读
林爱华
【摘要】阅读教学,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而展开。选什么样的文本,又怎样去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进行个体“自主性”阅读之后,再展开班级集体“合作性”阅读欣赏,让学生、教师、作者、文本进行多重对话。在这种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下,我尝试开展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多维感悟,促进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感悟文本
一、走进文本,自然感悟
学生对文本不熟悉,不理解,自然会迷茫、困惑;反过来,对内容成竹在胸,理解透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会真正走进文本,真正感悟文本内容。对于《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老師不用过多讲解,只要让学生熟悉内容,在小组讨论中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演。然后追问:这人为什么拔禾苗(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干得怎么样(筋疲力尽),效果怎么样(禾苗都枯死,结局惨)。此时,你最想对那人说什么?有的说别拔禾苗,禾苗会慢慢长大的;有的说,你要让禾苗长大,得除草施肥,时间到了它自然会成熟的……这样的感悟出自自己之口,发自内心。至此,引导事物是有规律的,违反事物的规律,将事与愿违的,寓意已水到渠成,免去了空洞的说教。效果明显,可谓“滴水无痕,润物无声”。
二、找准切口,深化感悟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好的切入口,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文本。在《一次成功的实验》中,抓住“不假思索”一词,通过上下文,让学生懂得是不经思考、毫不犹豫,脱口而出的。质变在于量变的积累,小女孩的这种毫不犹豫来源于她平时与人合作,有困难总能先为别人着想;在班里,她可能是……学生有的说是老师的好帮手,有的说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有的说常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人,有的说劳动走在最前面;在生活中,她可能是……有的说在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常去社区做公益活动的好学生……这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填补思维空白,女孩的形象更丰满,对女孩先人后己,处事果断,临危不乱的品质,感悟得更为深刻。
三、抓住特征,内化感悟
抓住人物的显著特征,感受人物的品质内涵。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让学生找出描写邱少云行为表现的句子。比如“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的整个身子包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通过细读,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邱少云(纹丝不动)。继而引导理清文章思路:潜伏时组织活动,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牺牲时纹丝不动。这种不动是磐石压身的不动,这种不动是泰山压顶的不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壮举响彻云霄,邱少云这种严守纪律,不怕牺牲,保全革命利益,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我们的心灵,深深地被震撼着。
阅读教学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多种方式阅读,多种渠道领悟,对每篇课文反复诵读,切实达到披文入情,文道统一。
【参考文献】
[1]付小燕.走进文本感悟生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5(21).